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九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九十二

笛类

五言古

咏笛          【梁】武 帝

柯亭有奇竹含情复抑扬妙声发玉指龙音响凤凰

赋得笛         【隋】姚 察

作曲是佳人制名由巧匠鹍弦时莫并凤管还相向随歌响更发逐舞声弥亮宛转度云窗逶迤出黼帐长随画堂里承恩无所让

咏笛          【隋】刘孝孙

凉秋夜笛鸣流风韵九成调高时慷慨曲变或凄清征客怀离绪邻人思旧情幸以知音顾千载有奇声

金陵听韩侍御吹笛    【唐】李 白

韩公吹玉笛倜傥流英音风吹绕钟山万壑皆龙吟王子停凤管师襄掩瑶琴余韵渡江去天涯安可寻

风笛          【宋】范仲淹

风引湖边笛焉知非隐沦一声裂云去明月生精神无为落梅调留寄陇头人

七言古【附长短句】

龙笛曲         【梁】武 帝

美人绵在云堂雕金镂竹眠玉牀婉爱寥亮绕虹梁绕虹梁流月台驻狂风郁徘徊

闻邻船吹笛       【元】杨 载

江空月寒江露白何人船头夜吹笛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逺行客江南万里欲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已分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

江上闻笛        【元】萨都拉

江上何人吹竹笛水浅沙寒鲸夜泣鲛人水底织氷绡洒泪成珠露华湿银河耿耿波茫茫雁奴打更沙溆旁更深绣被夜寒重明月梅花满地霜

自题铁笛道人像     【元】杨维桢

道人炼鐡如炼雪丹铁火花飞列缺神焦鬼烂愁镆鎁精魂夜语吴钩血居然跃冶作龙吟三尺笛成如竹截道人天声閟天窍娲皇上天补天裂淮南张涯人中杰爱画道人吹怒铁道人与笛同长生直上方壶观日月

