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

宗鉴法林卷五十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七世

云门因僧问如何是清净法身。师曰花药栏。曰便恁么去时如何。师曰金毛狮子。

翠峰显云。太无端。 昭觉勤云。还知者僧问处与云门答处么。若知得。两口无一舌。若不知。未免颟顸。 天童觉云。贼来须打。客来须待。云门翠峰二俱作家。者里莫有便恁么去者么。切忌撞头磕额。 应庵华云。沙里努眼睛。

花药栏。莫颟顸。星在秤兮不在盘。便与么。太无端。金毛狮子大家看。(翠峰显)

游子奔驰不少安。但知门外逐歌欢。自家田地荒来久。祇看人间花药栏。(枯木成)

金谷春光常满眼。红药花梢香烂熳。昨夜西风一阵寒。徧地残芳落何限。王孙醉倒不知归。犹向栏边索金盏。(上方益)

清净法身花药栏。眉毛刺倒须弥山。谁将玉笛传凄怨。吹过芦丛明月湾。(佛智裕)

春兰秋菊有园林。独许佳人得细吟。一句不干音律事。诗瓢碎把酒频斟。(本彻源)

东桥西磵是吾家。转盻烟霞万迭遮。十二峰头都有月。空留笛里见梅花。(破岩继)

云门曰。佛法太煞有。祇是舌头短。良久曰。长也。

天童觉云。云门大师虽然自起自倒。要且车不横推。理无曲断。 径山杲云。向道莫行山下路。果闻猿叫断肠声。 天宁琦云。云门原不知有佛法。一个个舌头徧覆十方世界。特地说无说有说短说长。好劈口便掌。且道天宁意在什么处。河里失钱河里摝。 宝寿新云。佛法两字在云门手里。以为一件奇贷。殊不知在新长老门下。一些也用不着。何则。撑大门又短。作火叉又长。

此处无金指示人。梅花开徧古皇春。填沟塞壑情无限。游子依然瞎两睛。(越机敏)

云门因僧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曰游山玩水。曰如何是和尚自己。师曰赖遇维那不在。

法林音云。且道和尚自己与学人自己是同是别。

南岳山前径山后。瀑布声如雷电诟。拈却笠子露顶行。蹋断艹鞋赤脚走。(佛慧泉)

杖藜林下步莓苔。扰扰劳生眼未开。好似落花随绿水。一时流出洞中来。(地藏恩)

游山玩水事寻常。早晚归来鬓欲霜。蹋破艹鞋回首看。数声猿叫白云乡。(开福宁)

游山玩水数如麻。谁识韶阳老作。家截断跛师三寸舌。回头总是旧生涯。(肯堂充)

东村王大翁。从来不识字。却将别人田。唤作自己地。(绝象鉴)

是处桃源路。何须别问津。一溪红雨乱。送尽武陵春。(思懒融)

云门因僧问。弑父弑母佛前忏悔。弑佛弑祖向什么处忏悔。师曰露。

天童华云。光孝着一转语。不是老僧见处。亦非垂手为人。何故。字经三写。乌焉成马。 育王雪云。云门具杀人不贬眼底手段。被者僧轻轻一拶。直得无言可对。无理可伸。

石火流星曾未急。璇玑电转一何迟。云门露字突然出。着眼看时鹞子飞。(正觉逸)

露。超宗越祖。人言渠爇返魂香。我道伊挝涂毒鼓。(天童觉)

椎锣擂鼓转船头。席卷波翻喊激流。赤脚上船乘快便。顺风相送下扬州。(卍庵颜)

斗换风雷诟。星移海岳昏。谁知席帽下。元是昔时人。(退谷云)

万山日出连天照。人入桃源半是仙。才向渔郎话归去。不知身世几千年。(大岭丕)

