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为日本犯中国电告其国佛教徒

日本全国佛教僧众信徒诸佛子公鉴:前数年尝见日本宗教信徒统计表,知近年日本佛教信徒激增至三千万以上,以超过日本全人口之半数。而向来蛰伏出林寺院中之中国佛教,近来亦渐普及群众。方幸在将崩溃之赤白帝国主义──以强大的工商业及军备作经济的政治前侵掠者,不论作何方式,皆是帝国主义,皆必与帝国主义一同崩溃──中的全世界人类,可依佛教为总线索,复兴东亚、南亚或全亚之中道的正德的兼利的互助的文化而得救。日本虽已踏入近代帝国主义的墓门,以信解佛教者既众,正应居先觉而以自济济人,岂图日本一部分之军阀、政阀、财阀,犹欲圆其十年前数十年前侵掠中国之恶梦?乘欧美经济恐慌与中国匪患天灾之困危,竟出兵占据蹂躏辽、吉,纷派军舰与陆战队,威胁中国沿海及长江诸省,宁惟不仁之极,而充分暴露帝国主义狰狞之面目,甘以日本为帝国主义最后之挣扎,为帝国主义之殉葬品,抑何不智之甚耶?且勿言救世或救亚洲,就言日本自处之道,今以英国之帝国主义魁首,由印度甘地之努力而无法强压,岂今人众地大新兴蓬勃之中国民族,为日本所能征服!乃今少数狂人,竟令全日本深市怨毒于全中国民众,兵连祸结,将历十年廿年而不已。戎首既为日本,结果非陷日本于灭亡不可!为此日本三千余万之佛教徒众,为救世之大勇故,为恤邻之大仁故,为自拔之大智故,应联合起来,表示大雄大悲大力之佛教精神,忠告日本主犯中国之军政财阀,迅速停止侵害中国之行动,复由平等的与中国和合,同作自利利他济人救世之举。庶几中日和平可保,且足为改造帝国主义世界为大同世界之先河,惟诸佛子利图之!(见海刊十二卷十一期)


猜你喜欢
  骨 佛 塔 记·太虚
  大宝积经论卷第三·佚名
  优婆塞戒经卷第三·佚名
  卷第四·佚名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五·佚名
  法印经全文·佚名
  成唯識論卷第六·欧阳竟无
  发问本业断结品第三·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四卷·佚名
  卷六十一·佚名
  道行经本无品第十四·佚名
  弘明集卷第十一·僧祐
  雪關禪師語錄卷之八·雪关智訚
  阿弥陀经通赞疏卷下·窥基
  旧新思潮之变迁与佛学之关系·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一分儿·隋树森

    一分儿,姓王,大都角会,歌舞绝伦,聪慧无比。元.夏庭芝《青楼集》载:“一日,丁指挥会才人刘士昌、程继善等于江乡园小饮,王氏佐樽。时有小姬歌《菊花会》南吕曲云:'红叶落火龙裉甲,青松枯怪蟒张牙。'丁曰:'此

  • 窦氏联珠集巻二·褚藏言

    故国子司业赠给事中扶风窦府君诗府君讳牟字贻周家世所传载于首序府君贞元二年举进士与从父弟故相赠司徒易直故相赠少师李公夷简故兵部侍郎张公贾故工部侍郎张公正甫同年上第府君初授秘挍东都留守从事厯河阳三城从事累

  • 烂果·闻一多

    我的肉早被黑虫子咬烂了。 我睡在冷辣的青苔上, 索性让烂的越加烂了, 只等烂穿了我的核甲, 烂破了我的监牢, 我的幽闭的灵魂 便穿着豆绿的背心, 笑迷迷地要跳出来了!

  • 卷六十五·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六十五明 高棅 编五言律诗十接武【中之一】皇甫冉巫山高巫山见巴东迢迢出半空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高仲武云终篇奇丽】秋夜宿严维宅昔闻度宅门

  • 卷八十一 大中祥符六年(癸丑,1013)·李焘

      起真宗大中祥符六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   秋七月癸巳,內侍江德明言上清宮道場獲一龍於香合中。   甲午,賜諸路天慶觀逃田,藩鎮十頃,諸州七頃,軍監五頃。   改上九天司命上卿保生天尊曰東岳司命上卿佑聖真君。初,封

