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居士学佛之程序弁言(三篇)

丙寅春初,同学蒋君特生应聘来潼,托主屯务。蒋君邃于内典,公余揅究,深获教益。近以太虚法师所著居士学佛之程序抄本见示,于学佛次第指示明了,循涂按辙,由浅入深,诚迷梦之霜钟,昏疆之宝炬也!民国创建十有五年,战伐相寻,迄无宁日。委心厌世之辈,每谓众生业力所造,无法挽回,岂知杀运之开胥由人事!执魁柄者,醉心权利,恣逞其一念无明,由此因果牵连,酿成浩劫。明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旨,乃可以论世变矣。大地搏搏,众生攘攘,家喻户晓,虽圣铎亦有时而穷。惟择取佛经之精粹简要者,广为刊布,俾群众熏习受持,无明种子一时顿尽,流水不腐,圆镜无尘,劫运宁有存在之理耶?虚师此书适当其选,特生商之于尧,印送万本以广流传。所愿同志各发信心,共趣三昧,入旃檀之谷,竟体皆香;沐功德之泉,无身不润,是则颂尧尽其悁悁之私,而不敢诩为悲愿者也!简阳田颂尧,序于三台,时中华民国十五年岁次丙寅七月圣诞日(见海刊七卷九期)

嗟我人类,林林总总,异途奔竞,惛惛梦梦,坚甲利兵,血战激冲,伤亡流离,莫知西东!蒿目时危,忧心忡忡!眷言学术,以济其穷,纷披众说,无所折衷,原始要终,惟我大雄!无上甚深,微妙正法,有情无情,乐与苦拔!缅追汉、晋,代有贤达;隋、唐而降,法运渐杀;迄清末叶,泄泄沓沓;建国以还,欣睹萌芽。大江南北,缁素崛起,法幢高张,皆大欢喜!道徂且长,东西寖被,天府佛国,斯有朝气!喁喁向化,靡知起止,问道于盲,苦多居士,不敢告劳,何惜唇齿!屡思撰述学佛大旨,戎马仓皇,无暇及此。先得我心,大德虚师,狮音怒发,程序直指。人手一编,学佛是基,勇猛精进,往生可期,阿弥陀佛,念兹在兹。时佛历二千九百五十三年七月圣诞日,简阳蒋特生,识于三台佛学社。

世界人类,莫不欲得安宁幸福,卒之适得其反者,盖有故焉。于是忧时之士,急图补救。日言救正人心也,而人心愈坏;日言谋幸福也,而受祸愈烈。不得已,而又归之于天意,更乞灵于鬼神,深堪悲愍,无过此辈!不有大觉,其谁醒之!此十方诸佛之所以出现于世,解决一切众生之生死问题。然浩浩三藏,苦不易入,茫茫孽海,其何能出!何期三藏法师太虚上人,音发海潮,船撑大愿,居士学佛得其程序,果能依教奉行,不难离苦得乐。特生入世,慨三十有七矣!自束发受书以来,即笃至佛乘,认利生为事业,宏法是家务;奈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每念及“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之偈,痛悔弗胜!今得虚师之稿,募印广送,非借以邀福报于诸佛,实欲以销罪业于少分。愿得是书者,踏实做去!更愿翻印辗转传播,俾无量无边之众生,共得解脱之道,咸享安养之乐。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时中华人民建国十五年八月,蒋特生再识。


猜你喜欢
  冀胜境界最易著魔·印光
  卷十四·赞宁
  佛说放钵经·佚名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十二卷·安慧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三卷·灌顶
  法华玄论卷第七·吉藏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七卷·佚名
  梵网合注缘起·智旭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六百·欧阳竟无
  金刚顶经多罗菩萨念诵法一卷·佚名
  法华经传记卷第七·佚名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第二·佚名
  卷第八·霁仑超永
  百千印陀罗尼经之二·佚名
  观音义疏卷上·智顗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古今诗话 二·李颀

      四六、江南曲   寇莱公年十九,①〔进士及第,知东巴②县,诗云:"野③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④又为《江南春》⑤诗云:〔"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⑥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洲人未归。"〔脍炙人口。〕⑦(

  • 东都事略卷三十四·王称

    列传十七  荆罕儒冀州信都人也少为盗晋天福中诣范阳事燕王赵延寿延寿从耶律徳光入京师以罕儒为密州刺史髙平之战周世宗既戮败将何徽樊爱能等乃择骁勇士为将以为招收都指挥使以功擢至团练使建隆初加郑州防御使改晋州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二·佚名

