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原诗

诗论著作。清叶燮著。四卷。旨在推究诗之本源,探讨诗歌创作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分内、外二篇,内篇“标宗旨”,外篇“肆博辨”,体系严整。论诗首倡源流正变、沿革因创之说,认为诗歌的发展是由源及流,由本及末的生生不息的过程,反对执源而遗流或得流而弃源的片面行为,把沿革因创的辩证统一,看作是诗歌发展的自身规律。同时还认为时有正变,而“诗变而仍不失其正”,诗歌发展的大势是“踵事增华”,“因时递变”。从理论上根本否定了复古拟古的风尚。其次,就创作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提出了理、事、情和才、胆、识、力之说。理、事、情概括了作为诗歌表现对象的客观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而才、胆、识、力则综合了作为创作主体的诗人的才能、胆量、见识和笔力,四者之中,尤以“识”为主。所论高屋建瓴,自具系统,识见远远突过前人。此外,还把诗人之“胸襟”视为“诗之基”;又认为诗无定法,以克肖自然为法,以及对艺术思维中的虚实相成、有无互立、“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的认识等,都是深中肯綮之论,部分地揭示了创作的本质规律,把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也是继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之后,最具系统性的诗歌理论著作。但因其未能摆脱儒家传统观念的束缚,因而也就无法把其初露端倪的艺术辩证法贯彻到底。在探讨文学发展的规律时,也往往忽视社会生活诸因素的影响,此为历史局限性所在。有《己畦集》本、《清诗话》本和人民文学出版社霍松林校注本(1979年版)。

《原诗》全部章节目录

(1)内篇(上)
(2)内篇(下)
(3)外篇(上)
(4)外篇(下)
(5)原诗叙(据己畦集)
(6)原诗跋(据昭代丛书)

猜你喜欢
  虎牢关三战吕布·郑光祖
  藏春集·刘秉忠
  西清诗话·蔡絛
  凤池吟稿·汪广洋
  过去的生命·周作人
  鸾鎞记·叶宪祖
  海叟集·袁凯
  竹山词·蒋捷
  列朝诗集·钱谦益
  美人赋·司马相如
  诗纪匡谬·冯舒
  海绡说词·陈洵
  蕉庵诗话·魏元旷
  古诗纪·冯惟讷
  黄遵宪诗集·黄遵宪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二·杨慎

      ○捣衣  《字林》云:“直舂曰捣。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舂米然。”今易作卧杵,对坐捣之,取其便也。尝见六朝人画《捣衣图》,其制如此。图後有行书魏瓘赋云:“夜如何其,秋兮已半。拽鲁缟,攘皓腕。

  • 载记第十三 苻坚上·房玄龄

    苻坚,字永固,一名文玉,雄之子也。祖洪,从石季龙徙邺,家于永贵里。其母苟氏尝游漳水,祈子于西门豹祠,其夜梦与神交,因而有孕,十二月而生坚焉。有神光自天烛其庭。背有赤文,隐起成字,曰“草付臣又土王咸阳。”臂垂过膝,目有紫光。洪

  • ○吏部鬻官案·许指严

    吏部鬻官盖时时有之,惟庆邸时则定价招徕,明目张胆,较为显著耳。初,庆邸贿赂公行,外省官吏,几无不以贿得者。言官哗然,朝旨终不问。及振大爷之杨翠喜案出,御史江春霖辈上疏力击,反得罪官之结果,言路益愤。诸谏台会议松筠庵曰:“不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佚名

    弘治十一年八月甲子朔录故南京礼部尚书倪谦之子泽于中书舍人习字出身以泽自陈谦在天顺中尝有春宫讲读之劳也 给崇信伯费柱岁禄一千石本色四百石折色六百石 虏入辽东宁远境军士死者一人掠去者一人守备都指挥王臣率众出

  • 卷之四百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之五百七十五·佚名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六月。庚申朔。上诣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丁亥皆如之。记注○谕内阁、昨据端方、冯煦等电奏、安徽巡抚恩铭、赴灾警学堂考验。该学堂会办道员徐锡麟、胆敢率血