云门上堂。因闻钟声乃曰。世界与么广阔。为什么向钟声披七条。僧无语。师曰七里滩头多蛤子。

钟声披起郁多罗。碧眼胡儿没奈何。一箭双雕随手落。拈来原是栅中鹅。(径山杲)

七里滩头多蛤子。太阳一出口俱开。平生肝胆虽然露。俊鹘何曾逐臭来。(无庵全)

世子从来有大病。药医无效为年深。耆婆老有神通术。偏向膏肓穴上针。(南石琇)

云门示众。三乘十二分教。达磨西来。放过即不可。若不放过。不消一喝。

翠峰显举毕。喝一喝云。大众。好喝。且道落在什么处。若要鼻孔辽天。辨取者一喝。 开先金云。辨即辨矣。三乘十二分教着在什么处。直饶你知得着处分明。三十棒一棒也少你不得。何故。放过即不可。

云门因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没即道。或曰长连床上有粥有饭。或曰山河大地。

有时顺水流舟去。转柁看看又逆风。船到岸时人出陆。山重重又水重重。(绝象鉴)

黄金与瓦砾。恣意乱抛掷。高价无人酬一。地成狼藉。(竹屋简)

云门示众。直得乾坤大地无纤毫过患。犹是转句。不见一色始是半提。更须知有全提时节。

乌石道云。云门雷声甚大雨点全无。百尺竿头弄险。是非海里横身。更有全提底时节。祇堪惆怅不堪陈。(松源岳)

云门示众。尽十方世界乾坤大地。以拄杖画一画曰。百杂碎。

翠峰显云。者汉是即是。要且未有出身路。如今拄杖在翠峰手里。复横按云。东西南北甚处得来。 古南门云。二老向万仞崖头垂手。不妨各有出身之路。虽然如是。无风匝匝之波。 古梅志云。者两个各向拄杖里躲跟。却来倚势欺人。将谓无能出其右者。殊不知六百年后性命俱落在海印手里。活也死也总不由伊。大众。要见么。掷下拄杖。展两手云。天台华顶秀。南岳石桥高。

云门因僧问如何是最初一句。师曰七九六十三。

七九六十三。休云是对谈。当机如不荐。更去问瞿昙。(本觉一)

云门到陈操尚书家。操问。儒书即不问。三乘十二分教自有座主。作么生是衲僧行脚事。师曰尚书曾问几人来。曰即今问上座。师曰。即今且置。作么生是教意。曰黄卷赤轴。师曰。此是文字语言。作么生是教意。曰。口欲谈而词丧。心欲缘而虑忘。师曰。口欲谈而词丧。为对有言。心欲缘而虑忘。为对妄想。作么生是教意。书无对。师曰。曾闻尚书看法华经是否。曰是。师曰。经中道一切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且道非非想天即今有几人退位。书又无语。师曰。尚书不得艹艹。师僧家抛却三经五论十年二十年尚不奈何。尚书又争怪得。

保宁茂云。云门道一句语中具三句。且道从前许多络索。在三句内三句外。诸方商量咸谓云门有掣电之机。陈操尚书虽则肩横日月背负须弥。及乎挨拶将来。未免无绳自缚。恁么要见古人。远之远矣。殊不知。李将军有嘉声在。不得封侯也是闲。

作家惯战不赍粮。夺鼓搀旗势莫当。虎骤龙骧谁辨的。翻思仁义胜刚强。(无着总)

云门因僧问如何是大修行底人。师曰一榼在手。

手中一榼绝痕瑕。道听途传转见赊。作者至今拈不起。依然独自挈归家。(大中隆)

云门因僧问如何是沙门行。师曰会不得。曰为甚么会不得。师曰祇守会不得。

君问沙门行。沙门行最高。若教人会得。业性卒难逃。(智门祚)

云门一日问明教。今日吃得几个糊饼。曰五个。师曰露柱吃得几个。曰请和尚茶堂里吃茶。

等闲垂借问端由。不负平生尽吐酬。竭力为人须是彻。方知茶味解人愁。(投子青)

