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禮書卷三十七

宋 陳祥道 撰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三十七>

天子五門

路門【一名畢門】 應門   皋門

雉門   庫門

諸侯三門

周禮閽人掌守王宫之中門之禁【鄭司農曰王有五門外曰皋門二曰雉門三曰庫門四曰應門五曰路門一曰畢門玄謂雉門三門也】師氏居虎門之左司王朝【虎門路寢門也王日視朝於路寢門外畫虎焉以明猛勇】司士王族故士虎士在路門之右大僕大右大僕從者在路門之左大僕建路鼓于大寢之門外而掌其政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路門不容乘車之五个應門二徹參个【路門者大寢之門王正門謂之應門】王宫門阿之制五雉詩曰迺立皋門皋門有伉迺立應門應門將將【王之郭門曰皋門伉高貌王之正門曰應門將將嚴正也美大王作郭門以致皋門作正門以致應門焉箋云諸侯之宫外門曰皋門朝門曰應門内有路門天子之宫加以庫雉】書曰二人雀弁執惠立于畢門之内【路寢門一名畢門】康王之誥王出在應門之内太保率西方諸侯入應門左畢公率東方諸侯入應門右記曰君復於庫門四郊既卒哭宰夫執木鐸以命于宫曰舍故而諱新自寢門至于庫門【庫門宫外門】軍有憂則素服哭於庫門之外魯莊公之喪既葬而絰不入庫門仲尼與蜡賓事畢出遊於觀上喟然而嘆【觀闕也】天子諸侯臺門此以高為實也臺門而旅樹大夫之僭禮也獻命庫門之内戒百官也【庫門在雉門之外入庫門則至廟門外矣】明堂位九采之國應門之外正門謂之應門庫門天子皋門雉門天子應門【天子五門皋庫雉應路魯有庫雉路則諸侯三門】郊特牲曰繹之於庫門内祊之於東方朝市之於西方失之矣月令季春餧禽之藥毋出九門【天子九門者路門也應門也雉門也庫門也皋門也城門也近郊門也遠郊門也關門也】春秋僖二十年新作南門穀梁曰南門法門也定二年雉門及兩觀災冬新作雉門及兩觀穀梁曰有加其度也春秋傳曰齊晏子端委立於虎門鄭子良伐虎門爾雅正門謂之應門觀謂之闕門側之堂謂之塾

月令曰毋出九門先儒謂天子外門四關門遠近郊門國門也内門五皋庫雉應路也諸侯外門四與天子同内門三則庫雉路而與天子異詩以天子之禮追大王之事明堂謂以魯之門取天子之制皆稱皋門應門又書康王之誥周禮考工記爾雅互稱應門路門郊特牲王聽誓命曰庫門之内戒百官也則天子之門謂之皋庫應路著矣特雉門之說不見於經然周禮閽人掌中門之禁則中門豈雉門歟雉門謂之中門猶應門書謂之南門爾雅謂之正門路門書謂之畢門師氏謂之虎門盖中於五門謂之中門前於路門謂之南門發政以應物謂之應門門畢於此謂之畢門畫虎於此謂之虎門則門之名豈一端而已哉皋門之内外朝也朝士建其法小司寇掌其政列三槐與九棘設嘉石與肺石而朝諸侯聽訟詢大事在焉應門之内治朝也司士正其位宰夫掌其法大僕正王之位而王日視朝在焉路門之内燕朝也大僕正其位掌擯相而族人朝焉玉藻曰朝服以視朝退適路寢聽政然則王日視朝於治朝而退聽政於燕朝矣雉門之外縣治象所以待萬民應門之外設宗廟社稷所以嚴神位路門之外則九室九卿朝焉路寢之内亦九室九嬪居焉明堂位曰庫門天子皋門故魯莊公既葬而絰不入庫門衛莊公繹於庫門之内檀弓曰君復於庫門四郊又曰卒哭而諱宰夫執木鐸以命于宫自寢門至於庫門又曰軍有憂哭於庫門之外則諸侯之外門庫門也魯公周公之故猶不可以稱皋門應門特為皋應之制而已況非魯乎閽人掌王宫之中門之禁喪服凶器不入宫潛服賊器不入宫司寇凡民之有獄訟入束矢鈞金于朝朝士凡得獲貨財人民六畜者委于朝是禁施於雉門之内而不於雉門之外故庶民得以造外朝而奇服怪民得以入皋門庫門若然縣法於中門宜矣禮運曰仲尼與蜡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穀梁曰女嫁父送之不下堂母不祭門諸母不出闕門諸候之朝在闕門内則天子可知鄭氏釋閽人謂廟在中門之外其說無據

