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自由史观再版序

果有法有界乎?不可思议。有佛有生乎?不可思议。果有佛可成有生可度乎?不可思议。虽然、纯乎以不可思议谈法者,抑堕不思议边见。文殊神变会经,于不可思议中广为演说,不可思议之众生中,善巧度脱,是为大神变也。慨自正法日遥,魔外云兴,一孔之士,哑羊之僧,扪烛谈日,戴盆望天,咸称宝筏,莫衷胜义。横目之伦,两足之生,如海失针,如暗乏炬,微乎危矣!太虚法师者,后六祖千余年而出震旦,览娑婆百国书而弘法雨,口说手写,纵说横说。近察众生爱谈自由,著为自由史观。微自业惑心数,大至人天界苦,琐至政教经济,博赅科哲文史,一一具论,字字易晓,著著可行。外若纯谈法性之幽玄,乃至针对有情之良药;其衡量世法诸教诸学,解析人道诸惑诸业,深切简明。知以彼造因应得果报,欲求自由,适得其反;而提示归宿方法,须创真自由觉性之世界人道共和教育,以一切科哲艺文经济等,咸由觉性为出发点,则人道乃得真自由,而渐进于脱苦向乐之途。虽区区小册,而世法尽被裁判,正法处处昌明;且其办法清朗,条理剀切。吾常与各界人士公言之,当译数十种文言,以广其传。即此一册,足致世界实现大同而证圣果。惜乎世之大心者少,而余实力亦弱,末由致之,诚可悯叹!抑余曩自虚师闭关精进之时,即共商觉世报恩办法。师当于法会公布,当今弘化,师自任释迦,而余任观音,因余将倡观音化世界大同联治也。同是救世方便,法师从觉性上出发,示众生以求真自由之觉路。予从行为上出发,令众生先禁杀业,发慈悲母性,悲智双运,其义一也。嗟乎!业海弥漫,象教沉沦,二足之伦,方仰天自唾,拥火求凉,何自由之云?安得真晓自由者广释亿本,以洒下土之甘霖耶!师且安居,我来乘风鼓浪,以观音莲花相,引诱穷子,使出火宅入化城矣。自由史观第二版付印期是序。中华民国十八年,妙法观音行者灵花居士。(见海刊十卷七期)


猜你喜欢
  维摩诘所说经卷下·佚名
  卷第十九·佚名
  佛说四十二章经·佚名
  人天眼目序·智昭
  佛说帝释所问经·佚名
  卷第二十四·佚名
  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卷第四·佚名
  卷第七十四·霁仑超永
  卷第四十三·佚名
  卷第三·佚名
  目录·昙噩
  卷第十四·德清
  大丈夫论卷上·提婆
  佛说摩尼罗亶经·佚名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第四(末)(论第四)·慧沼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二·陈衍

    一、林少穆先生则徐有《云左山房诗钞》,使事稳切,对仗工整。有《和冯云伯登府志局即事原韵》之二云:“风物蛮乡也足夸,枫亭丹荔幔亭茶。新潮拍岸添瓜蔓,(端午前后,积雨经旬,敝居门前,河水漫溢。)小艇穿桥宿藕花。(予近浚小

  • 卷之二·王羲之

    方回帖愔字郗方 回见前方回遂举为侍中,不知卒行,不云相意未许,尔者为佳,比得其书,云“山海间,民逃亡,殊异,永嘉乃以五百户去,深可忧、深可忧,此间不乃至此足下郡内,云”何粮迟,日广远,孔此不弊不已。“又方回遂举

  • 原序·郭奎

    昔者,子朱子说诗,于性情之道,风雅之用,备矣。然未尝不以体制音节为言。他日评汉魏以来至近代词章,各极所长,权度甚精,而独谓古五言不可轻变。盖述作有体,变复之际,昔人所难。虽大儒先生不敢忽也。汸游临川时,尝以此说质于雍虞公

  • 第六十四回 弑梁主大憝行凶 脔侯贼庶支承统·蔡东藩

      却说宋子仙等行至白杨浦,兜头遇着一将,率兵拦住,叫做周铁虎。铁虎本在河东王誉麾下,誉败死后,铁虎为僧辩所擒。僧辩因他骁勇绝伦,屡摧将士,特下令就烹,铁虎大呼道:“侯景未灭,奈何烹壮士!”僧辩暗暗称奇,乃许释缚,收为部将。

