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后晋纪

晋纪

高祖

出帝

○高祖

高祖皇帝其父臬捩鸡本出于西边自朱邪归唐从朱邪入居阴山其后晋王李克用起于云朔之间臬捩鸡以善骑射常从晋王征伐有

功官至洺州刺史臬捩鸡生敬瑭其姓石氏不知其得姓之始也敬瑭为人沉厚寡言明宗爱之妻以女是为魏国公主由是常隶明宗帐下号

左射军庄宗已得魏梁将刘鄩急攻清平庄宗驰救之兵未及阵为鄩所掩敬瑭以十余骑横槊驰击取之以旋庄宗拊其背而壮之手啖以酥

啖酥北俗所重由是名动军中天佑十五年庄宗战于胡柳前锋周德威战死敬瑭以左射军从明宗复击败梁兵明宗战胡卢套杨村为梁兵

所败敬瑭常脱明宗于危及从攻郓州复与废帝先登功多赵在礼之乱明宗讨之至魏而兵变明宗初欲自归于天子明巳所以不反者敬瑭

献计曰岂有上将与叛卒入贼城而他日得保无恙者乎且犹豫者兵家大忌不如速行愿得骑兵三百先攻汴州夷门天下之要害也得之可

以成事明宗然之与之骁骑三百自白马渡河为前锋明宗遂入汴庄宗自洛后至不得入而兵皆溃去庄宗西还明宗以敬瑭为前锋趣汜水

且收其散卒庄宗遇弒明宗入立拜敬瑭保义军节度使赐号竭忠建策兴复功臣兼六军诸卫副使在陕为政以廉闻是时诸侯多不奉法邓

州陶玘亳州李邺皆以赃污论死明宗下诏书褎廉吏普州安崇阮洺州张万进耀州孙岳等以讽天下而以敬瑭为首天成二年从幸汴州为

御营使拜宣武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六军副使如故改赐耀忠匡定保节功臣三年徙镇天雄充兴唐尹同平章事寻为东川

行营都招讨使讨董璋不克而还复兼六军诸卫副使徙镇河阳三城未行而契丹吐浑突厥皆入寇是时秦王从荣统六军敬瑭疑其必及祸

不欲为其副乃自请行及制出不落副使辄复辞行明宗数责大臣问谁可行者范延光赵延寿等卒以敬瑭为请乃拜河东节度使大同彰国

振武威塞等军蕃汉马步军总管落六军副使乃行愍帝应顺元年加中书令二月徙镇成德三月废帝进逼京师愍帝急召敬瑭赴阙敬瑭至

卫州而愍帝出奔遇敬瑭于道敬瑭杀帝从者百余人幽帝于卫州而去初敬瑭与废帝俱事明宗心不相悦及废帝即位不得已来朝而内颇

自疑欲求归镇且难言之时敬瑭久病羸瘠乃益为炙灼满身太后及公主屡为之言帝亦见其多病不以为虞乃复以为河东节度使时契丹

屡寇北边敬瑭将大军屯忻州而屯兵忽变拥敬瑭呼万岁敬瑭惧斩三十余人而后止帝闻之益疑敬瑭 【依旧史及通鉴改辑】

天福元年正月徙敬瑭镇天平敬瑭大惧谓其将佐曰吾之再来河东也主上面许终身不除代今无故而迁是疑吾反也且太原地险而

粟多吾当内檄诸镇外求援于契丹可乎桑维翰刘智远等共以为然乃上表论废帝非明宗子不当立请立许王从益为明宗嗣废帝下诏削

夺敬瑭官爵命张敬达等讨之敬瑭求援于契丹九月契丹耶律德光将五万骑入自鴈门辛丑与张敬达战于晋阳敬达大败敬瑭夜出北门

见德光约为父子十一月丁酉即皇帝位于太原国号晋以幽涿蓟檀顺瀛莫蔚朔云应新妫儒武寰州入于契丹己亥大赦改元以掌书记桑

维翰为翰林学士礼部侍郎知枢密使事闰月丙寅以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赵莹为门下侍郎桑维翰为中书侍郎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兼枢密使甲戌赵德钧及其子延寿叛于唐来降契丹鏁之以归己卯帝次河阳节度使苌从简叛于唐来降辛巳至自太原卢文纪姚顗罢甲

