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释 海 潮 音

海潮音第一年第一期出版,我便要作一篇释海潮音,因没有工夫,搁到今日,而第二年第一期又要催著付印矣。但依旧没有工夫能详详细细解释,故祗可笼统将大概意思略为表示,求阅者为我原谅。

一、释海  豁通无住之谓海,深广无际之谓海,含容无量之谓海,出生无尽之谓海,图示名相如下:

  释海图

  由众生心观佛海图    由佛心观众生海图

二、释潮  从缘起息之谓潮:因水、因地、因月、因风、因空等众缘而兴起而平息故。应时往还之谓潮:按年、按月、按次、按日、按时皆适应而流往而漩还故。有大势力之谓潮:金石、土木、人兽、鱼鸟等皆莫能抵逆、莫能禁御、莫能停止故。能为变化之谓潮:桑田、沙渚、堤岸、洲岛等每可被吞于东而吐之西,朝运南而夕移北故。

三、释音  声能感心者之谓音:若各种人造之音乐,及天地时物外激内发,自然流露之种种音声,能感通有血气知觉之类,使之欣、使之哀、使之慕、使之愤、使之下涕、使之忘形者是也。声能诠义者之谓音:若各种人类民族讲话之语音,及一切依音义而形之名句文书诗歌等是也。声能表情者之谓音:若人类或其余有知觉之类之种种叹声、种种呼声是也。声能显性者之谓音;若临济之喝、云门之咦、网明之弹指、云岩之击竹等是也。

四、释海潮  海有不潮者,如二乘之空海。潮有非海者,如三界之有漏。海无永断潮者,潮无不通海者。是直接从海流出旋流归海之潮,谓之海潮,依主释也。是海中所有之潮,谓之海潮,有财释也。有潮之海,然即是潮,谓之海潮,持业释也。

五、释潮音  本无成见,从缘而发之音谓潮音,随顺当机,应时而施之音谓潮音,冲破现前环境,突开时下趋势之言论谓潮音,独造适宜环境,自成优先趋势之言论谓潮音。是潮之音,或音之潮,皆依士释。有此潮义之音,或有此音用之潮,皆有财释。有潮之音故音即潮,有音之潮,故潮即音,皆持业释。

六、释海潮音  

一、依主释:甲、海之潮音:是从惑业苦海而转向性海、空海、心海、觉海所发生之潮音。是从觉海、心海、空海、性海而摄化惑业苦海所发生之潮音。乙、海潮之音:是契实性、应时机、所宣流之有力用、能破立的言论,非玄远迂阔笃时拘墟之说。

二、持业释:甲、海即潮音:海是潮音之体,潮音是海之用,用依于体,体持于用,海不二故潮音亦不二,不二故谓之一音,海即潮音。乙、海潮即音:海潮是音之质,音是海潮之力,力依于质,质持于力,海潮周遍故音亦周遍,周遍故谓之圆音,海潮即音。

三、有财释:甲、海所有之潮音:任何现势实用理想言论,总是性海、业海、空海、心海、觉海之所有故。乙、海潮所有之音:是法界海会人生潮流中所有之觉生音,救世音。

四、相违释:甲、海非潮,乙、海非音,丙、海非潮音,丁、潮非音,戊、潮非海,己、潮非音海,庚、音非海,辛、音非潮,壬、音非海潮。海唯是海,潮唯是潮,音唯是音故,字字不相到故,义义不相涉故,一一圆成实故,一一绝对待故,“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见海刊二卷一期)


猜你喜欢
  卷第十八·佚名
  丹霞淳禅师语录序·丹霞子淳
  第十五章 受纳大精舍·佚名
  佛说法集经卷第六·佚名
  卷十三·佚名
  金刚药叉嗔怒王息灾大威神验念诵仪轨·佚名
  大乘法苑义林唯识章讲录·太虚
   大菩薩藏經卷第十六·欧阳竟无
  卷第一之上·大慧宗杲
  僧格之养成·太虚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第一·明佺
  卷五十九·佚名
  拜访太虚法师记·太虚
  卷四·野竹福慧
  維摩詰所說經品目·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梅鼎祚

    第十一齣 义姤【一江风】〔贴上〕怯春寒。绿衬芳茸浅。娇护金莲倦。我还了韩君平玉合钱。又透出他实信来。囘覆姐姐去。做蜂媒着意花间。逗得花心乱。东家望眼穿。东家望眼穿。西楼好梦圆。说话之间。不觉已到。呀。

  • 烂果·闻一多

    我的肉早被黑虫子咬烂了。我睡在冷辣的青苔上,索性让烂的越加烂了,只等烂穿了我的核甲,烂破了我的监牢,我的幽闭的灵魂便穿着豆绿的背心,笑迷迷地要跳出来了!(曾收入《红烛》,1923 年,上海泰东图书局)

