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一
居士传三十一
三李冯蔡二吴颜吕葛余张传
李似之
初名弥远。後易名弥逊。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人也。大观三年登第。官起居郎。久参圜悟禅师。一日早朝回。至天津桥马跃。忽有省。通身汗流。直造天宁寺。适圜悟出门。遥见便唤曰。且喜居士大事了毕。似之厉声曰。和尚眼花作麽。圜悟便喝。似之亦喝。於是机锋迅捷。每与圜悟问答当机不让。以封事鲠切。贬知庐山县。改奉嵩山祠。宣和末起知冀州。建炎三年复官起居郎。累迁至户部侍郎。秦桧主和议。似之抗疏。力争不可。桧邀至私第。以甘言要之。似之曰。弥逊受国厚恩。何敢见利忘义。顾今日之事。国人皆以为不可。独有一去可报相公。桧默然。似之再上疏。争益力。绍兴九年出知端州。改漳州。明年乞罢职。隐连江西山。桧犹以前事为憾。削其籍。似之遂屏绝人事。筑庵以居十余年。一日示微疾。索汤沐浴毕。作偈曰。漫说从来牧护。今日分明呈露。虗空拶倒须弥。说甚向上一路。遂掷笔趺坐而逝。既朝廷思其忠。复敷文阁待制。同时赵表之者。名令衿。太祖五世孙也。参圜悟於瓯阜。圜悟曰。此事要得相应。直须死一回方得。表之得旨。甞自疏曰。家贫遭劫。谁知尽底。不存空室无人。几度贼来亦打。圜悟嘱令加护(宋史.五灯会元.夷坚志)。
李德远
名浩。建昌人。绍兴中进士。累官吏部侍郎。立朝忠愤激烈。言切时弊。人不敢干以私。甞读首楞严经如游旧国。後造明果。问法於应庵。应庵揕其胸曰。侍郎死後向甚处去。德远骇然汗下。应庵喝出。德远退而力究。不旬日径跻堂奥。以偈寄同参严康朝曰。门有孙膑舖。家存甘贽妻。夜眠还早起。谁悟复谁迷。康朝。湖州长兴人。参应庵得旨。作颂曰。赵州狗子无佛性。我道狗子佛性有。蓦然言下自知归。从兹不信赵州口。着精神。自抖擞。随人背後无好手。骑牛觅牛笑杀人。如今始觉从前谬。又有鬻胭脂者亦久参应庵。颇自负。德远赠以偈曰。不涂红粉自风流。往往禅徒到此休。透过古今圈缋後。却来者里吃拳头。德远後为夔路帅。卒於官(宋史.续灯存稿.增集续传灯录)。
李汉老
名邴。济州任城人也。登崇宁五年第。绍兴初官资政殿学士。立朝挺挺有大节。屡陈战守之策。不报。归老泉州。语具宋史。中大慧禅师方住泉南长乐庵。汉老数往叩击。一日大慧举自颂赵州庭前柏树子话拈云。庭前柏树子。今日重新举。打破赵州关。特地寻言语。敢问大众。既是打破赵州关。因甚特地寻言语。良久云。当初将为茅长短。烧了原来地不平。汉老忽然有省。别後以书告曰。邴平生学解尽落情见。一取一舍如衣坏絮行草棘中。适自缠绕。今一笑顿适。欣幸可量。顷有可自验者三。一事无逆顺随缘即应不留胸中。二宿习浓厚不加排遣自尔轻微。三古人公案旧所茫然时复瞥地。但恐得少为足。当扩而充之。愿更加提诲。大慧答书曰。但尽凡情。别无圣解。公既一笑豁开正眼消息。顿亡得力不得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矣。然日用之间。当依黄面老子所言。刳其正性。除其助因。违其现业。此乃了事汉。无方便中真方便。无修证中真修证也。汉老遂命工图大慧像。奉之终身。卒諡文敏(宋史.大慧年谱.语录)。
冯济川
名楫蜀。遂宁人也。由太学登第。初参佛眼远禅师。一日同佛眼经行。偶有童子吟曰。万象之中独露身。佛眼拊济川背曰好聻。济川於是有省。绍兴七年除给事中。会大慧杲禅师就明庆寺开堂。济川进见。大慧下座次。济川问曰。和尚常言。不作这虫豸。为什麽今日败阙。大慧曰。尽大地是个杲上座。你作麽生见。济川拟议。大慧便掌之。明年济川依大慧坐夏山中。日止一食。长坐不卧。一日大慧举药山初参石头及马祖因缘。济川复有省。因举呈大慧曰。恁麽也不得。苏噜娑婆诃。不恁麽也不得。[口*悉]唎娑婆诃。恁麽不恁麽总不得。苏噜[口*悉]唎娑婆诃。大慧印以偈曰。梵语唐言打成一块。咄哉俗人。得此三昧。