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六

尔时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所有如来广大威德。愿佛世尊为说少分佛言:善男子,汝当谛听。我今为汝。略说如来广大威德。除盖障菩萨白佛言:善哉世尊,愿乐欲闻。於是除盖障菩萨受教而听。

佛言:善男子,如来成就大慈无量平等。普及一切有情。如来於一有情行其慈已,於馀一切尽有情界。普遍行慈亦复如是,乃至等虚空界所行亦然。而实不能得知如来大慈边际。

又善男子,如来成就大悲功德。不与一切声闻菩萨同等。如来於一有情行大悲已,於馀普遍尽有情界所行亦然。为彼有情广作利益又善男子,如来成就说法无尽。如所成就。若或一劫百劫千劫。乃至无量无数劫中。尔所有情若干种类。名言各异理趣不同。如来同时能为说法。然实不能得知如来说法边际又善男子,如来成就无量问答。若诸有情乃至在於有情数者,同时各以种种差别名句文义。问佛世尊,如来於一刹那一腊缚一牟呼栗多中皆悉能答。然实不能得知如来应答辩才究尽之相。

又善男子,如来成就禅定无碍境界。正使一切有情悉住十地。彼等有情。同时俱入无数百千三摩地门。如是入时经于无数亿百千劫。所入三摩地各各别异。然亦不能得知如来所有三摩地门及三摩地境界。

又善男子,如来成就无量色身化门。若诸有情。应以如来色相而得度者,如来於一刹那一腊缚一牟呼栗多中。各各能於彼彼之前现如来身。若诸有情应以别异色相而得度者,如来於刹那中。悉现种种别异之身又善男子,如来成就无量天眼境界。若有有情具天眼光明非肉眼者尽有情界。彼如是等诸有情类。超过算数思惟较计。是等世界。如来悉能一一观见。如观掌中菴摩勤果又善男子,如来成就无量天耳境界若无边世界充满其中。如前所说一切有情。彼如是等诸有情类。同於一刹那中。俱时发声音韵诘曲各各差别。如来悉能同时闻彼一一音声各各解了。

又善男子,如来成就无量胜智。假使无量无边尽有情界等虚空界诸有情类。各各思惟各各计度。随其种种思惟计度。各各造业差别不同。如来於一刹那一腊缚一牟呼栗多中。悉能了知此类有情如是思惟。此类有情如是计度。此类有情造如是业得如是果。如来以其三世无碍清净智力而悉能知。善男子,如来常住三摩呬多。不离三摩呬多。何以故?如来无失念故。诸根不散乱故。无异思惟故。已断一切烦恼故。如来寂静极寂静故。善男子,若有烦恼心即散乱。心散乱故。不能积集一切善法。是故如来已断烦恼。离诸尘染得诸漏尽。获一切法平等自在。成办三摩地三摩钵底境界胜行善男子,如来於一一威仪道。一一三摩地常所修行。乃至入涅槃时所行无失。况复一三摩呬多。善男子,如来如是於无数劫积集功德。是故如来所有功德。不可量不可称。不可思不可计。

尔时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岂非如来於三阿僧祇劫积集功德耶。佛言:不也善男子,如来境界不思议故。若住不可思议菩萨。方能积集。非三阿僧祇劫所能积集。何以故?若菩萨得入一切法平等者,方入劫数。非初发心者之所能入。

除盖障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是所说如来广大威德。若人闻已,能生净信欢喜適悦。当知是人具大福德者,作诸善业者,断诸业障者,广多信解者,是人得近菩提。况复有能於是法中。闻已受持读诵通利。复能广为他人说者,必知是人不久应当得如是等如来广大威德出生。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汝所说,彼人当得诸佛摄护深种善根。於多佛所尊重恭敬。是故若善男子善女人。闻说如来大威德已,勿生疑惑勿起犹豫。若彼善男子善女人。能於七昼夜中。专注系念心不散乱。思惟如来广大威德。随所思惟。深固作意深固信解。随其悟入过七昼夜已,应当严洁敷设种种供养之具。著新净衣起清净心现前谛想。即於是夜得见如来。若复不能依其法式或有所减。但能专注一心者,是人临命终时。亦得如来为现其前。

除盖障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或有人闻宣说如来大威德时。生不信不。佛言:善男子,亦有有情闻说如来大威德已,起粗恶意极损害心。於其说法师所起恶友想。以是缘故。身坏命终堕地狱中。善男子,若复有人闻说如来大威德时生净信心。於彼说法师所起善知识想。起师尊想。如是之人。决定於先世中。曾闻如来如是广大威德之法。世世已来至于今生。而此众会之中。亦复得闻如来功德。善男子,如佛所说若人得闻此正法者,是人先世已曾闻故。

