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 谋篇 2

【原文】

故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故万事一道而百度①一数也。夫仁人轻货②,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③也。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④。

【注释】

①百度:各种事情的节度。陶弘景注:“言事有本根,各有从来,譬之卉木,因根而有枝条花叶,故曰变隙然后生于事业,生事业者,必须计谋;成计谋者,必须议说;议说必有当否,故须进退之。既有黜陟,须事以为法,而百事百度,何莫由斯而至,其道数一也。”

②仁人轻货:有德行的人不看重财货。

③三才:指仁人、勇士、智者三种人才。

④因事而裁之:根据情况作出判断和进行裁夺。裁,判断、裁夺。

【译文】

因此,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变化的事物会产生问题,解决问题需要商定计谋。商定计谋需要言辞论说,仔细斟酌,并制定方法。有利于事情的发展,就要促使前进,进而不能则退,退若适当,不失为控制事情的好方法。所以,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是有一定道理的,控制它的方法在根本上也是一致的。一般来说,仁人君子是看轻财物的,所以不能用利益诱一惑,可以让他们提供财物;勇一猛之士是轻视危难的,所以不能用祸患去恐吓,可以让他们扼守险要;有智慧的人通达事理,不可以随意欺骗,却可以讲明道理,让他们建功立业。这是三种人才。所以说,愚昧的人容易被蒙蔽,不肖之徒容易被吓倒,贪婪的人容易被利诱,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

猜你喜欢
  第四十八卦 井 水风井 坎上巽下·佚名
  卷二十 文王世子第八·郑玄
  卷十九·陈祥道
  卷二十八·真德秀
  卷九十九·山井鼎
  世宗宪皇帝御制诗经传说彚纂序·王鸿绪
  卷六十·秦蕙田
  卷三·王安石
  烛之武退秦师(僖公三十年)·佚名
  卷一·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七·玄奘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圆悟克勤
  中阿含经卷第六十·佚名
  药师本愿经讲记序·太虚
  四十二章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七回 切切悲啼思往事 悠悠逝水吊芳魂·萧晶玉

    且说蜂儿句句词意逼勒素娘,秋月不由的心中动怒,说:“蜂姐姐,等我合你去见夫人,奶奶这里连命都顾不过来了,就教费先生写写也使的。再者公子是二奶奶亲自养的,难道千岁还疑是二奶奶害的不成?”蜂儿说:“可是呢,夫人

  • ●附录·多隆阿

    例封文林郎乙酉科拔贡生多公墓志铭 张玉纶 鸣呼!公之墓,果何地耶?而予乃铭之。公少予六岁,方冀公之铭予,而予忍铭公乎哉!然事至今日,予又忍不铭公乎哉!于是,遥为之铭曰:岫岩之精瀛,□那之灵苞。含符吐毓,此奇英渊涵九德,沉潜六籍。

  • 巻十二·胡震亨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签卷十二明 胡震亨 撰乐通一雅乐调唐乐律吕主旋宫之法以五音加二变一宫二商三角四变徴五徴六羽七变宫各十二调为雅乐八十四调【唐书乐志云旋宫之法因五音生二变因变徴为正征因变宫为清宫七音起黄

  • 疑雨集卷三·王彦泓

    庚午年新正闭户独坐端已屡许相寻不果余惟与麴生作缘因寄同人一树梅花伴索居,东风时为扫庭除。清吟不喜安难字,适意聊因想误书。(邢子才云,恒思误书更是一适。)冲雪客来仍返棹,乘风仙过蹔持裙。床前几度销魂饮,刚费瓜犀一石余

  • 东林列传卷十四·陈鼎

    ○明孙鑨传孙鑨字文中余姚人忠烈燧孙也父升为礼部尚书鑨兄弟以进士髙第先后列大僚而鑨独恂恂若寒素初授武库司主事提督京师武学学中贵戚子弟都城游侠射猎者皆系籍于中鑨宿知其弊当六年会举之日一以文义为去留比奏将上

  • 卷六十·佚名

    五月十六日(丁丑),福康安、鄂辉、魁伦、徐嗣曾同奏言:台湾戍兵向由内地各营分拨换班;但郡属厅、县地势广阔,生聚日繁,照额酌留一半即于本处募补,既免往来调换远涉海洋,而遇有戍兵缺出,随时即可补额,不致日久旷悬;闾里壮丁又得以食

