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发愿文第十

  稽首圆满遍知觉。寂静平等本真源。相好严特非有无。慧明普照微尘刹。稽首湛然真妙觉。甚深十二修多罗。非文非字非言诠。一音随类皆明了。稽首清净诸贤圣。十方和合应真僧。执持禁戒无有违。振锡携瓶利含识。卵生胎生及湿化。有色无色想非想。非有非无想杂类。六道轮回不暂停。我今稽首归三宝。普为众生发道心。群生沉沦苦海中。愿因诸佛法僧力。慈悲方便拔诸苦。不舍弘愿济含灵。化力自在度无穷。恒沙众生成正觉。

  说此偈已。我复稽首归依。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僧前。承三宝力。志心发愿。修无上菩提。契从今生。至成正觉。中间决定。勤求不退。未得道前。身无横病。寿不中夭。正命尽时。不见恶相。无诸恐怖。不生颠倒。身无苦痛。心不散乱。正慧明了。不经中阴。不入地狱。畜生饿鬼。水陆空行。天魔外道。幽冥鬼神。一切杂形。皆悉不受。长得人身。聪明正直。不生恶国。不值恶王。不生边地。不受贫苦。奴婢女形。黄门二根。黄发黑齿。顽愚暗钝。丑陋残缺。盲聋喑哑。凡是可恶。毕竟不生。出处中国。正信家生。常得男身。六根完具。端正香洁。无诸垢秽。志意和雅。身安心静。不贪嗔痴。三毒永断。不造众恶。恒思诸善。不作王臣。不为使命。不愿荣饰。安贫度世。少欲知足。不长畜积。衣食供身。不行偷盗。不杀众生。不啖鱼肉。敬爱含识。如我无异。性行柔软。不求人过。不称己善。不与物诤。怨亲平等。不起分别。不生憎爱。他物不悕。自财不吝。不乐侵犯。恒怀质直。心不卒暴。常乐谦下。口无恶说。身无恶行。心不谄曲。三业清净。在处安隐。无诸障难。窃盗劫贼。王法牢狱。枷杖钩锁。刀枪箭槊。猛兽毒虫。堕峰溺水。火烧风飘。雷惊霹雳。树折岩颓。堂崩栋朽。挝打怖畏。趁逐围绕。执捉系缚。加诬毁谤。横注钩牵。凡诸难事。一切不受。恶鬼飞灾。天行毒疠。邪魔魍魉。若河若海。崇山穹岳。居止树神。凡是灵只。闻我名者。见我形者。发菩提心。悉相覆护。不相侵恼。昼夜安隐。无诸惊惧。四大康强。六根清净。不染六尘。心无乱想。不有昏滞。不生断见。不着空有。远离诸相。信奉能仁。不执己见。悟解明了。生生修习。正慧坚固。不被魔摄。大命终时。安然快乐。舍身受身。无有怨对。一切众生。同为善友。所生之处。值佛闻法。童真出家。为僧和合。身身之服。不离袈裟。食食之器。不乖盂钵。道心坚固。不生憍慢。敬重三宝。常修梵行。亲近明师。随善知识。深信正法。勤行六度。读诵大乘。行道礼拜。妙味香花。音声赞呗。灯烛台观。山海林泉。空中平地。世间所有。微尘已上。悉持供养。合集功德。回助菩提。思惟了义。志乐间静。清素寂默。不爱喧扰。不乐群居。常好独处。一切无求。专心定慧。六通具足。化度众生。随心所愿。自在无碍。万行成就。精妙无穷。正直圆明。志成佛道。愿以此善根。普及十方界。上穷有顶。下极风轮。天上人间。六道诸身。一切含识。我所有功德。悉与众生共。尽于微尘劫。不惟一众生。随我有善根。普皆充薰饰。地狱中苦恼。南无佛法僧。称佛法僧名。愿皆蒙解脱。饿鬼中苦恼。南无佛法僧。称佛法僧名。愿皆蒙解脱。畜生中苦恼。南无佛法僧。称佛法僧名。愿皆蒙解脱。天人阿修罗。恒沙诸含识。八苦相煎迫。南无佛法僧。因我此善根。普免诸缠缚。南无三世佛。南无修多罗。菩萨声闻僧。微尘诸圣众。不舍本慈悲。摄受群生类。尽空诸含识。归依佛法僧。离苦出三涂。疾得超三界。各发菩提心。昼夜行般若。生生勤精进。常如救头然。先得菩提时。誓愿相度脱。我行道礼拜。我诵经念佛。我修戒定慧。南无佛法僧。普愿诸众生。悉皆成佛道。我等诸含识。坚固求菩提。顶礼佛法僧。愿早成正觉

  禅宗永嘉集(终)

猜你喜欢
  神僧传卷第一·朱棣
  佛说八无暇有暇经全文·佚名
  序·寒松智操
  彰所知论序·佚名
  维摩经玄疏卷第二·智顗
  散种章第一·佚名
  实用佛学辞典序·太虚
  卷五百八十·佚名
  卷上·佚名
  卷之二十·纪荫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五·唐慧琳
  苏悉地羯罗供养法卷下·佚名
  碧岩录卷第八·圆悟克勤
  戒品第二十五·佚名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五·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青幕子妇·唐圭璋

