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拜访太虚法师记

──十五年九月在星洲──

太虚法师是现代佛学的盟主,他的言行为世界钦仰崇拜已久,无待赘述。他此次南来,使海外人士亦得闻法音、沾佛化,谁也跳跃不置的。我虽说对于佛学没有多大的研究,却是喜于研究的。对于佛教,五年前已发生了信仰,只因愚痴之故,对于高深玄妙的佛学,难以了解,心中常有许多疑问,以致有时要徘徊观望,不能勇猛精进的修行下去。近闻法师来星,就喜不自胜,特于九月十二号夜从廖内至星;九月十四日下午,拜访他于讲经会,一以瞻仰法师的丰采,一以听受法师的伟论。兹将问答的话记述于下:

问:佛教的究竟目的在于自度度人,离生死大海,登涅槃境界;那末、对于世间法似可不必努力了,法师以为何如?

答:佛教的究竟目的在自度度人,而世间法亦须努力,努力世间法,是自度度人的一种必经的历程。惟我们当甄别善恶,恶的切不可行,善的须尽力。

问:行为上的道德,我们既当这样;我们对于物质的文明也应努力创造吗?

答:物质文明的创造,本是一种修福的行为,自然也应努力。惟我们不可迷恋物质太过,致精神反为物质所驱使。要知道物质为人而设,人非为物质而生。从前有只老鼠,跳进米桶去吃米,再也跑不出来,后为人拿去杀了。当时有人问:‘这到底是老鼠吃米呢?还是米吃老鼠呢’?现在过于迷恋物质的人,正如被米所吃的老鼠一样。还有一层,我们不可误用物质,如误用了它,那就要发生罪恶了。好像现在用枪炮毒物杀人,就是误用了。物质好像一把刀,我用他来切菜斩柴,他是利益于人的;如果用他来杀人,那就非特无益,而且有害了。所以我不怕物质的发达,是怕人类的道德不好,误用了物质。

问:印度太戈尔先生说的也有和法师同意,我们既然要努力于世间法,那末学佛也不一定要出家了。

答:不一定要出家。

问:我们作善事就得善报,作恶事就得恶报。恶报受苦,固然是不好的,善报虽可享福,而善报总是有碍解脱的,想成佛的也应避免,那末我们须无为了,怎又要努力世间?又何不出家呢?

答:言又不然,善报是福,福也是成佛所需要的。从所谓“福慧圆满”这句话,我们可知道福与慧都是重要的。佛教人作善事,不纯是自利的修福起见,还是出发慈悲博爱的心理。一切众生,苦恼无量,我们救之助之,视为义不容已,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问:慈悲博爱原是无上的美德,而菩萨发心成佛,志在报恩,把一切众生看作父母,用心未尝不善,于理未免太牵强吧?

答:也不牵强。在轮回上说,实有此理;而且我们自已也可看作众生的父母。

问:金刚经中的偈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是不是有不看重世间法的意思?

答:他的意思并非不看重世间法,不过也不是看重世间法,只是一种中和。你看“非法非非法,非相非非相,非有非非有”几句话,就可知道。无论什么,我们不可偏执,执为有不可,偏为无亦不可。

间:智慧是六波罗密里面最重要的,可否由禅定而生?

答:可,但不一定。禅定以上五波罗密,虽可助智慧的启发,终究是修福的。

问:那末修慧更当怎样?

答:修慧最重要的是闻思行三种,缺一不可。研究经典,访问通人,是属于闻;把闻得的于静坐时反复思维,仔细观察,就是思;照所问所思的做出来,就是行。

问:静坐时的思,就是止观中的观法门,常用观,则心仍非静的?

答:止如国家用兵弭乱,是消极的;观如国家施行政制,是积极的。观得熟了,好比一国政治大行,太平无事;心理平和安适得很,并非不静。

问:佛教戒律很严,于杀生尤重,即如最低限度的在家人的五戒,也免不了杀生戒,这大概是指动物的。据近人研究,植物也有神经,感觉和动物一样,则植物也不可杀么?

