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悲经迦叶品第五

尔时阿难。在佛床边悲啼流泪闷绝躄地,犹如临崖斫断大树。作如是言:婆伽婆涅槃速修伽陀涅槃太速。众生中宝大慈悲者隐没太速。世间大灯世间大炬天人中最隐没太速。生芬陀利於世间中隐没太速。众生龙象善自调者,复调众生未调者令调隐没太速。无上导能示世间安隐道者隐没太速。世间慧眼大光普照能示世间隐没太速。世间盲冥无引导者,生父母於世间中隐没太速。世间孤独无所恃怙。众生中宝。云何明日我更不见。唯有名在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止。阿难。莫忧悲。我曾告汝一切所爱称意等事。和合之法必有离散。难。有为诸法生法有法觉知法因缘法灭坏法。若不坏者,无有是处。彼若得住。亦无是处阿难。假使久住法当如是必亦有离。是故阿难汝莫忧悲。尔时阿难。瞻仰尊颜目不暂舍思是已,亦复躄地,犹如临崖斫断大树。佛复告言:阿难。止莫忧悲。不以忧悲令我住世。难。我曾告汝一切所爱称意等事。有为和合必当别离。假使久住会亦当灭诸行法尔。阿难汝以身口慈孝如来。无量安乐心无有二。无瞋无恨无有怨雠。尔时阿难。从地而起抆泪言:世尊,我何得不愁。何得不悲。我与如是大慈悲者,出一切世间者,怜愍一切世间者一切世间所爱惜者,一切世间所归趣者,导引一切世间者,利益一切世间者,安乐一切世者,如是大宝众生明当别难。尔时阿难。大号哭已抆泪而言:奇哉奇哉。诸行是尸而作陵。能令如是大灯大炬。大日光明无量光炎。百千亿那由他炎幢眷属。普现世间见知念慧界。普照大宝众生隐没太速。大智慧者,大光明者,今於世间隐没太速。世间孤独。作覆者隐没太速。如来具足神通变化。今於世间隐没太速。世尊,我何得不愁。何得不悲。世我今自怪心不破裂以为百分。世尊,我亦自怪不於佛前而取命终。必是世尊神力加我。以义故不取命终。何以故?我於佛所亲承面受。八万四千诸法宝藏受持不忘。未广流布在於方诸天人故。世尊,我为如来神力所加以是义故我不命终。世尊,我何得不愁。何得不悲世尊,我到迦毗罗城世尊生处。释种集时作何等语。可言日种释迦牟尼佛释种中尊。无上王般涅槃耶。我到王舍城毗提希子阿阇世王所。作何等语。可言大师佛日隐没。能拔世间间业箭医王去耶。我到舍婆提城。作何等语。可言大悲怜愍世间者隐没去耶。我到祇陀林孤独长者,而问我言:如来何时来住祇陀林给孤独园。作何言答。我到毗舍离城诸离车子当作何言:可言怜愍世间最大尊师隐没去耶。诸方所有善男子善女人来问义者,作何言答可言是大智人世间智者,断一切疑者,隐没去耶诸方所有诸比丘众。为欲见佛供养礼拜。讯世尊为布萨故。来问法者,来问义者,我更不见不闻彼说得上人法。世尊灭後有如是等通变化修梵行者隐没於世。我何得不愁。何得不悲。作是语已,佛告阿难言:阿难。止。莫忧愁。我之梵行当广流布。久住世间利益天人。阿难。我灭度後过四百年。迦叶共汝及弟子。展转相承作神通变化。修行梵行利益天人。阿难。汝莫忧悲。我之正法当广流布。住世间利益天人。阿难。我涅槃後。迦叶比丘共汝发心。令我阿僧祇亿那由他劫所集。无三藐三菩提法。增益诸善使不退失。何以故?阿难。是迦叶比丘。少欲知足远离精进。乐忘念乐不戏论定慧现前。阿难。迦叶比丘。能於大众示教利喜。於诸梵行说法不惓犹如父阿难。迦叶比丘。於诸四众所见悬远怜愍世间。为欲利益安乐众生诸天人故。发如是心。时阿难白佛言:世尊,迦叶比丘。如是发心。利益安乐几许诸天人众。佛言:阿难。迦叶丘。入涅槃时作是誓愿。愿我灭後以我神力所加持故。令我身衣不变不坏。发毛肤色诸根节亦不变坏。乃至弥勒如来应正遍知出兴世时。令我此身见彼世尊,共作初会。如是第二三大会。以我愿力所加持故。当令多百众生。多千众生。多千万众生。多百千亿那由他众得圣道果。若弥勒佛见我身衣不变。不坏。三会声闻亦见我身不变不坏诸根支节及袈裟已然後我身住在空中。以己身火阇维其身。阇维身已灰炭不现。阿难。是为迦叶发心利益安众生。阿难。迦叶比丘。如是愿力所加持故。成熟如是诸众生已而般涅槃。阿难。迦叶比般涅槃已有四石山当来到迦叶所。覆障其身合成为一。阿难。是迦叶身在彼四石山中身不坏。至弥勒佛出兴於世随尔许时。迦叶比丘身住不坏。及袈裟衣亦住不坏。何以故?阿难持净戒者,修梵行者,有智慧者,所愿能成。非戒不净不修梵行无智有欲所能成也。阿难迦叶比丘。先以愿力所加持故入般涅槃。入涅槃已,彼迦叶身常不变坏。发毛血肉诸根支及以衣服亦不变坏。身亦不臭。乃至弥勒。阿难。彼弥勒佛出兴世时。共彼初会九十六亿比丘众到迦叶所。阿难。是弥勒佛。以迦叶身示彼九十六亿诸比丘众。作如是言:诸比丘此迦叶比丘。於释迦牟尼如来法中。作大声闻住胜头陀。少欲知足远离精进。乐不妄念乐戏论定慧现前。能於多众示教利喜。於诸梵行说法不倦犹如父母。诸比丘,是迦叶比丘。诸四众所见悬远。毕竟无疑随顺多众。诸比丘,汝观迦叶怜愍世间。为欲利益安乐一切诸天故发如是心。阿难。弥勒如来应正遍知。第二会时共九十四亿诸声闻众来到其所。第三时共九十二亿诸声闻众亦来到迦叶所。阿难。彼弥勒佛。示彼九十二亿比丘众言:此迦叶丘。於释迦牟尼如来法中。最大声闻住胜头陀。少欲知足乃至发心。为欲利益安乐一切诸人故。阿难。弥勒如来当於彼时。舒金色右手摩迦叶顶。观察诸比丘言:诸比丘,是迦叶丘。於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後广持正法。而此众中无有一人於我灭後广能如是持我正法如迦者,阿难。是迦叶比丘。於彼第三大会。以本愿力所加持故。住虚空中现种种神通种种变已,以己身火阇维其身。阇维身已灰炭不现。时弥勒佛当於彼时发起迦叶已,为彼九十二诸比丘众数数说法。多百多千多亿那由他百千天人。得圣道果。阿难。迦叶比丘。发心利多众生故。汝亦发心利益安乐多众生故。如是阿难。迦叶比丘及汝发心故。过四百年能持之正法。及作神通种种变化修行梵行。各能增益诸天人众。

