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原文】

子曰:“不曰‘如之何①,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注释】

①如之何:怎么办。连言“如之何”,是反复考虑怎么办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也不知拿他怎么办了啊!”

【读解】

凡事多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遇事多想一想该怎么办才好,而不应该稀里糊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科学家说,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问题都提不出来,解决什么呢?

所以孔子感叹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真不知拿他怎么办了啊!”这就是要求我们主动提出问题,动脑筋想办法。用他在《为政》篇里的说法,就是“学而不思则罔”。学习这样,科研这样,我们平时处理日常事务也是这样。

总之,凡事不多问几个为什么的人,就连圣人也拿他没救,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猜你喜欢
  宣公·孔子
  晏子死景公驰哭往哭哀毕而去第十六·晏婴
  序·洪应明
  卷二十五·湛若水
  卷三九·邱濬
  卷六十九·卫湜
  卷四十一·卫湜
  卷一百十五·山井鼎
  芄兰·佚名
  卷十四·高闶
  卷十二·王志长
  卷二·乾隆
  序品第一·佚名
  欢迎缅甸记者团·太虚
  卷三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五·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十五   歙县汪立名编 长庆集十五【律诗五言七言九十九首】 渭邨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 圣代元和岁闲居渭水阳不才甘命舛多幸遇时康朝野分伦序贤愚定否臧重文疎卜式尚少弃

  • 战败了归来·刘半农

    在街市中看见一幅刻铜画,题目叫“战败者”,画中有一个衣衫蓝缕的兵,坐在破屋旁一块石上,两手捧头,作悲思状。我极爱这画,可又因价钱太大,不能购买,只得天天走这时,向它请安而已。过了许久,这画想已卖去,我连请安的机会也没有了,心

  • 淮海集补钞·管庭芬

    淮海集补钞秦观观易元吉獐猿图歌参天老木相校枝,嵌空怪石衔清漪。两猿上下一帝挂,两猿熟视苍蛙疑。萧萧丛竹山风吹,海棠杜宇相因依。下有两獐从两儿,花餐草齧含春嬉。易老笔精湖海推,画意忘形形更奇。解衣一扫神扶持,他日自

  • 晋后略 全文·荀绰

    ○晋武帝世祖自平吴之后,天下无事,不能复孜孜于事物。始宠用后党,由此祖祢采择嫔媛,不拘拘华门。父兄以之罪亹,非正形之谓,局禁以之攒聚,实耽秽之甚。昔武王伐纣,归倾宫之女,助纣为虐。而世祖平皓,纳吴姬五千,是同皓之弊也。○贾

  • 文艺类·佚名

    ○李雪木槲叶集李雪木名柏,武功人。“关中三李”,中南山人李子德因笃,二曲山人李中孚?,与雪木也。雪木所着《槲叶集》,冷艳峭刻,如其为人。阅《耕者》云:“农无谷,不农则肉。农无服,不农则?。农蔽恶木,不农则渠渠夏屋。”有古谣

  • 卷之八十九·佚名

    光绪五年。己卯。三月。乙巳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乙丑皆如之。内记  ○丙午。谕内阁。前据御史黄元善奏、各省设局经费浮滥。当降旨谕令各该

  • 卷三十三 蜀书三 后主传第三·陈寿

    (刘禅传)后主传,后主名禅,字公嗣,先主刘备之子。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20),先主当了汉中王,立刘禅为王太子。待先主登上皇位后,便册封刘禅说:“章武元年(221)五月十二日,皇帝诏示:太子刘禅,我遭际汉室国运艰难,奸臣窃位篡权,国家无主

  • 崔光传·魏收

    崔光,本名孝伯,字长仁,名为高祖所赐,东清河俞阝人。祖名旷,跟随慕容德南渡黄河,定居青州时水。慕容氏灭亡之后,出仕刘义隆政权,任乐陵太守。父亲灵延,任刘骏的龙骧将军,长广太守,与刘..的冀州刺史崔道固一起抵抗国军。慕容白曜平

  • 吴兢传·欧阳修

    吴兢是汴州浚仪县人。从小很有抱负,同时精通经学和史学,他的正直很少人比得上。他只和魏元忠、朱敬则交朋友,这两人当了宰相,推荐吴兢的才华能写国史,诏命在史馆任职,写国史。后升任右拾遗内供奉。神龙年间,调任右补阙。节闵

  • 陈继儒传·张廷玉

    陈继儒,字仲醇,松江府华亭人。自幼即聪明异常,能写文章,同郡徐阶特别器重他。长大成人为生员,与董其昌齐名。太仓王锡爵延请继儒去与其子王衡共读书于支硎山。王世贞也非常重视继儒,三吴名士都争着与他结为师友。继儒刚二十

  • 卷六十三 中庸二·黎靖德

      ◎第二章   或问"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曰:"君子只是说个好人,时中只是说做得个恰好底事。"〔义刚〕   问"时中"。曰:"自古来圣贤讲学,只是要寻讨这个物事。"语讫,若有所思然。他日又问,先生曰:"从来也只有六七

  • 孝经大义·董鼎

    【朱子刊误古文】元 董鼎 撰孝经【善事父母为孝人之行莫大于孝尧舜大圣人也其道不过孝悌而已禹汤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壹以此道此书乃曽子闻于孔子而曽子门人又以所闻于曽子者合而记之以为一经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当受用

  • 春秋輯傳卷二·王樵

    <經部,春秋類,春秋輯傳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輯傳卷二明 王樵 輯桓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公羊傳繼弑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如其意也【弑君欲即位故如其意以著其惡】 穀梁傳桓無王其曰王何也謹始也其曰無王何也桓弟弑兄

  • 春秋説卷十二·洪咨夔

    宋 洪咨夔 撰文公一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隐以摄不书即位庄闵僖以继弑不书即位桓弑立偃然行即位之礼故书之以成其志声其恶非正也公继世得其正其书即位正矣而有大恶寓焉三年之通防不行人君卒哭则除服素冠之刺不特一国为

  • 卷二十八·赜藏主

      ○舒州龙门(清远)佛眼和尚语录(住南康云居嗣法善悟编)   圣节上堂:“皇帝以天下为家。兆民为子。父子一体天下一家。王爱于民民敬于王。爱敬既同王道无外。所以佛言。如民得王。”又云:“如民之王。且王外无民民外无

  • 见闻录·智旭

    古吴沙门智旭随笔楚中有一生员。心迹正直。值冥府缺第七殿。上帝命暂主之。每隔数日。则入冥理事。但正坐简阅文簿。不劳签判。而随彼前人行业。罪福异趣。每见有自上刀山剑树者。辄使左右救之。愈救愈上。竟莫能挽也

  • 卷第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十六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缘起品第四之五如是已辩有情世间器世间今当辩。颂曰。安立器世间  风轮最居下其量广无数  厚十六洛叉次上水轮深  十一亿二万下八洛叉水  余凝结成

  •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三·海明

    當陽玉泉嗣法門人印正等編上堂三住順慶府渠縣祥符禪寺,師在栖靈受請,拈帖示眾云:「三張白紙,便謂千里同風;一箇圓相,欽師卻被馬師惑。栖靈者裏,車不橫推、理無曲斷,請維那剖露。」山門,云:「昔日聞公遠祖從此出,今朝不肖兒孫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