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代的科举情况和绅士特权

明、清两代五六百年间的科举制度,在中国文化、学术发展的历史上作了大孽,束缚了人们的聪明才智,阻碍了科学的进展,压制了思想,使人们脱离实际,脱离生产,专读死书,专学八股,专写空话,害尽了人,也害死了人,罪状数不完,也说不完。

这些且不说,光就考试时的情况说,也是气死人的。明末艾南英《天佣子文集》有一篇文章专讲考举人时的苦处:

考试这一天,考场打了三通鼓,秀才们即使遇到大冷天,冰霜冻结,也得站在门外等候点名。督学呢,穿着红袍坐在堂上,灯烛辉煌,围着炉子取暖,好不舒服。

秀才们得解开衣裳,左手拿着笔砚,右手拿着布袜,听候府县官点名,挨个儿站在甬道里,依次到督学面前。每一个秀才,有两个搜检军侍候,从头发搜到脚跟,光着肚子光着腿,要好几个时辰才能全搜完,个个冻得牙齿打战,腰以下都冻僵了,摸着也不像是自己的皮肤。要是大热天呢,督学穿着纱衣裳,在阴凉地里,喝着茶,摇着扇子,凉快得很。秀才们呢,十百一群,挤立在尘埃飞扬的太阳地上,按制度不能扇扇子,穿的又是大布厚衣。到了考场,几百人夹坐在一起,腥气、秽气,蒸着、熏着,大汗通身,衣裳都湿透了,却一滴水也不敢入口。虽然公家有人管茶水,但谁也不敢喝,喝了就有人在你卷子上打一个红记号,算是舞弊犯规,文章尽管写得好,也要扣分,降一等。

冷天也罢,热天也罢,都得吃苦头。

考的时候,东西两面站着四个瞭望军,是监场的,谁也不敢抬头四面看,有人困了站一下,打一个呵欠,和隔壁考生说话,以至歪着坐,又是一个红记号打上了,算犯规,文章尽管好,也扣分,降一等。弄得人人腰脊酸痛,连大小便也不得自由,得忍着些。

连动手动脚、抬头伸腰的自由也被剥夺了,苦哉!

考试坐位呢,是衙门里的工吏包办的,他们得赚一点钱,贪污了一大半经费,临时对付,做得很窄小,两个手膀也张不开;又偷工减料,薄而脆,外加裂缝,坐下重一点,就怕塌下。加上同号的总有十几个人,座位是用竹子连着的,谁的手脚稍动一下,联号的座位便都动摇了,成天没个停,写的字也就歪歪扭扭了。

这篇文章写得实在好,道尽了考生的苦处,也道尽了封建统治者不把学生当人的恶毒待遇。文章里用督学的拥炉、挥扇相对衬,更把考生的苦况突出了。清朝继承了明朝这一套,《儿女英雄传》写安骥殿试时,自己背桌子考篮的情况,可以参看。

这样苦,为什么人们还是抢着考,唯恐吃不到这苦头呢?是为了做官。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记明朝人中举人的情况:

明朝末年的绅士,非常之威风。凡是中了举人,报信的人都拿着短棍,从大门打起,把厅堂窗户都打烂了,叫作“改换门庭”。工匠跟在后面,立时修整一新,从此永为主顾。

接着,同姓的地主来和您通谱,算作一家,招女婿的也来了,有人来拜你做老师,自称门生。只要一张嘴,银子上千两地送,以后有事,这些人便有依靠了。

出门呢,坐着大轿,前面有人拿着扇啦,掌着盖啦,诸如此类,连秀才出门,也有门斗张着油伞引路。

有婚丧事的时候,绅士和老百姓是不能坐在一起的,要另搞一个房子叫大宾堂,有功名的人单坐在一起。

清人吴敬梓所作《儒林外史》,穷秀才范进中举一段绝妙文字,正是顾公燮这一段记载的绝妙注脚。

到中了进士,就更加威风了。上任做官,车啦,马啦,跟班啦,衣服用具啦,饮食用费啦,都自然会有人支应。上了任,债主也跟着来,按期还债。[141]