      原为妓,能诗词。   减字木兰花   清词丽句。永叔子瞻曾独步。似恁文章。写得出来当甚强。

  • 卷三十八·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三十八目録【六十字】临江仙【又一体】苏轼【十二首】秦观晁补之【十一首】陈师道李之仪【二首】贺铸毛滂【三首】杜安世舒亶赵令畤晁冲之【二首】

  • 第二十七回 刘太后极乐归天 郭正宫因争失位·蔡东藩

      却说天圣六年,同平章事张知白卒。越年,参知政事鲁宗道亦殁。知白,沧州人,虽历通显,仍清约如寒士,所以殁谥文节。宗道,亳州人,生平刚直嫉恶,殁谥简肃。刘太后亦亲临赐奠,称为遗直,嗟悼不置。宋史称刘为贤后,职是之故。曹利用

  • 卷三十六·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三十六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陈杞世家第六 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後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

  • 卷六十五·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六十五明 俞汝楫 编颁令备考传制传制仪凡大祀前三日陈设如常仪文武官各具朝服诣丹墀拜位钟声止仪礼司跪奏请陞殿乐作皇帝御华盖殿具皮弁服出陞座乐止鸣鞭讫

  • 卷九·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录卷九明 黄训 编保治【正德上】陈言治道要务疏【章】臣闻天道以元生万物而圣人体元治万民故即位必称元年而建元必殊徽号葢于天下更新示其所以为治之意

  • 附錄·佚名

    ○大王大妃殿書下行錄。先王八歲,予初覿焉,雖沖年,擧止氣象,儼然成德,譪然誠孝,著於辭色,問寢視膳之節,少不違於禮度。乙酉遘大疾,閱月危澟,英廟憂遑焦煎,自丙戌春,英廟患候,屢朔彌留,至三月極重,先王纔經大疾餘,氣未復之中,遑遑焦煎,日

  • 提要·康熙

    【臣】等谨案庭训格言一卷雍正八年世宗宪皇帝追述圣祖仁皇帝天语亲录成编凡二百四十有六则皆实录圣训所未及载者盖我世宗宪皇帝至孝承顔特防眷注宫闱问视之暇从容温谕指示独详而帝徳同符心源黙合聆受亦能独契故防绎旧

  • 居业録卷七·胡居仁

    (明)胡居仁撰○老佛第七杨墨无父无君老佛人伦物理灭尽非杨墨比也老氏谈道徳然以虚无玄妙为道徳适足灭其道徳佛氏言心性然以寂静空豁为心性适以灭其心性老氏虽虚无然亦终不柰这道理实有何故灭不尽禅家素浄打坐只消一个空

  • 第十七章 22·辜鸿铭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辜讲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终日只是简单地享用每顿丰盛的食物,而头脑中什么也不想,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呀!难道没有赌博及竞技游戏这类事情吗?哪怕是做这样的一

  • 卷七十二·程川

    <经部,五经总义类,朱子五经语类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七十二钱塘程川撰礼十三小戴礼记三问一夫均受田百畆而有食九人八人七人六人五人多少之不等者何以能均曰田均受百畆此等数乃言人勤惰之不齐耳上农夫勤于

  • 礼记析疑卷二十三·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防大记君夫人卒于路寝大夫世妇卒于适寝内子未命则死于下室迁尸于寝统言路寝以夫人正寝亦可谓之路耳熊氏谓卒于君之路寝非也君与羣臣治政之所而夫人寝疾于是可乎皇氏谓世妇以夫人下寝之上为适寝亦非

  • 卷三十·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三十      婺源江永撰奔喪    凶禮十三補經【鄭目録云名曰奔喪者以其居他國聞喪奔赴之禮此于别録属喪服之禮實逸曲禮之正篇也漢興後得古文而禮家又貪其說因合于禮記耳奔喪禮属凶禮也

  • 御制序·佚名

    盖闻摩罗山顶,既最崇而最严;楞伽城中,实难往而难入。先佛弘宣之地,曩圣修行之所,爰有城主,号罗婆那。乘宫殿以谒尊颜,奏乐音而祈妙法。因鬘峰以表兴,指藏海以明宗。所言入楞伽经者,斯乃诸佛心量之玄枢。群经理窟之妙键。广喻幽

  • 宗镜录卷第六·延寿

    夫宗镜本怀。但论其道。设备陈文义。为广。被群机。同此指南。终无别旨。窃不可依文失其宗趣。若悟其道。则可以承绍。可以传衣。如有人问南泉和尚云。黄梅门下有五百人。为甚么。卢行者独得衣钵。师云。只为四百九十

  • 瑜伽论记卷第十八(之上)(论本第六十四至六十六)·遁伦

    释遁伦集撰论本第六十四大段第七决择闻慧地。文有一卷。于中初结前生后。次正辨后结释不现。就正辨中文分有五。一解归依。二解沙门婆罗门别。三解三求。四解内明。五杂决择闻慧地义有十四句。初中有三。初明五处观察

  • 饮流斋说瓷·许之衡

    民国许之衡编著,成书于20世纪20年代。上、下两卷。凡10节。主要根据清末寂园叟《陶雅》中的889条归纳整理。分概说、说窑、胎釉、彩色、花绘、款识、瓶罐、杯盘、杂具、疵伪十节,条理比《陶雅》清楚,易于查阅。立论有

  • 洞玄灵宝千真科·佚名

    洞玄灵宝千真科。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开篇云“吴赤乌三年”(240年)仙公向太上道君请教。本科当撰于六朝。述人间居处道俗仪轨科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