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罗睺罗品第四

尔时大德罗睺罗作如是念。我今有何喜悦。有何称意。有何欣庆。而能堪忍面见世尊般涅槃。作是念已,东北方去此十佛国土。彼有世界名摩离支。佛号难胜如来应正遍知。时慧命罗睺罗。从拘尸城力士生地没。向东北方难胜如来应正遍知所。到已稽首作礼卻住面忧愁不乐。尔时难胜如来告罗睺罗言:罗睺罗。汝莫忧悲。罗睺罗。一切所爱称意等事有为和合必皆离散。罗睺罗。凡是事法尔。诸佛世尊作佛事讫皆般涅槃。罗睺罗。汝可还今释迦牟尼如来应正遍知。力士生地娑罗双树间。如师子王右胁而卧。今日後夜於无馀涅界而般涅槃。罗睺罗。汝必须往。若佛如来入涅槃後汝必忧悔。作是语已,时罗睺罗白难佛言:世尊,我不忍闻释迦牟尼如来应正遍知入涅槃声。况能忍见彼佛世尊入般涅槃。是我不堪忍往彼尔时罗睺罗答彼难胜佛已,即於彼没。往诣上方过九十九世界到第百世界。有如来应正遍知。号曰商主。今现在世。尔时罗睺罗到已,头面作礼悲泣流泪。忧愁啼哭住一面。住一面已,时商主佛告罗睺罗言:止。罗睺罗。汝莫忧悲。罗睺罗。一切诸法。者不生。老者不老。病者不病。死者不死。尽者不尽。无有是处。罗睺罗。过去诸佛声闻觉。寂灭离而般涅槃。未来诸佛声闻缘觉。寂灭离而般涅槃。现在诸佛声闻缘觉。寂灭离般涅槃。罗睺罗。假使如来住世一劫若百劫。必当如是入般涅槃。罗睺罗。诸佛世尊更无法。唯是究竟寂灭涅槃。罗睺罗。究竟寂灭者,是究竟定。究竟清凉。究竟尽。究竟乐。竟安隐。所谓无窟宅涅槃界。罗睺罗。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爱别离怨憎合会。所求不得阴重担。如是皆苦。罗睺罗。唯涅槃是乐。罗睺罗。汝亦不久当般涅槃。罗睺罗。汝及释牟尼佛入涅槃处。无生无老无病无死。无爱别离。无怨憎会。无不適意。罗睺罗。汝莫悲莫忧莫愁。罗睺罗。汝当思惟。谁是生者,谁是老者,谁是死者,谁是流转。谁复还生。睺罗。皆是虚妄颠倒取著。未闻圣法。诸凡夫等。未见诸圣。未信圣法。未学圣法。未解法。未知圣法。未住圣法故心颠倒想颠倒见颠倒。以颠倒故生。生故老。老故死。死已还驰走流转枯焦败坏。爱恋忧愁椎胸号哭。罗睺罗。一切圣人唯以此法毗尼息一切行。於上无所作。罗睺罗。如是导师所作已讫。声闻弟子所作者已作。於上更无所作。罗睺罗。汝悲恋莫忧莫愁。罗睺罗。彼释迦牟尼佛。无上法王於释种中尊。汝当往彼最後礼拜供养恭若涅槃後汝必忧悔。罗睺罗。彼释迦牟尼佛。今在力士生地娑罗林间。如师子王右胁而卧思欲见汝罗睺罗。汝必须往。作是语已,慧命罗睺罗白商主佛言:世尊,我不忍闻释迦牟如来应正遍知入涅槃声。况能忍见彼佛世尊入般涅槃。作是语已,身心闷绝不自胜持。复是言:而彼世尊释迦牟尼。於释种中尊。无上法王。众生中宝。我今何能忍见彼佛入般涅怜愍一切世间者,一切世间形相无与等者,与一切世间作灯者,与一切世间作眼目者,与切世间作慧炬者,照曜一切世间者,明日离散当无所有作是语已,时商主如来告罗睺罗言止罗睺罗。汝莫忧悲。罗睺罗。汝可不闻彼佛世尊说如是法。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法无我。寂灭涅槃。罗睺罗。彼佛世尊说如是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已还灭,灭彼为乐。

罗睺罗言:如是世尊,佛告罗睺罗。彼佛世尊昔可不作如是说也。一切所爱称意等事必归磨灭不久离散。假使久住会亦有离。罗睺罗言:如是婆伽婆。如是修伽陀佛言:罗睺有为诸法生法有法。觉知法分别起法。从因缘生。若不灭者,无有是处。

