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五章 受纳大精舍

因“象舍亦无余地,集其处彼虔敬之众于都之南门外[名]快乐难陀园”,为长老设座席令荫凉浓,清凉而翠绿深之王苑。(一、二)又长老由南门出而坐于彼处。只埋于[王]苑多数之名门妇女等亦来其所,坐于长老之近侧,长老为彼女等说贤愚经。(三、四)其内千人之妇女得达初果,如是在其苑已黄昏时侯。(五)

由此,长老等谓:“我等可赴彼[眉沙迦]山。”出去,若此报告王,王立即来。(六)来向长老谓:“已[夜]深,山又甚远。可乐住此难陀园。”(七)如是[答此]言:“过近于都不适。”[王]云:“摩诃眉伽林苑不过远,亦不过近,(八)[树]荫、水具备而快。可乐居住彼处。大德等,可还来。”长老返还彼处。(九)彼返还之处所,于伽丹巴河之畔造名“返还之塔”而建立灵祠。(一〇)车驾之王者由其难陀苑之南方向东方门之摩诃眉伽苑自为长老之带路。(一一)于此处愉快王舍中之调良卧床与座榻,谓:“此处宽请住。”(一二)王礼拜长老等,伴家臣而入都,彼长老等其夜宿于其处。(一三)

大地之王者,翌日早持华近长老等,礼拜,供养华(一四)更问:“住于安稳耶,愉快王苑耶?”“住于安乐,大王!行者愉快王苑。”(一五)彼王问曰:“游园适于僧团耶、否耶,大德!”谓:“适当。”熟知适,不适(一六)长老语[佛陀]受纳竹林精舍事。闻此,彼[王]大悦,大众亦踊跃欢喜。(一七)

为拜长老而来之阿㝹罗妃与五百妇女共得第二果。(一八)彼阿㝹罗妃与五百之妇等共向大地之王者言:“我等应出家,大王!”彼王以此语长老:(一九)“请令此者等出家。”长老[答]王言:“我不适令此等妇女出家。(二〇)有我妹于波吒梨子城为尼,知名谓僧伽蜜多,见闻广大。(二一)大王!由沙门王[佛]之大菩提树王取南枝,同伴优秀比丘尼等(二二)来,遣[使者]于我父王之处,彼长老尼来此令妇女等出家。”(二三)曰:“善哉。”王取最上之水瓶:“此摩诃眉伽林园布施与僧团。”(二四)注奉施水于摩哂陀长老之手,水落于地上时大地震动。(二五)大地之守护者[王]问彼[长老]:“何故大地震动耶?”彼[答]:“树立教于楞伽岛故。”(二六)

