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 海 潮 音
海潮音第一年第一期出版,我便要作一篇释海潮音,因没有工夫,搁到今日,而第二年第一期又要催著付印矣。但依旧没有工夫能详详细细解释,故祗可笼统将大概意思略为表示,求阅者为我原谅。
一、释海 豁通无住之谓海,深广无际之谓海,含容无量之谓海,出生无尽之谓海,图示名相如下:
释海图
由众生心观佛海图 由佛心观众生海图
二、释潮 从缘起息之谓潮:因水、因地、因月、因风、因空等众缘而兴起而平息故。应时往还之谓潮:按年、按月、按次、按日、按时皆适应而流往而漩还故。有大势力之谓潮:金石、土木、人兽、鱼鸟等皆莫能抵逆、莫能禁御、莫能停止故。能为变化之谓潮:桑田、沙渚、堤岸、洲岛等每可被吞于东而吐之西,朝运南而夕移北故。
三、释音 声能感心者之谓音:若各种人造之音乐,及天地时物外激内发,自然流露之种种音声,能感通有血气知觉之类,使之欣、使之哀、使之慕、使之愤、使之下涕、使之忘形者是也。声能诠义者之谓音:若各种人类民族讲话之语音,及一切依音义而形之名句文书诗歌等是也。声能表情者之谓音:若人类或其余有知觉之类之种种叹声、种种呼声是也。声能显性者之谓音;若临济之喝、云门之咦、网明之弹指、云岩之击竹等是也。
四、释海潮 海有不潮者,如二乘之空海。潮有非海者,如三界之有漏。海无永断潮者,潮无不通海者。是直接从海流出旋流归海之潮,谓之海潮,依主释也。是海中所有之潮,谓之海潮,有财释也。有潮之海,然即是潮,谓之海潮,持业释也。
五、释潮音 本无成见,从缘而发之音谓潮音,随顺当机,应时而施之音谓潮音,冲破现前环境,突开时下趋势之言论谓潮音,独造适宜环境,自成优先趋势之言论谓潮音。是潮之音,或音之潮,皆依士释。有此潮义之音,或有此音用之潮,皆有财释。有潮之音故音即潮,有音之潮,故潮即音,皆持业释。
六、释海潮音
一、依主释:甲、海之潮音:是从惑业苦海而转向性海、空海、心海、觉海所发生之潮音。是从觉海、心海、空海、性海而摄化惑业苦海所发生之潮音。乙、海潮之音:是契实性、应时机、所宣流之有力用、能破立的言论,非玄远迂阔笃时拘墟之说。
二、持业释:甲、海即潮音:海是潮音之体,潮音是海之用,用依于体,体持于用,海不二故潮音亦不二,不二故谓之一音,海即潮音。乙、海潮即音:海潮是音之质,音是海潮之力,力依于质,质持于力,海潮周遍故音亦周遍,周遍故谓之圆音,海潮即音。
三、有财释:甲、海所有之潮音:任何现势实用理想言论,总是性海、业海、空海、心海、觉海之所有故。乙、海潮所有之音:是法界海会人生潮流中所有之觉生音,救世音。
四、相违释:甲、海非潮,乙、海非音,丙、海非潮音,丁、潮非音,戊、潮非海,己、潮非音海,庚、音非海,辛、音非潮,壬、音非海潮。海唯是海,潮唯是潮,音唯是音故,字字不相到故,义义不相涉故,一一圆成实故,一一绝对待故,“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见海刊二卷一期)
猜你喜欢 卷第十八·佚名 丹霞淳禅师语录序·丹霞子淳 第十五章 受纳大精舍·佚名 佛说法集经卷第六·佚名 卷十三·佚名 金刚药叉嗔怒王息灾大威神验念诵仪轨·佚名 大乘法苑义林唯识章讲录·太虚 大菩薩藏經卷第十六·欧阳竟无 卷第一之上·大慧宗杲 僧格之养成·太虚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第一·明佺 卷五十九·佚名 拜访太虚法师记·太虚 卷四·野竹福慧 維摩詰所說經品目·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