韶阳门下足英明。明教之才又哲英。云萃堂前凹凸处。不劳心力一齐平。(正觉逸)

云门示众。你若不相当。且觅个入头处。微尘诸佛在你舌头上。三藏圣教在你脚跟底。不如悟去好。还有人悟得么。出来对众道看。

翠峰显云。然则养子之缘。怎奈压良为贱。其间或有不甘底。出来掀倒禅床。岂不大丈夫汉。虽然。且问据个甚么道理。蓦拈拄杖云。洎合停囚长智。击禅床下座。 昭觉勤云。崇宁今日土上加泥。敢道直得沩山水牯牛触杀东海鲤鱼。陕府铁牛吞却嘉州大象。

云门拈起糊饼曰。我祇供养两浙人。不供养向北人。众无语。自代曰。天寒日短。两人共一碗。

半在河南半河北。一片虚明如墨黑。冷地思量愁杀人。叵耐云门者老贼。(龙华本)

云门斋次。拈起匙箸曰。我不供养南僧。祇供养北僧。时有僧问为什么不供养南僧。师曰我钝置伊。曰为什么祇供养北僧。师曰一箭两垛。有僧拈问祇如前意作么生。师曰好即同荣。

拈来匙箸普相呈。不供南僧供北僧。换却眼睛曾莫顾。热瞒都为不惺惺。(本觉一)

云门斋次问僧曰。人吃饭。饭吃人。僧无语。自代曰。谢师答话。

老倒云门强指迷。者僧无语显全机。劝君不用他寻觅。一饱自然忘百饥。(铁山仁)

云门上堂。拈起拄杖曰。凡夫实谓之有。二乘析谓之无。缘觉谓之幻有。菩萨当体即空。衲僧家见拄杖便唤作拄杖。行但行。坐但坐。不得动着。

径山杲云。我不似云门。将虚空挖窟竉。蓦拈拄杖云。拄杖子不属有不属无。不属幻不属空。卓一下云。凡夫.二乘.缘觉.菩萨尽向者里。各随根性悉得受用。惟於衲僧分上为害为冤。要行不得行。要坐不得坐。进一步被拄杖子迷却路头。退一步被拄杖子穿却鼻孔。祇今莫有不甘底么。试出来与拄杖子相见。如无。来年更有新条在。恼乱春风卒未休。 天宁琦云。凡夫不合起有见。二乘不合起无见。缘觉不合起幻有见。菩萨不合起当体即空见。不可放过。云门老汉贪观白浪失却手桡。累他天下衲僧总落拄杖圈圚。放过不可。好与一坑埋却。

二乘菩萨何言尽。诸佛凡夫早晚休。世事但将公道断。人心难似水长流。(鼓山珪)

掣开金殿锁。撞动玉楼钟。泣露千般艹。吟风一样松。(径山杲)

胆逐滩滩尽。心随浪浪飞。舟人报滩尽。心胆一时归。(孤峰原)

春色无高下。花枝有短长。太行虽路险。依旧有人行。(恕中愠)

云门上堂。光不透脱。有两般病。一切处不明。面前有物。是一。又透脱一切法。空隐隐地。似有物相似。亦是光不透脱。又法身亦有两般病。得到法身为法执。不忘己见。犹存坐在法身边。是一。直饶透得法身去。放过即不可。仔细检点将来。有甚么气息亦是病。

博山来云。造精之极。研极之疵。非慧目莫能鉴。若夫心知体合。截流注之病根。达本忘情。镜无己之景象。除是向威音那畔分身。十字街头打睡底汉。方可诊候。不然。莫将日疟误作伤寒。

森罗万象许峥嵘。透脱无方碍眼睛。扫彼门庭谁有力。隐人胸次自成情。船横野渡涵秋碧。棹入芦花照雪明。串锦老渔怀就市。飘飘一叶浪头行。(天童觉)