贵人[王]向长老献素馨之花,长老赴王宫,向立于彼南方之棉树撒八掴之华。于其处又大地震动,[长老]受彼[王]问,语彼因由:(二七、二八)“[过去]三佛之时亦于此处有道场。大王!今又有僧团行事之个所。”(二九)长老赴王宫之北方美丽莲池,于其处又散同量之华。(三〇)大地于彼处亦又震动,而又问,于语彼[王]其理由言:“大王!此为浴室之莲池。”(三一)上人赴彼王宫之楼门,于其场所供养同量之华。(三二)彼时大地亦震动。身毛甚良之彼王问此理由,而长老以此语彼云:(三三)“此劫中由[过去]三佛取来菩提树南枝植于此处,大地之护者!(三四)我等如来之菩提树南枝亦植此处,大地之主!”(三五)由此,大长老往摩诃姆奢罗之[道场]以散同量之华于其处,(三六)然问此处又起大地震动,语彼其理由言:“僧团之布萨堂可设于此处,大王!”(三七)大贤由此,赴庵罗[树]问答之道场处,王园之守卫,甚熟,以色香味最上之大庵罗果捧献于王,王以美妙之[果实]献与长老。(三八、三九)民众慈念之长老示将坐之样子,王则于其处使敷以上妙之毛毡。(四〇)长老坐于其处,大地之王者献庵罗果,长老味彼后,为莳彼庵罗果种子与王,而王自播其处。长老为其成长,洗手于其上。(四一、四二)于其刹那,彼种子发芽,不久则着叶与实成巨大之树木。(四三)王含彼群众,见彼神通,身毛弥立,敬礼诸长老而止立。(四四)此时长老撒八掴华于其处,其当场又大震动,而[王]问而语彼理由:(四五)“人间之主!此处献种种施物于僧团为配分场所。”(四六)由此,长老赴四宝堂之处,于彼处散同量之华,其处亦大地震动。(四七)王问震动之原因,长老回答:“过去三佛之受纳王苑时(四八)岛民由诸方赍来施物积于此处,同供养三善逝[佛]僧团。(四九)然今此处有四室堂,此可为僧园之食堂。”(五〇)由此辨适处、不适处,[楞伽]岛之灯明摩哂陀大长老赴立大塔之场所,(五一)其时王苑之构内名伽库多之小池,于彼高明之水边(五二)有适于建塔之陆地,长老赴彼处,为王赍八笼之檐葡华。(五三)王以彼等檐葡华献于长老,长老以檐葡华供养彼土地。(五四)于彼处又大地震动,王问彼震动之原因,长老次第语彼理由:(五五)“大王!此为生类之利益安乐,[过去]四佛之常访处适于建塔。”(五六)于此劫最初胜利者拘留孙[佛]出世,通一切法之师,为一切世间之慈愍者。(五七)此摩诃眉伽林称为摩诃提陀,都名阿婆耶(无畏)在伽丹波河之对岸,在彼处有阿婆耶王。彼时,此岛名为抠阇洲。(五八、五九)为罗刹鬼,此处之人民起恶疫头热病,十力拘留孙[佛]见此灾害,(六〇)为扑灭此,于此岛化导众生,果为教流通,押慈悲之力,(六一)伴此等四万之人人由虚空而来立于提婆鸠吒[天峰]山。(六二)于此依正觉者之神力,大王!此时灭全岛之头热病。(六三)立于其处,人王!牟尼王之大牟尼使誓愿:“抠阇洲所有之民,今日可见于我。(六四)又愿来余处之人人皆安稳而且迅速而来。”(六五)放光此牟尼王与浴其光见为山,王及都民速行近之,(六六)捧供物于天神,来此处人人,思伴僧团世间之导师[佛]为天神。(六七)彼王大欢喜,会释彼圣、王[佛],伴来近都招待食事,(六八)与僧团共适于圣王之坐,思此美丽优良座席是无邪障之场所,(六九)大地之王者,华丽之假堂设上妙之床,此处彼僧团共令坐正觉者。(七〇)见世间之导师在此处与僧团共着座,岛民由四方持来赠物,(七一)彼王以己之硬软食物并于彼等由手至手持来之物,令世间导师与僧团共满足。(七二)彼王食后,向坐此处之胜者为绝妙之布施,以献摩诃提陀伽王苑,(七三)此时摩诃提陀王苑不时饰华,请佛之受纳,大地发生震动。(七四)彼导师坐于此处说法,四万之人人达于向果。(七五)胜者于摩诃提陀林为日中休息,黄昏之时,赴适[植]菩提树之土地,(七六)坐彼处入于三昧,由彼起,正觉者为[楞迦]岛之住民之利益而思惟,(七七)“鲁波兰多尼与[他]尼等同持来由我菩提树尸利沙[树]之南枝。”(七八)彼长老尼觉此心,立即伴王近于彼处之树,(七九)大通力者(长老尼)以玛诺西罗石附印南枝,切彼插入黄金之花瓶,(八〇)大王!彼女依神力与五百人之比丘尼等共携菩提树,伴天神等来此处,(八一)伸出正觉者之右手,连同载黄金之花瓶。如来受取其菩提树,(八二)令植此与阿婆耶王,王以此植于摩诃提陀王苑。(八三)正觉者由此再赴北,如来坐于美丽尸利沙树之围中,(八四)为众说法,大王!于彼处领解法之众生有两万。(八五)胜者[佛]由此又赴北方,坐彼处塔波园之地,入于三昧,由此而起,(八六)正觉者为群众而说法,其处又一万生类达向果。(八七)己水瓶为人人崇拜而与,彼比丘尼与其从者共留停此处,(八八)又弟子摩诃提婆与千人之比丘共留停此地,正觉者东方,(八九)立于罗陀那道场教化人人,胜者伴僧团升于虚空而赴阎浮洲。(九〇)

