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学密宗者多失本旨

密宗道理,不可思议。而今之传密宗,学密宗者,各以神通为事,未免失其本旨。传者尚无真神通,学者谁得真神通?诺那来上海太平寺,言及密宗亦以往生西方为事。而阿弥陀长寿陀罗尼持之,开囱门[1],即能随意长寿,或即往生,此语何可一概?勿道尔我不能,即诺那也不能随意往生。(复谢慧霖居士书)

  [1] 囱xìn门: 婴儿时期头顶骨未合缝的地方,亦称囟脑门、顶门。

密宗法门,不可思议,而今之传者、学者多失其宗。以持咒三密之功,消除烦惑,则为正义。而传之者,以神通吸动人。学之者,无一不以得神通为事。则是尚未能扶壁而行,而欲腾空远游,何可得乎?(复石金华居士书)

猜你喜欢
  卷七十八·道世
  佛说大吉祥陀罗尼经·佚名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十卷·佚名
  卷第二十七·昙噩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五·智顗
  论悟证·印光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第一·陈梦雷
  呈行政院维护佛教寺僧·太虚
  卷十六·佚名
  大菩薩藏經卷第十九·欧阳竟无
  卷五十六·性音
  卷第十一·费隐通容
  续高僧传卷第十五·道宣
  卷一百一十九·佚名
  卷第六·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沈德潜

    高叔嗣叔嗣字子业,祥符人。嘉靖癸未进士,官至湖广按察使。苏门五言,冲淡得韦苏州体。王元美评云:“如高山鼓琴,沉思忽往。木叶尽脱,石气自青。”良然。王敬美云:“徐昌穀、高子业二君,诗有不同,而皆巧于用短。

  • 卷八·纪容舒

    钦定四库全书玉台新咏考异卷八姚安府知府纪容舒撰萧子显乐府二首大明上苕苕阳城射凌霄光照窻中妇絶世同阿娇明镜盘龙刻簪羽鳯凰雕逶迤梁家髻【逶迤疑作倭堕后汉书梁冀妻孙寿作堕马髻古今注倭堕髻堕马之遗制也】冉弱楚

  • 卷三十一 【宋遗老】·陈衍

    ●元诗纪事卷三十一 【 宋遗老】侯官陈衍辑赵复汪元量唐珏林景熙谢翱郑思肖刘应凤周密钱选罗椅刘辰翁熊禾梁栋高晞远牟巘李珏魏新之何鸣凤高镕陈杰林月香莫仑钱仲鼎

  • 赵嘏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赵嘏,字承祐,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会昌进士。官渭南尉 。痒七律,笔法清圆熟练,时有警句, 有《渭南集》。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 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 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 红衣落

  • 第三十七场·田汉

    蒲鲁喝 (唱)本帅领兵到南方,顺者昌来逆者亡!莫不是敌人从天降,烧得我军苦难当。报子 (上)哈吉蒂将军阵亡。敌人集中船舰向我军杀来了。蒲鲁喝 再探。敌人用兵神速,必有能将。番将(报)请元帅改乘小船,速归大营。蒲鲁喝 为何如

  • 梁本纪下第八·李延寿

    太宗简文皇帝讳纲,字世赞,小字六通,武帝第三子,昭明太子母弟也。天监二年十月丁未,生于显阳殿。五年,封晋安王。普通四年,累迁都督、雍州刺史。中大通三年,被征入朝,未至,而昭明太子谓左右曰:“我梦与晋安王对奕扰道,我以班剑授之

  • 卷一百九·列传第四十七·脱脱

        完颜素兰 陈规 许古   完颜素兰,一名翼,字伯扬,至宁元年策论进士也。贞祐初,累迁应奉翰林文字,权监察御史。二年,宣宗迁汴,留皇太子于燕都,既而召之,素兰以为不可,平章高琪曰:“主上居此,太子宜从。且汝能保都城

  • 国朝名臣事略卷第十一·苏天爵

    ○左丞李忠宣公(德辉) 左丞李忠宣公 卷十一之一 公名德辉,字仲实,通州潞县人。初事潜邸。中统元年,授燕京宣抚使。历山西宣慰使、太原路总管。至元五年,召为右三部尚书。八年,拜北京行省参知政事。十一年,迁安西王相。明年,以

  • 吴王问保威强不失之道晏子对以先民后身第十一·晏婴

    晏子聘于吴,吴王曰:“敢问长保威强勿失之道若何?”晏子对曰:“先民而后身,先施而后诛,强不暴弱,贵不凌贱,富不傲贫;百姓并进,有司不侵,民和政平;不以威强退人之君,不以众强兼人之地;其用法,为时禁暴,故世不逆其志;其用兵,为众屏患,故民不

  • 卷一百八十七·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八十七邢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六十观象授时唐书志日躔盈缩略例曰北齐张子信积候合蚀加时觉日行有入气差然损益未得其正至刘焯立盈缩躔衰术与四象升降麟德术因之

  • 卷三十七·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三十七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方丘祭地蕙田案周礼大司乐以冬日至祀天于圜丘夏日至祭地于方泽此王者父事天母事地之正礼稽之经传凡坛壝圭璧瘗埋乐舞祝词皆与祀天逈别

  • 卷三十八·张廷玉

    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三十八附錄經傳【案聖經絶筆獲麟弟子欲記孔子之卒採魯史以續之至十六年四月而止左氏則終於悼公之四年大全於獲麟以後經傳皆刪而不錄今考韓趙魏共滅知伯左傳以是終通鑑以此始故仍附錄於

  • 释氏护教编后记·朱时恩

    释氏护教编后记宋濂西方圣人。以一大事因缘。出现於世。自从鹿野苑中。直至於跋提河。演说苦空无我无量妙义。随机钝利。分为顿渐。无小无大。尽皆摄入萨婆若海。既灭度后。其弟子阿难陀。多闻总持。有大智慧。结集为

  • 序·佚名

    序粤维教外别传实非文字之学锻圣炼凡须是恶▆钳锤整顿初机妙在师严如竹浪禅师参遍诸方仍归昭觉于丈和尚麈拂之下而获妙谛受托之后隐逸青城初誓不出人前有时孤峰顶上目视云霄绝尘绝迹为懒瓒亮座主之俦有时十字街头逢

  • 普济方·朱橚

    医方类著作。168卷。明朱橚等编。朱橚,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先封吴王,洪武十一年封为周王,死后谥“定”,后世称周定王。本书取古今方剂汇辑而成,教授滕硕、长史刘醇等多人参与考定。成书于永乐四年(1406)。原书已佚

  • 节孝语录·徐积

    一卷。北宋徐积撰。徐积字仲车,山阳人。进士。元祐初授扬州司户参军,为楚州教授。历和州防御推官,改宣德郎。卒于监中岳庙,政和六年(1116)赐谥孝处士。是书,为其门人江端礼所录。《文献通考》载一卷,与今本合。其中“说经”

  • 法集要颂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即出曜经三十三品法偈,皆是佛所说也。天息灾生在北印度迦湿弥罗国,是中印度惹烂驮罗国密林寺僧,施护则是北印度乌填曩国帝释宫寺僧。他们原系同母兄弟,在太平兴国五年(980)一同携带梵本来京,也受到优待。那

  • 破庵祖先禅师语录·破庵祖先

    全一卷。又作破庵和尚语录。南宋僧破庵祖先(1136~1211 )撰,圆照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一册。收录卧龙山咸平禅院语录、平江府秀峰禅院语录、广寿慧云禅院语录、穹窿山福臻禅院语录、秉拂、普说、法语、偈赞、行状、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