  • 提要·陈鼎

    臣等谨案东林列传二十四卷国朝陈鼎撰鼎江阴人明万厯间无锡顾宪成与髙攀龙重修宋杨时东林书院讲学其中欲以主持清议为己任一时声气蔓延趋附者几遍天下互相标榜自立门戸而流品亦遂糅杂而不可问天启中魏忠贤乱政附阉诸人

  • 读礼通考卷一百十七·徐乾学

    二氏礼僧道制服唐制宗开元二年勅道士女冠僧尼不拜二亲是为子而忘其生傲亲而徇于末自今以后并听拜父母其有丧纪轻重及尊属礼数一准常仪【见金史】干学案二氏之徒自以出家离俗竟不为亲属制服彼其本教固然也今乃使之行

  • 卷二百三十·杨士奇

    永乐十八年冬十月丙申朔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丁酉○榜葛剌国头目者剌里丁遣使赛亦得马哈麻等贡名马赐之钞币○庚子 敕召周王橚以明年二月至京先是河南中护卫军丁俺三等屡告橚谋不轨 上未之信遣人询察非妄故有是

  • 通志卷一百四十九·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六十二后魏王慧龙【子寳兴 寳兴子琼 琼子遵业】郑羲【子懿 懿弟道昭道昭子严祖严祖子仲礼 羲兄孙伯猷 羲兄曾孙先护】薛辩【父彊 辩子谨 谨子初古防 拔子允拔弟

  •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司马迁

    支菊生译注【说明】本篇为合传,以廉颇、蔺相如为主,并记述了赵奢父子及李牧的主要事迹。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今天已是家喻户晓,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起过重要的教育作用,这不能不归功于司马迁的这篇传记。蔺相如是太史公所景

  • 朱伺传·房玄龄

    朱伺,字仲文,安陆县人。年轻时为吴牙门将陶丹给使。吴亡后,内迁江夏郡。朱伺勇武有胆识,但不善言谈,不知诗书,为郡将督,见乡里士大夫名宦,作揖报个姓名而已。及至做了将军,便以谦恭著称。张昌作乱,江夏太守弓钦逃到滠口,朱伺与同

  • 王叔文传·刘昫

    王叔文是越州山阴县人。因棋艺任翰林院待诏,略知诗书,喜欢谈论治国方略。唐德宗命他侍奉太子。太子曾和侍读们议论政事,谈到宫市的弊端,太子说:“我见皇上时,将尽力陈述这看法。”众侍读称赞太子的仁德,只有王叔文不说话。众

  • 附录一 改革起源·梁启超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彼奴隶者,苟抗颜而干预主人之家事,主人必艴然而怒,非摈斥则谴责耳。故奴隶于主人之事,罕有关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之然也

  • 治學第一·徐干

      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學也(此二字徐本脱)。學也者,所以疏神逹思,怡(《御覽》卷六百七作"治")情理性,聖人之上務也。民之初載,其矇未知。譬如寶在於玄室,有所求而不見(此四句《御覽》作"初學則如夜在玄室,所

  • 转法轮品之二·佚名

    尔时佛告诸比丘,如来化五人竟。作是念言:优楼频螺迦叶有大名称。与五百弟子俱。国王奉事臣庶宗仰。我当诣彼教以正法即往寻之。迦叶见佛迎前问讯。善安隐不。尔时如来报迦叶言:无病知足寂灭清信是为安隐。迦叶请佛。日既

  • 卷一·佚名

    教外别传卷一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贤劫第四尊)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生。至四十二年二月八日。年十九。欲求出家。而自念言。当复何遇。即于四门游观。见四等事。心有悲喜。而作思惟。

  • 阿兰那行与养成僧宝·太虚

      佛法中修学的道场,向来可有二种:一种是佛世时代的祗园和竹林精舍等,佛常聚集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或百万人俱,在那里谈经说法,坐禅行道,等于现在的丛林。还有一种是阿兰若,亦作阿兰那,金刚经所谓:‘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是

  • 难经·扁鹊

    中医医经类著作,又名《黄帝八十一难经》。相传战国秦越人撰。秦越人,人称扁鹊或卢医。约生活于公元前5世纪。据文献考证成书年代约在《内经》之后,《伤寒论》之前。《难经》的作者,唐以后历代注家多认为是秦越人。本

  • 敌后武工队·冯志

    当代长篇小说。冯志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58年11月第1版。作品描写一支敌后武工队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斗争故事。他们和群众同命运、共呼吸,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在敌后的“确保治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