尔时世尊,即乃舒其清净舌相遍覆面轮。覆面轮已次覆顶轮。覆顶轮已旋覆身轮。覆身轮已周匝覆於师子之座。次第覆於菩萨众会及声闻众。乃至帝释梵王护世天等一切大会。如是次第周广遍覆。摄其舌相旋复如故。普告众会而作是言:诸善男子,汝观如来如是舌相。表佛如来言无虚妄。汝等应当各起增上清净信心。当令汝等於长夜中得大利乐。

说是法时。会中八万四千菩萨。得无生法忍。无数百千有情。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复有无数有情。先未曾发菩提心者,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世尊,复告除盖障菩萨言: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善知世俗。何等为十。一者虽复施设色蕴。於胜义谛中。色蕴不可得亦无取著。虽复施设受想行识等蕴。於胜义谛中识蕴不可得亦无取著。二者虽复施设地界。於胜义谛中地界不可得亦无取著。虽复施设水火风空识界。於胜义谛中识界不可得亦无取著。三者虽复施设眼处。於胜义谛中。眼处不可得亦无取著。虽复施设耳鼻舌身意处。於胜义谛中。意处不可得亦无取著。四者虽复施设於我。而胜义谛中。我不可得亦无取著。五者虽复施设有情。於胜义谛中。有情不可得亦无取著。六者虽复施设寿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摩嚩迦。於胜义谛中。皆不可得亦无取著。七者虽复施设世间。於胜义谛中。世间不可得亦无取著。八者虽复施设世间法。於胜义谛中。世间法不可得亦无取著。九者虽复施设佛法。於胜义谛中。佛法不可得亦无取著。十者虽复施设菩提。於胜义谛中。菩提不可得亦无取著。复无得菩提者,善男子,名相施设此说是为世俗之法。而胜义谛亦不离世俗法有。若无世俗之法。即不能得从胜义谛。若菩萨於如是处了知世俗。是即名为善解世俗之法。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善知世俗。

猜你喜欢
  卷九·佚名
  第四持次第瑜伽處發正等菩提心品第二十八·欧阳竟无
  卷五十五(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卷·灌顶
  卷第一·李通玄
  卷四十四·彭绍升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十六般若波羅蜜多分·欧阳竟无
  警人命无常·印光
  书镜月梦──书曰巫山恨吾谓名镜月梦佳·太虚
  卷十六·普济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九·澄观
  卷第十四·昙噩
  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卷下·佚名
  总目卷第三·智旭
  卷第四·如卺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九十五·彭定求

        卷895_1 【诉衷情】魏承班   高歌宴罢月初盈,诗情引恨情。烟露冷,水流轻,   思想梦难成。   罗帐袅香平,恨频生。思君无计睡还醒,隔层城。   春深花簇小楼台,风飘锦绣开。新睡觉,步香阶,   山枕印红腮。

  • 张宰·唐圭璋

      满庭芳   寿字守四月十四   气吐虹霓,笔飞鸾凤,从来锦绣文章。谪仙才调,复见庆流芳。向自题名雁塔,不十载、德播河阳。慰民望,一麾出守,风月任平章。   清和,时欲半,吕仙庭日,正比相当。欣逢初度旦,敢献椒觞。只恐经

  • 熊可量·唐圭璋

      可量,建安崇泰里人。乾道五年(1169)进士。江山尉,历官两浙运干。   鹧鸪天   寿熊尚友   清晓南窗笑语喧。今朝生日胜从前。鹤吞沆瀣神逾爽,松饱风霜节更坚。   调气马,殖心田。几曾佞佛与夸仙。戏衫脱了浑无累

  • 荆棘·周作人

    我们间壁有一个小孩,他天天只是啼哭。间壁的老头子发了恼,荆条落在他的背上。添种许多有刺的荆棘。折下一捆荆棘的枝条,小孩的衣服掉在地上,他要在果园的周围,他要在果园的周围,他的背上着了荆条,他嘴里还只是啼哭,添种许多有

  • 卷五·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五钱塘 王琦 撰乐府四十四首门有车马客行【乐府古题要解门有车马客行曹植等皆言问讯其客或得故旧乡里或驾自京师备述市朝迁谢亲戚雕丧之意也乐府诗集王僧?技録相和歌瑟调三十八曲中有门有

