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六

卷十六

胸襟篇

襟怀宽广,能容天下之物。《呻吟语》曰:涵容是处人第一法,养心第一着。曾国藩说,喜怒形于色,“乃无涵养之力,是薄福之人,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宋代名相吕端外似愚拙,然每临大事不糊涂。军机大臣张廷玉胸中有泾渭,处世圆通而浑厚,周瑜无量叹诸葛,夏言刚断恨严嵩。曾国藩取法圣贤,指腹为戏言:古今多少闲气,皆付一囊。

胸襟篇(上)

【原文】

有容德乃大,有忍事乃济。盖容则恕人,忍则耐事。一毫之拂,即勃然而怒;一事之违,即愤然而发;一善之长,即为炫暴;一言之誉,即为动容。皆无涵养之力,薄福之人也。昔人谓量随识长,闻事不喜不惊,乃可以当大事。

【译解】

涵养深有容量的人品德就高尚,遇事忍耐的人事情才能成功。这是因为,容量大就能原谅他人,有忍耐就会好事多磨。有一点不满意就勃然大怒;有一件小事违背自己的意愿就愤然发作;有一点优于他人的长处就向众人炫耀;听到一句赞颂的话就为之动容,这些都是没有涵养的表现,也只是小有福份的人啊。古人说器量随见识而增长,遇事不喜不惊,才可以担当大事业。

胸襟篇(中)

【原文】

弟读邵子诗,领得恬淡冲融之趣,此自是襟怀长进处。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以诗言之,必先有豁达光明之识,而后有恬淡冲融之趣。如李白、韩愈、杜牧之则豁达处多,陶渊明、孟浩然、白香山则冲淡处多。杜、苏二公无美不备,而杜之五律最冲淡,苏之七古最豁达。邵尧夫虽非诗之正宗,而豁达、冲淡二者兼全。吾好读《庄子》,以其豁达足益人胸襟也。去年所讲生而美者,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一段,最为豁达。推之即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亦同此襟怀也。

【译解】

我读邵子的诗,领会了恬淡冲融的情趣,这自然是胸怀有长进的地方。自古以来的圣贤豪杰、文人才士,他们的志向不同,但他们豁达光明磊落的胸怀却基本相同。用诗来讲,必须首先具备豁达光明的见识,而后才能有恬淡冲融的情趣。例如李白、韩愈、杜牧的诗就有许多豁达之处,陶渊明、孟浩然、白香山则以冲淡诗居多。杜、苏二位的诗无美不备,而杜的五言律诗最为冲淡,苏的七言古诗最为豁达。邵尧夫虽然不是正宗诗人,但是豁达、冲淡兼而有之。我喜欢读《庄子》,其中的豁达足以使人的胸襟受益。去年所讲的生而美一段,仿佛知道,又仿佛不知道,好像听说又好像没听说一段,最为豁达。由此推论,7就连舜禹有天下而不与,也同样是这种襟怀。

胸襟篇(下)

【原文】

有盖宽饶、诸葛丰之劲节,必兼有山巨源、谢安石之雅量,于是乎言足以兴,默足以容。否则,峣峣易缺,适足以取祸也。雅量虽由于性生,然亦恃学力以养之,惟以圣贤律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度量闳深矣。

【译文】

有盖宽饶、诸葛丰的宽宏大量,同时兼有山巨源、谢安石的雅量,才能与他谈话足以让高兴,与他沉默也足以取得谅解。否则,高峻不可攀,都足以自取祸端啊。雅量虽由于人的秉性所产生,但也依靠学力以培养。这方面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用圣贤来严格要求自己,修养深厚而不责备菲薄别人,那么度量胸襟就,日加广大了。

猜你喜欢
  孝治章第八·佚名
  序卦卷十·孔颖达
  卷四 立节·刘向
  孔子是不是“发烧友”?·孔子
  卷十七·黄道周
  卷七十三·沈廷芳
  卷五·王天与
  第十 谋篇 2·王诩
  與李正剛書·欧阳竟无
  卷九·曾国藩
  批评胡适之先生的人生态度并述我自己的人生态度·梁漱溟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禅苑蒙求卷之上·志明
  佛说十二头陀经·佚名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白蝴蝶·戴望舒

    给什么智慧给我,小小的白蝴蝶,翻开了空白之页,合上了空白之页?翻开的书页:寂寞;合上的书页:

  • 卷六·丁复

    ●钦定四库全书 桧亭集卷六 (元)丁复 撰 ○近体【五言絶句】 题李息斋枯木竹图 霜柯洞庭寒露叶渭川冷幽人美清夜独写秋灯影 题牧牛图 邈尔三尺童御此两觳觫春风笠底回前村烧痕緑 与韩成之饮【分韵得多字】 壮髪飒衰素

  • 二集目录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总目卷八十三己卯元旦元旦试笔帝青石佛钵诗用皮日休韵新正重华宫侍皇太后宴重华宫曲宴于阗回长漠咱帊尔边文进栗喜图咏古铜章赐浙闽总督杨应琚唐寅折梅仕女即用其韵大宛马歌钱糓春山图降旨免陕