申大赦杀张延朗刘延朗赦房暠十二月乙酉如河阳追降唐帝为庶人丁亥以司空冯道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己丑曹州将石重

立杀其刺史郑玩辛卯求直言癸巳成德军将秘琼逐其节度副使李彦珂同州裨将门铎杀其将杨汉宾庚子天平军节度使王建立杀其副

使李彦赟

二年春正月乙卯日有食之 【实录作正月甲寅朔乙卯日食十国纪年蜀乙卯朔日食】 癸亥安远军节度使卢文进叛降于吴丁卯

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杀齐州防御使秘琼戊寅以兵部侍郎李崧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封唐宗室子为公及隋酅公为二

王后以周介公备三恪三月丁酉契丹使者来诏辟荒田三月庚辰如汴州夏四月丁亥赦囚蠲民租赋赵莹使于契丹辛卯宣武军节度使杨

光远进助国钱契丹使者来五月壬戌求直言丁丑追尊祖考为皇帝妣为皇后高祖璟谥曰孝安庙号靖祖祖妣秦氏谥曰孝安元曾祖彬谥

曰孝简庙号肃祖祖妣安氏谥曰孝简恭祖昱谥曰孝平庙号睿祖祖妣来氏谥曰孝平献考绍雍谥曰孝元庙号献祖妣何氏谥曰孝元懿六

月癸未契丹使者来范延光反丁酉传箭于义成军节度使符彦饶丁未以杨光远为魏州四面行营都部署东都巡检张从宾反留守判官李

遐死之以奉国都指挥使侯益护圣都指挥使杜重威讨之从宾寇河阳杀皇子重信寇河南杀皇又重乂 【新纪乂作信信作乂两相违舛

兹据旧史及家人传正之】 秋七月从宾陷汜水关杀巡检使宋廷浩壬子右卫大将军尹晖叛伏诛右监门卫大将军娄继英叛附于张从宾

义成军乱杀戍将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白奉进甲寅戍将奉国指挥使马万执符彦饶归于京师命杀之于赤冈乙卯以杨光远为魏州行营