天街华月影珊珊。沉醉东风独倚栏。朝罢九重人静后。六宫犹尚整衣冠。(憨山清)

几重关隘路行难。说与行人莫自瞒。但得揭开脑上盖。纵横出入海天宽。(永觉贤)

云门问僧甚处来。曰江西。师曰江西一队老汉寐语住也未。僧无对。

法眼益云。大小云门被者僧勘破。 五云逢云。甚么处是勘破云门处。要会么。法眼亦被者僧勘破。 宝寿方云。大小云门祇见他非。要且不见己过。

云门上堂。众集。师以拄杖指面前曰。乾坤大地微尘诸佛。总在里许争佛法。觅胜负。还有人谏得么。若无人谏得。待老汉与你谏看。有僧曰请和尚谏。师曰者野狐精。

三宜盂云。者老汉挟势欺人。取面镜来照照看面皮厚多少。

云门示众。读经千卷纸上语。

先天后地本寥廓。拨艹寻芳途路乐。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或庵体)

云门因僧问达磨面壁意旨如何。师曰念七。

南泉亦因僧问。泉云天寒无被盖。一人会上竿。一人会穿井。伎俩虽不同。总是一般病。(慈受深)

云门念七。开口则失。秃却舌头。有甚气息。(东山原)

云门示众。祇者个带累杀人。

东山空云。云门寻常气宇如王。作恁么说话。大似贫恨一身多。山僧即不然。祇者个快活杀人。何故。大雨方归屋里坐。业风吹又绕山行。然虽如是。乞儿见小利。

云门在雪峰时。有僧问。如何是触目不会道。运足焉知路。峰曰苍天苍天。僧不会遂问师。苍天苍天意旨如何。师曰三斤麻一匹布。曰不会。师曰更与三尺竹。峰闻曰我从来疑着者布衲。

白苹衰艹色。客路不知秋。若识猿啼处。潇湘水逆流。(天岸升)

喈喈黄鸟唤高林。怨锁长门不遇春。但见落花随水去。重重风雨送行人。(旅庵月)

大鉴下八世

韶州白云子祥禅师(云门偃嗣)

问僧。不坏假名而谈实相。你作么生会。僧指椅子曰者个是椅子。师以手拍椅曰与我将鞋袋来。僧无对。师曰者虚头汉。

云门偃闻云。须是他始得。 径山杲云。云门扶强不扶弱。争奈怜儿不觉丑。者僧当时若是个汉。待他道将鞋袋来。便掀倒禅床。直饶白云牙如剑树口似血盆。也分疎不下。 天宁琦拈拄杖云。者个是假名。那个是实相。者个是实相。那个是假名。一不是。二不成。路远夜长休把火。大家吹灭暗中行。 昭庆庭云。公道无私。民情得所。既谙风宪。那许替身。然虽易辨来锋。争奈难为去就。良久云。放过一着。 理安问云。云门怜儿不觉丑。不知白云当时失却一只眼。何故。祇有杀人刀。且无活人剑。

鼎州德山圆明缘密禅师(云门偃嗣)

上堂。大众及尽去也。直得三世诸佛口挂壁上。犹有一人呵呵大笑。若识此人。参学事毕。

投子青云。藏尽楚天月。犹存汉地星。 报恩秀举投子语毕云。车已去了。藉甚油缸。 博山来云。孤危不立更用相亲。法外无身犹欠哮吼。鼻孔与眉毛从来不相识。相识去。舌头元在口里。 白岩符云。山僧拟辞贤岫远赴长安长揖矣。烟霞云鸟把臂乎车马袍笏。你若向者里觑见一斑。要与他德山相见有什么难。 江天杰举公案毕云。还识此人么。陋巷不骑金色马。归来却着破襕衫。 法林音云。一劈华山分两路。万年流水不知春。