尔时罗睺罗。忆念已父释迦牟尼如来应正遍知已,流泪而言:我於明日更不见佛诸比众围绕说法。如大海中须弥山王。众相庄严起光明照,犹如满月众星围绕。如日千光处空曜。如深大海无量众宝所藏积处。如转轮王无量眷属而共围绕。如雪山王根力觉花之所开如铁围山一切恶风所不能动。如是世尊,一切外道诸论议风不能倾动,犹如莲花处在池中不为世法之所能染,犹如大梵具梵眷属,犹如帝释有千眼目。如师子王坐师子座无所恐惧离诸怖畏能师子吼。我於明日更不得见。时罗睺罗作是语已,默然悲泣思惟而住。尔时商如来告罗睺罗言:汝今速可诣彼佛所。彼佛如来思欲见汝。罗睺罗。汝当速去莫更重问致稽留。慎莫劳扰彼佛世尊,罗睺罗。汝必须往。何以故?罗睺罗。诸佛法尔。佛以慈悲思见汝。不入涅槃。尔时罗睺罗头面礼彼商主佛已,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复如伸臂屈顷时。睺罗即於彼没。诣拘尸城力士生地娑罗双树间。到如来所亦复如是,到已头面礼足右绕三卻住一面。忧愁悲泣合掌流泪。尔时世尊告罗睺罗言:罗睺罗。汝莫悲恋忧愁啼哭心生热罗睺罗。汝於父所作父事讫。我亦汝所作子事讫。罗睺罗。汝莫生恋忧愁悲悔。罗睺罗。与汝等俱为一切众生。得无畏故发勤精进。不作怨雠不作恼害故发大精进。罗睺罗。我今涅槃已,更不与他作父。罗睺罗。汝亦当般涅槃。更不与他作子。罗睺罗。我与汝等二俱不作恼乱不作怨雠。尔时罗睺罗白佛言:世尊,婆伽婆莫般涅槃。修伽陀莫般涅槃。唯愿尊,住世一劫。为於多众安隐乐故。怜愍世间故。利益安乐诸天人故。作是语已,佛告罗罗言:罗睺罗。如来应正遍知尽知诸法。於世间中得名为佛。罗睺罗。然彼佛法。不消不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成不坏。不坐不卧。不合不散。何以故?罗睺罗。如是法住。毕不生毕竟不灭。毕竟空毕竟无自性。寂定涅槃不入众数无窟宅。不可说非语言道。此是诸法。所谓毕竟住故。毕竟灭故。毕竟寂灭故。毕竟离故。毕竟离欲故。毕竟不和合故。毕不作故。毕竟尽故。罗睺罗。我随宜说此法。假使诸佛若出世若不出世。如是诸法住。诸如法尔故。法不变易故。法离欲故。法无自性故。罗睺罗。如是如来不将戒聚入般涅槃。将定聚慧聚解脱聚解脱知见聚入般涅槃。罗睺罗。汝莫悲恋莫忧莫愁。罗睺罗。一切诸行常无定。无所悕望。无常尽变易法。罗睺罗。乃至息一切行厌舍不著唯求解脱。罗睺罗此是我之教法。佛为罗睺罗说此见实谛品时。大德比丘六十人。皆尽诸漏心得解脱。二十比丘尼。亦心解脱得尽诸。漏无量天人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六万八千诸菩萨得无生法忍。切皆悉欢喜踊跃。叹言佛法不可思议。彼等皆悉以优波罗花波头摩花。拘牟头花芬陀利花而散佛上各作是言:我於来世亦当如是作天人师出兴於世。说如是法世间无上无相涅槃。是以大涅槃而般涅槃。彼诸菩萨作是语已,默然而住。

猜你喜欢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五卷·湛然
  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佚名
  为 续 明 书·太虚
  卷四十七·佚名
  卷第三十三·佚名
  卷五十·性音
  学密宗者多失本旨·印光
  卷第二十·费隐通容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五·佚名
  卷四·彭绍升
  卷三百三·佚名
  卷二十四·佚名
  卷第一百五十六·佚名
  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佚名
  诸入品第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五折·王实甫

    (末上,云),红娘之言,深有意趣。天色晚也,月儿,你早些出来么!(焚香了)呀,却早发擂也;呀,却早撞钟也。(做理琴科)琴呵,小生与足下湖海相随数年,今夜这一场大功,都在你这神品、金徽、玉轸、蛇腹、断纹、峄阳、焦尾、冰弦之上。天那!