都招讨使辛酉杜重威克汜水关壬申杨光远克博州丙子安州屯防指挥使王晖杀其节度使周瓌 【新纪作周环据李金全传改】 右卫

上将军李金全讨之八月丙申静难军节度使安叔干进添都马乙巳赦非死罪囚及张从宾符彦饶王晖余党九月禁丧葬用乐冬十月辛巳

禁造甲兵

三年春二月戊戌诸镇皆进物以助国三月丁丑禁私造铜器秋七月辛酉以皇业钱作受命宝八月戊寅以冯道及左仆射刘昫为契丹

册礼使壬午澶州刺史冯晖降丙戌许御署官选己丑蠲水旱民税辛丑归伶官于契丹九月己酉赦范延光己未归静鞭官刘守威金吾勘契

官王殷司天鸡叫学生殷晖于契丹己巳赦魏州蠲民税是月以宣徽南院使刘处让为枢密使冬十月戊寅契丹使者来奉册曰英武明义皇

帝庚辰升汴州为东京以洛阳为西京雍州为晋昌军戊子右金吾卫大将军马从斌使于契丹己未契丹使者来戊戌大赦十一月辛亥升广

晋府为邺都壬戌除铸钱令十二月丙子封子重贵为郑王是岁契丹改国号曰辽 【谨按通鉴辑览

御批契丹之改辽与拓跋之称魏

体例无二乃纲目于拓跋书魏契丹则不书辽盖由司马光以宋臣作通鉴其时不敢称辽以敌宋纲目遂仍其旧初非别有深文也乃刘友益

尹起莘辈拘牵好异谓书魏所以进之书契丹所以外之抑知史家纪事当以春秋为法春秋前书荆后书楚非例以义起耶即以纲目言之东

晋时如慕容之称燕苻姚之称秦以至武都河西虽弹丸蕞尔而列国之书法具在何所容其进退者腐儒曲说支离真所云烛笼添骨其明益

障乌足与言传信之笔哉】

四年春正月盗发愍皇帝墓辛卯以澶州防御使张从恩为枢密副使旌深州民李自伦门闾三月丙辰颁调元厯灵州戍将王彦忠以怀

远城反己未彦忠降供奉官齐延祚杀之夏四月甲申废枢密使秋七月庚子朔日有食之丙申复禁铸钱闰月壬申桑维翰罢八月西戎寇泾

州彰义军节度使张彦泽败之九月丁丑辽使者来癸未封李从益为郇国公以奉唐后冬十二月乙亥立唐高祖太宗庄宗明宗愍帝庙于西

京戊子辽使者来吐蕃罢延族来附

五年春正月丁卯朔除民公私债三月除刵刑夏四月甲子辽使者来五月丙戌安远军节度使李金全叛附于唐六月癸卯唐将李承裕

入于安州甲辰安远军节度使马全节及承裕战于城南败之丁巳克安州执李承裕杀之秋八月丁酉阅稼于西郊己未西京留守杨光远杀

太子京师致仕范延光九月丁卯以翰林学士承旨户部侍郎和凝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己未阅稼于沙台冬十月丁未辽使者来

六年春正月丙寅吐谷浑背辽来奔不纳三月除民二年至四年以前税夏四月己未辽使者来秋八月壬辰如邺都开封尹郑王重贵留

守东京以宣徽南院使张从恩为东京内外兵马都监壬寅大赦甲寅光禄卿张澄使于辽九月乙亥前安国军节度使杨彦询使于辽冬十月

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反十一月丁丑以西京留守高行周为襄州行营都部署以讨之十二月丙戌以郑王重贵为广晋尹徙封齐王行营

先锋使郭海金及安从进战于唐州败之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反以天平军节度使杜重威为镇州行营招讨使丙申辽使者来戊戌杜重威

及安重荣战于宗城败之

七年春正月丁巳克镇州安重荣伏诛赦广晋庚午辽使者来三月归德军节度使安彦威塞决河于滑州夏五月乙巳尊皇太妃刘氏为

皇太后六月乙丑皇帝崩于邺都之保昌殿年五十三谥曰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庙号高祖陵曰显陵

高祖天福七年 【其元年即后唐清泰三年】

○出帝

出帝讳重贵高祖兄子也父敬儒为唐庄宗骑将早卒高祖以重贵为子高祖六子五皆早死而重睿幼故重贵得立重贵少而谨厚善骑

射高祖使博士王震教以礼记久之不能通大义谓震曰此非我家事也高祖为契丹所立将引而南谋以一子留守太原德光使尽出诸子择

之指重贵曰此眼大者可也遂拜金紫光禄大夫行太原尹北京留守知河东节度事天福二年拜左金吾卫上将军三年冬为开封尹封郑王

加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六年高祖幸邺留守东京已而为广晋尹徙封齐王七年六月乙丑高祖崩即位于柩前丁卯尊皇太后曰太皇太

