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五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不善品第四十八入前品中
(四)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众多比丘集普会讲堂。各生此念。今如来甚奇。甚特。过去取般涅槃者。亦复知彼姓名.种族.持戒.翼从。皆悉分明。三昧。智慧.解脱.解脱见慧。身寿有长短。皆悉知之。云何。诸贤。为是如来分别法处。极为清净。知彼诸佛姓字所出之处乎。为是诸天来至佛所而告此耶。
尔时。世尊以天耳彻闻众多比丘各兴此论。便往至诸比丘所。在中央坐。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集此为何等论。欲说何法。
诸比丘白佛言。我等集此。论正法之要。诸人各兴此论议。如来甚奇。甚特。乃能知过去诸佛世尊名字姓号。智慧多少。靡不贯博。甚可奇雅。云何。诸贤。为是如来分别法界。极为清净。知彼诸佛姓字所出之处乎。为是诸天来至佛所而告此耶。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欲得闻过去诸佛神智之力乎。姓字名号.寿命长短耶。
诸比丘对曰。今正是时。唯愿世尊敷演其义。
佛告诸比丘。汝等善思念之。吾当与汝广演其义。尔时。众多比丘从佛受教。
世尊告曰。比丘当知。过去九十一劫有佛出世。号毗婆尸如来.至真.等正觉。复次。三十一劫有佛出世。名式诘如来.至真.等正觉。复于彼三十一劫内有佛。名毗舍罗婆如来出世。于此贤劫中有佛出世。名拘屡孙如来。复于贤劫中有佛出世。名拘那含牟尼如来.至真.等正觉。复于贤劫中有佛出世。名曰迦叶。复于贤劫中。我出现世。释迦文如来.至真.等正觉。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九十一劫中有佛毗婆尸
三十一劫中式诘如来出
复于彼劫中毗舍如来现
今日贤劫中四佛复出世
拘孙那迦叶如日照世间
欲知名字者其号悉如是
毗婆尸如来者出刹利种。式诘如来亦出刹利种。毗舍罗婆如来亦出刹利种。拘屡孙如来出婆罗门种。拘那含牟尼如来出婆罗门种。迦叶如来出婆罗门种。如我今出刹利种。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前佛有现者皆出刹利种
拘孙至迦叶出于婆罗门
最尊无能及我今天人师
诸根而淡泊出于刹利姓
毗婆尸如来姓瞿昙。式诘如来亦出瞿昙。比舍罗婆亦出瞿昙。迦叶如来出迦叶姓。拘楼孙.拘那含牟尼亦出迦叶姓。同上而无异。我今如来姓瞿昙。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如初诸三佛出于瞿昙种
后三至迦叶出于迦叶姓
如我今现在天人所奉敬
诸根而淡泊出于瞿昙姓
比丘当知。毗婆尸如来姓拘邻若。式诘如来亦出拘邻若。毗舍罗婆如来亦出拘邻若。拘屡孙如来出婆罗堕。拘那含牟尼如来亦出婆罗堕。迦叶如来亦出婆罗堕。如我今如来.至真.等正觉出于拘邻若。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如初诸三佛出于拘邻若
后三至迦叶出于婆罗堕
如我今现在天人所奉敬
诸根而淡泊出于拘邻若
毗婆尸如来坐波罗利华树下而成佛道。式诘如来坐分陀利树下而成佛道。毗舍罗婆如来坐波罗树下而成佛道。拘屡孙如来坐尸利沙树下而成佛道。拘那含牟尼如来坐优头跋罗树下而成佛道。迦叶如来坐尼拘留树下而成道果。如我今日如来坐吉祥树下而成佛道。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初一成佛道波罗利树下
式坐分陀利毗舍坐波罗
拘孙坐尸利拘那跋罗下
迦叶拘留树吉祥我成道
七佛天中天照明于世间
因缘坐诸树各成其道果
毗婆尸如来弟子有十六万八千之众。式诘如来弟子之众有十六万。毗舍罗婆如来弟子之众十万。拘屡孙如来弟子之众有八万人。拘那含牟尼如来弟子之众有七万人。迦叶如来弟子之众有六万众。如我今日弟子之众。有千二百五十人。皆是阿罗汉。诸漏永尽。无复诸缚。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百千六万八毗婆尸弟子
百千及六万式诘弟子众
百千比丘众毗舍婆弟子
拘孙八万众拘那含七万