  • 哈代·徐志摩

    哈代,厌世的,不爱活的,这回再不用怨言,一个黑影蒙住他的眼?去了,他再不漏脸。八十八年不是容易过,老头活该他的受,扛着一肩思想的重负,早晚都不得放手。为什么放着甜的不尝暖和的座儿不坐,偏挑那阴凄的调儿唱,辣味儿辣得口破,他是

  • 御制题帝王经世图谱【有序】·唐仲友

    帝王经世之道具在六经法戒所垂取则不逺顾篇籍殽陈披览非一时可竟唐仲友乃撮举诸经要防列为图谱旁采传注附以总説分门别类条理秩然读之而其辞易通玩之而其义易见允为政治圭臬若夫择之精语之详提要钩深用力不纷而见功甚

  • 第四回 游兰池始皇遇盗 筑长城蒙恬防胡·黄士衡

    话说始皇自博浪沙受惊回京,一连三年都未远出。但始皇生性好动,不肯安居宫中,便时常微服出游。又因前回博浪沙中之事,常恐遭人暗算,遂挑选精壮武士四人,怀着兵器,随侍左右保护。一日,始皇正行之间,忽闻路人口唱谣歌道:神仙得者茅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八·佚名

    弘治十四年八月丙午朔秦府临潼王秉欆既进封秦王因以临潼惠简王祀事为请命镇国将军诚润奉惠简王祀事诚润即惠简王庶长子也 沈府清源王幼圩薨王康王第三子母妃韩氏宣德七年生正统十二年册封至是薨年七十讣闻辍朝一日赐

  • 后序·郝经

    续後汉书後序 人有恒言曰经史史所以载兴亡而经亦史也书纪帝王之政治春秋笔十二公之行事谓之非史可乎盖定於圣人之手则後世以经尊之而止及乎兴亡则谓之史也古史分十七东汉而下西晋而上有三国志亦

  • 第三十一卷 仕绩 二 二·缪荃孙

    淮 安 府 秦秦 嘉秦嘉,凌人。陈胜初立,嘉与铚人董缫等特起,将兵围东海守于郯。胜使武平君畔监其军。嘉自立为大司马,恶属人,矫以王命杀畔。闻胜军败,立景驹为楚王,军彭城东,欲以距项梁。梁引兵击败嘉军,嘉还战一日,死

  •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司马迁

    王淑艳译注【说明】这是仲尼弟子的一篇多人合传。在这篇列传中,有的人记述较详,洋洋洒洒一大篇;有的人记述简略,只有两个字的人名。本传主要记述了仲尼及其弟子的言语和行事。仲尼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虽然他“

  • 卷二百二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三物异考恒寒【雪霜】宋理宗宝庆元年四月辛卯雪 绍定四年二月己巳雨雪 六年三月壬子雨雪 端平元年二月癸酉雨雪 二年三月乙未雨雪 嘉熙元年三月霜 二年二月乙未雨雪 淳佑

  • 卷三十五·佚名

    <经部,诗类,毛诗李黄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三十五  宋 李樗黄櫄 撰云汉仍叔美宣王也宣王承厉王之烈内有拨乱之志遇烖而惧侧身修行欲销去之天下喜於王化复行百姓见忧故作是诗也倬彼云汉昭囘于天王曰於乎何辜

  • 卷五百九十一·佚名

    △第十五静虑波罗蜜多分之一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具寿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云何方便安住静虑波罗蜜多。尔时世尊告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欲证

  • 佛地經論卷第五·欧阳竟无

      親光等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又如圓鏡周瑩其面於一切處爲諸影像徧起依緣.如是如來大圓鏡智不斷無量衆   行善瑩爲諸智影徧起依緣.謂聲聞乘諸智影像獨一覺乘諸智影像無上大乘諸智   影像.爲欲令諸

  • ○发愿文第十·玄觉

      稽首圆满遍知觉。寂静平等本真源。相好严特非有无。慧明普照微尘刹。稽首湛然真妙觉。甚深十二修多罗。非文非字非言诠。一音随类皆明了。稽首清净诸贤圣。十方和合应真僧。执持禁戒无有违。振锡携瓶利含识。卵生

  • 卷第八十一·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八十一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论】第九会在普光明殿说离世间品。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一 【论】将释此品约作五门一释品

  • 全唐诗补编·佚名

    诗总集汇编。陈尚君编订。包括《全唐诗外编》校订和《全唐诗续拾》辑纂两个部分。《外编》曾于198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原收录王重民《补全唐诗》及《敦煌唐人诗集残卷》、孙望《全唐诗补逸》、童养年《全唐诗续补遗》

  • 原诗·叶燮

    诗论著作。清叶燮著。四卷。旨在推究诗之本源,探讨诗歌创作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分内、外二篇,内篇“标宗旨”,外篇“肆博辨”,体系严整。论诗首倡源流正变、沿革因创之说,认为诗歌的发展是由源及流,由本及末的生生不息

  • 晋书·房玄龄

    这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为唐代房玄龄主编,共有130卷。起自晋泰始元年(262年),讫于晋元熙二年(419年),记载了157年两晋的历史事实。在两晋南北朝,撰编晋书的有20余家,到唐代初期存有18家,唐贞观十八年(644年),房玄龄、诸遂良

  • 大乘四法经释·佚名

    一言立所宗者。世间宗见揔有其二。一外二内。彼外宗见虽有众多不出二种。谓断及常。广说如论。内宗见者。大师在世。同一师学无有差别。佛灭度后。大小乘宗分成多部。小乘宗见有二十二。如宗轮论一一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