    正统四年闰二月己卯朔狭西咸宁县民徐四奏居近秦愍王坟园内使占据其地四十余亩 上令三司巡按御史覆视得实给还之○晓刻火星犯垒壁阵○辛巳升赤斤蒙右卫指挥同知可儿即为指挥使所镇抚阿儿结桑儿加肖宗塔儿赛因帖木儿及

  • 卷之七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殿阁词林记卷十七·廖道南

    (明)黄佐 廖道南 撰秘书按周礼太史掌建邦之六典外史掌四方之志三皇五帝之书汉图籍所在有石渠石室延阁广内藏之于外府又有御史居殿中掌兰台秘书及麒麟天禄二阁藏之于内禁后汉图书在东观置秘书监又有鸿都等处唐有秘书监

  • 一四一五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四一五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广西巡抚臣陈用敷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照前奉谕旨,颁发直省《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各一部,着各督抚将外间流传翻刻之本,照原书铲削抽改,于

  • 王盟传·令狐德棻

    王盟字子仵,是明德皇后的兄长。祖先是乐浪人。六世祖王波,任前燕太宰。祖父王珍,任魏国黄门侍郎,追赠并州刺史、乐浪公。父亲王罴,任伏波将军,以家世清白镇守武川,就在那里定居。魏正光年间,破六汗拔陵攻陷各镇,王盟也被裹胁而

  • 张所传·脱脱

    张所,青州人。考中进士,历官至监察御史。高宗即帝位,派张所巡视寝陵,回朝后,上疏说:“河东、河北,是天下的根本。以前误用奸臣之计,开始割去三镇,接着割去两河,造成民怨深入骨髓,到现在还无不扼腕痛惜。如果利用民心,就可借以为守

  • 卷三百一·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一明 杨士奇等 撰灾祥宋仁宗至和二年侍御史赵拚上言曰臣伏见自去年五月已来妖星遂见近及周稔至今光耀未退此谷永所谓驰骋骤步芒炎长短所历奸犯其爲谪变甚可畏也又去冬连今春京东西路

  • 附錄·佚名

    ○成化五年己丑四月,春秋館受命始撰,成化七年辛卯十二月畢。纂修官〈前後官幷錄〉領館事:輸忠協策靖亂同德佐翼保社炳幾定難翊戴純誠明亮經濟弘化佐理功臣大匡輔國崇祿大夫議政府領議政兼領經筵藝文館弘文館觀象監事禮曹

  • 浅者见浅,深者见深·孔子

    【原文】 叔孙武叔①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②,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③,不得其门而人,不见宗庙之美,百官④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

  • 上论·章世纯

    ○孝弟也者 二句贤、者重孝弟、而明其为要道焉、夫孝弟亦仁也、而独居仁之摠则因仁之所待而全、也是以君子重之、且世之言道者。务为大耳。而家庭孝弟之事。则薄而不修。必以此为浅小易究之事也乃一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卷第二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二十八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缘起品第三之八应知如是所说三际。唯有情数缘起义中。虽有十二支。而三二为性。三谓惑业事。二谓果与因。其义云何。颂曰。三烦恼二业  七事亦名果略果

  • 卷第四十一·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四十一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恐怖苾刍学处第六十六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具寿大目乾连度十七众。出家并受近圆已。此十七人便与六众而为共住。于六众边受学法义。自相谓曰

  • 卷第五·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五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南岳下第六世 江西马祖道一禅师法嗣 汾阳大达无业国师(凡五) 商州上洛杜氏子。初参马大师。问三乘教理。粗亦研穷。尝闻禅宗。即心是佛。实未明了。乞和尚慈悲指示

  • 布登勃洛克一家·托马斯·曼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长篇小说,副标题是《一个家庭的没落》(Verfalleiner Fami-lie)。情节发生在1835~1876年,以大商人布登勃洛克一家从盛到衰,直到灭亡的过程为发展的基础。这个家庭是吕贝克城的望族,在前期拥有巨大

  • 古今类传岁时部·董谷士

    四卷。董谷士、董炳文撰。书前潘耒序,交待了该书的原委。董氏兄弟本欲编纂类书,分天、地、人、物四部,名以“古今类传”。其先,以岁时日次一编见示于世,为天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其“类传”未成,该编则独立成书,仍名“古今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