  • 卷之四百十七·佚名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闰三月。甲寅朔。上诣颐和园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丁巳皆如之。外记  ○谕内阁、谭钟麟奏、特倢■<曰融>■<石木>庸劣武职各员一摺。广东罗定协副将海禄、捕

  • ◎知事讨没趣·李定夷

    江西永修县知事朱希云,因洋员会勘烟苗,业已抵省。知禁令森严,不容稍懈,亲自轻衣小帽,下乡暗查。日前在北乡某村,约离城五六里,访察该地有无种烟区城。适日光正午,口中极渴,乃往一农家乞茶。当时农夫已均赴田耕种,惟有少妇二人,在

  • 八十六 江宁织造曹寅奏闻悉十八阿哥薨逝及异常之变摺[注]·佚名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二十五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于本月二十二日得邸报闻十八阿哥薨逝,续又闻异常之变,臣身系家奴,即宜星驰北赴,诚恐动骇耳目,反致不便。二十二日以来民间稍稍闻知,皆缎布两行脚力

  • 田式传·李延寿

    田式字显标,冯翊下圭阝人。祖父安兴、父亲长乐,在魏做官,都是本郡的太守。  田式性情刚毅果断,会多种武艺,勇猛过人。在周做官,职位是渭南太守,为政崇尚严明刚猛,官吏谨小慎微,不敢违法。升任本郡太守。亲戚故友退隐踪迹,一切

  • 卷二百八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八十三舆地考【十五】甘肃省【臣】等谨按禹贡以黑水西河表雍州之界自孔郑通儒不言黑水所在杜佑以为年代久远或至堙涸故无以详焉盖雍州自夏殷以降西北二边世为戎翟错处如西倾积石瀦野弱

  • 卷十一·李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会通卷十一     元 李廉 撰僖公二十有七年春子来朝左氏【桓公来朝用夷礼故曰子公卑不共也注先代之后而迫于东夷风俗杂壊言语衣服有时而夷故子卒传言其夷也今称朝者始于朝礼终而不全异于介葛卢

  • 昭公·昭公十四年·左丘明

    【经】十有四年春,意如至自晋。三月,曹伯滕卒。夏四月。秋,葬曹武公。八月,莒子去疾卒。冬,莒杀其公子意恢。【传】十四年春,意如至自晋,尊晋罪己也。尊晋、罪己,礼也。南蒯之将叛也,盟费人。司徒老祁、虑癸伪废疾,使请于南蒯曰

  • 辨法法性论全文·佚名

      辨法法性论  弥勒菩萨造  苾刍法尊译  顶礼曼殊室利菩萨  由知何所断.有余所应证.欲辨彼等相.故我造此论.  此等一切.二类所摄.谓法法性.法表生死.法性表三乘涅槃.如所显现及名言虚妄分别是为法相.无而

  • 竹 阴 闲 话·太虚

    竹阴闲坐,客以“佛学半月刊答太虚法师阅儒佛会勘随笔”指示,略阅一过,不禁哈哈曰:将谓如空合空,原来无事生事!客曰:答文一、七两条,不出随笔“诸自封于孔、于老、于耶等者,将谓未悟禅宗,亦得有是自在”的反面语意,不能一笑相喻,未

  •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九九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诸上座比丘随佛左右。依止而住。所谓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摩诃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目揵连.尊者阿那律陀.尊者二十亿耳.尊者陀罗骠摩罗子.尊

  • 青崖集·魏初

    元代诗文别集。5卷。魏初撰。据明人焦竑《国史经籍志》,魏初撰有《青崖集》10卷,但今已不存。现存5卷本《青崖集》,是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本集卷首无序。卷1为五、七言古诗及五、七言

  • 龙文鞭影·萧良有

    蒙学课本。原名《蒙养故事》,又称《训蒙四字经》。明萧良有纂辑,夏广文为之作注。书中内容,采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故事及神话传说,按照韵部,编成对文,加以排列。清杨臣诤认为此书“有裨后学”,“逸而功倍”,加以订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