  • 卷118 ·佚名

    洪皓 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前后十六首 萸房觅得惜其陈,拟学宗王问鬼神。 不放黄花资献寿,故飞白雪恼留宾。 一身抱病蹒跚苦,万里思亲况味辛。 正是悲秋增感慨,诗翁摛藻与为春。 洪皓 次韵学士

  • ◎严春棠的金钢钻数目·佚名

    上海人之拥有金钢钻至多者,严春棠与李祖莱二人,可以颉颃一时。二人所蓄之金钢钻量,无法计算,他们用袋装之,布袋各列号码,每一号中,所藏皆为量数相等之钻石,譬如十克拉一枚者则此一袋中,皆十克拉之钻石也。近闻李祖莱与钟可成等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八·佚名

    弘治四年二月丁未朔释奠先师孔子遣少傅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刘吉行礼○给德府济宁王祐木□寻禄米岁二千石本色折色中半兼支○戊申祭 太社 太稷○遣顺天府官祭先农之神○巡按狭西监察御史李兴言狭西自去岁六

  • 二十、扶乩之术·包天笑

      谈起桃坞吴家,我不能不想起一件事来,便是他们家里的乩坛了。他们家里有几个密室,任何人都不能进去,除了舅祖清卿公及砚农、伊耕两表叔之外,尤其是女人。他们家里的女人,从未入内,我的祖母也从未进去过。他们都呼这几间密

  • 卷三十八·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三十八盛事十四夀民夀妇【四】乾隆五十二年旌表夀民魏怀朴夀妇范氏等二十人礼部谨题为题请旌表事据山东廵抚明兴疏称太和保合如天之大德曰生纯嘏缉熙薄

  • 卷一百三十·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三十 朱批陈天培奏摺 雍正二年六月初一日江南崇明水师总兵官【臣】陈天培谨 奏为 圣治弥隆海疆宁谧事窃【臣】於二月初一日带领官兵驾船出洋巡哨五月以来风恬浪静盗息民安商渔船只往返游

  • 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孔子

    【原文】 子曰:“不曰‘如之何①,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注释】 ①如之何:怎么办。连言“如之何”,是反复考虑怎么办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也不知拿他怎么办了啊!” 【读解】 凡

  • 补飨礼·诸锦

    左賛善诸锦辑仪礼十七篇有燕礼公食大夫礼而无飨礼飨礼亡矣其见于周礼春秋传戴记者犹可考也今据周官宾客之聨事而比次之并取传记中相发明者条注扵其下以补亡竢説礼者取裁焉飨礼大宰掌宾客之式币帛之式好用之式春秋传昭

  • 第三章 6·辜鸿铭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辜讲这一章第一节所提到的那个很有权势的贵族头领(季孙氏)准备到泰山山顶去祭天(一种帝王特权),孔子听闻后对在这个贵族门下效力的学

  • 卷七·王鸿绪

    <经部,诗类,钦定诗经传说汇纂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诗经传说彚纂卷七唐一之十集传唐国名本帝尧旧都【郑氏康成曰今曰大原晋阳是尧始居此後乃迁河东平阳】在禹贡冀州之域大行恒山之西大原大岳之野【孔氏颖逹曰大行恒山皆在

  • 卷四·杨复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图钦定四库全书仪礼圗卷四      宋 杨复 撰乡饮酒礼第四【郑目録云诸侯之乡大夫三年大比献贤者能者于其君以礼賔之与之饮○疏曰凡乡饮酒之礼其名有四此賔贤能一也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

  • 卷十六·佚名

    尔时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所有如来广大威德。愿佛世尊为说少分佛言:善男子,汝当谛听。我今为汝。略说如来广大威德。除盖障菩萨白佛言:善哉世尊,愿乐欲闻。於是除盖障菩萨受教而听。佛言:善男子,如来成就大慈无量平等。普及

  • 中二·元照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中二释十三僧残第一戒(佛在舍卫。迦留陀夷欲盛身瘦便念弃失。诸根悦豫。佛诃制戒)。标名言故者对下开通不作意也。释相中初科。准戒疏意不独此篇余篇皆尔。举之可知。喜字去呼犹好也又数也。次科为

  • 卷第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十六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缘起品第四之五如是已辩有情世间器世间今当辩。颂曰。安立器世间  风轮最居下其量广无数  厚十六洛叉次上水轮深  十一亿二万下八洛叉水  余凝结成

  •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佚名

    凡十卷。唐代般若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八册。略称六波罗蜜经、六度经。内容讲述护持国界及菩萨所修六波罗蜜之法。计分十品:(一)归依三宝品,(二)陀罗尼护持国界品,(三)发菩提心品,(四)不退转品,(五)布施波罗蜜多品,(六)净戒波

  • 难提释经·佚名

    一卷,西晋法炬译,佛为难提比丘解释五法六念。出杂阿念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