既而兼修净业。作弥陀忏仪。甞出帅泸南。率道俗作系念会。以西方为归。时经建炎兵乱。後名刹藏经多残毁。乃捐俸钱造大藏经四十八所。小藏四大部者。亦如其数分贮诸刹。後知卭州。二十三年秋乞休。预报亲知期以十月三日告终。至期令後厅置高座。见客如平时。日将午。具衣冠。望阙肃拜。请漕使摄州事。着僧衣据高座。嘱诸官吏道俗各宜向道。建立法幢。遂拈拄杖按膝泊然坐化。漕使曰。安抚去住如此自由。何不留一偈以表异蹟。济川复张目索笔书曰。初三十一。中九下七。老人言尽。龟哥眼赤。有语录颂古行於世(大慧年谱.五灯会元)。
蔡子应
名枢闽。兴化人也。绍兴初官吏部郎中。家居日请大慧住灵岩天宫庵。与李汉老同咨法要。既而以书自通所得曰。枢近看狗子无佛性话。恰似平地钉个系驴橛子。一除除却。顿觉廓然。本无罣碍。见得竹篦子彻底分明。自己脚根下一段大事明如皎日。廓若太虗。从本以来不生不灭不变不易。赤骨历着一丝毫不得。直饶千佛出世亦无摸索处。菩提烦恼真如涅盘皆为剩法。因作颂曰。云门篦子。逢人便举。有眼无睛。徒劳下语。又曰。狗子无佛性。截断衲僧命。打破赵州关。识得云门病。大慧可之。已而大慧在衡阳闻李汉老卒。遣僧吊之。叹曰。泉南道友零落殆尽。今惟蔡郎中一人而已。不若生祭之。乃为文曰。致祭於灵岩山下半风半颠大脱空居士之灵。惟灵。铁器市里牙人。脱空场中主将。黑豆换人眼睛。只做这般伎俩。将谓阎老不知。一向起模画样。而今死去见渠。看你有何凭仗。镬汤炉炭横行。剑树刀山逆上。我侬闻说欣然。獃汉攒眉惆怅。人情敢不周旋。薄奠聊陈供养。郭郎线断俱休。呜呼哀哉尚飨。僧未至而子应卒矣。复系以辞曰。呜呼。始以前文与公相戏。此意未达公已瞥地。二俱偶然。初无实义。公既去矣。文焉敢弃。就而祭之。是法如是。建州刘子羽。名彦修。绍兴中知泉州。亦参大慧。看柏树话有省。颂曰。赵州柏树太无端。境上追寻也大难。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门底透长安(大慧年谱〔续灯存稿〕)。
吴元昭
名伟明。邵武人。南宋初官学士。甞阅华严梵行品自谓有悟入处。大慧见其所为。跋语曰。此人只悟得无梵行而已。既谒大慧呈解。大慧不许。并为痛说禅病。因举狗子无佛性话。元昭疑之。留庵十日。呈解二十次俱不许。因语之曰。不须呈伎俩。直须啐地折爆地断方了得生死。即辞去。道次延平。忽然契悟。因将室中所举因缘连书数颂。其一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通身一串金锁骨。赵州亲见老南泉。解道镇州出萝卜。大慧证以偈曰。通身一串金锁骨。堪与人天为轨则。要识临济小厮儿。便是当年白拈贼。其法友弥光和之曰。通身一串金锁骨。正眼观来犹剩物。纵使当机觌面提。敢保居士犹未彻(大慧年谱)。
吴十三者
遗其名。建宁仙州人。绍兴中给侍开善谦公参究颇力。忽於夜中有省。占偈曰。元来无缝罅。触着便光辉。既是千金宝。何须弹雀儿。开善答之曰。啐地折时真庆快。死生凡圣尽平沉。仙州山下呵呵笑。不负相期宿昔心(续灯存稿)。
如如居士颜丙者
雪峯然公嗣也。甞作三教咏曰。硬似绵团软似铁。六月炎天一点雪。露柱灯笼笑点头。哑子得梦向谁说。古来三教强安名。如来杜口於磨竭。夫子谓默而识之。老聃谓大辨若讷。直饶剖破作一家。不免落在第二月。又颂子湖狗话曰。贫家无所有。只养一只狗。便是佛出来。也须遭一口。着劝修净业文行於世(续灯存稿.学佛考训)。
吕铁船
遗其名。母秦国夫人。梦福岩佑公至家而生铁船。弱冠时即究心法要。日夕参空山禅师。一日师问曰。曾见赵州麽。铁船厉声曰无。师休去。每称於人曰再来人也。甞任江淮都总管。於苏嘉定建永寿寺以延僧。达摩忌日拈香曰。西来不称梁王旨。西去空擕一只履。若言妙用与神通。真正衲僧谁数你。九年面壁寻出场。接得一人又无臂。衣盂连累到卢能。从此葛藤生不已。罪过有弥天。源流无滴水。今朝七百八十六年逢忌辰。那个儿孙不痛彻骨髓。一炉香篆一瓯茶。报恩却是孤恩的。欲把拳头举似伊。怜渠已没当门齿。有山居诗及诸偈言。俱超伦迈俗(续灯存稿)。