双盲入暗路崎岖。日落栖芦暂得苏。争似石人眠夜半。免教舜让守林居。须知花绽非干木。无脚行时早触途。昨朝风起长安道。元是昆仑进国图。(投子青)

收把断襟喉。风磨云拭水。冷天秋锦鳞。莫谓无滋味。钓尽沧浪月一钩。(天童觉)

青山是父白云儿。云散青山总不知。玉兔昼眠云母地。金乌夜宿不萌枝。(足庵鉴)

长江秋水净涵空。万象森罗映现中。渔父晚歌沧浪曲。谩垂钩钓得狞龙。(磬山修)

颓然寒屋[此/束]如封。樵径凄凄鸟绝踪。输与隔江青箬笠。钓丝舒卷雪涛中。(白岩符)

夜深帘外绝人行。古殿苔封紫雾横。密旨未容传递处。空教皓白满天倾。(归仁丰)

德山上堂。俱胝和尚凡有扣问祇竖一指。寒则普天普地寒。热则普天普地热。

翠峰显云。什么处见俱胝老。莫错认定盘星。复云。森罗万象彻下孤危。大地山河通天崄绝。什么处得一指头禅。妙喜云。可谓是贵人多忘。 古南门云。有利无利。不离行市。

闲时啜茗山茶下。兴至行吟野竹西。倦卧绳床春寂寂。帘前苔色映青藜。(海舟慈)

德山上堂。我有三句语示汝诸人。一句函盖乾坤。一句截断众流。一句随波逐浪。作么生辨。若辨得出。有参学分。若辨不出。长安路上辊辊地。

起纲宗云。德山三句示徒。能仁一字也无。免汝费心穿凿。释迦达磨不如。函盖乾坤。日头。截断众流。香象。随波逐浪。浮萍。一镞破三关。分明箭后路。

德山上堂。但参活句。莫参死句。活句下荐得。永劫无滞。一尘一佛国一叶一释迦是死句。扬眉瞬目举指竖拂是死句。山河大地更无誵讹是死句。时有僧问如何是活句。师曰波斯仰面看。曰恁么则不谬去也。师便打。

起纲宗云。山僧重翻此案。两家体怗和融。世出世间同一受用。还会么。但参死句莫参活句。死句下荐得。永劫无滞。一尘一佛国一叶一释迦是活句。扬眉瞬目举指竖拂是活句。山河大地更无誵讹是活句。或有问如何是死句。波斯仰面看。恁么则不谬去也。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岳州巴陵新开颢鉴禅师(云门偃嗣)

僧问如何是道。师曰明眼人落井。

南北东西苦问人。新开多口接迷津。从兹八骏追风急。空望悠悠脚下尘。(佛印元)

明眼人落井。灵丹透金鼎。黑水昆仑奴。夜过漫天岭。(觉海元)

秋夜霜天月正明。仰观星象约三更。一条大路平如掌。归去何妨彻晓行。(保宁勇)

争雄弓马最危微。背手能拈啮镞机。自笑老来无意气。看他云鸟自闲飞。(觉浪盛)

烟霞满笠晓风寒。远蹋青莎别翠峦。一路棃花春饮马。夜乘明月到长安。(寒松操)

巴陵因僧问如何是吹毛剑。师曰珊瑚枝枝牚着月。

要平不平。大巧若拙。或指或掌。倚天照雪。大冶兮磨砻不下。良工兮拂拭未歇。别别。珊瑚枝枝牚着月。(翠峰显)

珊瑚枝枝牚着月。射斗光铓未足观。四海尽来归贡后。乾坤同耀宝光寒。(白云端)

价重三千不可图。从教千古强名模。长因塞北烟尘息。记得江南啼鹧鸪。(长灵卓)

脱得边城戍[仁-二+(儿/又)]身。却来偷赏上园春。御街前畔低声语。不觉冲他貌事人。(心闻贲)