即使中不了进士,光是秀才、举人,也就享有许多特权了。其一是免役,只要进了学,成为秀才,法律规定可免户内二丁差役。明朝里役负担是很重的,要是有二十亩田地的中农,假如家里不出一个秀才,一轮到里役,便得破家荡产。[142]以此,一个县里秀才举人愈多,百姓便越穷,因为他们得把绅士的负担分担下来。[143]第二是可以有奴婢使唤;明制,平民百姓是不许存养奴婢的,《大明律》规定:“庶民之家,存养奴婢者,杖一百,即放从良。”第三是法律的优待,明初规定一般进士、举人、贡生犯了死罪,可以特赦三次,以后虽然没有执行,但是,还是受到优待,秀才犯了法,地方官在通知学校把他开除之前,是不能用刑的。如犯的不是重罪,便只通知学校当局,加以处分了事。第四是免粮,家道寒苦,无力完粮的,可由地方官奏销豁免。因此,不但秀才自己免了役,免了赋,甚至还能包揽隐庇,借此发财。廪生照规定由国家每年给膏火银一百二十两,不安分的便揽地主钱粮在自己名下,请求豁免,“坐一百,走三百”,不动腿,每年一百二十两,多跑跑县衙门,一年三百两,是当时的民间口语。第五便是礼貌待遇了。顾公燮所记的大宾堂是有法律根据的,洪武十二年(1379)八月明太祖颁布法令,规定绅士只能和宗族讲尊卑的礼法,至于宴会,要另设席位,不许坐于无官者之下。和异姓无官者相见,不必答礼。庶民见绅士要用见官礼谒见。违反的按法律制裁。

有了这么多特权,吃点苦头又算什么呢?

明、清两代的知识分子,在通过考试之前,封建统治者不把他们当人看待,加以种种虐待。但是,在成为秀才、举人、进士之后,便成为统治集团的一员了,和庶民不同了,他们分享了统治阶级的特权,成为特权阶级了。最近有人讲明朝后期情况,把秀才也算在市民里面,把他们下降为庶民,在我看来,是不符合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的。

原载《灯下集》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一·赵尔巽
  卷第二百六·胡三省
  卷第二十七·徐鼒
  卷之三百四十八·佚名
  第一二一红禀光绪八年六月廿四日一一三一一-一·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五·阿桂
  ·禀制军左宫保季高·丁曰健
  王敦传·房玄龄
  刘弘基传·欧阳修
  卷八十四·阿桂
  田需贵于魏王·佚名
  卷二百三十五·佚名
  卷三十一·纪昀
  第一节 代宗之立·吕思勉
  吴致觉·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邱瑞吾

    第十一齣 翦逆闻丧【天下乐】〔生上〕玉节遥承鎭武昌。妖魑远遁过浔阳。〔小旦〕夜来刁斗鸣声寂。祗听铜壶淸漏长。爹爹。拜揖。〔生〕孩儿。初赐鱼书墨未乾。迩人欢洽远人安。朝驱旌斾行新令。夜见星辰忆旧官。梅萼

  • 卷348 ·佚名

    苏轼 宿临安净土寺 鸡鸣发余杭,到寺已亭午。 参禅固未暇,饱食良先务。 平生睡不足,急扫清风宇。 闭门群动息,香篆起烟缕。 觉来烹石泉,紫笋发轻乳。 晚凉休浴罢,衰发稀可数。 浩歌出门去,暮

  • 湘驿女子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湘驿女子,生平不详。 题玉泉溪 湘驿女子 红树醉秋色, 碧溪弹夜弦。 佳期不可再, 风雨杳如年。 湘驿女子诗鉴赏 这首诗最早录载于《树萱录 》。书中说:“番禺 郑仆射尝游湘中,宿于驿楼,夜遇女子诵诗..顷刻不见 。”

  • 卷三百六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赵尔巽

      曹振镛 文孚 英和 王鼎 穆彰阿 潘世恩   曹振镛,字俪笙,安徽歙县人,尚书文埴子。乾隆四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大考三等,高宗以振镛大臣子,才可用,特擢侍讲。累迁侍读学士。嘉庆三年,大考二等,迁少詹事。父忧归,服阕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十三·佚名

