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之养成
──十四年十一月在日本东亚佛教大会演讲大纲
一 僧与俗之分类
┌─出家五众──僧 ┌─人─┬─佛弟子┤ 有情┤ │ └─在家二众─┬俗 └非人 │ │ └非佛弟子───────┘ ┌─僧──佛弟子──出家在家之七众 人─┤ └非僧──非佛弟子──异道之出家在家徒众及无宗教者
二 僧之六和义
┌身和同住┐ │口和同说│ │意和同志│ 事─┤见和同解├理和同证 │戒和同遵│ └利和同均┘
三 僧与俗区别之要点 一、律仪之区别。二、部类之区别。三、职业之区别。四、人格之区别。 四 僧之必备条件 一、离俗之必要。二、志职业之一致。三、护世讥嫌。四、严守仪制。
修证 信解 无漏……僧之所志 艺术 游戏 有漏……僧不宜志 俗染
五 佛教须有僧之故 一、专职以保持教法。二、专修以提高教格。三、身教以率化信徒。 六 僧格之养成 一、未出家前,先具中学毕业以上之程度,及大体了解佛教,由三皈、五戒具足 正信而发心出家。 二、出家后,于律宗中受持沙弥律仪一年,及受持苾刍律仪一年,令尽离俗染乃 给予受戒证书。 三、入佛教中一宗之专门大学修学五年,及于各国各宗游学五年。 四、入山结茅或闭关三年至十年,戒定加行以期亲证。 五、行解相应,己有内心证验;乃入世为人宏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以尽菩萨 僧职。(满智记)(见海刊第六卷第十二期)
猜你喜欢 本愿药师经古迹上·太贤 沙弥十戒威仪录要·智旭 宗镜录卷第六十一·延寿 说妙法决定业障经·佚名 卷第三十六(杂行长者部下)·宝唱 净土圣贤录续编卷三·胡珽 卷十五·佚名 合部金光明经卷第一·佚名 四分律卷第九(初分之九)·佚名 卷第五十五(第九诵之四)·佚名 卷第二十九·佚名 卷四十六·赜藏主 金刚般若论卷下·佚名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二(本疏第二)·智周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之十四·净挺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