  • 卷六·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六兵部主事陈焯编王 旦【字子明大名莘人父祜宋初名臣尝植三槐於庭曰子孙必有为三公者旦幼沈嘿好学登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知平江县用荐召试擢知制诰真宗即位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澶渊之役旦权留守

  • 卷二百四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四十三酒类五言古子夜歌         【晋】乐 府举酒待相劝酒还杯亦空愿因微觞防心感色亦同前有一罇酒行      【晋】傅 ?  置酒结此防主人起行觞玉罇两楹间丝

  • 列传二 宗室·薛居正

    案:《晋宗室列传》,《永乐大典》仅存四篇,余多残阙。广王敬威,字奉信,高祖之从父弟也。父万诠,赠太尉,追封赵王。敬威少善骑射,事后唐庄宗,以从战有功,累历军职。明宗即位,擢为奉圣指挥使。天成、应顺中,凡十改军额,累官至检校工部

  • 卷三十一·本纪第三十一·脱脱

        高宗八   二十三年春正月癸卯,进韦渊太傅。己酉,复以李显忠为宁国军节度使。   二月癸亥,幸玉津园,遂幸延祥观。庚午,脔虔州军贼黄明等八人于都市。辛未,改虔州为赣州。壬申,申严冒贯请举法。癸未,赏平赣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八·佚名

    正德二年秋七月壬寅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门之神○韩胡碉等寨寺番僧寨首小和尚等各来朝贡方物赐宴及钞锭彩叚等物有差○癸卯通鉴纂要进呈后司礼监官即至内阁传示 圣意令刊刻板本中官督刊刻者检其中有一二纸装潢颠倒复

  • 卷之四百四十九·佚名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八月。丙子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乙巳皆如之。  ○谕内阁、御史秦夔扬奏、江北河运漕米。劳费太甚。拟请停办一摺。着户部议奏。现月  ○谕军机大

  • 保越録·徐勉之

    至正十八年冬十一月戊戍浙江等处行枢密院副使吕公珍来镇绍兴时穆尔古苏遇变之后越民思之如失怙恃公至祭而哭之拜其母于家中严肃号令安和人民百物安堵上下赖焉大军自取兰溪势益猖獗十二月甲申克婺州十九年春正庚申越城

  • 陈纪·张居正

    武帝高祖武皇帝,姓陈名霸先,字兴国,吴兴长城人。初仕梁为始兴太守。讨侯景之乱,奉晋安王为帝。王僧辩又纳贞阳侯渊明为帝,而废晋安王为皇太子,霸先袭僧辩杀之,复正晋安王位,因以丞相自进爵为陈公,遂篡梁而有天下,国号陈。在位三

  • 明代的科举情况和绅士特权·吴晗

    明、清两代五六百年间的科举制度,在中国文化、学术发展的历史上作了大孽,束缚了人们的聪明才智,阻碍了科学的进展,压制了思想,使人们脱离实际,脱离生产,专读死书,专学八股,专写空话,害尽了人,也害死了人,罪状数不完,也说不完。这些

  • 卷八·孙瑴

    钦定四库全书古防书卷八明 孙防 编春秋演孔图此耑为血书鸟图而述也故以演孔立名而旁及帝王正气为帝间气为臣宫商为姓秀气为人天子皆五帝之精寳各有题序以次运相据起必有神灵符纪诸神扶助使开阶立遂是以王者常置图箓

  • 卷五十三·佚名

    △初分辩大乘品第十五之三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无所得而为方便。於内外俱身受心法。住循身受心法观。炽然精进具念正知。为欲调伏世贪忧故。佛言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

  •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道宣

      习禅五 本传十四 附见五。   唐相州寒陵山寺释道昂传一(灵智)   唐京师大庄严寺释道哲传二(道成 静安)   唐潞州法住寺释昙荣传三。   唐京师弘法寺释静琳传四。   唐京师弘福寺释慧斌传五。   唐

  • 宝镜三昧原宗辨谬说·净讷

    洞下衡南大义山沙门 净讷 述世尊凡为说法。或先举喻。次举法。或先举法。次举喻。谓之法喻相参。以晓未悟。此古今说法之恒规也。云岩宝镜三昧。建章二十六句。广举大法为案。恐人以文害义。故引婴儿喻作证。所谓如

  • 东海集·张弼

    明代诗文别集。张弼(字汝弼)著。张弼所著诗文,现存有两种类型的版本,一种是正德十三年(1518)张弘至刻本,题《张东海先生诗集》4卷,文集5卷,万历间又在张刻本基础上重修。《四库全书》存目著录的《东海文集》5卷,是此刻本的

  • 重新起来·冯铿

    中篇小说。冯铿作,花城出版社1986年4月出版。写一对革命夫妻萍君和小苹之间的思想冲突:3年前,他俩在共同的斗争中结合,2年前,丈夫只身去上海谋生,从此贪图安乐,脱离革命。小苹来到上海与丈夫团聚,发现萍君早已今非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