巴陵因僧问如何是提婆宗。师曰银碗里盛雪。

老新开端的别解。道银碗里盛雪。九十六个应自知。不知却问天边月。提婆宗。提婆宗。赤旛之下起清风。(翠峰显)

大冶精金。澄潭皎月。南北东西。孰分优劣。昨夜春风一阵来。扫尽千山万山雪。(海印信)

提婆宗。银碗雪。泰华摧。沧海竭。赤旛之下起清风。吹落杨花硬如铁。(佛心才)

巴陵因僧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曰。鸡寒上树。鸭寒下水。

东山演云。大小巴陵祇道得一半。白云则不然。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又因僧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山云。人贫智短。马瘦毛长。 佛日晳云。演祖文皱皱地。也祇道得一半。隆安即不然。祖意教意是同是别。马搭鞍。驴拽磨。 古梅冽云。鸡寒上树。一声扑落梅梢月。鸭寒下水。全身蹋破楚天秋。顾左右云。虽然。诠上加诠。毕竟祖意教意。

同别祖教问端由。便将元价与他酬。丝纶夜静人垂钓。晓得金乌带月收。(投子青)

昨夜三更屈指轮。世间休说两三人。数声长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保宁勇)

鸡寒上树。鸭寒下水。时节不相饶。古今自然理。寒松十里吼清风。流水一溪声未已。(无准范)

鸡作苍鹰拏鳖鼻。鸭为金翅取狞龙。空王以此垂洪范。锦上铺花知几重。(南岩胜)

鸢飞鱼跃大家看。犀辟尘埃玉辟寒。李白夜来逢杜甫。吟风啸月入长安。(古溪澄)

随州双泉师宽明教禅师(云门偃嗣)

游山回。首座领众门接。座曰和尚游山崄巇不易。师提起拄杖曰。全得者个力。座乃夺却拄杖。师放身便倒。大众皆进前扶起。师拈拄杖一时趁散。回谓侍者曰。向道全得者个力。

黄龙南云。明教虽然会起会倒。不觉弄巧成拙。 资福侣云。一倒一起。煞有规程。然当时一众竟不扶起。非惟省却一顿拄杖。且看明教老汉如何起身。复云。险。

益州青城香林澄远禅师(云门偃嗣)

僧问如何是西来的的意。师曰坐久成劳。曰便回转时如何。师曰堕落深坑。

一个两个千万个。脱却笼头卸角驼。左转右转随后来。子湖要打刘铁磨。(翠峰显)

禅家流。何太错。祇管追求无病药。若知烦恼即菩提。坐久成劳亦安乐。(佛鉴懃)

绝消息处捉来。有形影中走却。祇因懒问儿孙。要把襕衫反着。坐久成劳。位次已高。起时失却人天相。无限行人认白毫。(月堂昌)

香林因僧问如何是衲衣下事。师曰腊月火烧山。

昭觉勤云。举一明三。衲僧孔窍。千差一辙。本分钳锤。虽然如是。道林则不然。或有人问衲衣下事。祇向道绵包特石。铁裹泥团。 天童华云。香林恁么道。老鼠入牛角。若有问归宗衲衣下事。祇向它道来年更有新条在。恼乱春风卒未休。 平阳忞云。应祖恁么道。亦未免贪前失后。若有问山僧。但云。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 古南门云。香林冬行春令。翠峰拆东补西。若要理会衲衣下事。各自摸取好。 灵岩储云。东山则不然。有人恁么问。但向道。动则风生。且道香林底是。东山底是。若检点得出。东山性命在诸人手里。若检点不出。诸人性命在东山手里。抛拄杖云。负命者上钩来。 天井新云。翠峰拖泥带水处斩钉截铁。昭觉斩钉截铁处带水拖泥。诸人还知香林为人处么。狗衔枯骨走。

腊月烧山。万种千般。翘松鹤冷。立雪人寒。达磨不会。大难大难。(翠峰显)

腊月火烧山。天边两曜还。香林曾未会。空坐剑门关。(佛印元)