五言律

笛           【唐】李 峤

羗笛写龙声长吟入夜清关山孤月下来向陇头鸣逐吹梅花落含春柳色惊行观向子赋坐忆旧邻情

剡谿馆闻笛       【唐】丁仙芝

夜久闻羗笛寥寥虚客堂山空响不散谿静曲宜长草木生边气城池泛夕凉虚然异风出髣髴宿平阳

七言律

寄沣州张舎人笛     【唐】杜 牧

髪匀肉好生春岭截玉钻星寄使君檀的染时痕半月落梅飘处响穿云楼中威凤倾冠听沙上惊鸿掠水分遥想紫泥封诏罢夜深应隔禁墙闻

闻笛          【元】张 翥

何人吹笛傍江干木落淮南夜色寒三弄水边人舣櫂一声云杪客凭防梅花簌簌吹应落杨柳依依折欲残惆怅绿珠何处在绮窗深鎻月漫漫

铁笛为孟天暐赋      张 翥

爱此轻圆铁铸成何须楚竹选孤生年多化作青蛇色夜静吹如彩凤声绣出碧花凝错落冷涵金气发铿清防宜携向君山去一听仙翁奏月明

猿臂笛         【元】张 雨

三峡家山已隔生一枝玉骨尚堪横攀援逺似穿云曲吟啸高于喷竹声栗叶霜黄天竺梦梅花春老玉关情伶伦且为相娱乐谁问将军善射名

宿巴陵闻笛       【明】王 偁

玉笛飘残月下声空江秋入思冥冥怪来杨柳移关塞可是梅花落洞庭半夜旅情随调切谁家少妇倚楼听晓来更覔龙吟处一防君山水面青

五言絶句

江夕          【唐】崔道融

江心秋月白起柁信潮行蛟龙化为人半夜吹笛声

铁笛亭         【宋】朱 子

何人轰铁笛喷薄两崖开千载留余响犹疑笙鹤来

小临海曲        【元】杨维桢

道人铁笛响半入洞庭山天风将一半吹度白银湾

江邨          【明】僧法聚

残阳在木末逺鸟下孤屿渔舟归未归吹笛芙蓉渚

七言絶句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水调歌         【唐】盖嘉运

猛将关西意气多能骑骏马弄雕戈金鞍寳铰精神出笛倚新飜水调歌

李謩笛         【唐】张 祜

平时东幸洛阳城天乐宫中夜彻明无柰李謩偷曲谱酒楼吹笛是新声

塞上闻笛         张 祜

一夜梅花笛里飞冷沙晴槛月光辉北风吹尽向何处高入寒云燕雁稀

观石将军舞       【唐】李 益

微月东南上戍楼琵琶起舞锦纒头更闻横笛关山逺白草平沙西塞秋

从军北征         李 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囘首月中看

泛舟入后谿       【唐】羊士谔

东风朝日破轻岚仙櫂初移酒未酣玉笛闲吹折杨柳春风无事傍渔潭

夜笛词         【唐】施肩吾

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半花

笛           【唐】张 乔

剪雨裁云一节秋落梅杨柳曲中留尊前蹔借慇懃看明月曽闻向陇头

寄珉笛与宇文舎人    【唐】杜 牧

调高银字声还侧物比柯亭韵校奇寄与玉人天上去桓将军见不教吹

初秋寓直        【唐】郑 畋

晓星独挂结麟楼三殿风高药树秋玉笛数声飘不住问人依约在东头

华清宫         【唐】崔 鲁

银河漾漾月辉辉楼碍星边织女机横玉呌云清似水满空霜逐一声飞

破笛          【唐】阙 名

当时得意气填心一曲君王直万金今日不如庭下竹风来犹得学龙吟

和读书台入夜即事    【宋】王庭珪

池底星光个个添半钩斜月吐纎纎数声寒笛西风下人在珠楼卷暮帘

闻笛          【宋】严 羽

江上谁家吹笛声月明霜白可堪听孤舟万里潇湘客一夜归心满洞庭

秋夜闻笛        【元】萨都拉

何人吹笛秋风外北固山前月色寒亦有江南未归客徘徊终夜倚阑干

镇江寄王本中台掾     萨都拉

梅花落尽空吹笛正月半头思逺人两岸好山青不断一江微雨鹧鸪春

晚眺          【元】周 权

闪闪归鸦过别林斜阳流水意沈沈数声樵笛人何处一路寒山晩翠深

柯亭          【元】黄镇成

金碧楼台宅梵王柯亭无处问中郎何当截取如椽榦吹起昆崘紫凤凰

谷口           黄镇成

谷口桥边日未斜先寻宿处近梅花分明听得吹长笛只隔红防第一家

夏日杂兴        【元】僧善住

落尽红芳见緑隂小桥流水雨余深市楼横笛谁家子吹得残阳下逺岑

和袁海叟题老蛟化江叟吹笛图

【明】顾 禄

千里神蛟化作翁月明吹笛倚龙宫曲声不许人间听散入重湖半夜风

吹笛士女图       【明】张 泰