后皇后曰皇太后庚午使左骁卫将军石德超以御马二扑祭于相州之西山如京使李仁廓使于辽 【按如京使官名也史别本京下有师

字误今删】 辽使者来丙子以冯道为大行皇帝山陵使门下侍郎窦贞固为副太常卿崔梲为礼仪使户部侍郎吕琦为卤簿使御史中丞王

易简为仪仗使己卯四方馆使宋崇节右金吾卫大将军梁言使于辽秋七月壬辰太皇太后刘氏崩辍朝三日丁酉使石德超扑马于相州之

西山庚子大赦甲辰辽使者来八月戊午高行周克襄州庚申天平军节度使景延广义成军节度使李守贞彰德军节度使郭谨进钱粟助山

陵甲子辽使者来癸酉又遣使者来九月辛丑以李守贞为大行皇帝山陵都部署冬十月己未辽使者来十一月复遣使者来庚寅葬高祖皇

帝于显陵己亥牛羊使董殷使于辽辛丑蠲高祖灵车所过民租之半十二月庚午北京留守刘知远进百头穹庐辽使者来辛未又遣使者来

八年春正月辽使者来二月壬子以景延广为御营使己未车驾发邺都赦广晋府囚庚申次澶州赦囚乙丑至自邺都庚午寒食望祭显

陵于南庄焚御衣纸钱三月己卯赵莹罢以晋昌军节度使桑维翰为侍中辛丑引进使太府卿孟承诲使于辽夏四月戊申朔日有食之庚午

董殷使于辽遣供奉官张福率威顺军捕蝗于陈州五月泰寍军节度使安审信捕蝗于中都丁亥追封皇伯敬儒为宋王 【按司马光通鉴

及朱子纲目皆无追封皇伯敬儒为宋王之语此欧阳修特笔也欧阳修曰出帝立不以正臣其父而爵之以欺天下敬儒为出帝本生父从唐

旧制亦无称皇伯之礼至于尊秦国夫人安氏为太妃此尤不经之甚者夫帝既为高祖后矣既伯其父而王之矣而复尊生母为皇太妃后世

将以为谁之妃乎五代丧乱君臣罔识经权如周世宗令辟也而于柴守礼父子之间臣之以卿外之曰舅不能曲尽情理以至屈法全恩识者

犹不能无讥焉若出帝者又何足与之言伦理也哉】 癸卯冯道罢甲辰以旱蝗大赦六月庚戌祭蝗千皋门癸亥遣供奉官帅奉国军捕蝗于

京畿辛未括借民粟杀藏粟者秋七月丁酉射于南庄辽使者来甲辰遣供奉官李汉超帅奉国军捕蝗于京畿八月丁未募民捕蝗易以粟辛

亥检民青苗九月戊寅尊秦国夫人安氏为皇太妃丁亥追册魏国夫人张氏为皇后 【张氏帝之元妃也新史于纪不书而家人传又不载

其姓氏疏矣兹据旧史】 丙申幸大年庄及景延广第冬十月戊申立冯氏为皇后壬子畋于近郊如沙台丙寅辽使者来庚午括借民粟十一

月己卯董殷使于辽甲申如八角阅马牧乙未辽使者来戊戌齐州刺史杨承祚奔于青州十二月癸丑给事中边光范登州刺史郭彦威使于

辽平卢军节度使杨光远反淄州刺史翟进宗死之

开运元年春正月甲戌朔辽侵沧州己卯陷贝州庚辰归德军节度使高行周为北面行营都部署辽入鴈门侵代州辛巳殿直王班使于

辽至于邺都不得进而复壬午以前静难军节度使李周留守东京景延广为御营使自将以御辽丙戌辽侵黎阳辛卯讲武于澶州赵延寿以

辽人寇南乐 【旧书于晋纪凡辽人称兵伐晋者例书曰寇恭读通鉴辑览

御批彼时中国已瓜分瓦解不成正统而石晋得国之本又

由于父事辽及重贵继立好事者顿以书臣为耻然称孙之表仍无虚日以是构祸即问愚騃无识之人以祖寇孙有不听然而笑者哉是当用

两国互伐之文书侵以正其误诚为

折衷至当千古不易之通义也惟是赵延寿托身于辽藉辽以残父母之邦则其丧心失计自有不可

得而揜者故于此仍书曰寇以着其恶】 甲午以刘知远为幽州道行营招讨使括马丙申辽侵黎阳辛丑刘知远及辽伟王战于秀容败之博

州刺史周儒叛降于辽二月戊申前军都虞候李守贞及辽战于马家渡败之癸丑北面行营都虞候马全节及辽战于北平败之三月癸酉又

败之于戚城辽师还己丑冀州刺史白从晖及辽战于衡水败之癸巳籍民为武定军夏四月辽陷德州沿河巡检梁进败之取德州戊寅至自

澶州赦京师己未马全节及辽战于定丰败之辛酉率借民财五月戊寅李守贞讨杨光远丁亥以邺都留守张从恩为贝州行营都部署辛卯

以李守贞为青州行营都部署六月克淄州丙午复置枢密使丁未以桑维翰为中书令充枢密使秋七月辛未朔大赦改元己丑以太子太傅

刘昫守司空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八月辛丑以刘知远为北面行营都统顺德军节度使杜威为都招讨使戊辰旌项城民史仁诩

门闾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丙子辽侵遂城乐寿代州刺史白文珂及辽战于七里烽败之冬十月庚戌以武寍军节度使赵在礼为北面行营