路門

路大也王之路車路馬路寢路鼓皆曰路則大寢之門謂之路門宜矣路門書謂之畢門師氏謂之虎門春秋之時齊晏子端委於虎門鄭子良伐虎門蓋末世諸侯之門亦放其名耳

應門

應門發政以應物也明堂位南門之外亦曰應門盖明堂之南門猶路門故南門之外門亦謂之應門

皋門

左傳曰魯人之皋杜氏曰皋緩也皋鼓皋舞皆以皋為緩則門之緩者謂之皋宜矣毛氏以皋門為郭門非也

雉門

春秋書新作雉門及兩觀公羊傳曰五板為堵五堵為雉盖城雉之制是也何休曰天子外闕兩觀諸侯内闕一觀然天子外闕於經無見

庫門

曲禮曰在府言府在庫言庫天文東璧為文府西奎為武庫漢書於府言財物之府於庫言武庫則庫門兵庫在焉

觀門

爾雅曰觀謂之門禮運曰出遊於觀之上禮器曰天子諸侯臺門郊特牲曰臺門而旅樹大夫之僭禮也周禮縣法于象魏莊周曰心遊魏闕之下左氏曰季桓子御公立于象魏之外又曰鄭伯享王于闕西辟盖謂之觀以其可觀也謂之闕以其闕中也【釋名曰觀在門兩旁中央闕然為道也】謂之魏以其巍巍也謂之象謂以其有象也臺門以其高於垣墉若臺然也諸侯有臺門無兩觀魯有兩觀為周公故也春秋傳新作雉門及兩觀譏加其度耳子家駒以魯設兩觀為僭誤矣先王之時門皆南嚮漢有北闕東闕非古也漢志未央宫東闕罘思災先儒謂屏為罘思罘思小樓也城隅闕上皆有之屏上亦然故稱屏曰罘思然則先王觀闕之制宜亦如此

廟屏

詩曰俟我於著乎而毛氏曰門屏之間曰宁爾雅曰門屏之間謂之中屏謂之樹【小牆當門中】詩曰四方為屏之屏之翰論語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荀子曰天子外屏不欲見外也諸侯内屏不欲見内也孔子曰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内也【鄭氏曰蕭之言肅也牆屏也君臣相見至屏而加肅敬是以謂蕭牆】禮緯曰天子外屏諸侯内屏大夫以簾士以帷郊特牲曰臺門而旅樹大夫之僭禮也明堂位曰疏屏天子之廟飾也鄭氏釋明堂位曰屏今浮思也刻之為雲氣蟲獸如今闕上為之矣孔頴達曰漢時謂屏為罘思天子外屏人臣至屏俯伏思念其事則罘思小樓也故城隅闕上皆有之然則屏上亦為屋以覆屏牆故稱曰罘思漢書五行志曰東闕罘思災【罘思闕之屏】晉天文志屏曰星在端門之外近右執法所以壅蔽帝庭也

古者門皆有屏天子設之於外諸侯設之於内禮臺門而旅樹旅道也當道而設屏此外門之屏也治朝在路門之外天子當宁而立宁在門屏之間此路門之屏也國語曰吳王背屏而立夫人向屏此寢門内之屏也魯廟疏屏天子之廟飾此廟門之屏也月令天子田獵整設于屏外此田旁之屏也疏屏疏通之也穀梁曰亡國之社以為廟屏戒也其屋亡國之社不得上達也然記曰亳社屋之不受天陽也亳社北牖使隂明也公羊曰蒲社揜其上棧其下則亡國之社屋之三面幽閉設牖於北而已與記所謂疏屏者異矣春秋傳曰間于兩社為公室輔則亡國之社蓋位于東而非廟屏也爾雅曰屏謂之樹語曰吾恐季孫之憂在蕭牆之内則屏謂之樹又謂之蕭牆漢之時東闕罘思災鄭康成釋明堂位曰屏若今浮思釋匠人曰城隅角浮思孔穎達謂浮思小樓城隅及闕皆有之而屏亦然則屏又謂之浮思孔子以管仲樹塞門為不知禮禮記以旅樹為大夫之僭而禮緯謂大夫以簾士以帷於理或然天文屏四星在端門之内近右執法然則先王設屏非苟然也

禮書卷三十七

猜你喜欢
  民數第二十·徐干
  論衡校釋卷第二十一·黄晖
  目录·罗汝芳
  迩言卷十二·刘炎
  论语纂疏卷一·赵顺孙
  卷二十六·朱熹
  儒者的“清明上河图”·孔子
  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二十四章 余食赘形·林语堂
  卷二十二·沈廷芳
  提要·江永
  八奸·韩非
  忏悔——自新·梁漱溟
  为日本犯中国电告其国佛教徒·太虚
  杂阿含经卷第二·佚名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翻译之记·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九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九十二笛类五言古咏笛          【梁】武 帝柯亭有奇竹含情复抑扬妙声发玉指龙音响凤凰赋得笛         【隋】姚 察作曲是佳人制名由巧匠鹍弦时莫并凤管还

  • 1918──中華民國七年戊午·郭廷以

      1﹐1(一一,一九)   (1)雲南督軍唐繼堯電數段祺瑞罪,並質詢馮國璋。   (2)英向日本提議,英日美共同出兵海參崴,以日軍為主力。  1﹐2(一一,二0)   (1)廣東督軍莫榮新捕殺大元帥府衛隊官兵六十餘人(上月曾槍殺孫中山所委派之招兵委員

