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04

《宦者·杨复恭传》云:“王瑰者,惠安太后之弟也”。

今案《后妃传》懿宗凡二后,一曰惠安皇后王氏,一曰恭宪皇后王氏。《惠安传》则不载有弟瑰事,至《恭宪传》则载弟瑰事甚详,且又述其被害事,与《复恭传》正合,然则,瑰乃恭宪弟,非惠安弟也。

《方技·桑道茂传》云李泌病笃,以三月二日中和日强入见,不能歩,归而卒。

今案李泌请以二月朔为中和节,帝悦;又案《本纪》泌以三月甲辰薨,是岁正月甲辰朔,而《邺侯家传》以为三月二日寒食,而泌力疾赴内宴,不能歩,归而卒,然则泌以三月二日甲辰寒食日薨,而《道茂传》以为中和节日则误也。

《太宗本纪》:“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皇帝崩于含风殿,年五十三。”今案《虞世南传》叙太宗语曰:“吾年十八举义兵,二十四平天下,未三十即大位。”且太宗以隋炀帝大业十三年起义兵,是岁丁丑,而太宗自谓年十八,则是庚申岁生。又《太宗纪》云:“大业中,突厥围炀帝雁门,诏书募兵赴援,太宗时年十六往应募”。案隋书纪,突厥以大业十一年围炀帝于雁门,是岁乙亥,而太宗年十六,则亦是生于庚申岁,以二者推较,则太宗以庚申生无疑矣。贞观二十三年,岁在己酉,自庚申至己酉止,是五十年,而本纪以为年五十三则误也。

《桑道茂传》云:“杜佑终于司徒”。今案佑传,以太保致仕而终,非司徒也。

《公主传》:“明皇帝二十九女”。今案其名数,乃有三十人,即不知其总凡之误邪?名数之误邪?然修书而至于如此,亦可谓疏谬矣。

《穆宗纪》云:“始封建安郡王,进遂王”。今案《宪宗纪》,元和元年八月丁卯,进封子延安郡王宥为遂王【即穆宗也】。《穆宗纪》以为建安,《宪宗纪》以为延安,二者必有一误。

《穆宗纪》:“长庆元年五月丙辰,建王审薨。”今案《十一宗诸子传》云宪宗二十子内《澧王恽传》末云:“初,恽名寛、深王察、洋王寰、綘王寮、建王审,元和七年,并改今名。”则是寛以下,其名皆改从心,故审改名恪,而《本传》书为建王恪也。既于元和七年【壬辰】改为恪,至长庆元年【辛丑】薨时,犹书为审,其误可见也。

《十一宗诸子传》内宪宗二十子,宋云:“凡八王,史失其薨年。”今案所谓“八王”者,深王悰、琼王恱、沔王恂、婺王怿、茂王愔、衡王憺、澶王㤝、荣王㥽也。然案《僖宗纪》广明元年八月:“癸卯,荣王㥽为司空。是月,㥽薨。”则是此一王薨年亦自可见,而本传亦谓史失之者,误也。

 《宣宗诸子·通王滋传》末云:“济、韶、彭、韩、沂、陈、延、覃、丹九王,史逸其系胄云”今案《昭宗纪》,乾宁四年韩建所害九王内,彭王名惕,即宪宗子,沂王名禋,即昭宗子。此二王举其名而考其传,则皆见系胄,安得一概云史逸之也?

《裴寂传》云:“麟州刺史韦云起告寂反。”今案《云起传》,云起未尝为麟州刺史,亦无告裴寂反之事。且又按《地理志》,麟州乃开元十二年始置,则方武德时,固未有麟州也。

《虞世南传》云:“贞观八年,进封永兴县公,会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大水,后星孛虚危,历氐馀百日。帝访群臣,世南曰······”云云。又《天文志》云:“贞观八年,八月甲子,有星孛于虚危,历玄枵,乙亥不见。”  今案《帝纪》“贞观八年七月,陇右山崩。八月甲子,有星孛于虚危”。《五行志》云:“贞观八年。七月陇右山摧。”又云:“八年七月,山东江淮大水”又云:“陇右大蛇屡见”凡此所云,即虞世南传及天文志所书之事也。其大节如山摧蛇见、大水星变,虽已仅同,至于间有违舛,则不能使人无疑。何者,如《世南传》云:“星孛虚危,历氐馀百日”。而《天文志》云:“甲子星孛于虚危......至乙亥不见”则止十二日尔,此一可疑也。自氐至虚危,凡历大火、析木、星纪、玄枵四辰,即未知十二日之间,果能遍历欤,此二可疑也。又云“星孛虚危,历玄枵”,夫虚危即玄枵之次,今云“孛虚危”,又云“历玄枵”,此三可疑也。以是观之,则志传必有误者矣。