葛谦问
名郯。不详其里居。少擢上第。玩心禅悦。谒无庵全公。全令看即心即佛。久无所契。请曰。有何方便使郯得入。全曰。居士太无厌生。再参佛海。举全所示语佛海曰。即心即佛眉拖地。非心非佛双眼横。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一日举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霍然顿悟。作颂曰。非心非佛亦非物。五凤楼前山突兀。艶阳影里倒翻身。野狐跳入金毛窟。寄呈佛海。海报曰。此事非纸笔可既。居士能过我。当有所问。遂至虎邱。海迎之曰。居士见处止可入佛。不可入魔。谦闻叩请其说。海正容曰。何不道金毛跳入野狐窟。谦问乃痛省。遂嗣其法。淳熈六年守临川。感微疾大书曰。大洋海里打鼓。须弥山上闻钟。业镜忽然扑破。翻身透出虗空。召僚属示之曰。生死如昼夜。无足怪者。若作生死会。去道远矣。端坐而逝(五灯会元.法喜志)。
余放牛者
遗其名。杭州人。参无门开公。凡有论说。无门连道不是不是。放牛不服。退见臭庵问曰。师在无门得甚麽见解。臭庵曰。吾在无门只得两个字。不是不是。放牛有省乃曰。今日始知无门为人处。一点恶水不曾轻洒着人。因着是非关行於世。甞曰。是法平等。不离本心。十方三界。六道四生。万别千差。皆归当念。看经念佛布施持斋不隔纤毫。临官治政事主奉亲有何不可。若乃妄谈般若。设法安身。诳惑人天。随业受报。色身与法身无异。我性与佛性一同。但要识得本心。便可出离生死。把缆放船。不是不是。遂嗣法於无门(先觉宗乘)。
张功甫
名鎡。家於杭州南湖之上。官直秘阁学士。参密庵杰公。归而静坐究狗子无佛性话有省。自言胸臆豁然如太虗空了无障碍。祖师言句是入道之门。守着不放亦为大病。自此尘缘世念不着排遣自然净尽。古人公案昔所茫然今亦无疑矣。甞闻钟声作颂曰。钟一撞。耳根塞。赤肉团边去个贼。有人问我解何宗。舜若多神面门黑。晚而致仕。颇极游观之乐。其言曰。昔贤云。不为俗情所染。方能说法度人。盖光明藏中孰非游戏。若心常清净。离诸取着。於有差别境中而能常入无差别定。则淫房酒肆徧历道场。鼓乐音声皆谈般若。倘情生智隔境逐源移。如鸟黏黐动伤躯命。又乌所谓设法度人者哉。後舍宅建寺曰慧云。请破庵先公居焉(佛法金汤.武陵旧事)。
知归子曰。予读宋史。观三李所建立。诚卓然豪杰之士。其入道之捷如师子奋迅。摆脱缰锁而去矣。冯济川掉臂宗门。复回心净土。吾师乎吾师乎。元昭以下诸贤。其行事不概见於传记。其得法机缘如此。顾不伟哉。
汪大绅云。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早知此事。四十偈私记可以不作。
猜你喜欢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卷·佚名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四·佚名 屺山二隐禅师语录序·本谧 佛遗教经讲要·太虚 卷二十五·佚名 卷上·佚名 无文和尚语录目录·道璨 卷第三·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八·玄奘 卷第一·志磐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四·圆悟克勤 总释陀罗尼义赞·不空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二)·太虚 卷第二十三·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一·玄奘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