猜你喜欢
  新刻玄沙录序·玄沙师备
  无所有菩萨经卷第四·佚名
  维摩经略疏卷第五·智顗
  金刚般若蜜多经白话述义·王骧陆
  阎浮提树荫品第十·佚名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总目·妙叶
  修行胜道退分第二·佚名
  卷一·佚名
  传教西洋之提议·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八·澄观
  卷三百四十九·佚名
  ●参天台五台山记卷第七·成寻
  卷七·道世
  卷二·佚名
  卷三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出 尼奸·周履靖

    〔老旦上〕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旦上〕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裏静室。〔老旦〕是奶奶明日来。〔旦〕明日。〔老旦〕芳春姐。〔旦〕随后到也。〔老旦指介〕小姐卧所在这厢。阿姊们在那厢。〔旦〕起

  • 楔子·秦简夫

    (冲末扮赵国器扶病引净扬州奴、旦儿翠哥上)(赵国器云)老夫姓赵,名国器,祖贯东平府人氏。因做商贾,到此扬州东门里牌楼巷居住。嫡亲的四口儿家属:浑家李氏,不幸早年下世;所生一子,指这郡号为名,就唤做扬州奴;娶的媳妇儿,也姓李,是

  • 参寥子诗集卷二·道潜

    宋 释道潜 撰邵伯道中【二首】一道河流逺接天两行官桞复萧然村舂厯厯鸣何防彷佛孤烟落日邉回首山光古寺基拂天寒木耿斜晖孤撑渐与钟声逺但见风幡竹外飞平山堂观雨午枕藜床梦忽惊桞邉雷送雨如倾蜀冈西望芜城路银竹森

  • 四集卷三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三十古今体一百五首【乙未六】养心殿对雨【四月廿四日】过午云似凑逮未色变黄须臾为昬霾飕?风渐狂又复无雨冀反侧愁不遑岂料风催雨顷刻霔霈霶疾更继以徐历申酉戌长鸳溜如玉瀑扣砌疑银塘丰泽

