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太虚法师文钞
佛法颠危,由内腐外侮以招感。此三年前予在某旬刊上已略有贡献。顾全国梦多醒少,卒无澈底扶持,仅缁素几辈,大声疾呼,虽言之谆谆,而听者藐藐。夫外患之来,不离内忧,何者内忧?足值研讨。大概旁观之监察及本身之错认,可长太息者有下数事:
一、清修习静,独善其身,此本年高德劭,曾经作过一番宏利大业者退隐之所宜。而年富力强者,亦以学佛唯住庙修行,而未肯深究佛学真理,广发宏利大愿;或只谈佛学而不学佛,不修行,视为一种世间学问,亦不弘法,不利生。 二、于世间法出世间法不能融通,入世出世,均多障碍,不知佛法原赅括世出世法,随时随处,皆宜适用,皆可显现。 三、或陈义说理,过于高深,而不能权巧随俗,或只取信妇孺下愚,而不能发挥真实义理。 四、正道迷晦,正信不彰,致使佛法流为邪诞骇俗之迷信,而隐没其有关世道人心之功能。 五、未探究古今中外各异教典籍及各新旧科哲种种学术,致世辩无从应付,立破难以澈底,卒之佛法宏明,转为阻困。 六、学佛者当以戒定慧三无漏学为先要,今之佛子除少数有名之大德耆宿,或山林幽隐,及真正新发菩提心者外,于第一戒字能注重实行者,殊难能可贵矣。夫戒不具足,虽得定慧,亦是邪狂,取侮之因,自弃之象。 七、以修庙舍享清福,或攀缘法系尘欲为急,甚至视佛法为一种遁世之逍遥,或应赴之职业,是其简单之观念。 八、不作现前一切世间利济群众公益事业。 九、把持权利,阻抑后学,趋荣赴势,事不公开。 十、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精神涣散,毫无团结。
上述各端,随所见所闻而略标众知众晓无庸忌讳之现相,虽不能穷尽佛学界之弱点,然亦足以致忧患感腐侮而有余。所以我法师一往以慈悲愍念,远虑深谋,早有如是我闻之“整理僧伽制度”及“佛教联合会”之两大雄见,两大宏愿。而缁素同志之赞成叹美,欢喜信行者,无不希望此二事之早日实现,亦曾各就各个所在地位,本此主旨,竭力鼓吹。顾全国仍梦多醒少,同心之言,卒鲜辨用!师及各人,只得暂行搁置,以待时缘,然虽不能见之于事实,而文字般若尤尽量传播不辍。盖深悉夫外熏之功候未臻至极,则内种之萌芽,艰于孕生。以是师及群子,数年中更发振聋瞆,条列兴革,中外学术,较取融通,使墨守者渐知改良,勿狃故步而自封,浅妄者虔求忏悔,尊重己灵而上达。虽善巧方便,降契众情,而道德文章,不违圣量。盖法师口笔之不惮辛劳,当已随舟车之所至,人力之所通,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之矣!
慧坚谢子等,惧法师十数年来之雄文卓见,法语宏纲之散佚乏系、之不见宝重于世,觉师之文钞有整理汇通之必要。近与诸同辈爰最录可传可法可习可行之著作,先为初集,厘归三编:集其以佛法为随俗雅化之言,皆有关世道人心之作者,曰雅言。简其以佛法评论世间种种学术,于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而一一绳以佛法之真理,使治世间学者可以之通达佛法者,曰世论。汇其纯粹谈佛法之学理,而可供欲于佛学作专门研究之指导者,曰佛学。体例之要,略为揭明。至于本钞之行文则条畅详明,雅俗共赏;说理则论断精严,浅深并透;其为学也,则中西博通,内外融贯;其明佛也,则智悲双运,解行俱重。洋洋乎!涣涣乎!本钞之出世,篇篇皆阿伽陀药。有功于世道人心不浅,有功于垂秋之佛法更不浅!何以故?以其能摧邪显正,去弊补偏故,以其能宏扬绝学,扶持颠危故,可以发挥大乘救世之精神故,可以了解佛徒本身之责任故。处今之世,应今之俗,如法师之融摄中西内外异同学术,宣演真俗胜义微妙谛,其人其文者,岂可少哉!岂可少哉!故予于谢子等编是钞成,嘱为一读时,谨记取历来及今兹所闻所见所经过之种种因缘,聊志数言,置之书后,愈见著者编者之慈悲愿力,不得已,不容缓,而如是净伟德业之有所在也!中华民国十六年,即释尊应世二九五四年丁卯夏日,无誩居士谨跋于海上之观无量义室。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五十四·佚名 从香港的感想说到香港的佛教·太虚 卷五百七十·佚名 異部宗輪論〈不分品〉·欧阳竟无 永明智觉禅师·惠洪 叙·书玉 华严五十要问答后卷·智俨 净戒品之馀·佚名 道行经觉品第九·佚名 宗教对于现代人类的贡献·太虚 卷二·正觉 卷四百二十五·佚名 卷之十九·纪荫 一切拳印三昧大仪轨分第六·佚名 第二十六則 百丈奇特事·胡兰成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