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印光大师舍利记

范古农居士

“舍利”梵语,正云“设利罗”,华言“灵骨”,乃戒定慧忍行功德之所熏成者。昔释迦世尊之涅槃也,自火荼毗,碎身为五色舍利,光莹不坏,且现神变,此为佛舍利。嗣后凡有德高僧,荼毗皆有舍利,但光泽、坚固等逊于佛。今灵岩山印光大师舍利可得而记焉。

大师生西百日而荼毗,适逢世尊涅槃圣节。是日天气忽尔晴朗,缁素送者二千余众。真达老和尚举火。入晚,烟白如雪,现五色光。翌日晚,灵岩住持妙真和尚,偕众赴荼毗所检骨,色白质坚,重如矿,触之,作金声。顶骨裂五瓣,如莲花。齿全不坏,三十二颗(编者注:大师以八十高龄而牙齿完固不脱,亦罕有也)。发现舍利无数,其形有珠粒者,有花瓣者,有块式者。其色有红者,有白者,有碧者,有五彩者。形色殊异,数以百计。

检毕,别为六聚,各盛以盘,识(zhì加上标记)之曰:“五色舍利珠”,珠者粒圆而散者也;曰“五色小舍利花”,花者珠粒相黏(nián)成花状也;曰“五色大舍利花”,大花者薄片如花朵者也;曰“五色血舍利”,血者肉所化也;曰“五色舍利块”,杂形如块者也;曰“牙齿三十二粒”,所谓牙齿舍利也。此六聚者,将珍藏于山,以资纪念而垂(留传后世)瞻仰。检余灰烬,辄有信士,礼拜祷求,必有获者,菲律宾吴国英居士其一也。他若新加坡广洽法师,先得五彩舍利;五台山法度上人得翠色舍利;上海乐慧斌居士得巨块血舍利,皆因缘之特殊者欤。妙真上人以六聚舍利,摄影分赠知识,远近见者,莫不叹为希有,至有发心迎请供养,永作纪念者。

记者曰:大师一生,严净毗尼[1],专志净土。最后一着(zhāo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一步),既现生西瑞相以垂范,复留舍利以彰法身不坏之相,令有缘者,瞻礼供养,咸获功德。大师悲度众生,弘愿无尽,有足(充分)征(证明)者,岂仅净德庄严而已哉!时维(文言助词)中华民国三十年辛巳仲春[2],净业学人古农范寄东和南谨述。

  [1] 毗pí尼:又译作毗奈耶,即戒律。

  [2] 仲春:仲,在当中的。仲春,春季中期。

猜你喜欢
  思益梵天所问经卷第三·佚名
  答黄忏华问(七则)·太虚
  卷二十·佚名
  四教义卷第二·智顗
  文殊师利普超三昧经卷下·佚名
  卷三百五十二·佚名
  授决品第七·佚名
  大光明王始发道心缘品第五十三·佚名
  卷九十四·道世
  续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希麟
  四分律卷第六(初分之六)·佚名
  卷之六·佚名
  注维摩诘经卷第七·僧肇
  起信论疏上卷·元晓
  观弥勒上生经讲要序·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马光祖·唐圭璋

      光祖字华父,号裕斋,又号桂山,金华人。宝庆二年(1226)进士。仕至宝章阁直学士,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知建康府,拜知枢密院事。以金紫光禄大夫致仕,卒谥庄敏。   减字木兰花   多情多爱。还了平生花柳债。好个檀郎。室女

  • 卷二十七·阮阅

      ●卷二十七·寄赠门中  余杭洪浩,熙宁间游太学,十年不归。父已年七十,寄浩诗曰:“大学何蕃久不归,十年甘旨误庭闱。休辞客路三千远,应念人生七十稀。腰下虽无苏子印,座中幸有老莱衣。归期定约春前后,免使高

  • 卷二百八十一·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八十一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蒙泉诗藁李涛字养源临川人有蒙泉诗藁南山南山思美人也彼美人兮在南山之阳岂不尔思道阻且长彼美人兮在南山之侧我不见兮寤寐思服彼美人兮悠悠我思何

  • 卷三百三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三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五十五 张楷【字式之慈谿人】 李陵咏 李陵入匈奴自恃将家子眼空沙漠羣气弱天下士转战驱懦兵贪功入深垒杀气惨云日笳鼓昏未已苦将死敌争坐使家声靡堂