岁晚年来正苦寒。千林木叶正凋残。炎炎野火无流水。应是随风过别山。(上方益)

老大丛林快说禅。不将禅挂口皮边。谷深山远空无像。何处人呼应不圆。(天童觉)

巢知风。穴知雨。可怜谢三郎。月下自摇橹。(文殊能)

衲衣下事火烧山。腊月家贫彻骨寒。堪笑连延曾未息。眉毛焦赤面皮乾。(天童净)

腊月火烧山。天宽与地宽。常啼菩萨苦。满市鬻心肝。(高原泉)

香林因僧问如何是衲僧活计。师曰耳里种田。

耳里种田。满口含烟。锺馗解舞十八拍。张老乘槎上九天。(无庵全)

香林因僧问万顷荒田是谁为主。师曰看看腊月尽。

绣球抛出画堂前。妙转无私体自圆。真个要行剑刃事。更须再见老云门。(石[(工*几)/石]明)

看看腊月尽。日用事如何。富嫌千口少。贫恨一身多。(云衲庆)

香林因僧问如何是室内一碗镫。师曰三人证龟成鳖。

瑞岩愠云。三人证龟成鳖。一口各含一舌。当机不辨来风。吃水也须防噎。老香林。能提挈。真灯照世都吹灭。喝一喝。

六耳同谋事不成。直言心表赤心人。室中灯焰谁来拨。白发儿童两鬓新。(投子青)

皎皎清光。徧界莫藏。声抛不出。色岂能彰。直下斩钉截铁。刬却古今途辙。高出临济德山。三人证龟成鳖。别别。一回吃水一回噎。(昭觉勤)

三人证龟成鳖。井底泥牛气噎。直饶辩若悬河。有理亦难分雪。耿耿孤光常皎洁。(佛性泰)

三人证龟成鳖。石火光中迸烈。泥牛脚下生烟。木马口中衔铁。别别。六月飞霜何处热。(苍岩辉)

香林因僧问。美味醍醐为什么变为毒药。师曰导江纸贵。

锦江西近烟波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楼。游人爱向谁家宿。(频吉祥)

宗鉴法林卷五十

猜你喜欢
  卷十一·佚名
  评实验主义·太虚
  十二门论疏 第四卷·吉藏
  卷十一·道世
  十地经论 第七卷·佚名
  合部金光明經品目·欧阳竟无
  中阿含经卷第十六·佚名
  散华品第二十八·佚名
  拨无因果为魔说·印光
  大灭品第二十九·马鸣
  卷第一·佚名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十一卷·安慧
  众经目录卷第二·彦琮
  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佚名
  佛说贤首经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七十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七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八 王阜 题郑公望南湖草堂 东风握手龙溪上三珠树下频来往北院红荆醉里看南湖碧草吟边长羡君洒落才且奇向来羣从总能诗雁行彩袖迎春早熊胆青灯觉曙迟

  • 卷七·张预

      61.晋谢玄   谢玄,字幼度。少颖悟,为叔父安所器重。及长,有经国才略,屡辟不起。后与王珣俱被桓温辟为掾,并礼重之。苻坚强盛,边境数被侵寇,朝廷求文武良将可以镇御北方者,安乃以玄应举。中书郎郗超虽素与玄不善,闻而叹之

  • 卷之四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五十九·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五十九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五十六 吴臣 朱治【子才】 朱然【子施绩】 吕范 朱桓 谨案此卷传文全阙止存议赞 议曰朱治吕范以勲旧重朱然朱桓以胆勇称皆隐然敌

  • 卷二十八·朱轼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史传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二十八大学士朱轼撰名臣传二十宋吕蒙正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太平兴国二年擢进士第一五年拜左补阙知制诰初蒙正父龟图多内宠与妻刘氏不睦并蒙正出之沦踬窘乏刘