答:严格的杀生戒,实在连植物也不杀的──生活著的植物,如草木果蔬五谷等,都不采折,惟拾其成熟老死的──。不过植物和动物终有区别的,植物被杀,不会发苦痛怨恨以及报复的心理和行为,我们就不成恶报。动物被杀,就有这种心理和行为,我们就有恶业了。所以植物叫做无情物──他不过有点生机罢了──动物叫作有情物。在杀生戒中,植物可以宽些。

问:现在的世界,据法师看起来是好是坏?

答:也有好的,也有坏的。物质文明的提高,可以利用厚生,如轮船火车的便利交通,机器的助人工作等等,可算是好的;如道德没有相当的修养,以致人人互相仇杀,就是坏的了。这全在乎人之自为。大家都能信佛教、行佛道,相爱相助,世界立即可变做全好的。所以我们都应阐扬佛教,推广佛化。如教育界都愿为此尽力,更易普及。最好世界的教育宗旨,能加入佛化。

谈论至此,已过一点多钟,我即告别。

法师既为我解释疑问,启其愚痴,又惠赠佛乘宗要论、建设人间净土论、太虚法师佛学一斑、心灯、海潮音五书,并殷殷嘱我后可通信质疑,我真感激莫名!讲经会几位先生为我介绍于法师之前,我也很感谢。

法师的精神矍铄,态度亲挚,学问高深,言词畅利,果然足以宏扬佛法,感化众生,我为佛教贺!为世人贺!更颂法师的“功德无量”!十五、九、十四、于星加坡。(庞玄蕴记)(录星洲叨报)(见海刊七卷十期)


猜你喜欢
  法界次第初门总序·智顗
  灵隐慧明照和尚行述·太虚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中二·良贲
  佛说五蕴皆空经·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五·玄奘
  第二十一章 觉方王事业的末期与羯磨旃陀罗王时代·多罗那他
  卷二十三·佚名
  卷四百七十八·佚名
  第三章 第一结集·佚名
  木村泰贤逝世之悼言·太虚
  妙法莲华经玄义节要卷上·智旭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四(末)·智周
  刻准提心要序·佚名
  十 曹洞临济参禅方法的差异·正果法师
  四分律卷第二十一(初分之二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乐府传声·徐大椿

    序 乐之成,其大端有七:一曰定律吕,二曰造歌诗,三曰定典礼,四曰辨八音,五曰分宫调,六曰正字音,七曰审口法。七者不备不能成乐。何谓定律吕?考黄钟大吕之本,穷宫商徴羽之变是也。何谓歌诗?上极雅颂,下至谣谚与凡词曲有韵之文皆是也

  • 卷三百六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六十杜防花类【山石榴 踯躅 谢豹花同】五言古咏山榴         【梁】沈 约灵园同佳称幽山有奇质停采久弥鲜含华岂期实长愿微名隠无使孤株出七言古【附长短句】山石榴

  • 魏本纪第一·李延寿

    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莫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时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黄帝以土德王

  • 卷三百四十八·列传第一百七·脱脱

        傅楫 沈畸 徐勣 张汝明 黄葆光 石公弼毛注 洪彦升 钟傅 陶节夫毛渐 王祖道 张庄 赵遹   傅楫,字元通,兴化军仙游人。少自刻厉,从孙觉、陈襄学。第进士,调扬州司户参军,摄天长令,发擿隐伏,奸猾屏迹。转福清

  • 卷一百七十八·列传第六十六·张廷玉

        项忠 韩雍 余子俊 朱英 秦纮   项忠,字荩臣,嘉兴人。正统七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从英宗陷于瓦剌,令饲马,乘间挟二马南奔。马疲,弃之,徒跣行七昼夜,始达宣府。   景泰中,由郎中迁广东副使。按行高

  • ●卷八·邵廷采

    ○王毓蓍王毓蓍,字元趾,浙江会稽人。性至孝,方昏,遭父丧,三年不居内。母没,哀毁伤目。年十六,始为文,即工。好交天下才士。时海内以文誉擅元礼有道之目者,苏州有杨延枢,太仓有张溥、张采,松江有徐孚远、陈子龙,江西有陈际泰,而绍兴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佚名