    正统元年春正月丁卯 上诣 奉先殿 太皇太后宫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正朝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 太皇太后 皇太后俱免命妇朝贺○戊辰琉球国中山王尚巴志遣使者伍是坚等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宴并彩币等物有差○己巳 宣宗章

  • 卷之一千一百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五十册 天命八年四月至五月·佚名

    第五十册 天命八年四月至五月二十六日,游击尼玛禅率兵二百驻李家,舒木路率兵二百驻塔米西,乌什泰率兵二百驻劳利,库拜率兵二百驻札库穆,吉勒玛珲率兵二百驻郎家。“奉汗命率兵赴外地驻守之诸将官,尔等为何出师心变,违

  • 四○七 谕嗣后总裁应议者仍令罚俸半年总校等止须罚俸三月·佚名

    四○七 谕嗣后总裁应议者仍令罚俸半年总校等止须罚俸三月乾隆四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乾隆四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奉旨:都察院、吏部进呈议处校书疎误之四库全书总裁等一本,将总裁议以罚俸半年,总校、分校、覆校议以罚俸一年

  • ●海角续编跋·陆筠

    太平天国革命期间,在常熟,阶级斗争的复杂尖锐性,最为突出。一八六0年,当苏州、无锡等城市已经被太平军攻克的时候,常熟的地主团练还在负嵎顽抗,邻近各州县的残余地主武装也依靠常熟以为声援。等到太平军攻占常熟之后,这些反动

  •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五 第三次做“皇帝”·溥仪

    京津旧臣,闻皇上就任执政,疑尊号自此取消,同深悲愤。即曾任民国官吏如曹汝霖、汪荣宝等,亦以名义关系甚重为言。臣以皇上屡次坚拒,及最后不得已允许之苦心,详为解释,闻者始稍知此中真相,而终无以尽祛其疑。这是我就任执政一

  • 张镐传·刘昫

    张镐,博州人。风度仪表伟岸,豁达胸怀大志,涉猎经史,喜爱谈论王霸大略。年少时侍奉吴兢,兢非常器重他。后来游历京师,身居一室,不与外人交往。嗜酒,喜欢弹琴,常放在座位右边。公卿中有人邀请他,镐拿起拐杖径直前往,一醉方休。天宝

  • 第一计划·孙中山

    中国实业之开发应分两路进行,(一)个人企业、(二)国家经营是也。凡夫事物之可以委诸个人,或其较国家经营为适宜者,应任个人为之,由国家奖励,而以法律保护之。今欲利便个人企业之发达于中国,则从来所行之自杀的税制应即废止,紊乱之

  • 總序·佚名

    ○孝宗宣文章武神聖顯仁大王,在位十年,壽四十一。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八·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八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三谁奖胜类生及开出离道于何住何学不惧后世死戒慧自薰修具定念正直断诸愁炽燃正念心解脱能奖胜类生及开出离道住此于此学不惧后世死 今此颂中言胜类者。

  •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五·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一一九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阿腊毗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精舍比丘尼众中。时。阿腊毗比丘尼晨朝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持尼师坛。

  • 卷第五十七(第十诵之二)·佚名

    十诵律卷第五十七(第十诵之二)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比尼诵行法之余僧上座法者。上座法。若僧唱时。若打揵椎时。应疾到坐。坐已看上中下座。莫令失次。教令相近坐。应示相。若不觉。应弹指向。若弹指不觉。应语比

  • 三家世典·郭勋

    一卷,明郭勋撰。郭勋,明初营国威襄公郭英六世孙,袭封武定侯,明正德年间(1506~1521)奉命镇守两广,因而收集中山王徐达、黔宁王沐英及武定侯郭英三家之世系、履贯、勋阀、遭遇本末等编为《三家世典》,所记史实事迹,大体来

  • 随勇尊者经·佚名

    佛说随勇尊者经,1卷,宋 施护等译.收于大正藏第 14 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