  • 卷四十四·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増补中州集卷四十四鹤鸣老人李俊民一【共七百零九首以下已借刻顾嗣立所録元百家诗初选中】补俊民字用章别号鹤鸣老人唐韩王元嘉之后家于泽州少通程氏之学金承安中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

  • ●卷四·司马光

    叔礼为余言:昔通判定州,佐王德用。是时契丹主在燕京,朝廷发兵屯定州者几六万人,皆寓居逆旅及民家,阗塞城市,未尝有一人敢喧哗暴横者。将校相戒曰:“吾辈各当务敛士卒,勿令扰我菩萨。”一旦,仓中给军粮,军士以所给米黑

  • 皇王大纪卷七十五·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显王仲尼曰神能见梦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知能七十二鑚而无遗策不能避刳肠之患如是则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虽有至知万人谋之鱼不畏网而畏鹈鹕【亦名淘河】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婴儿生无石

  • 卷八十二·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八十二宋 宋敏求 编政事刑法颁新律令诏糺劾违律行事诏颁行新律诏法司及别勅推事并依律文诏恤刑诏颁行新令制申理寃屈制颁行律令格式制减大理丞废秋官狱勅申寃制诉事人先经州县勅减抵罪人决

  • 卷二十九 职官一·龙文彬

    ◎宗人府(元大宗正府。 )洪武三年四月丙寅,置大宗正院。三十二年正月丙戌,改为宗人府,设令一人,左右宗正、宗人各一人。以秦王爽为宗人令,晋王冈为左宗正,燕王棣为右宗正,周王肃为左宗人,楚王桢为右宗人。其后以勋戚大

  • 卷八十·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八十    宋 程公説 撰次国第一邾        小邾越        许邾曹姓子爵其先出自颛顼之后陆终氏产六子第五子曰晏安周武王克商封晏安苖裔曹侠于邾为附庸自安至仪父十二世其

  • 学蔀通辨卷之三·陈建

    前编下此卷所载着朱陆晚年冰炭之甚而象山既殁之后朱子所以排之者尤明也丁未淳熙十四年朱子五十八岁陆子四十九岁五月朱子答陆子书云税驾已久诸况益佳学徒四来所以及人者在此而不在彼矣区区所忧一种轻为高论妄生内外精

  • 自序·冯桂芬

    三代圣人之法,后人多疑为疏阔,疑为繁重,相率芟夷屏弃,如弁髦敝屣,而就其所谓近功小利者,世更代改,积今二千余年,而荡焉泯焉矣。一二儒者,欲挟空言以争之,而势恒不胜,迨乎经历世变,始知三代圣人之法,未尝有此弊,夫而后恍然于圣人之所

  • 深叹心不胜习·梁漱溟

    深叹心不胜习,只有悲悯自己以及众生,无可高慢。凡高慢者皆在习中,正可怜悯耳。又悟心不胜习者,正由于心之未得认识,故珍之好之无由,颠来倒去乃无非习矣!可叹!自念我有悲愿是真的。首先对自己习深障重业力缠缚之苦与夫眼见众生

  •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佚名

    【原文】“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①须菩提白佛言:&ldq

  •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八·智旭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八之一古歙门人成时编辑【瑞光了一源禅师传(幷赞)】【武林万安云禅师往生传】【吴兴智福优婆夷往生传(幷赞)】【松陵鉴空寕禅师传】【璧如惺谷二友合传(幷赞)】【诵帚师往生传】【自观印阇梨传】【妙圆

  • 毗尼母经卷第七·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犯罪凡有三种。一者初犯罪缘。二者因犯故制。三者重制。云何名缘。  尔时世尊在修赖吒国游行。迦兰陀子修提那。为续种继后故作欲心。与其本二行欲。因此初犯。佛集诸比丘。是名为缘。

  • 卷第十五(本末合)·慧苑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十五(本末合) 四与□□等者。别彰□□。□□□□□□。□□□三。诸世主。初菩萨中。举数。列名。□□。□□□。□□□贤文殊者。是助化中之首故。释名如□□□。□□□五百数。唯一百四十一人

  • 雌木兰替父从军·徐渭

    简名《雌木兰》。杂剧剧本。明徐渭著。明祁彪佳《远山堂剧品》以此剧入“妙品”,说:“腕下具千钧力,将脂腻词场,作虚空粉碎。汤若士尝云:‘吾欲生致文长而拔其舌。’夫亦畏其有锋如电乎?”明王骥德《曲律》说:“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