  • 第八出 知津得渡·丁耀亢

    (净扮左慈、昆仑奴同上)桑田变海海成田,一局棋收几度迁。若要铁船能过海,先寻枯海后寻船。何生,何生!你梦好醒也。(生大叫上)大海何曾干,旧船原自止。不遇吞舟鱼,安知幻如此?(净)我且问你;你既堕入鱼腹,因何得出?(生)我进

  • 卷111 ·佚名

    韩维 同胡江范郡裴二宋司马饮会灵水轩即席赋以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为 华轩压春波,樽酒四座密。 柔软柳间风,舒迟花后日。 晚色帘卷静,欢兴觞行疾。 一陪诸英游,黾勉惭落笔。 韩维 同化光陪宁极之

  • 卷四百四十八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起哲宗元祐五年九月盡其月   九月癸亥,侍御史孫升言:「近除兩浙提點刑獄王瑜為刑部員外郎,瑜在兩浙日,湖州武康縣民陳德堯訴知縣韓宗堯不法,瑜反送本縣施行,轉運判官張璹已坐此得罪。乞罷瑜除命。」詔瑜別與差遣,仍令

  • ●卷三十·陶宗仪

      ◎印章制度《周礼 玺节》郑氏注云:“玺节者,今之印章也。”按许慎《说文》云:“印,执政所持信也。”徐锴曰:“从爪,手以持信也。”卫宏曰:“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惟其所好。然

  • 卷五 负心十三案·丁耀亢

    一、烛影摇红宋太祖赵匡胤以陈桥代周,遂有天下,其弟光义为殿前都虞侯,光美为嘉州防御使。帝天性友爱,光义尝有疾,亲为灼艾。光义觉痛,帝以自灸。每对近臣言:光义龙行虎步,他日必为太平天子。建隆三年,太后病革,遂命太祖继柴多立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十二·佚名

    嘉靖三十八年五月壬申朔汝安王及嫡妃李氏次妃晋氏归葬西山赐祭如寿定王例仍给继妃李氏禄米一千石庄田八百二十顷有奇○升吏部文选司郎中张守直为太仆寺少卿○先是舟山倭遁至旧浯屿结剧贼洪泽珍等栖泊海山水陆分扰巡抚

  • ◎周公末路(男儿报国争先逃)·李定夷

    帝制余孽洪宪巨子杨度,自从六君子之魁,变为八罪魁之一后,伏居天津德国租界,拥资以雄。以为我国警权不及,可以长托庇于德人保护之下,而莫予毒矣。孰意欧战影响,竟间接又间接,而及于彼之身。我国与德国绝交消息传至天津,杨尚不觉

  • 慎独第十·佚名

    善者行之总,不可斯须离,可离非善也。人之须善,犹首之须冠,足之待履。首不加冠,是越类也;足不蹑履,是夷民也。争处显而修善,在隐而为非,是清旦冠履而昏夜倮跣也。荃荪孤植,不以岩隐而歇其芳;石泉潜流,不以涧幽而不清;人在暗密,岂以隐

  • 卷三百·佚名

    △初分难闻功德品第三十九之三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行佛十力甚深性是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行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甚深性是行般若波罗蜜多。何以故?舍利子,佛十力甚深性则非佛

  • 卷三十三·佚名

    △出现光明会第十一之四世尊入城时,无量诸众生。闻空中所说,得眼尽边智。世尊入城时,无量诸众生。闻空中所说,了知眼自性。毕竟空无我,皆获眼清净。耳鼻舌身心,色声香味触。乃至音声名,一切皆如是,贪瞋痴忿慢,慳嫉诳贡高。乃至

  •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三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三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一切大众所问品六卷称随喜品。古本称忧悲叹颂品。六卷取迦叶见纯陀修成菩萨道我亦随喜。古本取佛受纯陀供即入涅槃忧悲叹颂。今取何义以题品目。有二解

  • 坟墓的闯入者·福克纳

    本书是福克纳创作生涯晚期的一部侦探小说,首版于一九四八年。小说讲述镇上一个大户人家的儿子被杀,黑人路喀斯受到怀疑,被抓入狱中。曾得到路喀斯帮助的白人孩子契克不相信他是凶手。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和一个小伙伴及一位

  • 伤寒附翼·柯琴

    伤寒类著作。清初柯琴撰。二卷。琴有《伤寒来苏集》已著录。依据《内经》理论,阐发仲景之学,采用六经分类法,分列诸方,于康熙十三年(1674)撰成是书。上卷为太阳方总论及列方,下卷为阳明方总论及列方、少阳方总论及列

  • 大清报律·佚名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正式颁布的较为完备的新闻法。清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1908年1月)由清政府颁布。由商部、民政部、法部共同起草,经宪政编查馆议复后,奉旨颁行。是在此前的《报章应守规则》、《报馆暂行条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