  • 卷三百四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四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六十七 邹缉【字仲熙吉水人】 望峄山 泛舟度清济东望邹峄山遥遥青霞峰明灭烟雾间石厓上突兀峭壁高漓岏鲁邦峙岱宗兹山独相连孤桐生其阳古刻在其巅名

  • 鲁斋集钞·吴之振

    王柏催雨人世如居甑,骄阳不可锄。未闻刍作狗,安得梦维鱼。赋敛民生槁,干戈国计虚。安危关一饱,雨意莫踌躇。题定武兰亭副本玉华末命昭陵土,兰亭神迹埋千古。率更搨本入坚珉,□帝归装投定武。薛家翻刻愚贵游,旧石宣和龛御府。

  • 祖咏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祖咏(699?—746?),洛阳(今属河南)人。 少年时即有诗名,是王维的诗友。王维被贬济州时,曾赠诗给他。诗中说:“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 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可见早年他生活境况很困窘。开元十二年(724)进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杨士奇

    宣德二年八月丙辰朔总兵官阳武侯薛禄等奏七月二十一日率兵于开平东南三百里外剿杀鞑寇上其俘获人口辎重马驼牛羊之数 上遣使赍敕嘉劳之○夜有流星大如鸡弹色青白尾迹有光出参旗西南行入天囷太白犯舆鬼西南星○丁巳遣

  • ◎放屁博士·吴虞公

    王壬秋先生撤名士尿,传为话柄。不谓无独有偶者焉,光复之岁,有某生毕业于东京某大学校,得博士学位,忻忻然负箧归国。见其旧友,大夸彼邦之文明,及已得学位之荣幸。絮絮语人曰:“我所顶者博士巾,所履者博士靴;所服者博士衣;所束者博

  • 卷一百八十六·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八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去邪宋理宗时宰相史嵩之挟边功要君植党颛国沅州教授徐霖上疏历言其奸深之状以为其先也夺陛下之心其次夺士大夫之心而

  • 弇山堂别集卷七十七·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赏赉考下勋臣归乡之赏洪武二十一年信国公汤和还乡赐黄金三百两白金二千两钞三千锭彩段四十表里二十三年魏国公徐辉祖开国公常升曹国公李景隆宋国公冯胜申国公邓镇颕国公傅友徳还乡各赐黄金三百两白金二

  • 治浙成规卷二·佚名

    藩政二 ◆藩政二 清查学田等事严禁凭空扰累闾阎 靠城居民听其安居毋庸拆迁 司狱等官赴省验看酌委佐杂代理 提解积耗选充银匠免提解费知府亲勘工程 省城乍浦二仓公耗米按照时价出粜 捐纳知县到浙未久病故照案酌给银两

  • 卷三·读史汇·李贽

    〔三十篇〕  ● 陈静诚  夫子曰:&ldquo;不在其位,不谋其政。&rdquo;此常理也。然世间固有谋其政而不在其位者,则常理之所未有,从古之所未有,而于静诚陈公仅见之矣。后此若姚恭靖亦可谓能处身于遇主之际者,而恋恋一少师

  • 明雩篇第四五·王充

    【题解】“雩”(yú鱼)是我国古代专门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王充在本篇阐明了自己对雩祭的观点。前一部分驳斥天人感应论,后一部分说明人君举行雩祭是对人民的关怀。他明确指出,“旸(晴)久自雨,雨久自旸”,水

  • 卷三十七(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日藏分菩萨使品第三尔时频婆娑罗王。见未曾见无量阿僧祇梵天。帝释天。那罗延天。四天下转轮圣王。见已心大欢喜。从坐而起在一面立。尔时四使菩萨摩诃萨及其眷属。合掌向释迦牟尼佛。时日行藏菩萨以瞻波迦华鬘散释

  • 楚昭公疏者下船·郑廷玉

    元杂剧剧本。一作《楚昭王疏者下船》;简名《楚昭公》或《疏者下船》。郑廷玉撰。末本。叙春秋时吴王阖庐所藏湛庐宝剑,飞入楚国,屡索不与。遂命伍员、孙武攻楚。楚兵败,楚昭公与弟芈旋及夫人、儿子出奔。过江时,仅有一小

  • 洪范正论·胡渭

    五卷。清胡渭撰。《洪范》系《尚书》重要篇目之一,主要内容详见《洪范口义》条。自汉以来,研治《洪范》者多有其人。渭研治《洪范》,以《洪范》为体,《禹贡》为用,互相推阐,以发明奉若天道之理。此书总结前人之说,指出其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