  • 平定金川方略卷六·来保

    三月丁亥上命军机大臣等传谕班第曰据班第奏称先由成都起程往川西一路查看粮台前至军营再由军营前往川南一带勘视粮路朕思办理粮饷固属紧要自应及时筹办但军营弁兵多半更易现在正值军兴恐张广泗一人有不能兼顾之虑班第

  • 世上人家三·胡兰成

    世上人家三苏轼南贬,朝云相随,朝云原是个歌扇舞袖的女子,而在惠州时她只烧茶煮饭,做做针黹,人世多少悲欢离合,亦只是这样寻常的日子,寻常的两人。苏轼作她的墓志铭,只短短的一百字,这朝云几岁来我家,十五年来待我尽心尽意,是个知

  • 李侗传·脱脱

    李侗,字愿中,南剑州剑浦县人。二十四岁那年,听说本郡人罗从彦学得了河、洛之学,于是以书信拜谒他,其中大致说:“李侗听说,天下有三个根本,父亲生养儿子,老师教授学生,君主治理国家,缺其中之一则根本就不能树立。古代的圣贤没有谁

  • 萧岐传·张廷玉

    萧岐,字尚仁,泰和人。五岁时就成了孤儿,事奉祖父母以孝顺闻名。有司多次举荐而不就。洪武十七年(1384),诏令征召贤良,强制起用他。他上十便书,大意是说皇上的刑罚过重,讦告风炽,请求禁止实对以杜绝诬告,依法定刑,以忠实诏令,奏章

  • 唐纪二十则天顺圣皇后上之下垂拱三年(丁亥、687)·司马光

    唐纪二十则天皇后垂拱三年(丁亥,公元687年) [1]春,闰正月,丁卯,封皇子成美为恒王,隆基为楚王,隆范为卫王,隆业为赵王。 [1]春季,闰正月,丁卯(初二),唐朝封皇子李成美为恒王,李隆基为楚王,李隆范为卫王,李隆业为赵王。 [2]二月,丙辰,突厥

  • 看过去知未来·孔子

    【原文】 子张问:“十世①可知也②?”子曰:“殷因③于夏礼,所损益①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注释】 ①世:这里指代。②也:同“耶”,疑问语气词。③因:因袭沿袭。④损益:减少与增加。 【

  • 素冠·佚名

    ——唯有同情不求报答【原文】庶见素冠兮①,棘人栾栾兮②,劳心慱慱兮③。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庶见素蔽兮④,我心蕴结兮⑤,聊与子如一兮。【注释】①庶:有幸。②棘:瘦,栾栾:瘦弱的样子。③慱慱

  • 卷四·朱申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句解卷四宋 朱申 撰地官司徒下载师【掌任土官之长其属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六人徒六十人】掌任土之灋【任土之所宜以制赋】以物地事【物色之而知其种植所宜】授地职【既知地利所宜则授有

  • 阿閦佛国经弟子学成品第三·佚名

    佛复语舍利弗。阿閦如来说法时。於一一说法之中。不可计无央数人。随律之行至。有作阿罗汉道证者,如是比无央数诸弟子聚会。及复得八惟务禅者,阿閦如来佛刹诸弟子众不可复计。佛语舍利弗。我都不见持计者与挍计。巨能计

  •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序·佚名

    终南山丰德寺律师道宣撰  观夫。法王利见。权巧殊途或声光动人。或开智摄物。立仪列相兴像。设之机缘。聚砂涂香表乘。时之净养。斯德有归。可略言也。有师子庄严王菩萨者。学周八藏。智越五乘。籍胜报而开教端。寄

  • 卷第八十六·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八十六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六世随录姑苏尧封宝云月函潜禅师吴兴董雨若也。参灵岩。证彻大法。退翁储既寂。隐居空山。以着

  • 东瀛识略·丁绍仪

    清丁绍仪撰。同治十二年(1873)刊本。八卷。一建置、疆域,二粮课、税饷, 三学校、习尚,四营制、屯隘,五海防、物产,六番社、番俗,七奇异、兵燹,八遗闻、外纪。作者游台湾,就所见闻之记录。

  • 注维摩诘经·僧肇

    凡十卷。后秦僧肇撰。全称维摩诘所说经注。又作注维摩、注维摩、注维摩经、净名集解。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鸠摩罗什译出维摩经之后,僧肇遂根据其师之说与道生、道融之说而发抒己见,阐释维摩经之旨意,完成此书,成为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