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印光大师舍利记
范古农居士
“舍利”梵语,正云“设利罗”,华言“灵骨”,乃戒定慧忍行功德之所熏成者。昔释迦世尊之涅槃也,自火荼毗,碎身为五色舍利,光莹不坏,且现神变,此为佛舍利。嗣后凡有德高僧,荼毗皆有舍利,但光泽、坚固等逊于佛。今灵岩山印光大师舍利可得而记焉。
大师生西百日而荼毗,适逢世尊涅槃圣节。是日天气忽尔晴朗,缁素送者二千余众。真达老和尚举火。入晚,烟白如雪,现五色光。翌日晚,灵岩住持妙真和尚,偕众赴荼毗所检骨,色白质坚,重如矿,触之,作金声。顶骨裂五瓣,如莲花。齿全不坏,三十二颗(编者注:大师以八十高龄而牙齿完固不脱,亦罕有也)。发现舍利无数,其形有珠粒者,有花瓣者,有块式者。其色有红者,有白者,有碧者,有五彩者。形色殊异,数以百计。
检毕,别为六聚,各盛以盘,识(zhì加上标记)之曰:“五色舍利珠”,珠者粒圆而散者也;曰“五色小舍利花”,花者珠粒相黏(nián)成花状也;曰“五色大舍利花”,大花者薄片如花朵者也;曰“五色血舍利”,血者肉所化也;曰“五色舍利块”,杂形如块者也;曰“牙齿三十二粒”,所谓牙齿舍利也。此六聚者,将珍藏于山,以资纪念而垂(留传后世)瞻仰。检余灰烬,辄有信士,礼拜祷求,必有获者,菲律宾吴国英居士其一也。他若新加坡广洽法师,先得五彩舍利;五台山法度上人得翠色舍利;上海乐慧斌居士得巨块血舍利,皆因缘之特殊者欤。妙真上人以六聚舍利,摄影分赠知识,远近见者,莫不叹为希有,至有发心迎请供养,永作纪念者。
记者曰:大师一生,严净毗尼[1],专志净土。最后一着(zhāo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一步),既现生西瑞相以垂范,复留舍利以彰法身不坏之相,令有缘者,瞻礼供养,咸获功德。大师悲度众生,弘愿无尽,有足(充分)征(证明)者,岂仅净德庄严而已哉!时维(文言助词)中华民国三十年辛巳仲春[2],净业学人古农范寄东和南谨述。
[1] 毗pí尼:又译作毗奈耶,即戒律。
[2] 仲春:仲,在当中的。仲春,春季中期。
猜你喜欢 思益梵天所问经卷第三·佚名 答黄忏华问(七则)·太虚 卷二十·佚名 四教义卷第二·智顗 文殊师利普超三昧经卷下·佚名 卷三百五十二·佚名 授决品第七·佚名 大光明王始发道心缘品第五十三·佚名 卷九十四·道世 续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希麟 四分律卷第六(初分之六)·佚名 卷之六·佚名 注维摩诘经卷第七·僧肇 起信论疏上卷·元晓 观弥勒上生经讲要序·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