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屈宋古音义

楚辞研究专著。明代陈第著。3卷。卷一收录屈原、宋玉辞赋38篇中入韵之字与今音异者,凡234字,考究其古本音。其体例是,先注古音,而后排列屈、宋辞赋正文作为本证,再广征先秦两汉古书作为旁证。其中与陈氏别著《毛诗古音考》,则题其本音,直注见《毛诗古音考》,盖以证屈、宋之音与三百篇之音合。卷二录屈原赋24篇:《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各一篇,剔除《天问》一篇不录。每篇之首系以“总题”,而后划分章节。其分章以韵为断,阐说文意则以删润旧注为基础,间出己意,均分别见于诸句之下。卷三录宋玉辞赋14篇,除见于《楚辞》之《九辩》、《招魂》外,又有《高唐》、《神女》、《风赋》、《登徒子好色赋》等,其阐说文意之体例一如卷二,惟《九辩》之“总题”有二篇。此书考证先秦古音,明其古字音读,破唐宋人以后叶音之谬,开清人研讨古音学之源,其功至巨。阐述章旨亦颇多新颖之解,如谓屈原“内类”、“修能”是自招祸之道,又谓屈原禀性如此,非不自知。此对理解屈原悲剧意义极有启发。此书多次出版,版本较好者为清嘉庆十年乙丑虞山张氏《学津讨源》本。

《屈宋古音义》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刘壮肃公奏议·刘铭传
  岚斋集·李跃
  鸡谱·佚名
  读书作文谱·唐彪
  女范编·黄尚文
  续古今考·方回
  诸子辨·宋濂
  骈雅·朱谋玮
  四字经·佚名
  大明水记·欧阳修
  史氏菊谱·史正志
  名贤集·佚名
  典论·曹丕
  九经字样·唐玄度
  草庐经略·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元诗选三集己集目录·顾嗣立

    王参政都中(本斋集) 王府判畛 王□□畦 吕左丞思诚(仲实集) 干尚书文传(仁里漫稿) 王宣慰艮(止止斋稿) 林学士泉生(觉是集) 李参政源道(仲渊集) 杨提举敬惪(仲礼集) 陈提举德永(两峰惭草) 陈知州天锡(鸣琴集) 陈知事阳至&nbs

  • ●三槐书屋诗钞卷三·金朝觐

    锦州金朝觐午亭撰 奉和洪玉亭送别元韵四首 有感 题孙墨林小照一首 送伊莘起主事任满赴都一首 楳澥所赠柳春日复萌书此寄怀 和答同年何愚溪都中见怀元韵二首 塞上吟二首 课农七首 李将军射虎石 吴越王铁弩射潮 读吊古

  • 卷479 ·佚名

    曾丰 雨霁宿荐福寺遣问寺僧 松筠邀我梵王宫,耳目俱醒骨肉融。 风雨收声禅入寂,烟云敛色法归空。 出浮沤外不生灭,从浩劫来无异同。 问数比丘皆卷舌,舌虽不卷亦无功。 曾丰 欲入修门未果且留妙山逆

  • 卷一百一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司马迁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少时为薛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馀,乃学春秋杂说。养后母孝谨。建元元年,天子初即位,招贤良文学之士。是时弘年六十,徵以贤良为博士。使匈奴,还报,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

  • 太祖纪一·薛居正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姓郭氏,讳威,字文仲,邢州尧山人也。或云本常氏之子,幼随母适郭氏,故冒其姓焉。 《五代会要》:周虢叔之后。 高祖讳璟,广顺初,追尊为睿和皇帝,庙号信祖,陵曰温陵;高祖妣张氏,追谥睿恭皇后。曾祖讳谌,汉赠太保

  • 卷二十三·本纪第二十三·庄烈帝一·张廷玉

        ◎庄烈帝一   庄烈愍皇帝,讳由检,光宗第五子也,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生。母贤妃刘氏,早薨。天启二年,封信王。六年十一月,出居信邸。   明年八月,熹宗疾大渐,召王入,受遗命。丁巳,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