于此劫,第二名拘那含牟尼金智之师,为一切世间之慈愍者。(九一)此之摩诃眉伽林名为摩诃那摩,名为跋阇摩之都在南方。(九二)此时于此名沙灭地之王,时名此[楞伽]岛为婆罗洲。(九三)此时于此婆罗洲有旱魃之灾害,彼胜者拘那含牟尼[佛]见彼灾害,[九四]灭此,于此岛为果众生之化导与教之流通,压于慈悲之力,(九五)伴此等三万之比丘,由虚空而来,立于须摩那峰山,(九六)由正觉者之威神力终止旱魃,由[拘那含牟尼佛之]教消灭时为丰作。(九七)立于彼处,人王!圣王之大圣[佛]誓愿:“婆罗洲之民众,今日总可见我。(九八)又愿来我处之人人皆安稳且速来。”(九九)王及都人,见放光牟尼王及浴光之山速近之(一〇〇)又彼处来之人人呈献供物天神,思伴[比丘]众之世间导师[佛]是天神。(一〇一)彼王大欢喜,会释彼圣王[佛]招待食事伴来近都,(一〇二)思与僧团共适于圣王之坐,美丽殊胜此座席,此无邪障场所,(一〇三)大地之王者,设华丽之假堂与上妙之床,于此处请其[比丘]众与共正觉者就座。(一〇四)岛民见世间之导师于此处与[比丘]众共就座,由四方持来赠物,(一〇五)此王以为自己所作之硬软之食物及以彼等持来之食物,供养世间之导师与[比丘]众充分至饱。(一〇六)彼王食后向坐此处胜者呈献彼绝妙施物摩诃那摩伽王苑。(一〇七)彼时摩诃那摩林,庄严非时之华,请佛受纳!大地震动。(一〇八)彼导师坐此处说法,三万之众达向果。(一〇九)胜者于摩诃那摩林为日中休息,日暮赴昔立菩提树之地,(一一〇)坐彼处住三昧,由此而起,正觉者为[楞伽]岛民之利益,如是思惟:(一一一)“伽那伽达陀比丘尼与诸比丘尼共持来由我菩提树之乌昙跋罗[树]南枝。”(一一二)彼长老尼知彼之此心,立即伴王近彼处之树,(一一三)大通力者[长老尼]用玛诺西罗石附印南枝,自断而插入黄金之花瓶,(一一四)彼女依神力持来菩提树,五百人之比丘尼同伴天神,大王!来此所,(一一五)正觉者伸出右手载彼黄金之花瓶,如来受取,(一一六)令植彼,若与沙灭地王,大地之王者令植彼处之摩诃那摩王苑。(一一七)正觉者由其处赴北尸利沙道场,坐那伽道场为众说法、(一一八)大王!于彼处闻其说法,领解法之生类其数二万。(一一九)[更]赴都之北过去佛所坐之场所,坐于其处入三昧,由此而起,(一二〇)正觉者为众而说法,又于其处一万之生类达向果。(一二一)彼为人人之崇敬,与腰带遗品,伴随从者比丘尼留停此处,(一二二)留停佛弟子摩诃孙摩与一千比丘,正觉者由罗陀那道场此方、(一二三)而立于苏多莎那道场教众,胜者与[比丘]众共升虚空赴阎浮洲。(一二四)

于此劫,第三名迦叶姓胜者,金智之师,为一切世间之慈愍者。(一二五)摩诃眉伽林称为摩诃沙伽罗,名毗沙罗都位于其西方。(一二六)其时于彼处有自称支衍多王,其时,此岛名为慢陀洲。(一二七)此时支衍多王与王弟起凄惨而伤害人之战斗、(一二八)彼大悲之圣者、十力之迦叶[佛]由其战而见失生类之伙,(一二九)灭彼[争]为此岛化导众生,果为教之流通,压慈悲之力,(一三〇)伴此等二万人人,由虚空而来立于须巴库陀[清净峰]山,(一三一)立于彼处,人王!圣主大牟尼已誓愿:“慢陀洲之人人,今日皆见我,(一三二)又愿来我处者,皆安稳速来。”(一三三)王及都人,见放光之牟尼王与浴光之山,速来附近,(一三四)多数之众各各为自获胜利,呈献供物于天神,近于彼山、(一三五)思伴[比丘]众世间之导师是天神。彼王与王子[王弟]亦惊而中止战争。(一三六)彼王大欢喜会释彼圣王,招待食事伴来近都,(一三七)适于圣王之[比丘]众共坐,思此最上美丽座席为无邪障之场所,(一三八)大地之王者令设华丽之假堂与上妙之床,于此处伴彼僧团之正觉者就座。(一三九)见世间导师于此处与[比丘]众共就座,岛民由四方持来赠物,(一四〇)彼王以己所作之硬软食物与彼等持来之食物,供养世间导师与众共饱食。(一四一)彼王食后,向坐此处胜者呈献绝妙之布施物摩诃沙伽罗王苑。(一四二)摩诃萨伽罗林,庄严不时之华,请佛受纳,大地震动。(一四三)彼导师座于此处说法,二万之人人达向果。(一四四)善逝[佛]于摩诃沙伽罗林为日中之休息,夕时赴昔菩提树所立之地,(一四五)坐于彼处住入三昧,由此而起,正觉者思惟为楞伽岛民利益:(一四六)“须丹摩比丘尼携余菩提树之尼拘律南枝今伴诸比丘尼来此。”(一四七)彼长老尼知彼之此心,立即伴王于彼处近彼树,(一四八)大通力者[长老尼]用摩那西罗石附印南枝,自断,插入黄金之花瓶(一四九)彼女以神力运菩提树,与五百人比丘尼共为天神所围绕来至此处,交大地之王者,(一五〇)正觉者伸出右手,如来受取,载黄金之花瓶,(一五一)令植彼,与支衍多王,王令植彼处摩诃沙伽罗王苑,大王!(一五二)由此,正觉者赴北方之那伽道场,坐于阿索伽道场为众说法。(一五三)闻其说法于彼处领解法之生类为四千,人人之王者!(一五四)更赴都之北方彼过去佛所坐之场所,坐其处住三昧,由此而起,(一五五)正觉者为众于此说法,达向果生类其数有一万。(一五六)为人人之崇敬以洗浴衣为遗物而与,伴随从者比丘尼留此处,(一五七)佛弟子萨婆难陀与一千比丘共停留,由河之北方苏达沙那道场,(一五八)往苏玛那沙道场教诫众之胜者伴僧团升虚空往阎浮洲而去。(一五九)

