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诸经要集

唐 道世集

诸经要集序

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

原夫法身一相。瞻仰异容。正教无偏。说听殊旨。故师有等雨之况。弟子有异闻之说。良以随机授与。逐器浅深。至如十二分教之大纲。八万法门之广派。龙宫西蓄。未尽懋林之知。象驾东驰。岂穷手叶之诲。是以不游大海。未睹沃日之奇。不仰太山。靡觌干霄之状。得骊龙之珍。乃验鱼目之非宝。听黄钟之节。方知击缶之为细。故知释典幽宗。圣凡所尚。寔人天之秘宝。越儒墨之希声。威振大千。光超巨亿。益覃沙界。功逾尘劫。弘济之术。其大矣哉。但时缘未会。感通有殊。暨晨林变辨。霄梦启征。创开白马之基。渐被赤乌之岁。圣迹遐感。年逾六百。道俗蒙益。等同一子。慨正像寖移。沿流末代。凡情闇短。器识昏迷。日有浇醨。教沈道丧。所以彝章讹替。教迹沦湑。文句浩汗。卒难寻览。故于显庆年中。读一切经。随情逐要。人堪行者。善恶业报。录出一千。述篇三十。勒成两帙。冀道俗依行。传灯有据。敬寻释典深奥。非浅识之所知。出俗幽微。岂滞惑而能辩良由海大舟轻。山高尘眇。操刀易割。制锦难成。不揆庸识。妄谈秘典。辄树题目。更增愧恧矣。

  ·三宝部

  ·敬塔部

  ·摄念部

  ·入道部

  ·呗赞部

  ·香灯部

  ·受请部

  ·受斋部

  ·破斋部

  ·富贵部

  ·贫贱部

  ·奖导部

  ·报恩部

  ·放生部

  ·兴福部

  ·择交部

  ·思慎部

  ·六度部

  ·业因部

  ·欲盖部

  ·四生部

  ·受报部

  ·十恶部

  ·诈伪部

  ·惰慢部

  ·酒肉部

  ·占相部

  ·地狱部

  ·送终部

  ·杂要部

猜你喜欢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五·欧阳竟无
  卷第六十(善诵毗尼序卷上)·佚名
  老耗品法句经第十九(十有四章)·佚名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一·湛然
  四十二章经序·佚名
  缘起·呆翁行悦
  笺记纲目·书玉
  洪武时代的僧律·太虚
  致月空书(六通)·太虚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中二·良贲
  五千五百佛名除障灭罪神咒经卷第六·佚名
  卷九十一·佚名
  偈颂品第十·佚名
  卷五十二(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三教平心论卷下·刘谧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九·唐圭璋

    俞国宝(一首)   风入松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 郑孔目风雪酷寒亭·臧懋循

    郑孔目风雪酷寒亭杂剧(元)杨显之撰●郑孔目风雪酷寒亭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后尧婆淫乱辱门庭泼奸夫狙诈占风情 正名 护桥龙邂逅荒山道郑孔

  • 卷六十·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六十兵部主事陈焯编香奁二十九人花蘂夫人【姓费氏青城人蜀主孟昶妃也太祖平蜀俘入後宫尝以蜀亡问费费占一诗答之颇蒙宠爱後得罪赐死】秋宵词氷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

  • 西渡集巻上·洪炎

    宋 洪炎 撰巳酉嵗十一月二十六日避冦至龙潭院十二月十五日作径转桥横水林深寺据山钟鱼告閴寂松竹媚孱顔避地欣有托依僧成暂闲东归路不隔片片陇云还突兀山椒寺披榛二百年刹从吾祖卜席是里僧传溪送无尽水林供不断烟嚢

  • 第三節 律詩的平仄·王力

    平仄,這是律詩中最重要的因素。律詩的平仄規則,一直應用到後代的詞曲。我們講詩詞的格律,主要就是講平仄。(一)五律的平仄五言的平仄,衹有四個類型,而這四個類型可以構成兩聯。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國朝獻徵錄卷之九十·焦竑

      福建一(布政使 參政 參議 按察使 副使 僉事)   ◆布政使   吳好德傳   福建布政張公斌傳(祥符文獻志)   福建左布政使蔣公雲漢墓志銘(楊廷和)   福建布政使抗公濟墓表(湛若水)   福建右布政使蘇葵傳(順德

  • 卷七·金履祥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卷七 丙戌周成王元年周公相践阼而治 记文王世子篇周公践阼章曰成王幼不能涖阼周公相践阼而治抗世子法於伯禽欲令成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九十九·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关外王势压李大少·宣南吏隐

    关外王勒索军饷之举,书不胜记,为己犹可说也,近年好代人硬出头。张宗昌之苏军,自在赣遣散后,部中对于该军欠饷,自然搁置不理。张宗昌既与胡帅认为本家,力求设法。去岁入京之际,宗昌又提此事,时长财者为济宁李馨航(复),固以圆滑着名

  • 卷十·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十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鲁陪臣交叛【南蒯 阳虎上侯犯 公孙宿下】襄公七年南遗为费宰叔仲昭伯为隧正欲善季氏而求媚于南遗谓遗请城费吾多与而役故季氏城费【发明】季氏城费所以自封也讵知为

  • 卷八十八·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八十八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索隐骜音

  • 卷十六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第四·班固

    【原文】自古帝王之兴,曷尝不建辅弼之臣所与共成天功者乎!汉兴自秦二世元年之秋,楚陈之岁,初以沛公总帅雄俊,三年然后西灭秦,立汉王之号,五年东克项羽,即皇帝位。八载而天下乃平,始论功而定封。讫十二年,侯者百四十有三人。时大

  • 陆机传·房玄龄

    陆机字士衡,吴郡人。祖父陆逊,是吴国丞相。父亲陆抗,是吴国的大司马。陆机身长七尺,声如洪钟。年少时有奇才,文章盖世,倾心儒家学术,非礼不动。陆抗死后,他带领父亲的军队当牙门将,二十岁时吴国灭亡,退居家乡,闭门勤学,累积十余年

  • 姚兴传·脱脱

    姚兴,相州人,靖康年中,以州校得到任用。劫杀金人有功,借补承信郎。建炎初年,张琪聚集军队归附东京留守宗泽,姚兴前往随从,又随张琪在池州依附刘洪道。绍兴元年(1131),张琪叛乱,掠取饶州,吕颐浩招降了他。张琪已听命于吕颐浩而中

  • 卷三百六·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六明 杨士奇等 撰灾祥宋高宗绍兴六年地震秘书正字张嵲上奏曰比年以来赋敛繁重征求百出流移者挤沟壑土着者失常业地震之异殆或为此愿深思变异之由修政之阙致民之安黄次山上奏曰臣闻日

  •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卷首下·王顼龄

    纲领一【此篇论删书传书源流今文古文】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掌达书名于四方【郑氏康成曰谓若尧典禹贡达此名使知之】司马氏迁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隋经籍志云书

  • 目录·佚名

    镡津文集宋 契嵩撰镡津文集目录卷首 行业记(此即序)(陈舜俞撰)卷一 辅教篇上原教劝书(并序共四篇)卷二 辅教篇中广原教(并序共二十六篇)卷三 辅教篇下孝论(并序共一十三篇)坛经赞真谛无圣论卷四 皇极论 中庸解(

  • 禅是一枝花·胡兰成

    《禅是一枝花》是胡兰成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台湾居留期间对禅宗第一奇书《碧岩录》中一百则公案的逐一解明。八百多年来,中国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都想解明宋代《碧岩录》,直到胡兰成,才做成了这番事业。此书对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