  • 卷之七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南疆绎史勘本卷二十六·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列传二十江阴:阎应元、陈明遇、许用德(冯厚敦、沉鼎科、戚勋、夏维新等)、黄毓祺、徐趋(邓大临)金山:侯承祖(子世禄)右义兵守御诸臣列传第二十。○江阴,小邑也;城守之严,江以南无过此者:则赖于典史阎

  •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纪昀

    晋纪高祖出帝○高祖高祖皇帝其父臬捩鸡本出于西边自朱邪归唐从朱邪入居阴山其后晋王李克用起于云朔之间臬捩鸡以善骑射常从晋王征伐有 功官至洺州刺史臬捩鸡生敬瑭其姓石氏不知其得姓之始也敬瑭为人沉厚寡言明宗爱之

  • 卷二十八·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辑戊戌(一六五八)、大清顺治十五年(永明王永历十二年、鲁王监国十三年)春正月戊戌朔永明王永历在云南,鲁王在金门。帝封巩国公白文选为巩昌王、鄂国公马进忠为汉阳王。封冯双礼为庆阳王,马惟兴、马宝

  • 梁丘据自患不及晏子晏子勉据以常为常行第二十七·晏婴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

  • 论语集注考证卷八·金履祥

    衛靈公去衛適陳【按孔子凡三去衛定公十四年居衛十月去衛將適陳過匡為匡人所圍得去適蒲月餘復反衛又去衛過曹適宋遭伐木之禍十五年自鄭適陳哀公二年反於衛因問陳而行復如陳哀公六年楚昭王聞孔子在陳蔡之間使人聘孔子孔

  • 卷九·姜炳璋

    <经部,诗类,诗序补义钦定四库全书诗序补义卷九石泉县知县姜炳璋撰魏説者谓诸国有世家小序得据以为説惟魏与郐史迁所不能述故其美刺皆湮没不传可证诗序非子夏所授受按郐灭于东迁之前魏灭于鲁闵公之世子夏生于春秋季世

  • 优婆夷教育与佛化家庭·太虚

    ──二十四年十一月在香港东莲觉苑讲──在释迦如来兴世的时代,印度有一须达长者,建设了一个祗树给孤独园请佛说法;这段因缘,中国学佛者差不多都知道的。还有一个优婆夷的领袖毗舍佉母,曾经在舍卫国施设鹿子母讲堂,请佛说法

  •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五·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除诸业障一切智金刚仪轨分第十八尔时观自在,复说三摩地,最上清净法:&ldquo;是即金刚手,调伏于诸恶,而现莲花部,诸佛方便力,利益众生故,忿怒大明王,清净诸三有。以众生性欲,

  • 卷四十七·佚名

    释摩诃衍品第十八之余【经】&ldquo;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摩诃衍,所谓名首楞严三昧、宝印三昧、师子游戏三昧、妙月三昧、月幢相三昧、出诸法三昧、观顶三昧、毕法性三昧、毕幢相三昧、金刚三昧、入法印三昧、三

  • 卷第二十六(弥沙塞)·佚名

    五分律卷第二十六(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五分杂法佛在王舍城。尔时诸比丘与白衣共器食手相触数数洗。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应与白衣共器食。有比丘往亲里家。亲里言。我等非他亦非不净何不共食。

  • 目次·心圆

    揞黑豆集目次 佛祖机用言句卷之首。 六祖下十七世(至二十世)卷之一 应庵昙华  简堂行机  慧通清旦  大明诠  灵岩仲安  无着道闲  或庵师体  济颠  钱端礼  别峰宝印  全庵齐己  觉阿  葛郯

  • 观音慈林集卷上·弘赞

    粤东鼎湖山沙门释 弘赞在犙 编上篇 诸经观音普门品玄义(天台智者大师作)夫法界圆融。像无所像。真如清净。化无所化。虽像无所像。无所而不像。化无所化。无所而不化。故无在无不在。化应九道之身。处有不永。寂入

  • 屈宋古音义·陈第

    楚辞研究专著。明代陈第著。3卷。卷一收录屈原、宋玉辞赋38篇中入韵之字与今音异者,凡234字,考究其古本音。其体例是,先注古音,而后排列屈、宋辞赋正文作为本证,再广征先秦两汉古书作为旁证。其中与陈氏别著《毛诗古音考》

  • 洞玄灵宝飞仙上品妙经·佚名

    天尊劝人受箓服符,过度受经,烧香行道,行51种善行。

  • 煮泉小品·田艺蘅

    明代关于泉品之茶书,1卷,田艺蘅撰。汇集历代论茶与水的诗文,并分类归纳为九种水性,于1554年写成。全书一卷,是书主要记载煮茶的各种水品。书中将水品分为十类:一源泉、二石流、三清寒、四甘香、五宜茶、六灵水、七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