    万历十六年十二月己卯朔谕元辅昨览卿等所奏悉见雅量朕怒此辈纷纷扰奏不遂辄逞私臆借言排击甚失国体故治其狂妄之罪非卿等累及卿所奏留中以全卿等之美卿可体朕意即出视事并谕两次辅知又览次辅锡爵题帖内说亡女一事卿可

  • 附录·顾璘

    国宝新编一卷(浙江巡抚採进本) 明顾璘撰璘字华玉吴县人宏治丙辰进士官至刑部尚书事迹具明史文苑传是书凡录李梦阳何景明祝允明徐祯卿朱应登赵鹤郑善夫都穆景暘王韦唐寅孙一元王宠十三人人爲之传传爲之赞盖感于知交凋谢

  • 一一五○ 谕内阁《明史纪事本末》言李自成败因不足传信着重行改正·佚名

    一一五○ 谕内阁《明史纪事本末》言李自成败因不足传信着重行改正【真按:李自成失败的原因】乾隆五十一年七月二十一日乾隆五十一年七月二十一日内阁奉上谕:《明史纪事本末》一书,系谷应泰所撰。朕从前在书房时卽曾见其

  • 九七一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遵旨添辑《热河志》进呈御览片·佚名

    九七一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遵旨添辑《热河志》进呈御览片乾隆四十八年四月初五日臣和珅、臣梁国治谨奏:臣等遵旨添辑《热河志》,将乾隆四十六、七两年事宜依类增入,并恭载辛丑、壬寅御制诗文。所有全书前后体例,俱经查对画

  • 九○四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河源纪略》凡例内地名改正黏签呈览片·佚名

    九○四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河源纪略》凡例内地名改正黏签呈览片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四日臣等遵旨将纂办《河源纪略》凡例内今古地名应用分别之处,改正黏签呈览,交馆遵办。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 卷二·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二康熙十九年二月庚午兵部督捕理事官拉都虎覆奏吴喇忒被劫事拉都虎奏言【臣】奉命至巴图尔济农所察讯劫掠吴喇忒事济农言我防圣防许我由水泉过边往见我兄我乃擅在大草滩游牧

  • 卷二十六 齐天萧后之诬·李有棠

    〔法天后事附〕圣宗统和十九年夏五月丙戌,册萧氏为齐天皇后。后为承天太后弟乌延之女,小字菩萨格。美而才,尝以草莛为殿式,密付有司,命造清风、天祥、八方三殿。既成,益宠异。所乘车置龙首鸱尾,饰以黄金。又造九龙辂、诸子车

  • 题慈氏菩萨像·太虚

    民十九、度旧历元旦于泉州小雪峰,发现兹古铜像,旋由转逢长老携至南普陀。今考定其确为慈氏菩萨,乃供奉兜率陀院,并印映之以广瞻仰。民二二,二,二,太虚敬识。

  • 谋杀的变更·伍尔里奇

    短篇小说,伍尔里奇著。布赖恩斯·唐利维如果想要杀害某个他看不顺眼的人,从来没有他不能得手的时候,而且每次他都能成果地逃脱惩罚,这都有赖于花钱能够买到费德·威廉姆斯的假证词,提供不在场证明。这一次的谋杀,一切关于不

  • 怀星堂集·祝允明

    三十卷。明祝允明(1460—1526)撰。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五岁能作径尺大字,九岁能诗,后博览群书,文章有奇气。弘治五年 (1492) 中举,以后久试不第。正德十年(1515)授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正

  • 义侠记·沈璟

    传奇剧本。明沈璟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上上品”,说:“激烈悲壮,具英雄气色。但武松有妻,似赘。叶子盈添出,无紧要。西门庆斗杀。先生屡贻书于余,云:‘此非盛世事,秘无传。’乃半野商君得本,已梓,吴下竞演之矣。”明祁

  • 大方广华严十恶品经·佚名

    亦称《大方广华严十恶经》、《大方广华严经十恶品》、《华严十恶经》等。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经中谓一切众生若修善根,应作五事:一、不害众生;二、不行放逸;三、不饮酒;四、不食肉;五、常行大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