《李源传》略云:“源八岁家覆,俘为奴,转侧民间。长庆初,年八十矣。御史中丞李德裕表荐源绝心禄仕五十馀年”。今案《明皇帝本纪》天宝十四载:“十二月丁酉,安禄山陷东京,留守李憕死之”。是岁乙未,而源年八岁,则是生于天宝七年戊子也。至长庆元年辛丑,止七十四岁尔。其长庆尽四年甲辰,又历敬宗宝历元年乙巳,二年丙午,文宗太和元年丁未,源始八十岁。然则既云“八岁家覆”,又云“长庆初年八十”,此二者必有一误。况德裕为中丞,正长庆时,时源实未八十矣。

 《王同皎传》云:“兵趋长生殿太后所。”《李多祚传》亦同。今案《桓彦范传》云:“时武后处迎仙宫之集仙殿。”又《武后》及《张易之传》皆云“迎仙院”,未知孰是。

《独孤懐恩传》云:“元正皇后弟也。懐恩之幼,隋文帝献皇后以侄养宫中。”今案元正皇后即髙祖之母,而《髙祖纪》云:“隋文帝独孤皇后,髙祖之从母也。”由此言之,则元正后与隋文献后乃姊妹,而懐恩则弟也,安得谓之侄哉?

 张荐传略云:“

猜你喜欢
  太祖纪三·薛居正
  第九十一回 促蛾眉宣华归地府 驾龙舟炀帝赴江都·蔡东藩
  铁围山丛谈卷第三·蔡絛
  一二九二 三通馆为知照拨送供事四名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卷七十四·班固
  唐纪·张居正
  邓文原传·宋濂
  卷一·佚名
  卷之十三  奉天靖難記三(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琉兰修好条约·佚名
  卷一百六十五·佚名
  卷一百三十三·佚名
  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目録·金简
  卷八十三 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司马迁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九十八·徐世昌

    野蚕野吞,字梦绿,合肥人,本姓宋,名启祥。开封相国寺僧。有《梦绿诗钞》。晚坐地荒增寂静,人老减聪明。酒断江湖兴,诗牵畎亩情。山泉清似野,乡月大於城。晚会幽篁里,茶烟缕缕生。上厚菴太守不为寻京尹,谁轻千里

  • 后村诗钞·吴之振

    刘克庄宿庄家茅茨迷诘曲,度谷复踰陂。世上事如许,山中人不知。牛羊晴卧野,鹅鹜晚归池。粗识为农意,秋输每及时。北山作骨法枯闲甚,惟堪作隐君。山行忘路脉,野坐认天文。字瘦偏题石,诗寒半说云。近来仍喜聩,闲事不曾闻。黄檗山

  • 卷十二·范成大

    钦定四库全书石湖诗集卷十二宋 范成大 撰渡淮【八月十一日渡盱眙过泗州顺风如飞】船旗衮衮径长淮汴口人看拨不开昨夜南风浪如屋果然双节下天来汴河【汴自泗州以北皆涸草木生之土人云本朝恢复驾回即河须复开】指顾枯

  • 國朝獻徵錄卷之九十四·焦竑

      陜西(布政使 參政 參議 按察使 副使 僉事 知府 同知 知州 知縣 教諭 訓導)   ◆布政使   陜西布政司右布政使孟公麟墓志銘   布政張原明傳(朱睦■〈木挈〉)   陜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甯公化龍墓志銘

  • ●卷三十三·徐梦莘

      靖康中帙。   起靖康元年二月一日丁酉,尽四日庚子。   二月一日丁酉朔姚平均数仲劫金人寨不克败绩杨可胜被执为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所杀。   中兴遗史曰:先是朝廷大臣皆主和议唯李纲非之及种师道至议论与纲同