迦叶六万众皆是阿罗汉
我今释迦文千二百五十
皆是真人行布现于法教
遗法余弟子其数不可计
毗婆尸如来侍者。名曰大导师。式诘如来侍者。名曰善觉。毗舍罗婆如来侍者。名曰胜众。拘屡孙如来侍者。名曰吉祥。拘那含牟尼如来侍者。名曰毗罗先。迦叶如来侍者。名曰导师。我今侍者。名曰阿难。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大道及善觉胜众与吉祥
毗罗先导师阿难第七侍
此人供养圣无有不得时
讽诵又受持不失其义理
毗婆尸如来寿八万四千岁。式诘如来寿七万岁。毗舍罗婆如来寿六万岁。拘屡孙如来寿五万岁。拘那含如来寿四万岁。迦叶如来寿二万岁。如我今日寿极减少。极寿不过百岁。
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初佛八万四次佛七万岁
毗舍婆六万拘留寿五万
一万二万年是拘那含寿
迦叶寿二万唯我寿百年
如是。诸比丘。如来观知诸佛姓名号字。皆悉分明。种类出处靡不贯练。持戒.智慧.禅定.解脱皆悉了知。
尔时。阿难白世尊言。如来亦说。过去恒沙诸佛取灭度者。如来亦知。当来恒沙诸佛方当来者。如来亦知。如来何故不记尔许佛所造。今但说七佛本末。
佛告阿难。皆有因缘本末故。如来说七佛之本末。过去恒沙诸佛。亦说七佛本末。将来弥勒出现世时。亦当记七佛之本末。若师子应如来出时。亦当记七佛之本末。若承柔顺佛出世时。亦当记七佛之本末。若光焰佛出现世时。亦当记七佛之名号。若无垢佛出现世时。亦当记迦叶之本末。若宝光佛出现世时。亦当记释迦文之本末。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师子柔顺光无垢及宝光
弥勒之次第皆当成佛道
弥勒记式佛师子记毗舍
柔顺记拘孙光焰记牟尼
无垢记迦叶皆说曩所缘
宝光成三佛亦当记我号
过去诸三佛及以将来者
皆当记七佛曩所之本末
由此因缘故。如来记七佛名号耳。
尔时。阿难白世尊言。此经名何等。当云何奉行。
佛告阿难。此经名曰记佛名号。当念奉行。
尔时。阿难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五)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
是时。师子长者往至舍利弗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师子长者白舍利弗言。唯愿尊者当受我请。
是时。舍利弗默然受请。是时。长者见尊者默然受请。便从坐起。礼足而退。复至大目乾连.离越.大迦叶.阿那律.迦旃延.满愿子.优婆离.须菩提.罗云.均头沙弥.如此上首者请五百人。是时。师子长者即还。办具种种极妙饮食。敷好座具。又白。时到。诸真人罗汉靡所不监。今食具已办。唯愿屈顾。临覆下舍。
尔时。诸大声闻各著三衣。持钵入城至长者家。时。长者见诸最尊坐已定。手自斟酌。行种种饮食。见诸圣众食已讫。行清净水。人施一白[疊*毛]。前受咒愿。
是时。尊者舍利弗与长者说极妙之法。便从坐起而去。还诣静室。
尔时。罗云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世尊问曰。汝今为从何来。
罗云报云。师子长者今日来见请。
佛告之曰。云何。罗云。饮食为妙。为不妙。为细耶。为粗耶。
罗云报曰。饮食极妙。又且丰多。今此白[疊*毛]。从彼得之。
佛告罗云。众僧斯有几人。上坐是谁。
罗云白佛言。和上舍利弗最为上首。及诸神德弟子有五百人。
佛告罗云。云何。罗云。彼长者获福为多乎。
罗云白佛言。唯然。世尊。彼长者得福之报不可称计。施一罗汉其福难限。何况大神妙天人所敬奉。今五百人均是真人。其福有何可量。
佛告罗云。今施五百罗汉之功德。若从众中僧次。请一沙门。请已。供养。计此众中差人之福。及与五百罗汉之福。百倍.千倍.巨亿万倍.不可以譬喻为比。所以然者。众中所差。其福难限。获甘露灭尽之处。罗云当知。犹如有人自誓说曰。吾要当饮此江河诸水。彼人为堪任不乎。
罗云白佛言。不也。世尊。所以然者。此阎浮地极为广大。此阎浮地有四大河。一者恒伽。二者新头。三者私陀。四者博叉。一一河者。从有五百。然此人终不能饮水使尽。但劳其功。事终不成也。
彼人复作是说。我自有方便因缘。可得饮诸水使尽。云何有因缘得饮诸水。尔时。彼人便作是念。我当饮海水。所以然者。一切诸流。皆归投乎海。云何。罗云。彼人能得饮诸水乎。
