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印光大师舍利灵变记

袁德常居士

印光大师于去年庚辰十一月初四日,预知时至,身无病苦,面西端坐,念佛而逝。时予亦若有所感召,适于是冬十一月初二日,领同最后一般弟子,朝山皈依。灵岩僧众,且惊为侍疾而来,何以预悉(知道)?其实恋恋[1]师门,已近十载,恩同父母,年必三、五至,至必一、二宿,多所摄受,深沾法益。此行遂得亲侍左右,执手晨夕,训迪[2]殷殷,遗音在耳。不意圣凡顿别,再觐(jìn进见,访谒)无由(机会),最后一面,言之痛心!

  [1] 恋恋:顾念。

  [2] 训迪:迪,开导。训迪,教诲开导。

今年二月十五日,师尊百日纪念,举行荼毗。予以无锡净业社代表,参加典礼,先二日到山,灵前助念。十四日风雪交加,十五日风和日暖。十六日又骤变阴雨,一若[1]人天同此悲感,众生福薄,此后谁来度生者。荼毗时,但见白烟西去,不绝如缕。遍山善信,一路跪拜,悲壮念佛,声震若雷。此情此景,岂非师尊道德所感!

  [1] 一若:仿佛。

予既参加荼毗典礼,尚欲亲睹舍利,又以十九日,观音圣诞,社中祝圣,不能不返。十七日早餐后,向方丈和尚告假起行。忽闻人云:“灵骨已出,舍利无数。”遂往化身窑探视,则见尚有少数余灰。二、三僧人,伏地检寻。问之,果然,随即礼拜,跪请舍利。相继而来者,又有十余人,莫不获得舍利,满愿而去。予独一无所得。同人有以圆正不具之舍利见赐者,感激非常,承以掌心,虔诚念佛,继续检寻。后见一小舍利,光明触目,亟欲取出,几乎得而复失,幸有同人代为检得。再放掌中,则见掌中已变有两粒。其他一粒,不知从何而来,并此则已得其三矣。此岂非师尊慈悲,愍我愚忱,灵感所赐欤?

舍利既得,于愿已足。但见灰中尚遗极小骨屑。窃思此皆师尊精血所成,小大何别,尤当珍重。发愿专检灵骨,当与舍利一并供养社中,永久纪念。午餐后,乘车返锡,抵家时已七时许矣。晚餐后,唤集家人,焚香顶礼,迎请舍利,暨(jì及)师尊灵骨。启而瞻视,忽见骨中尚有无数舍利,光耀夺目,亦不知从何而来!此又是师尊怜愍吾锡(无锡)一般苦恼众生,特垂(垂示)灵异,照开昏蒙,令启正信。此之利益,叹莫能穷矣。

翌日,供奉社中,大众礼拜参观,则见五色舍利,小大不等,光明灿烂,有如明珠。莫不悲喜交集,惊为希有之圣瑞。从此吾邑(城市)善信,皆可礼拜获福,增长善根。佛恩师恩,可谓重矣!

民国三十年二月,无锡袁德常谨记。

猜你喜欢
  卷三·佚名
  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卷上·佚名
  往尼连河品第十八·佚名
  舍利品第三十八·佚名
  去私戒懒为公服劳·太虚
  新华严经论 第二十七卷·李通玄
  卷第十·佚名
  第七 质多相应·佚名
  卷第五·佚名
  卷第五·居顶
  论神通·印光
  佛说宝雨经卷第一·佚名
  曹溪大休珠禪師住桐鄉密印寺語錄卷第五·佚名
  咬空·佚名
  卷第二十一·志磐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九十六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司马迁

    张丞相苍者,阳武人也。好书律历。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有罪,亡归。及沛公略地过阳武,苍以客从攻南阳。苍坐法当斩,解衣伏质,身长大,肥白如瓠,时王陵见而怪其美士,乃言沛公,赦勿斩。遂从西入武关,至咸阳。沛公立为汉王,入汉中,还

  • 卷三十八 高五王传第八·班固

    高皇帝八男:吕后生孝惠帝,曹夫人生齐悼惠王肥,薄姬生孝文帝,戚夫人生赵隐王如意,赵姬生淮南厉王长,诸姬生赵幽王友、赵共王恢、燕灵王建。淮南厉王长自有传。 齐倬惠王肥,其母高祖微时外妇也。高祖六年立,食七十余城。诸民能

  • 列传第八·刘昫

    ○唐俭 长孙顺德 刘弘基 殷峤 刘政会 柴绍  平阳公主 马三宝附 武士?  长兄士棱 次兄士逸 唐俭,字茂约,并州晋阳人,北齐尚书左仆射邕之孙也。父鉴,隋戎州刺史。俭落拓不拘规检,然事亲颇以孝闻。初,鉴与高祖有旧,同