于此劫第四通一切法之师,一切世间之慈愍者,胜者瞿昙。(一六〇)最初彼来此处追除夜叉,第二再来坏诸龙。(一六一)更于伽鲁耶尼[河]为摩尼眼龙所招请,三度来岛与[比丘]众共取食于彼处、(一六二)昔日立菩提树之场所,此塔婆之地,宽坐受用物舍利[塔]之处,(一六三)世间之灯明大圣赴过去佛所立地之此方,于其时楞伽岛无有人之住居,(一六四)教化住岛之天人众及诸龙,与僧团共升于虚空,返还阎浮洲。(一六五)“如斯,王!四佛常访此场所。此场所将来当有塔婆,(一六六)安置一多纳[量]之佛舍利,高有百二十罗陀那[量],知为海摩摩利[祠]。”(一六七)“我建立[其塔]。”大地之王者如斯言:“御身有他多数之务,大地之王!(一六八)彼等当实行,又汝子孙造营此,御身之令弟,副王摩诃那伽之子(一六九)彼为耶陀罗耶伽提沙将来之王,名寇陀波耶王,彼子,(一七〇)彼子名伽伽湾那提沙,王!彼王子当为大王。(一七一)多陀伽摩尼之名为世所知,此大威光神通精进之阿婆耶于此处建立塔婆。”(一七二)

长老如斯语。由长老之语,王于此处立石柱,记下此之事,(一七三)彼大贤、大通力者大摩哂陀长老,由摩诃眉伽林受纳快乐提沙游园,(一七四)无震动,[长老]于八个所使震大地,为行乞如海入于都,(一七五)于王宫食后,由宫殿出,坐于难陀林,于此处为众说火聚喻经,于其处一千之人人达向果,住于摩诃眉伽林。(一七六、一七七)

于第三日长老于王宫摄食,坐于难陀林说蛇喻经,(一七八)令千人之众达领解,由此,大长老赴提沙游园。彼王欲闻说法,(一七九)坐于长老之侧问:“胜者之教树立否,大德!”大长老[答]:“未然,人人之王者!(一八〇)为布萨等之作法,从胜者之教回,人王!若于此处设定结界,则可树立教。”(一八一)大长老所言,王则对彼说:“我住正觉者于教令之内,持光者!(一八二)为速建都,内设定结界。”大王如此申述,长老告彼:(一八三)“如是者,大地之主!汝自量达结界之处,我等决定此。”(一八四)言:“善哉!”大地之主出难陀园如天王,由乐摩诃眉伽林而入自己之宫殿。(一八五)