副都统邺都留守马全节为副招讨使十二月己亥朔射兔于皋门丁巳杨承勋囚其父光远以降杀之闰月乙酉赦青州囚辽侵恒州

二年春正月辽陷泰州 【新纪作秦州兹据马全节传及五代会要改下同】 壬子马全节及辽战于榆林两军皆溃戊午如南庄张从

恩留守东都辛酉以高行周为御营使辽师还二月己巳如黎阳横海军节度使田武为东北面行营都部署以御辽丙子大阅于戚城丙戌阅

马于铁邱丙申以端明殿学士户部侍郎冯玉为户部尚书枢密使三月戊戌据陷祁州刺史沈斌死之 【此事通鉴在二月然新旧史俱作

三月戊戌盖据奏到之日也】 丁未畋于戚城庚戌马全节克泰州辛亥易州戍将孙方谏及辽战于狼山败之甲寅杜威克满城乙卯克遂城

庚申杜威及辽战于阳城败之追奔至于卫村又败之夏四月戊寅劳旋于戚城己卯劳旋于王莾河甲申至自澶州赦左右军囚庚寅大赏军

功五月丙申朔大赦丙午如南庄六月丁卯射于繁台 【纂误引此作射雁于繁台谓雁字当是兔字盖前后皆作射兔而六月又非射雁时

也今各本并无雁字姑仍之】 幸杜威第秋八月甲子朔日有食之丙寅和凝罢以冯玉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辛未阅马于茂泽陂

丁丑括马九月己亥阅马于万龙冈幸李守贞第冬十月戊寅射兔于砚台十一月己巳射兔于皋门如沙台十二月丁丑畋于郊丁亥桑维翰

罢以开封尹赵莹为中书令李崧守侍中枢密使

三年春二月壬戌朔日有食之壬午射鸭于板桥如南庄夏六月孙方谏以狼山叛附于辽辽侵定州己丑以李守贞为行营都部署义成

军节度使皇甫遇为副秋九月辛丑行营马军排阵使张彦泽及辽战于新兴败之癸卯刘知远及辽战于朔州败之冬十月丁未以杜威为北

面行营都招讨使李守贞为兵马都监十一月永清军节度使梁汉璋及辽战于瀛州败绩 【新纪永清作永静考是时无永静军兹据旧史

】 辽侵镇定十二月己未杜威军于中渡壬戌奉国都指挥使王清及辽战于滹沱败绩死之杜威李守贞张彦泽以其军叛降于辽庚午射兔

于沙台壬申张彦泽犯京师杀开封尹桑维翰帝北行辽灭晋

出帝天福一年 【仍高祖年号称八年】 开运三年凡四年

右后晋二帝合十二年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二

猜你喜欢
  卷一百十一 明道元年(壬申,1032)·李焘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二十一·乾隆
  卷六十五·宋(金)·蒋一葵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五·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九·佚名
  皇王大纪卷十四·胡宏
  卷十二·郝经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纪昀
  三位一体·陶菊隐
  十六、我的拜年·包天笑
  颜真卿传·刘昫
  崔隐甫传·欧阳修
  卷三百十·杨士奇
  卷二十七·孔毓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黄定·唐圭璋

      定字泰之,永福(今福建永泰)人。绍兴三年(1133)生。乾道八年(1172)进士第一。淳熙三年(1176),秘书省校书郎。四年(1177),秘书郎。八年(1181),工部员外郎。九年(1182),军器临,国子司业。十年(1183),直显谟阁、知温州。   鹧鸪天   寿熊

  • 安晚堂集卷八·郑清之

    宋 郑清之 撰冬节沍寒约客黙坐爇品字柴作五禽戏体中差小佳园丁以矮梅至如见东郭顺子使人之意也消欣然呵皲手冻笔占数语呈刘菊坡博一笑少日爱花螽趯趯老去冻蚕已休织水村山郭一枝晓忽到前三叹息年年雪里自作春摇手

  • 卷三百十·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十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三十 蓝仁 宿瑞岩寺 再宿东山寺前游四十年风尘凡几变衣法已三传竹迳消残雪松门隐暮烟虎溪送客处尚忆远公禅 寄余复婴 道士清溪住扁舟久未囘井垂霜後橘门

  • 卷一百三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七储光羲田家即事蒲叶日已长杏【一作荇】花日已滋老农要看此贵不违天时迎晨起饭牛双驾耕东菑蚯蚓土中出田鸟随我飞羣合乱啄噪嗷嗷如道饥我心多恻隐顾此两伤悲拨食与田鸟日暮空筐归亲

  • 光宣诗坛点将录定本跋·汪国垣

    旧撰《光宣诗坛点将录》一卷,为己未年在南昌时所草创。又五年乙丑六月间过南京,柳翼谋(诒徵)、杨杏佛(铨)见之,亟推为允当,且有万不可移易者。当时杏佛拟刊诸《学衡》杂志,余辞以当须改定,愿以异日。是月至北京,适长沙章士钊办《