氷簟银牀倚石屏芭蕉凉露湿秋庭贞心试托湘江竹吹向流云与凤听

闻笛          【明】陈 蒙

落尽梅花雪满庭故园杨柳梦中青羗儿马上传来曲今夜关山月里听

闻笛          【明】杨 慎

江楼寒笛起春声蜀客扁舟万里行吹尽落梅还折柳新年残腊正关情

清明日偶述       【明】苏 澹

梨花寂寂燕飘零药槛兰畦嫩叶生处处儿童吹柳笛扶持春事到清明

冬夜闻笛        【明】谢 榛

雪后寒云散御堤笛声何处重凄凄北风吹折边城柳人倚层楼月正西

寄武林朱九疑      【明】盛时泰

湖上轻风拂柳条美人吹笛向平桥欲知胥浦潮初退正是秦淮雪半消

梅下吹笛        【明】顾大典

红筵绿酒扑寒香树树梅花压粉墙忽见玉鳞飞夜月自吹长笛坐胡牀

西湖闻笛        【明】徐 后

月白霜寒客梦醒笛声迥出柳洲亭莫教吹过孤山去风里梅花不耐听

江上          【明】范如珪

江上西风雨复晴菰蒲深处钓丝轻何人隔岸吹长笛杨柳秋江一夜生

宫词          【明】王叔承

十五传歌太常寿阳公主教新妆朝来试弄琅玕笛零落梅花玳瑁牀

夜坐怀顾益卿按察    【明】沈明臣

高云南去夜郎低万里秋风过五谿玉笛不吹江水绿美人犹在月明西

杨柳枝词        【明】朱阳仲

广陵杨花辞故枝各自空条雨后垂羗笛不知春自去分明一曲月中吹

吹笛          【明】丰越人

空林醉卧不知秋手采芙蓉下小舟明月满天凉似水闲吹短笛过沧洲

闻笛          【明】僧德祥

江花如雪绕江春江水迢迢入梦频一夜东风有横笛满城都是惜花人

好谿渔歌        【明】僧来复

少微山下万松青铁笛擕将过水亭吟得竹枝新有谱秋风吹与老龙听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九十二

猜你喜欢
  李从周·唐圭璋
  提要·王士祯
  序·李渔
  第三折·佚名
  第四折·郑廷玉
  离骚草木疏卷一·吴仁杰
  ●序一·金朝觐
  卷九·周权
  卷十八·陆游
  卷171 ·佚名
  外集卷十三·陈元龙
  卷二百八十三·佚名
  御选明诗卷三十三·康熙
  序·康熙
  提要·文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四十七·彭定求

        卷747_1 【春日作】李中   和气来无象,物情还暗新。乾坤一夕雨,草木万方春。   染水烟光媚,催花鸟语频。高台旷望处,歌咏属诗人。   卷747_2 【寒江暮泊寄左偃】李中   维舟芦荻岸,离恨若为宽。烟火人家

  • 竹坡诗话·周紫芝

      杜少陵《游何将军山林诗》,有“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沉枪”之句,言甲抛于雨,为金所锁,枪卧于苔,为绿所沉,有“将军不好武”之意。余读薛氏《补遗》,乃以绿沉为精铁,谓隋文帝赐张奫以绿沉之甲是也,不知金锁

  • 卷上·陈匪石

    ○诗馀说 词曰诗馀,昔有两解。或谓为绪馀之馀,胡仔曰:“唐初歌词,皆五七言诗, 自中叶以後,至五代,渐变为长短句,至本朝而尽为此体。”张炎之说亦同,药 园词话因之,遂追溯而上,谓“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为三五

  • 卷二·腹痛集·朱祖谋

    虞美人·西斋雨夜送客晚莺帘户飞杯罢。檐语鸣风马。天涯春尽雨声中。一寸烛花犹恋绮筵红。望京楼外浮云满。愁迸看花眼。名台吹冷旧黄金。赚得五陵骄马少年心。鹧鸪天·韩江小舟,庳篷狭舷,制如吾乡乌杉,连朝

  • 三回 上山结拜·佚名

    (小生上)(白)英雄谁能比,赴会到潼关。俺伍员,千岁发兵,在此伺候?(内白)千岁到!(手下生上)(小生白)参!(生白)伍员,人马可齐?(小生白)俱已齐备。(生白)兵发临潼!(手下白)哦!(排子)哪里人马?(占白)吴国人马。你等哪里人马?(手下白)楚国人马!(同白)兵合一处。(占白

  • 卷八百四十一·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四十一齐已登祝融峯猨鸟共不到我来身欲浮四边空碧落絶顶正清秋宇宙知何极华夷见细流坛西独立久白日转神州寄贯休子美曾吟处吾师复去吟是何多胜地销得二公心锦水

