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纪梦悼印光大师

杨信芳女士

余十八岁时,肄业上海女子中学[1]。有同学张孝娟女士,住西门路润安里,与余交谊最深。其母张太太,雅爱余,以亲女视我,故我亦以“阿母”称之。放学归来,辄膳宿于张家,习以为常。

  [1] 肄yì业上海女子中学:在上海女子中学读书。

民国廿五年国历十一月廿三夜,余宿张家,与孝娟共榻。中宵(夜)睡去,遥见观音大士立小岛上,环岛皆海,水天一色。大士身长丈许,璎珞庄严,手持净瓶,如世所绘。余则在一叶扁舟中,舟驶近岛。大士招手告余曰:“大势至菩萨现在上海教化众生,汝何昏迷,不去闻法?”余无以答。大士又曰:“印光和尚是大势至化身,四年后化缘毕矣。”言讫而隐。忽骇浪滔天,舟几覆,余大呼救命。孝娟推余醒,曰:“信芳汝其(助词)魇(yǎn梦中惊叫)耶!”余告以梦,相与一笑。

翌(次日)晨,以梦告张太太,并问:“有否菩萨名大势至,有和尚名印光者乎?”张太太固(本来)信佛,惊曰:“大势至乃西方极乐世界之菩萨。印光和尚之名,昔曾闻诸(之于)孝娟之父,云是普陀山得道高僧。”余问:“印光和尚今在上海耶?”张太太曰:“不知。”余为之闷闷。

次日读《申报》,见登有《丙子护国息灾法会通告》,乃知上海闻人[1]请印光和尚来沪,在觉园主持法会。奇哉此梦!三人惊诧不已。乃与张太太母女同赴觉园,听印光大师说法,三人同皈依焉。余蒙赐法名“慧芬”,张太太“慧范”,孝娟“慧英”。

  [1] 闻人:有名望的人。

愧余孽障深重,未能精进。今则携男抱女,终朝碌碌,净业益荒芜矣!昨得苏友书,云印光大师已坐化于灵岩山。嗟夫!大师逝矣,化缘四年,竟符昔梦。余与大师有一段香火因缘,不可无词。垂泪走笔[1],语不成文,寄上海《觉有情半月刊》发表,藉(同借)志余哀。南无大势至菩萨!  二十九年十二月七日 杨信芳记

  [1] 走笔:挥毫疾书。

[编者按:杨女士记中有‘四年后化缘毕’之语。尝疑曷(何)弗(不)早日发表,而必俟(sì等待)诸(于)大师西归之日,始布于世。迨阅女士《致施君书》,乃知其曾遭大师呵斥,不许告人也。是梦之奇,在于未闻佛法之女生,且不知有大势至与印光和尚之名,女士感是梦,善根自不凡。不有是梦,孰知无边光之悲愿哉!]

猜你喜欢
  卷之三·佚名
  复志禅先生书·太虚
  卷十三·赞宁
  卷第五十八·德清
  佛一百八名赞·佚名
  卷四百六十八·佚名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一·佚名
  卷第三十五·普瑞
  卷第三十六·佚名
  卷四十五·佚名
  东林照觉总禅师·惠洪
  智慧轮译·佚名
  诸星母陀罗尼经·佚名
  修行四无量三昧第十四·佚名
  卷六·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巻五·元好问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鼓吹卷五元 郝天挺 注刘沧【字蕴灵鲁国人大中八年进士调华原尉有诗一卷传于世】长洲懐古【李白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云西以峨嵋为壁垒东以沧海为沟池守海陵之仓猎长洲之苑】野烧空原尽荻灰【烧去声 

  • 卷三百八·列传第一百九十六·奸臣·张廷玉

        ◎奸臣   《宋史》论君子小人,取象于阴阳,其说当矣。然小人世所恒有,不容概被以奸名。必其窃弄威柄、构结祸乱、动摇宗祏、屠害忠良、心迹俱恶、终身阴贼者,始加以恶名而不敢辞。有明一代,巨奸大恶,多出于

  • 卷七十二·志第四十八·职官一·张廷玉

        ◎职官一   明官制,沿汉、唐之旧而损益之。自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其纠劾则责之都察院,章奏则达之通政司

  • 卷八十六 大中祥符九年(丙辰,1016)·李焘

      起真宗大中祥符九年正月盡是年四月   春正月壬子,延州界碩爾族巡檢、殿直李文真與蕃兵轉戰,斬籍遇太保首級,命遷一資,仍賜錦袍、銀帶。   丙辰,置會靈觀使,以參知政事丁謂為之,仍加刑部尚書。   以馬軍副都指揮使

  • 后汉书补逸卷七·姚之骃

    东观汉记第七马光马光字叔山监越骑视事以为五校尉主禁兵武备【案光伏波第三子封许阳侯】时五校尉令在北军营中光以为五校尉所以宿卫两宫不宜在一处表请二校尉附北宫诏许越骑射声治寺北宫光为校尉帅厉吏士教习有方光遭

