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迩言卷十二

○志见

炎十有九侍先君游临川之泮览荆公之宇遗老欷戱不忍道荆公之事近观国史靖康之变金人南下辄克卫温公之冢温公见慕于敌国荆公见弃于乡党二公学术于是可知矣

渡大江望金山缁衣环其上恍然非凡致也将缆舟而览焉风利不得泊甫登仪真憇濵江佛庐有缁衣踵来问所从则金山也嘻予欲至而不可汝既至而不留何也答曰未至则以为世外之乐既至如窓中之蛾乐所乐松门竹区而有余忧所忧金马玉堂而不足方寸尚尘是以不乐金山之乐也

登西湖之孤山见所谓陈朝桧一枯一荣有穉子跣立其旁谓余言曰是桧几百年矣荣者弗生枯者弗死又循坡而行见林和靖屏居之址存焉乃悟荣与凡木也等虽荣奚益枯与凡木异虽枯奚损和靖之名犹是枯桧穉子之云殆警予也

游吴山翛然独坐望海门二峰隐然如天关潮来喧如泻天潢大舶髙樯徃来出没如泛天槎又尝游郡仙都偃卧小舟仰观天柱石纯洁光润如琢本末齐一如度髙挿云汉可五千尺其旁数石或如海舟樯或如太常旗皆且千尺余其四山石宂栖岩者缭深穹然如厦屋跨水者击之有声逢然如鼍鼓夫观钱塘江潮犹猛士之肝胆决裂义士之怒髪冲冠观仙都天柱犹直臣之气不挠不折社稷之佐拓地擎天为是而来游来游而慨慕者几何人至于西湖之上有所谓水乐园中阉作之也有朋命驾偕之泉激溜如岑蹄石累豢如饭砂游者骈肩接迹观者啧啧咏叹至有游而忘归归而复游者何也务小智者忘大巧乐人伪者昧天成也孔子见大水必观焉登泰山而小天下盖不徒山水观矣

或问钱塘江潮变化若神物司之曰地秉阴窍于山川山川通气犹顶踵之气血周流也水阴物也月为yin精潮为水波窍激气通故潮随月而消长

或问三皇而上谓之洪荒洪荒迨今仅逾三大纪天地开辟何其迩耶曰天限南北长淮荆榛昔尝周游其间见流徙者土处童稚不窥乌巢殆与太古之俗无异乃悟天地开辟其来乆矣凡经大变即洪荒也三皇而上文籍未全故其事阔略无传后世楮笔便利故其事易考尔

或曰淮堧千里濵接鲁邓昔为奥区今为极边夏风如焚冬风裂肌鸟兽交迹草木不蕃岂天地温厚之气有时而转徙耶曰人者天地之仁也人之所聚仁气聚焉人之所去阴气积焉深山旷郊屯师百万穷冬之候温然生春华堂大宇悄无人迹幽阴侵薄久则摧圮是皆于人之聚散占之尔

道桐江登钓台见舣舟而登览者袂相属也慨慕者啧啧援笔而颂清风者不自知其喋喋楹楣壁崖长歌短章新陈稠叠终日阅而不足大抵名者欲弃名利者欲置利以从吾子陵游也解缆而东名利初心其孰能为子陵故损毫末乃知自洛阳而桐江斯其所以为子陵由桐江而洛阳欲为子陵吾不信也

雠者也善用兵者能使上下恩交如父子三军勠力如兄弟必也复父兄之雠所向莫之敌矣【此条疑有缺文】

穷阎之下有对奕者施机运神如敌国然自旦达暮饥不知食渴不知饮胜则怡然负则愀然一胜一负所得漠然胜负无得饥渴有丧何以切切然哉胜心生也世之好纷竞而角胜负者亦然其终未必有得而所丧亦已多矣

步龙潭之洲见羣弋者赌杖头金巧胜拙负不易其素既而标金十之巧拙之中胜负相半既而标金百之拙者或胜巧者或负胜负累其中则巧拙易于外也人能不以得失动其心则其素所有者莫能易矣

嘉泰之元有惠鸣鸠蓄之庭或奋掷笼中不食而死或奋掷且食不死而瘠或驯伏自如食肥泽一日纵之死者已矣瘠者羽翼不全不克逺举惟驯伏肥泽者一举而入乎苍苍嗟夫人在尘笼不顺性命与安时俟命者何独不然

迩言卷十二

猜你喜欢
  卷二·杨士勋
  天命·胡宏
  原序·李廉
  卷一百六十七·山井鼎
  卷七·乾隆
  诗传遗说卷六·朱鉴
  第六 忤合 4·王诩
  中国红十字会汉口分会第二 三 四届征信录序·太虚
  覆罗普悟居士书·太虚
  自在王菩萨经卷下·佚名
  说无垢称经卷第六·佚名
  劝修净土诗并序·省庵
  不可著怕魔·印光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第五卷·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五·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章楶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章楶(1027-1102)字质夫,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治平二年(1065)进士,知陈留县。历任提点湖北刑狱、成都路转运使。元祐初,以直龙图阁知庆州。哲宗时改知渭州,有边功。建中靖国元年(1102),除同知枢密院事。崇宁元年卒,年七十