罗云白佛言。如此方便可得饮水使尽。所以然者。一切诸流皆归乎海。由此因缘故。彼人得饮水尽。
佛告之曰。如是。罗云。一切私施犹如彼流。或获福。或不获福。众僧者如彼大海。所以然者。流河决水以入于海。便灭本名。但有大海之名耳。罗云。此亦如是。今此十人皆从众中出。非众不成。云何为十。所谓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辟支佛.佛。是谓十人皆由众中。非独自立。罗云。当以此方便。知其众中差者。其福不可限量。是故。罗云。善男子.善女人欲求其福不可称计。当供养圣众。罗云当知。犹如有人以酥投水凝。不得广普。若以油投水。则遍满其上。是故。罗云。当念供养圣众比丘僧。如是。罗云。当作是学。
尔时。师子长者闻如来叹说施众之福。不叹说余福。尔时。长者以余时。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师子长者白世尊言。适闻如来而叹说施众之福。不叹别请人之福。自今已后常当供养圣众。
佛告之曰。我不作尔说。当供养圣众。不供养余人。今施畜生犹获其福。何况余人。但我所说者福有多少。所以然者。如来圣众可敬.可贵。是世间无上福田。今此众中有四向.四得及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其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三乘之道者。当从众中求之。所以然者。三乘之道皆出乎众。长者。我观此因缘义。故而说此语耳。亦不教人应施圣众。不应施余人。
尔时。长者白世尊言。如是。如尊教敕。自今已后。若作福业。尽当供养圣众。不选择人施。
尔时。世尊与彼长者说微妙之法。令发欢悦之心。长者闻法已。即从座起。头面礼足。便退而去。
尔时。师子长者意欲施立福业。
尔时。诸天来告之曰。此是向须陀洹之人。此是得须陀洹。施此得福多。施此得福少。
尔时。天人即叹颂曰。
如来叹择施与此诸德士
施此获福多如良田生苗
尔时。师子长者默然不对。尔时。天人复语长者。此是持戒人。此是犯戒人。此向须陀洹人。此是得须陀洹人。此向斯陀含人。此是得斯陀含人。此向阿那含。此得阿那含。此向阿罗汉。此得阿罗汉。此是声闻乘。此是辟支佛乘。此是佛乘。施此得福少。施此得福多。
尔时。师子长者默然不对。何以故尔。但忆如来教诫。不选择而施。
尔时。师子长者复以余时。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我自忆念请圣众饭之。有天来告我言。此是持戒。此是犯戒。此人向须陀洹。此人得须陀洹。乃至三乘皆悉分别。又说此偈。
如来叹择施与此诸德士
施此获福多如良田生苗
时我复作是念。如来教诫不可违戾。岂当生心选择施乎。终无是非之心.高下之意也。时我复作是念。我当尽施一切众生之类。汝自持戒受福无穷。若使犯戒自受其殃。但愍众生。非食不济命。
佛告长者。善哉。善哉。长者。行过弘誓。菩萨所施心恒平等。长者当知。若菩萨惠施之日。诸天来告之。族姓子当知。此是持戒人。此是犯戒人。施此得福多。施此得福少。尔时。菩萨终无此心。此应施。此不应施。然菩萨执意而无是非。亦不言此持戒。亦不言此犯戒。是故。长者。当念平等惠施。长夜之中获福无量。
是时。师子长者忆如来教诫。熟视世尊。意不移动。即于座上。得法眼净。是时。师子长者即从座起。头面礼足。便退而去。
尔时。长者去未久。佛告诸比丘曰。此师子长者忆平等施故。又视如来从头至足。即于座上得法眼净。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优婆塞中第一弟子平等施者。所谓师子长者是。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尊者舍利弗在耆阇崛山中屏猥之处。补纳故衣。尔时。有十千梵迦夷天从梵天没。来至舍利弗所。头面礼足。各围绕侍焉。又以此偈而叹颂曰。
归命人中上归命人中尊
我等今不得为依何等禅
是时。十千梵迦夷天说此语已。舍利弗默然可之。尔时。诸天以见舍利弗默然可已。即礼足退去。诸天去未远。舍利弗即入金刚三昧。
是时有二鬼。一名伽罗。二名优婆伽罗。毗沙门天王使遣至毗留勒天王所。欲论人.天之事。是时。二鬼从彼虚空而过。遥见舍利弗结加趺坐。系念在前。意寂然定。伽罗鬼谓彼鬼言。我今堪任以拳打此沙门头。