  • 内篇 曲笔第二十五·刘知几

      肇有人伦,是称家国。父父子子,君君臣臣,亲疏既辨,等差有别。盖"子为父隐,直在其中",《论语》之顺也;略外别内,掩恶扬善,《春秋》之义也。自兹已降,率由旧章。史氏有事涉君亲,必言多隐讳,虽直道不足,而名教存焉。其有舞词弄札,饰

  • 卷第二百四·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二百户食实封九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唐纪二十〔起强圉大渊献(丁亥),尽重光单阏(辛卯),凡五年。〕则天顺圣皇后

  • 一三○五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查询《热河志》已否刊竣事致阿哥等函·佚名

    一三○五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查询《热河志》已否刊竣事致阿哥等函乾隆五十三年六月十七日昨奉旨询问《热河志》有无陈设之本,随以四库缮本外,别无另缮陈设之本,并此书业交武英殿刊刻等因覆奏。为此寄知,祈即查明,如《热河志

  • 五八六 云贵总督李侍尧等奏滇省已获书中查无颜季亨撰书并饬属再行访查折·佚名

    五八六 云贵总督李侍尧等奏滇省已获书中查无颜季亨撰书并饬属再行访查折乾隆四十四年正月二十日大学士 伯 管云贵总督臣李侍尧、云南巡抚臣裴宗锡谨奏,为遵旨严查覆奏事。窃臣等接准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

  • 卷十六 礼十一(军礼 )·龙文彬

    ◎亲征洪武元年闰七月,诏定军礼。中书省会儒臣议亲征、遣将礼,奏之。(《大政记》。 )永乐八年二月,帝自将征卫拉特。(旧作瓦剌。 )五月,大败鞑靼于鄂诺河,(旧作斡难河。 )布尼雅实哩(旧作木雅失里。 )遁,遂征阿噜台。六月,击

  • 景公问诸侯孰危晏子对以莒其先亡第九·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当今之时,诸侯孰危?”晏子对曰:“莒其先亡乎!”公曰:“何故?”对曰:“地侵于齐,货竭于晋,是以亡也。”

  • 春秋经传辨疑卷上·童品

      春王正月【公元年】  春王正月之义公羊以爲大一统是巳胡氏以周人建子爲岁首则周正月是夏十一月也然谓商正建丑引书惟元祀十有二月以证月之不易又谓秦以亥爲正引史记元年冬十月以证时之不易遂以爲夫子改冬十一

  • 卷十一·冯复京

    <经部,诗类,六家诗名物疏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十一  明 冯复京 撰国风邶三谷风篇谷风释天云东风谓之谷风孙炎曰谷之言谷谷生也○毛传云隂阳和而谷风至○吕氏春秋曰东方曰滔风○易纬云春分明庶风至葑毛传云

  •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上·陆玑

    呉 陆玑 撰方秉蕳兮蕳即兰香草也春秋传曰刈兰而卒楚辞云纫秋兰孔子曰兰当为王者香草皆是也其茎叶似药草泽兰但广而长节节中赤髙四五尺汉诸池苑及许昌宫中皆种之可着粉中故天子赐诸侯茝兰藏衣著书中辟白鱼也采采芣苢

  • 卷二下·王应电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传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传卷二下    明 王应电 撰地官下师氏中大夫一人上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保氏下大夫一人中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六人徒六十人【师保氏云者谓

  • 卷十六·赞宁

    ◎明律篇第四之三(正传十九人附见二人)○唐朔方龙兴寺辩才传释辩才,姓李氏,襄阳人也。母氏妊之,倏恶荤血,冥然一食,虚淡终辰。及其诞弥,异香盈室,宗党怪焉。七岁依岘山寂禅师出家,厥长者明记:每受经法,必以等身为限。字不重问,义不

  • 乾隆江南通志·黄之隽

    地方合志。清赵弘恩等修,黄之隽等纂。二百卷,首四卷,序目一卷。弘恩,满洲镶红旗人。贡生。雍正间官两江总督、兵部尚书。之隽,字石牧,号唐堂。安徽休宁人。康熙进士。官编修。著有《痦堂集》和《香屑集》。是书乃雍正七年(1

  • 参同一揆禅师语录·超琛

    清超琛(尼)说,普明编、明俊录。卷内收图像。像赞、序、示众、偈、颂古、机缘、佛事、记铭、行实、自叙行略训徒。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九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