  • 鸿猷录卷十五·高岱

    高岱 诛灭岑猛 再定大同 再平蛮寇 ○诛灭岑猛 广西诸土酋族岑氏为大自叙汉岑彭后云国初元安抚总管岑伯颜以田州归附 高皇帝嘉其诚设田州府令伯颜为知府子孙世袭三传为岑漙漙二子长猇次即猛弘治六年猇以失爱弒漙土目

  • 序·恽毓鼎

    自忌讳排比之法行,而国史为官书;朝野朝野所传闻,其軼事时见诸野史,虽或爱憎发於恩,是非生於党议,而朝局真相,亦颇存焉。毓鼎侍先帝十九年,侍螭头、领兰台,居皆史职。起居注名记言动,第录排日諭旨,而以懋勤殿內记注附益之。史馆作

  • 夏侯亶传·姚思廉

    夏侯亶,字世龙,是车骑将军夏侯详的儿子。齐代之初,离家入朝做奉朝清。永元末(501),夏侯详为西中郎南康王司马,随府镇守荆州,夏侯亶留在京城,为东昏听政主帅。到崔慧景作乱之时,夏侯亶因保卫皇上之功被授以骁骑将军。到梁武帝

  • 朱寿传·张廷玉

    朱寿,不知是何许人。任万户从大军渡江,攻下江东郡邑,晋升为总官。收复常州、婺州,攻克武昌,平定苏州、湖州,转战南北,积功封为横海卫指挥,晋升为都督佥事。与张赫督促漕运,立功。洪武二十年(1387),封为舳舟户侯,食禄二千石,给予世

  • 晋纪三十五 起昭阳单阏,尽阏逢执徐,凡二年。·司马光

    安皇帝戊元兴二年(癸卯,公元四零三年) 春,正月,卢循使司马徐道覆寇东阳;二月,辛丑,建武将军刘裕击破之。道覆,循之姊夫也。 乙卯,以太尉玄为大将军。 丁巳,玄杀冀州刺史孙无终。 玄上表请帅诸军扫平关、洛,既而讽朝廷下诏不许

  • 卷十五·徐一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十五 吉礼十五 祀旗纛 总叙 旗谓牙旗黄帝出军诀曰牙旗者将军之精一军之形候凡始竪牙必祭以刚日祭牙之日吉气来应大胜之徵纛谓旗头也太白隂经曰大将军中营建之天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十三·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十三 癸卯八月丁酉朔。 壬戌,陈友谅穷蹙,进退失据,欲奔还武昌,乃率楼船百余艘趋南湖觜,为我军所遏,遂欲突出湖口。上麾诸将邀击之,我舟与敌舟联比随流而下。自辰至酉,力战不已,至泾江口。泾江之师复击之

  • 總序·佚名

    大王諱烉、字文應,翼宗大王子。丁亥〈純宗二十七年。〉七月十八日辛酉誕降。庚寅冊封王世孫,甲午十一月十八日己卯卽位,己酉六月六日壬申,昇遐,在位十五年,春秋二十三。有睟容三本〈丙午圖寫。〉辛亥,奉于璿源殿。有一女〈宮

  • 贞而不谅·孔子

    【原文】 子曰:“君子贞①而不谅②。” 【注释】 ①贞:信。贾谊《新书·道术》解释说:“言行抱一谓之贞。”②谅:信。这里指小信。 【译文】 孔子说:“君子守信,但不拘于小信。” 【读解】 换句话说,君子守大信,不守小信。

  • 守空品第十七·佚名

    善业白佛言:闿士大士行明度无极。何等为入空为空定。佛言:色痛痒思想生死识空观。一心作是观不见法。於法中不作证。佛所说不於空中作证。云何闿士於定中立而不得证。佛言:是闿士悉具足念空不得证。作是观不取证。观入处

  • 佛祖宗统单传世系之图·纪荫

    佛祖宗统单传世系之图释迦文佛  (西竺)初祖迦叶  二祖阿难  三祖商那和修  四祖优波鞠多  五祖提多迦  六祖弥遮迦  七祖婆须蜜  八祖佛陀难提  九祖伏驮蜜多  十祖胁尊者  十一祖富那夜奢  

  • 卷第二十三·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二十三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拈勅黄法语(开堂祝圣佛事) 圆悟勤禅师改昭觉为崇宁。勅黄到开堂。拈勅示众云。匝地普天皆承恩力。九州四海悉禀威灵。百千法门中殊特法门。无量妙义中真实胜

  • 第十八章 比丘尼教团·佚名

    现于分别说者,律与教[法]传持之守护者,他之长老、中年、幼年之[比丘等]。(一)彼等多闻而具足戒光辉此地上,具足头陀行光辉于此岛。(二)此处有多数释子通晓正法与[其]历史。实为多数[人人之]具眼者出世,破闇示光彼胜者。(三)[彼等于]如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