  • 澄斋日记 光绪廿三、廿四年丁酉、戊戌·恽毓鼎

    丁酉八月二十日晴。寅刻入内,递折谢恩。故事,凡升授三日之内,皇上有挪动,须在道旁碰头。本日圣驾诣颐和园,因径至神武门外,在东屋(俗名花园屋子)与高熙廷年丈(赓恩)、黄慎之世丈(思永)会齐(侍讲王荣商不到),先期往西屋见御前大臣(清语

  • 宦游偶记·徐一士

    石埭陈惟彦《宦游偶记》,凡一册,分上下二卷,戊午(民国七年)五月在北京排印行世,弁以民国六年六月张謇书后。丁巳(民国六年)秋九月陈澹然题词,丁巳严修序,癸丑(民国二年)自序,卷末缀以丁巳六月弟惟庚、丁巳秋弟惟壬各一跋。自序云:&l

  • 卷二·楼昉

    钦定四库全书两汉诏令卷二宋 林虙 编西汉二惠帝吏唯给军赋吏所以治民也能尽其治则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今吏六百石以上父母妻子与同居及故吏尝佩将军都尉印将兵及佩二千石官印者家唯给军赋他无有所与两汉诏令

  • 二九 转变·邹韬奋

    《生活》周刊所以能发展到后来的规模,其中固然有着好多的因素,但是可以尽量运用本刊自身在经济上的收入,——尽量运用这收入于自身事业的扩充与充实——,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关于这一点,我在上次已经略为谈过了。所以能办

  • 137.陈后主亡国·林汉达

    陈武帝建立南陈王朝的时候,北方的东魏、西魏已经分别被北齐、北周代替。公元550年,东魏高欢的儿子高洋建立了北齐,公元557年,西魏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建立了北周。北齐和北周互相攻战,到北周武帝时,灭掉了北齐,统一了北方。北

  • 至乐第十八·刘文典

    〔释文〕以义名篇。乐音洛。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 〔注〕忘欢而后乐足,乐足而后身存。将以为有乐耶?而至乐无欢。将以为无乐耶?而身以存而无忧。 〔疏〕此假问之辞也

  • 卷第三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三十七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智品第八之三已说如来不共功德。共功德今当辩。颂曰。复有余佛法  共余圣异生谓无诤愿智  无碍解等德论曰。世尊复有无量功德。与余圣者及异生共。谓

  • 卷第一百二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二十五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业蕴第四中自业纳息第五之二若业是自业。此业定当受异熟耶。答应作四句。有业是自业。此业定当不受异熟。谓业已得今有异熟。及业异熟已生正受

  • 密咒圆因往生集·智广

      夏 智广等集  密咒圆因往生集序  窃惟总持无文。越重玄于化表。秘诠有象。敷大用于域中。是以佛证离言。廓圆镜无私之照。教傅密语。呈神功必效之灵。一字包罗。统千门之妙理。多言冲邃。总五部之旨归。众德

  • 卷第六·佚名

    嘉兴大藏经 自闲觉禅师语录自闲觉禅师语录卷第六住荆溪芙蓉寺嗣法门人 住古尧乾明寺嗣法门人洪暹 编书问复埽庵谭司成昔世尊以佛法付嘱宰官居士作吾门内外护者恐其波旬炽盛正法凋零所以历代王臣勇心墙堑尽力护持

  • 三湘从事录·蒙正发

    明代崇阳人蒙正发圣功撰。蒙 正发于南明隆武元年 (1645) 十月在蒙阳起兵复城, 遂至湖南,依于督师何腾蛟、巡抚章旷题为参军,身历 行间,据其见闻,撰成此书。乙酉十月大顺农民刘体 纯、王进才等联明抗清之战,克复岳阳,直抵汉水

  • 贤劫经·佚名

    梵名Bhadrakalpika -su^tra 。凡八卷。又称■陀劫三昧经、贤劫定意经。梵文原典已佚,现存藏译本与汉译本等。汉译本乃西晋竺法护于永康元年(300,一说永平元年)译出,计二十四章。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内容叙述佛陀在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