  • 第六十回 群寇荡平明祖即位 顺帝出走元史告终·蔡东藩

      却说奇后母子,既怨恨扩廓,自然专伺扩廓的间隙,以便下手。扩廓尚不及防,出都南下,军容甚盛,卤簿甲仗,亘数十里。既到河南,便传檄各路将帅,会师大举。是时两河南北,总算平靖,前时受调的军马,多半还镇,如咬住、亦怜真班、月鲁帖

  • 卷之二百三十四·佚名

      洪武二十七年八月戊辰朔福建泉州府地震○辛未诏免河南府祥符阳武封丘三县水灾田租时三县之田连三岁为河水暴决浸没有司不以言 上闻之即遣官核实免其租且切责三县官吏坐视民灾之罪○壬申以湖广全州及灌阳县隶

  • 卷之一千四百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四十五·佚名

    光绪二十年。甲午。七月。庚寅。谕军机大臣等、左庶子戴鸿慈奏、广东盗贼滋多。隐患已伏请饬实力整顿一摺。所陈<闲>牧令。选营弁。任宿将。严考课。定经费。禁缴红六条。着李瀚章按照摺内所指情形。认真筹画。实

  • 卷之二百九十四·佚名

    光绪十七年。辛卯。二月。乙未朔。  ○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甲子皆如之。  ○谕军机大臣等、沈秉成奏、江北东漕遵办河运。请饬疏通河道一摺。据称大泛口、十字河、济甯、新店

  • 卷三十五·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三十五乾隆二十一年冬十二月戊寅定边左副将军成衮扎布奏报擒获逆贼青滚杂卜上谕大学士曰据成衮扎布等奏称参赞大臣纳穆扎尔带兵追捕叛贼和托辉

  • 钦定执中成宪卷四·佚名

    明太祖髙皇帝洪武寳训右御史大夫邓愈等各言便宜事太祖览之谓愈等曰治天下当先其重且急者而后及其轻且缓者今天下初定所急者衣食所重者教化衣食给而民生遂教化行而习俗羙足衣食者在于劝农桑明教化者在于兴学校学校兴则

  • 三·张资平

    父亲终究不会骗我。当进东山师范时,他对我说,省城有合适的学堂可投考的时,一定送我出省,决不叫我在“东山”读满五年。我于四月初复出省城投考清华学校。同伴有一个从堂兄弟名秉仁的,考清华的经过也在“脱了轨道的星球”里

  • 福州玄沙备禅师·惠洪

    禅师名师备。福州闽县谢氏子。少渔于南台江上。及壮忽弃舟。从芙蓉山灵训禅师断发。诣南昌开元道玄律师所。受具足戒。芒鞋布衲。食才接气。宴坐终日。众异之。兄视雪峰。而师承之。雪峰呼为头陀。每见之曰。再来人也

  • 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卷第五·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  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甚深秘密中秘密诸佛大集会一切心真实金刚出生三昧分第十五之余  尔时金刚手  菩萨摩诃萨  最上执金刚  三界最胜师  

  • 道禅集·王志坦

    题“金坡王真人集”。金坡王真人即金元间全真道士王志坦,为一代掌教。本集为七言颂74首,述禅机,劝人心境双忘,勘透真空。

  • 庆湖遗老集·贺铸

    诗别集。一作《庆湖遗老诗集》、《庆湖贺遗老集》。宋贺铸撰。铸自七岁起,即学诗,日以章句自课,至宋哲宗元祐三年戊辰(1088),凡著之稿者,约五六千首。然以为妄作,三数年一阅,屡焚之。以后,拾其馀而缮写之,至绍圣三年

  • 牧云和尚懒斋别集·牧云通门

    十四卷,明通门撰,毛晋编。文部七卷,卷之一论序记铭。卷之二说题跋杂着疏榜。卷之三传志铭祭文。卷之四书启(上)。卷之五书启(下)。卷之六杂牍。卷之七颂像赞偈部一卷。卷之八偈诗部六卷。卷之九铜井时古南时(上)。卷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