  • 第二十四回 两亲王因败为功 诸藩镇束手听命·蔡东藩

      却说高大节到了醴陵,来助夏国相,相见毕,国相道:“前时我军已入江西,夺了萍乡县,方思与耿军会合,直攻南昌,不料清安亲王岳乐,杀败耿军,把广信、建昌、饶州等处,都占了去,他又从袁州来攻长沙。我领军至江西阻御,因他有西洋大炮

  • 卷之四百三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七十一下·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七十一下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六十八下 死虐 吴 高岱 于吉 盛宪 沈友 张休 吾粲朱据 王蕃 楼玄 贺邵【子循】 韦曜 华核 邵畴 张尚 高岱字孔文吴郡人也

  • 卷九十五 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第六十五·班固

    (南越,卫氏朝鲜)【原文】南夷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十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十数,邛都最大。此皆椎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桐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巂、昆明、编发,随畜移徙,亡常处,亡君长,地方可数千里。自巂以

  • 胡铨传·脱脱

    胡铨字邦衡,庐陵人。建炎二年(1128),高宗在淮海策问进士,胡铨对御题问“治道本天,天道本民”,回答说:“汤、武顺从民众而兴起,桀、纣顺应天道而灭亡。现在陛下起于干戈锋镝之间,外乱内讧,而策问臣下数十条,都质问于天道,而不倾听

  • 卷一百一 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司马迁

    袁盎【索隐】:音如周礼“盎齐”,乌浪反。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集解如淳曰:“盎为兄所保任,故得为中郎。”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

  • 卷04·吴缜

    《宦者·杨复恭传》云:“王瑰者,惠安太后之弟也”。今案《后妃传》懿宗凡二后,一曰惠安皇后王氏,一曰恭宪皇后王氏。《惠安传》则不载有弟瑰事,至《恭宪传》则载弟瑰事甚详,且又述其被害事,与《复恭传》正合,然则,瑰乃恭宪弟,非

  • 四书逸笺卷五·程大中

    应城程大中撰孟子【下】两离娄名疑云两离娄一黄帝时人一殷人孟子离娄之明即庄子所云索珠者黄帝时人也泄泄沓沓泄泄集注训怠缓悦从字书无此解六书正譌云泄水名借为舒散之意按下沓字亦从水水性濡而善下濡故怠缓善下故

  • 随应相具章第三·佚名

    性河开流满度器满。破六足经。蜜突如莲花开慧日。出服胜莲花奉事佛。清净淡泊其相然。至尊世绝福祐人视。其精固将道者敷演如经。已开化行道者,亦当知五种各应相种相。色视相亦色手篌把。亦色更痛为痛相。乐苦亦不乐亦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九·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九摄决择分中声闻地之三复次应知毗奈耶由五种制立为最甚深。云何名为五种制立。一学制立。二犯制立。三出离制立。四止息制立。五羯磨制立复次略由五处应知学制立为最甚深。一自在

  • 目录·彭绍升

    居士传目录传一牟融  安元  支恭明(支谶 支亮)  竺叔兰  竺长舒  阙公则  孙兴公  谢庆绪(戴逵)传二刘遗民传三张莱民  张秀实  王乔之  宗少文  周道祖  雷仲伦传四安阳沮渠侯  董吉  

  • 序·道世

    诸经要集唐 道世集诸经要集序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原夫法身一相。瞻仰异容。正教无偏。说听殊旨。故师有等雨之况。弟子有异闻之说。良以随机授与。逐器浅深。至如十二分教之大纲。八万法门之广派。龙宫西蓄。未尽懋林

  • 梅华问答编·薛阳桂

    闵之门下薛心香,著有《梅华问答编》,畅言三教微旨,玄妙程度,不下乃师,且多精华而少糟粕,另有《金仙直指性命真源》一书。

  • 子午流注针经·何若愚

    针灸著作。金何若愚撰,阎明广注。三卷。若愚善针灸,曾探讨经络之原,针刺之理,撰《流注指微论》,原书佚,其义仅存于流注指微赋。此书约二万言。卷上载流注指微针赋(作于1153年,有阎氏详细注解)、流注经络井荥说、平人

  • 平台纪事本末·佚名

    不分卷,未著撰作人姓名。该书的断限为: 自乾隆五十一年 (1786年) 十一月二十七日台湾林爽文发动反清起义起,至乾隆五十三年五月镇压起义的清军撤离台湾止。书的作者在追述了林爽文的身世和以天地会组织群众的情况后,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