  • 卷二百二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三经籍考【十三】史【地理】【臣】等谨按地理一门条目綦繁禹贡所纪职方所掌其书古矣後人着録体例杂糅要其编排不容无次四库全书所纪宫殿而下

  • 卷六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六十七郊社考郊明太祖吴元年八月圜丘成先是丙午岁命有司营建庙社至是告成圜丘在京城东南正阳门外锺山之阳为坛二成上成广七丈高八尺一寸四出陛各九

  • 143.李世民取东都·林汉达

    李渊占领长安的同时,各地起义军也不断发展壮大。除了瓦岗军之外,主要的还有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和杜伏威领导的江淮起义军,不断在各地打击隋军。残暴荒淫的隋炀帝自己知道末日来到,索性躲到江都,每天和皇后、妃子喝酒作

  • 谁来指点迷津?·孔子

    【原文】 长沮、桀溺①耦而耕②。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③焉。长沮曰:“夫执舆(4)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

  • 第十七章 4·辜鸿铭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辜讲有一次,孔子来到一个小镇上,听到人群中传来奏

  • 佛说宝雨经卷第二·佚名

    唐天竺三藏达摩流支译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成就十种法得忍圆满。何等为十。一者内忍圆满。二者外忍圆满。三者法忍圆满。四者随佛教忍圆满。五者无分限忍圆满。六者无分别忍圆满。七者不待事忍圆满。八者无恚忍圆满

  • 佛说四十二章经·宋真宗

    佛者梵语。佛陀。此云为觉。盖觉悟之义也。觉有三义。一者自觉胜凡夫。凡夫汩没生死无暂觉者故。二者佛能觉他。胜声闻缘觉二乘人。不能觉他故。三者觉行圆满。胜诸菩萨。为菩萨虽行二利行未满。故至佛果位。三觉方满

  • 宏智禅师广录 第三卷·正觉

    宏智禅师广录 第三卷真州长芦觉和尚拈古侍者行从集举世尊因自恣日。文殊三处过夏。迦叶欲摈出文殊。才近椎乃见百千万亿文殊。迦叶尽其神力。椎不能举。世尊遂问。汝摈那个文殊。迦叶无对。师云。金色头陀。有

  • 苏悉地羯罗供养法卷上·佚名

        大唐中印度三藏善无畏译  归命诸如来  及法菩萨众  莲花金刚部  并诸眷属等  我今依教说  供养持诵法  省略通三部  次第及相应  先见神室处  复明其事法  对受得真言  及作手印法 

  • 卷第十五·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目录卷第十五卷一百一南岳下第三十六世随录  香严蜀叟古禅师 丹霞古宿尊禅师  大同辨海言禅师 东禅天泽霖禅师  五祖无弦琴禅师 衡石笑玉禅师  黄蘖嵓禅师 黄蘖亦苇岸禅师  清凉现幡隐禅师 福

  •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十四·海明

    當陽玉泉嗣法門人印正等編示偈一示融一禪人人無遠計,德無全合。水和泥,了飯錢,不意當年濟北老,大愚脅下任還拳。示須石禪人深山不隱隱谿口,相共漁樵雪一蓑,雖未登臺作釣叟,魚龍莫敢往來過。示蕊蓮禪人箇事從來不可把,頭頭物物

  • 林野奇禪師語錄目錄·通奇

    卷第一序(三道)上堂卷第二上堂卷第三上堂卷第四上堂卷第五示眾開示小參晚參法語普說警策誡勉卷第六拈頌行實書問卷第七勘辨應機機緣答問卷第八詩偈像贊佛事附行狀塔銘跋目錄終

  • 绞刑架下的报告·伏契克

    捷克作家伏契克(1903—1943)的报告文学。全书共分8章。作者从他被捕的第一天写起,一直写到被判处死刑,写出了整个在狱期间所遭到的德国法西斯的骇人听闻的拷打与迫害,同时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对革命、对胜利的坚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