  • 卷之一百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尚史卷七十五·李锴

    列传五十三秦诸臣李斯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厠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大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

  • ●六、学问一斑·秦翰才

    溥仪在六岁上开始上学,由大学士陆润庠和侍郎陈宝琛教读汉文、都统伊克坦教读满文,但满文成绩很不行。其后有英人庄士敦教读英文、刘骧教读日文,但日文也不行,英文却很好,能读能说能写,写的书法也很清秀,他签字喜欢用Henry一个名字

  • 第五卷 昆山新阳·缪荃孙

    经 部论语义疏二卷 隋·张 冲论语旨义十二卷 张 冲春秋左氏义略三十卷 张 冲丧服义三卷 张 冲孝经义十卷 张 冲仪礼传八十卷 张 冲五经微旨十四卷 唐·张 镒孟子音义三卷

  • 卷十七·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十七 朱批黄叔琳奏摺 浙江廵抚【臣】黄叔琳谨 奏【臣】一介庸愚智识短浅荷蒙 皇上天恩擢抚浙省奉 命之日夙夜畏惧恐不胜任蒙 皇上训诲周

  • 卷五十八、通使及选派留学·黄鸿寿

    德宗光绪元年,秋八月,派侍郎郭嵩焘、道员许铃身出使英国,旋改派铃身出使日本国,以五品京堂刘锡鸿代为驻英副使。铃身因事留直隶,又以侍读何如璋代使日本。初,同治六年十月,派道员志刚、郎中孙家谷偕美使蒲安臣出使有约各国,办

  • 提要·朱元璋

    明祖训,一卷,明洪武二年,命中书编次。其目十有三。一《祖训首章》,一《持守》,一《严祭祀》,一《谨出入》,一《慎国政》,一《礼仪》,一《法律》,一《内令》,一《内官》,一《职制》,一《兵卫》,一《营缮》,一《供用》。至六年五月书成

  • 卷四十四典礼一·冯煦

    朝贺凡恭逢元旦、皇太后万寿圣节、皇帝万寿圣节、长至节庆贺表文,均由内阁撰拟定式颁发。先期,巡抚兼提督具庆贺表文,专差赍送礼部恭进,皖南镇总兵、皖北镇总兵均具表文由江督汇齐,驿递送部恭进,其布政使、提学使、按察使等

  • 卷四十一·郑玄

    ◎冬官考工记下玉人之事,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谓之躬圭,伯守之。(命圭者,王所命之圭也。朝觐执焉,居则守之。子守?璧,男守蒲璧。不言之者,阙耳。故书或云“命圭

  • 卷三十二·纳兰性德

    钦定四库全书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三十二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表记子曰裼袭之不相因也集说应氏曰裼袭以示文质各有异宜所谓不相因者恐一时或有异事必易服从事各存其敬不以袭衣而因为裼不以裼衣而因为袭盖质文既辨而又不惮

  • 卷六·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六曲礼下第二之一正义孔氏颖达曰案义与前篇同简策重多分为上下凡奉者当心提者当带【奉本亦作捧同芳勇反提徒兮反】正义郑氏康成曰高下之节 孔氏颖达

  • 卷十二(惟净译)·佚名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能离八难。何等为十。一者离不善业。二者如来所立禁戒而不违越。三者远离慳吝。四者於先佛所植众德本。五者勤修福行。六者智慧具足。七者善解方便。八者胜愿具足。九者多起厌患。十者发勤

  • 修行方便不净观住分第十·佚名

    我已略分别,不净退减分。如其住过相,今当次第说。修行烦恼业,增长内充满。不晓知度法,愚痴缚令住。自於身少分,背净坏皮色。不知升进法,烦恼增故住。或有渐升进,遍身见坏相。不能求外缘,乐观内身住。若於外境界,修行心乐进。欲

  • 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佚名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菩萨摩诃萨及声闻眷属俱。亦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皆悉集会。尔时信相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有地狱饿鬼畜生奴婢。贫富贵贱种类

  • 异梦录·沈亚之

    传奇小说。唐沈亚之撰。篇首自叙作于元和十年。见于《沈下贤文集》, 《太平广记》二百八十二卷亦录,下注:出《异闻集》。 《异闻集》系陈翰所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 “考《秦梦记》、《异梦録》二篇见于《太平

  • 平台纪略·蓝鼎元

    一卷。记康熙六十年(1721)镇压台湾朱一贵起义始末。起于是年四月,讫于雍正元年(1723)四月。鼎元族兄南澳总兵蓝廷珍为该役清军主帅之一。鼎元参赞军务,一一亲见,故记载翔实可靠。有雍正元年、十年刊本和《鹿洲全集》

  • 檐曝杂记·赵翼

    史料笔记。全书包括正集6卷、续1卷,共7卷。清赵翼著撰。成书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赵翼,字云崧,一作耘松,号瓯北,又号三半老人。生于雍正五年(1727年),卒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江苏阳湖县(今武进县)人。系清中期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