第四日长老于王宫食事后坐于难陀林,说无始终经,(一八六)于彼处千人之众令服甘露之水,大长老赴摩诃眉伽林园。(一八七)晨早[打]大鼓巡回宏大之都,向精舍之道路并遍庄严精舍,(一八八)车驾之王者驾车,施身所有装饰,与家臣、后宫、荷车、象马俱,(一八九)与多数之随从者共近己游园,于彼处近会释值得尊敬之诸长老、(一九〇)克服伽丹波河之对岸而造沟缘,达于河终止[结界决定事]。(一九一)由王依沟标明记号,[亦明标]三十二之道场与塔波园。(一九二)明标耶!大贤大长老随法亦明了结界内之标,(一九三)圣者其同日定所有之结界。决定此结界事毕,大地震动。(一九四)

第五日目长老于王宫中摄事,坐于难陀林为大众说应啖经,于此处一千之人人令服甘露之水,住于摩诃眉伽林。(一九五、一九六)

第六日长老亦于王宫内食事,坐于难陀林,通于说法之人,说牛粪块经,令一千之人人达于领解,住于摩诃眉伽林。(一九七、一九八)

第七日长老于王宫中食事,坐于难陀林,说转法轮经,令千人之众达于领解,住于摩诃眉伽林。(一九九、二〇〇)如斯持光之人[长老],七日间令八千五百之人人得领解。(二〇一)

彼大难陀林为如是之人而成教光辉之场所,而称为光明林。(二〇二)王先为长老,速以炬火干粘土,于提沙游园令营造塔楼。(二〇三)其塔楼黑色而有光,是故,此于彼处得黑重阁寮之名。(二〇四)由此,令巧造大菩提寺、青铜殿及筹食堂、食堂。(二〇五)多数之寮舍,设殊胜之莲池、昼间处、夜间处等。(二〇六)彼洗恶业人[长老]之浴池畔寮舍称为善浴庵,(二〇七)岛之善灯明[长老]之经行处,彼寮室称为长经行。(二〇八)彼[长老]之顶果[阿罗汉果],达等至定之处,以其故,称此为顶果寮。(二〇九)彼长老于其处据胁息而坐之个所,是故称为“长老所凭之寮舍。”(二一〇)多数之诸天群神,近彼侧坐之个所、为此,称为群神寮。(二一一)彼王之将军提伽桑达伽,为长老由八根之大柱建塔楼,(二一二)于此,此殊胜之优胜者源泉之寮舍,称为提伽桑达将军寮。(二一三)提婆兰毗耶[天爱]之语冠以其名,彼善意之王者[帝须]为无垢意大摩哂陀长老,于楞伽岛此处建立此第一大精舍。(二一四)

善人之信心与感激而起作大王统史

名大精舍受纳第十五章[毕]

猜你喜欢
  玄沙广录序·玄沙师备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之八·净挺
  佛说应法经·佚名
  重刻朝宗禅师语录缘起·朝宗通忍
  成唯识论 第三卷·护法
  卷八十八(元魏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佚名
  卷七十七(後秦三藏鸠摩罗什译)·佚名
  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全文·佚名
  觉社意趣之概要·太虚
  参同一揆禅师语录·超琛
  卷第六十九·佚名
  快目王眼施缘品第三十五·佚名
  观音玄义卷上·智顗
  第七十二章 灌顶祭次第·佚名
  合部金光明经卷第八·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老舍诗选·老舍

    赠广州部队战士话剧团南国芦笙塞北笳,工兵四海好为家。云峰昨开通天路,水库今开遍地花。 壮丽关山迎晓日,风流人物在中华。 英雄姓字君休问,集体光荣最可夸。 一九六五年春节与北京曲艺团诸友欢聚得句弹唱迎春节,东风天地

  • 提要·赖良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大雅集        总集类提要【臣】等谨案大雅集八卷元赖良编良字善卿天台人是集皆録元末之诗分古体四卷近体四卷前有至正辛丑杨维桢序又有至正壬寅钱鼐序末有王逢序不署年月维

  • 巻八·童轩

    ●钦定四库全书清风亭稿卷八(明)童轩 撰○七言絶句读史晏婴慎守封疆欲覇齐故于宣圣惜尼溪从来为国求贤意笑杀当年拥盖妻仪秦游说当时最得名从横朝暮善谈兵自家不学全身计却与诸侯致太平蔺相如事大从来贵息争区区何用胜

  • 卷二十九·本纪第二十九·脱脱

        高宗六   八年春正月戊子朔,帝在建康。丙申,减临安府夏税折输钱。戊戌,张守罢。辛丑,伪齐知寿州宋超率兵民来归。蔡州提辖白安时杀金将兀鲁,执其守刘永寿来降。诏以方议和好,禁沿海州郡遣人过淮招纳。丁未