  • 卷三·秦一·佚名

    卫鞅亡魏入秦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

  • 卷三·贾谊

    俗激(事势)大臣之俗,特以牍书不报,小期会不答耳,以为大故,以为大故不可矣。天下之大指,举之而激。俗流失,世坏败矣,因恬弗不知怪,大故也。加刀笔之吏,务在筐箱,而不知大体,陛下又弗自忧,故如哉!夫邪俗日长,民相然席于无廉丑,行义非循

  • 西汉年纪卷四·王益之

    宋 王益之 撰吕后高皇后吕氏名雉字娥姁【许于反】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吕后兄二人皆为列将从征伐逮高祖而侯者三人惠帝即位尊吕后为太后太后欲为重亲立帝姊鲁元公主女为皇后欲其生子万方终无子廼使

  • 二百一十一 苏州织造李煦奏熊赐履家中情况并宣谕著曹(兆页)照看伊子摺·佚名

    康熙五十五年二月十八日 臣李煦跪奏: 臣奉旨至江宁府大学士臣熊赐履家中,见有三子。其长子熊志伊,年四十一岁,言语颠倒,悲喜不常,所患痰病未愈。至於第二子熊志契,年方九岁。第三子熊志夔,年方八岁。但兄弟分居,长子熊志伊住上

  • 卷三·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辑甲申(一六四四)五月戊子朔两黄星夹日而趋轩辕,绝续不常,大小失次;至十月乃复。天狗下尾长白竟天。太白昼见,三日乃没。福王谒孝陵,入拜奉先殿,出居内守备府。群臣入朝,王色赤匠赧,欲避;史可法曰:『王毋避,宜

  • 尽心下篇·王夫之

    一父兄者,对子弟之称。若因用兵而多所杀戮,则直谓之杀人耳。人固不可杀,奚论其有子弟而为人父兄与否!杀人亲,重矣,杀鳏寡孤独者独轻乎?缘子弟故而杀之,故曰&ldquo;杀人之父兄&rdquo;。此言当时法家置为参夷、连坐之刑,上及父兄

  • 卷三十八·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三十八钱塘程川撰易三十八说卦传賛于神明犹言治于人相似谓为人所治也賛于神明神明所賛也圣人用于字恁地用不然只当说幽賛神明此却是说见助于神明【防渊录第一章】賛只是賛化育之賛不解便说

  • 入阿毗达磨论卷下·佚名

        塞建陀罗阿罗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取有四种。谓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即欲瀑流加无明名欲取。有三十四物。谓贪嗔慢无明各五疑四缠十。即有瀑流加无明名我语取。有四十物。谓贪慢无明各十疑

  • 卷下之下·佚名

    禅门诸祖师偈颂下之下 五峰释 如佑 录 佛灯明禅师灯记(鼓山) 人人有一面古镜。昭昭心目之间。个个有一盏真灯。晃晃色尘之内。只为一念背觉合尘。遂使古镜不彰。真灯不朗。真灯不朗。无以照生死昏蒙。古镜不彰。无

  • 印章考·方以智

    印学论著。明末清初方以智著。一卷。方以智(1611—1671), 字密之, 号曼公, 清初又字无可, 号弘智、药地、浮山愚者, 桐城 (今属安徽) 人。明清之际思想家、科学家, 兼擅篆刻, 著有 《通雅》、《浮山集》、《物理小识

  • 长生诠经·洪应明

    长生诠经,明初道士洪自诚编撰。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本书为道教养生资料选辑。作者选取《清静经》、《阴符经》、《胎息经》等二十九种道书,以及汉天师、吕纯阳、白玉蟾等四十余位道师有关修养长生之诗歌语录,辑为一

  • 稼轩先生年谱·陈思

    年谱。陈思编撰,《辽海丛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