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梅野集(楳埜集)

南宋徐元杰撰。12卷。凡杂文11卷,诗词1卷。其集宋诸书目不载。据其子直谅跋,集本25卷,景定二年(1261)直谅刊行。原本久不传。今本为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作12卷,《四库全书》著录。有《乾坤正气集》本,作11卷。所存虽仅十之五、六,然校之本传所列奏议条目,则尚得其大概。元杰曾从真德秀游,在朝以正直敢言著称,尝力劾史嵩之。其奏疏多关朝政,可补史传之阙。

《梅野集(楳埜集)》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四六标准·李刘
  全后魏文·严可均
  道乡集·邹浩
  矫亭存稿·方鹏
  文苑英华·李昉
  栾城集·苏辙
  定庵类稿·卫博
  扬侍郎集·扬雄
  你我·朱自清
  皇明经世文编·陈子龙
  匏翁家藏集·吴宽
  钦定四书文·方苞
  湛园集·姜宸英
  须溪集·刘辰翁
  华泉集·边贡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九·杨慎

      ○渚宫妓高使君别宴  “悲莫悲兮生别离,登山临水送将归。武昌无限新栽柳,不见杨花似雪飞。”高骈自渚宫移镇扬州,别宴口占楚词二句,使幕下续之,久未有应。有一妓进曰:“贱妾感相公之恩,续貂可乎?”

  • 卷二百七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七十五总树类五言古古诗          【汉】阙 名庭中有奇树緑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英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懐袖路逺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杂诗          【晋】

  • 卷之一百八十六·佚名

    洪武二十年冬十月戊申朔飨太庙○封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朱寿为舳舻侯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张赫为航海侯赐诰券其诰文略曰咨尔寿从朕开国多著勋劳今已年高屡涉风涛之险服勤漕运以给辽海之军既懋厥功必加崇劝今特封尔寿为开

  • 卷二十八·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二十八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 宋中郎外兵曹参 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封禅书第六 【正义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泰

  • 一五 杂谈著作·许寿裳

    据我所知,鲁迅的著作有好多篇是未完成的。他对我说过,想要做一部《中国字体发达史》,在开始说明字的起源,就感觉得资料不足。甲骨文中所见的象形,“都已经很进步了,几乎找不出一个原始形态。只在铜器上,有时还可以看见

  • 第五讲·孙中山

    中国人的民权思想都是由欧美传进来的。所以我们近来实行革命,改良政治,都是仿效欧美。我们为什么要仿效欧美呢?因为看见了欧美近一百年来的文化雄飞突进,一日千里,种种文明都是比中国进步得多。比方就武器一项说,欧美近年的

  • 纲鉴易知录卷八二·吴楚材

    南宋纪高宗皇帝纲 癸酉,二十三年,春三月,金迁都于燕。目 金主自上京至燕京,初备法驾,下诏改元。以燕,列国之名,不当为京师号,遂改燕京为中都大兴府,汴京为南京,削上京之名止称会宁府。又改中京大定府为北京,而东京辽阳府、西京

  • 附錄·佚名

    行狀○其申禮部行狀曰:國王姓某諱某,懷簡王第二子,母妃韓氏,議政府左議政確之女也。以天順丁丑七月辛卯生王,懷簡王爲世子早薨,王祖父惠莊王,育王于宮中。王天資穎異器度雄偉,惠莊王特奇愛之,封爲者山君。王嘗與同母兄月山君婷

  • 卷一 天子章第二·邢昺

    [疏]正义曰:前《开宗明义章》虽通贵贱,其迹未着,此故已下至于《庶人》,凡有五章,谓之五孝,各说行孝奉亲之事而立教焉。天子至尊,故标居其首。案《礼记·表记》云:“惟天子受命于天,故曰天子。”《白虎通》云:“王者父天母地,故曰

  • 尧曰第二十·孔子

    本篇在《论语》中有特殊地位。第一章与《论语》全书的风格都不一样,不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而是夏、商、周三代圣贤的语录和历史资料。第三章所记与以前孔子的言论有所重复,带有总结的意味。全篇原文3章,本书选3章。 祖述

  • 礼记析疑卷十五·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明堂位明堂位列戴记先儒以为诬旧矣而余尤疑是篇不知何为而作也谓周人记之则于明堂方位度数朝防礼仪宜详谓鲁人自侈大则宜先周公勲劳法则以及山川土田附庸殷民周索命诰典册而无一具焉至鲁君臣相弑三

  • 卷一·王植

    钦定四库全书正蒙初义卷一邳州知州王植撰太和篇第一大全此篇推明太和之气阴阳运化人物赋受皆是物也愚按此篇凡二十二节前十一节发明太虚之妙兼体用言之後十一节明一神两化之义皆太虚之用也其谓虚空即气不可以有无言者

  • 指月录卷之十九·瞿汝稷

    六祖下第七世 ▲吉州资福如宝禅师陈操尚书来。师画一圆相。操曰。弟子与么来。早是不著便。更画圆相。师于中著一点。操曰。将谓是南番舶主。师便归方丈。闭却门。▲郢州芭蕉山慧清禅师上堂。拈拄杖示众曰。你有拄杖

  • 代序四 忆弘一大师 钱君匋·李叔同

    钱君匋一九二三年,我在上海艺术师范学校读书,主持校务的丰子恺、刘质平两先生都是弘一法师的入室弟子,他俩终生尊敬弘一上人。我初习书法,临摹北碑,最爱《龙门二十品》,子恺师曾对我说:“清末民初,中国出了几位大书家。&

  • 求感通为修行大障·印光

    于关中用功,当以专精不二为主。心果得一,自有不可思议感通。于未一之前,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一心之后,定有感通,感通则心更精一。所谓明镜当台,遇形斯映,纭纭[1]自彼,与我何涉?心未一而切求感通,即此求感通之心,便是修道第

  • 卷第十二·佚名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十二  尊者大目乾连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缘起品第二十一之余云何名色缘触。谓眼及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生触。此中眼及色。名为色。即彼所生受想行识。名为名。如是名色为缘生眼触

  • 卷第二·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二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界品第一之二复次于前所说十八界中。几有见几无见。几有对几无对。几善几不善几无记。颂曰。一有见谓色  十有色有对此除色声八  无记余三种论曰。十八界

  • 日知录集释·黄汝成

    注释书。三十二卷,刊误二卷,续刊误二卷。清黄汝成撰。他博采众家之说,抉择精义,详加辨证七百多条,又综括群书,发明考证,再作 《刊误》二卷、《续刊误》二卷,为《日知录》最精善本。书中不分门目,编次顺序以类相从,其具体内容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