  • 第二十九回 一炬成灰到头孽报 三帅叛命依次削平·蔡东藩

      却说晋王石敬瑭,既入潞州,即欲引军南向。契丹主耶律德光,意欲北归,乃置酒告别,举杯语敬瑭道:“我远来赴义,幸蒙天佑,累破唐军。今大事已成,我若南向,未免惊扰中原,汝可自引汉兵南下,省得人心震动。我令先锋高谟翰,率五千骑护

  • 卷之四百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曹野人先生传·易顺鼎

    曹野人先生,名宗先,字述之;野人其号也(《益阳县志》)。远祖官益阳,占籍焉。曾祖某,迁龙阳之鹿溪,遂为龙阳人。五世祖某,尝为明显宦,多藏书;先生诵其清芬,记睹淹博(《通源集曹氏序》)。性敏慧,下笔成文。蔡忠烈公为长沙推官,见其制艺,以

  • 刘泽清传·张廷玉

    刘泽清,曹县人。起初因为他是一个将才,朝廷任用他为辽东的宁远、前卫防备,又升为山东都司佥书,然后加官为参将。崇祯三年(1630),大清部队攻打铁厂,想占据这里来切断丰润城的粮道。援守三屯的总兵杨肇基派泽清前来援助,在离铁

  • 十三、孔子相夹谷堕三都考·钱穆

    孔子为鲁司寇,其政绩之大者,凡二。对外为相夹谷,对内为堕三都。夹谷之会,在定公十年。全祖望《经史答问》论之曰:夹谷之相,正孔子为卿之证。春秋时所重莫如相,凡相其君而行者,非卿不出。鲁十二公之中,自僖而下,其相君者皆三家,皆

  • 卷一百四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四十人物志二十大臣传六【满洲镶黄旗六苏勒达 马斯喀马齐巴锡音德 莾鹄立 傅尔丹】苏勒达苏勒达满洲镶黄旗人姓瓜勒佳原内大臣巴哈第二子也初

  • 卷六十五·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六十五宋 徐天麟 撰方域二论形势沛公初入关或说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疆今闻章邯降项羽号曰雍王王关中即来恐沛公不得有此可急使守函谷关毋内诸侯军【高纪】高帝六年田肯贺上曰甚善陛下得韩信又

  • 第二章 我国民族的形成·吕思勉

    民族和种族不同。种族论肤色,论骨骼。其同异一望可知,然历时稍久,就可以渐趋混合。民族则论语言,论信仰,论风俗。虽然无形可见,然而其为力甚大。同者虽分而必求合,异者虽合而必求分。所以一个伟大的民族,其形成甚难;而民族的大

  • 91.官渡大战·林汉达

    刘备逃到了邺城(冀州的治所,在今河北临漳西南),袁绍才感到曹操是个强大的敌人,决心进攻许都。原来劝他攻打许都的田丰,这时候却不赞成马上进攻。他说:“现在许都已经不是空虚的了,怎么还能去袭击呢!曹操兵马虽然少,但是他善于用

  • 卷一·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春秋直解卷一春秋继诗书也雅亡于黍离书终文侯之命斯春秋作焉托始隠公时相接也据时事以维王迹而是非着治乱具法戒昭使后世得以考而鉴焉孔子之志也【己未】平王四十有九年【在位五十有一年孙桓王立】春

  • 齐物论第二·刘文典

    〔注〕夫自是而非彼,美己而恶人,物莫不皆然。然,故是非虽异,而彼我均也。 〔释文〕齐物论力顿反。李如字。而恶乌路反。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 〔注〕同天人,均彼我,

  • 蔡声子论晋用楚村(襄公二十六年)·佚名

    ——人才在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原文】 初,楚伍参与蔡大师子朝友①,其子伍举与声子相善也(2)。伍举娶于王子牟③。王子牟为申公而亡,楚人曰:“伍举实送之。”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④,而言复故

  • 指月录卷之八·瞿汝稷

    六祖下第三世 ▲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福州长乐人王氏子。儿时随母入寺拜佛。指佛像问母曰。此为谁。母曰佛也。师曰。形容与人无异。我后亦当作佛。丱岁离尘。三学该练。参马大师为侍者。檀越每送斋饭来。师才揭开盘盖

  • 石头记索隐·蔡元培

    古典小说《红楼梦》研究专著。蔡元培著。原载《小说月报》1916年1至6月7卷1—6期。商务印书馆1917年9月出版铅印本。1922年第6版时,增自序《对于胡适之红楼梦考证之商榷》一文。至1930年已经印行第10版。是当时流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