优波伽罗鬼语第二鬼曰。汝勿兴此意打沙门头。所以然者。此沙门极有神德。有大威力。此尊名舍利弗。世尊弟子中聪明高才无复过是。智慧弟子中最为第一。备于长夜。受苦无量。
是时。彼鬼再三曰。我能堪任打此沙门头。
优波伽罗鬼报曰。汝今不随我语者。汝便住此。吾欲舍汝去此。
恶鬼曰。汝畏此沙门乎。
优波伽罗鬼曰。我实畏之。设汝以手打此沙门者。此地当分为二分。正尔。当暴风疾雨。地亦振动。诸天惊动。地已振动。四天王亦当惊怖。四天王已知于我等。不安其所。
是时恶鬼曰。我今堪任辱此沙门。善鬼闻已。便舍而去。
时。彼恶鬼即以手打舍利弗头。是时。天地大动。四面有暴风疾雨。寻时来至。地即分为二分。此恶鬼即以全身堕地狱中。尔时。尊者舍利弗即从三昧起。整衣服。下耆阇崛山。往诣竹园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尔时。佛告舍利弗曰。汝今身体无有疾病乎。
舍利弗言。体素无患。唯苦头痛。
世尊告曰。伽罗鬼以手打汝头。若当彼鬼以手打须弥山者。即时须弥山便为二分。所以然者。彼鬼有大力故。今此鬼受其罪报故。全身入阿鼻地狱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甚奇。甚特。金刚三昧力乃至于斯。由此三昧力故无所伤害。正使须弥山打其头者。终不能动其毫毛。所以然者。比丘听之。于此贤劫中有佛。名拘屡孙如来.至真.等正觉。彼佛有二大声闻。一名等寿。二名大智。比丘等寿。神足第一。比丘大智。智慧第一。如我今日舍利弗智慧第一。目乾连神足第一。尔时。等寿.大智二比丘。俱得金刚三昧。当于一时。等寿比丘在闲静之处。入金刚三昧。时。诸牧牛人.牧羊人.取薪草人。见此比丘坐禅。各各自相谓言。此沙门今日以取无常。是时。牧牛人及取薪人集诸草木。[卄/積]比丘身上。以火烧已。而舍之去。
是时。等寿比丘即从三昧起。正衣服。便退而去。是时。比丘即以其日。著衣持钵。入村乞食。时。诸取薪草人见此比丘村中乞食。各各自相谓言。此比丘昨日以取命终。我等以火焚烧。今日复还活。今当立字。字曰还活。若有比丘得金刚三昧者。火所不烧。刀斫不入。水所不漂。不为他所中伤。如是。比丘。金刚三昧威德如是。今舍利弗得此三昧。舍利弗比丘多游二处。空三昧.金刚三昧。是故。诸比丘。当求方便。行金刚三昧。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教汝。如舍利弗比丘。比丘智慧.大智.分别广智.无边智.捷疾之智.普游智.利智.甚深智.断智.少欲知足.闲静勇猛.念不分散.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解脱见慧成就.柔和无争.去恶辩了.忍诸言语.叹说离恶.常念去离.愍念生萠.然炽正法.与人说法无有厌足。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十千诸天人尽是梵迦夷
自归舍利弗于灵鹫山顶
归命人中上归命人中尊
我今不能知为依何等禅
如是弟子花庄严佛道树
如天昼度园快乐无有比
弟子华者。即是舍利弗比丘是。所以然者。此人则能庄严佛树。道树者。即如来是也。如来能覆盖一切众生。是故。比丘。当念勤加勇猛精进。如舍利弗比丘。如是。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五
猜你喜欢 涅槃论一卷·佚名 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第四·圆照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序·圆瑛 功德品第四·佚名 遗教经论一卷·佚名 成唯識論卷第五·欧阳竟无 宗镜录卷第二十八·延寿 卷三百二十·佚名 妙吉祥平等瑜伽秘密观身成佛仪轨·佚名 佛説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卷中·欧阳竟无 止观辅行搜要记卷第二·湛然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第二·义天 卷四十九·佚名 法界安立图卷上之上·佚名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四·圆悟克勤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