  • 东都事略卷十九·王称

    列传二  韩令坤磁州武安人也令坤少周太祖帐下世宗即位爲殿前都虞候髙平之战以功领容州团练使世宗征太原以令坤爲都校以功拜武定军节度使世宗伐淮甸命令坤等十二将率兵以从袭州将吏闻周师至开门以迎之令坤整众而

  • 卷三十三·张廷玉

    <史部,编年类,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三十三 【起甲子明熹宗天启四年尽丁卯明熹宗天启七年】凡四年 【甲子】四年春正月何宗彦卒 【宗彦清修有执携尚书

  • 御制明史纲目书成有述【并序】·张廷玉

    乾隆十一年夏四月朔御制御制明史纲目书成有述【并序】明史纲目之书不可不亟成之而又不敢率就之盖明史已出於百年以後纲目若复迟待咎将谁诿而取裁义例校閲诸臣一一请示既以身任其事则不得徒博钦定名目已也将天下後世之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十·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吕正献公公着传实録元佑四年二月甲辰司空同平章军国重事吕公着薨公着字晦叔世本河东人自从祖蒙正相太宗因家于开封父夷简相仁宗谥曰文靖公着幼不好弄嗜学忘寝食夷简尤器之曰它日必至公辅仕为奉礼郎登庆歴

  • 王承恩传·张廷玉

    王承恩,属太监曹化淳名下,历任到司礼监秉笔太监。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侵犯禁宫,皇上命承恩提督京营部队。当时,大势已去,守城士卒寥寥,贼人架设飞梯进攻西直门、平则门、德胜门三门。承恩见贼人挖城墙,急忙发炮攻击,一

  • 卷十二·赵汸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属辞卷十二     元 赵汸 撰谨内外之辩第五三曰谨内外之辩中国之视外裔犹天地冠屦也而又何谨焉信大义于天下也昔先王肇九州分五服内外之限綦严矣周失其纲天下无伯于是荆人始横齐桓起而惩创之其

  • 卷二十七·鄂尔泰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钦定周官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二十七春官宗伯第三之十一巾车掌公车之政令辨其用与其旗物而等叙之以治其出入正义郑氏康成曰公犹官也用谓祀宾之属旗物大常以下等叙之以封同姓异姓之次序

  • 海神难问船人缘品第五·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此国有五百贾[贾:ɡū。]客。入海采宝。自共议言。当求明人用作导师。便请一五戒优婆塞[优婆塞:旧称优婆塞,伊蒲塞。新称邬波索迦,优波娑迦,优婆娑柯,

  • 第一章 佛陀调伏夜叉·佚名

    余佛之来岛,遗骨与菩提树之到来,为[法与律]之结集是诸师之所说,于岛教之流布,述王[毗阇耶]来岛之历史。卿等可听余。(一)卿等喜悦余之[故事],令心柔和意乐,多数含珍敬内容之历史当听。(二)踊跃、满足、欢喜、意悦,以殷勤信受无过失之吉

  • 南阳集·韩维

    三十卷。《附录》一卷。宋韩维(1017—1098)撰。韩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因文韩亿辅政,不试进士。文去世,仍闭门不仕。宰相荐其好学嗜古,安于静退,召试学士院,辞不就。富弼召见,授予河东幕府,欧阳修推荐

  • 乌台诗案·朋九万

    一卷。旧题宋朋九万编。是书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作十三卷,胡仔《渔隐丛话》所录亦三卷有奇。《四库提要》考此一卷本当为后人“摭拾仔之所录,稍传益之,追题朋九万名”,而非陈振孙所云朋九万本书。元丰二年(1079),御

  • 现果随录·戒显

    凡四卷。清代戒显记。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九册。系记述撰者所见所闻之因缘故事。共一○三则。内容大多为明末清初湖州、杭州、抚州等江南地方僧俗间之善恶果报故事。书中特别强调念佛功德,此外有关净土往生之思想亦极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