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尧曰第二十

本篇在《论语》中有特殊地位。第一章与《论语》全书的风格都不一样,不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而是夏、商、周三代圣贤的语录和历史资料。第三章所记与以前孔子的言论有所重复,带有总结的意味。全篇原文3章,本书选3章。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原文】

尧曰:“咨①!尔舜!天之历数②在尔躬,允执其中③。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

曰:“予小子履(4),敢用玄牡⑤,敢昭告于皇皇后帝(6):有罪不敢赦。帝臣(7)不蔽,简(8)在帝心。朕(9)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周有大赉(10),善人是富。“虽有周亲(11),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谨权量(12),审法度⑤,修废官(13),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所重:民,食,丧,祭。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悦。

【注释】

①咨:感叹词。②历数:列次。这里指帝工相继的次第。之所以说“无之历数”,是说这种帝玉传承的次第是由上天决定的。③允执其中:允,信,忠实;执,执守,坚持;中,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即中庸。(4)予小子履:履,商汤的名字。予小子是商汤的自称之词。⑤玄牡:黑色的公牛。殷朝尚白色,这里商汤说自己用黑色公牛,是还未改变夏朝的礼仪。(6)皇皇后帝:皇皇,光明而伟大;后帝,即上天。(7)帝臣:天帝之臣,商汤自称。(8)简:阅,这里是明白的意思。(9)朕(zhen):我。古人自称之词,自秦始皇以后才专用力皇帝自称。(10)赉(lai):赏赐。这里指封赏诸侯。(11)周亲:至亲。(12)权量:权,秤,重量量具。量,容量量具,如斗、斛等。(13)法度:长度。(14)废官:废缺的职官。

【译文】

尧帝让位给舜帝时说:“哦!舜呀!依次登位的天命已经降临在你身上了,你要忠实地坚持中庸。如果搞得天下穷困,你这天赐的禄位也就永远没有了。”舜帝也用这番话告诫大禹登位。

商汤说:“我这个后辈小子履,谨用黑色的公牛来祭祀,谨明告光明而伟大的天帝: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我自己的罪过也不敢掩盖,因为您的心里早已是明明白白的。如果我自身有罪,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天下万方有罪,罪过都归在我一人身上。”

周朝大封诸侯,使善人都富起来。周武王说:“虽然有至亲,不如有仁人。百姓有什么过错,责任都在我一人。”谨慎地审定度量衡,恢复废缺的官职,政令便四方通行了。复兴灭亡的国家,接续断绝的世系,举用隐逸的贤人,天下的老百姓便真心实意归服了。

应该重视的是:人民,粮食,丧事,祭祀。

宽厚就会得到大众拥护,诚信就会得到百姓信任,勤敏就会取得功绩,公平就会使人高兴。

【读解】

这是整部《论语》中最独特的一章,不是记录孔子及其弟的言行,而是尧帝禅让帝位时告诫舜帝的话,商汤王讨伐夏桀时向上天祷告的话,周武王胜利后分封诸侯的话,等等。而且前后文字不相连贯,一般认为有所脱落。编《论语》的人把这一章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一般认为带有全书总结的性质,主要说明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中庸》)的意思,说明孔子的思想都是才良源于尧舜文武这些古圣贤的。

尽管如此,这一章仍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东西。

在尧帝告诫舜帝的话中,有“允执其中”的话。所谓允执其中,也就是忠实地坚持中庸之道。《尚书·大禹谟》有著名的几句话:“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允执厥中就是允执其中。这几句话说明了为什么要允执其中的道理:因为“人心惟危”,人的思想、欲望是非常危险的,而调整人的思想,中和人的欲望的“道心“又是非常微妙的。所以,要用“道心”去调节“人心”,就得“惟精惟一,允执其中。”精心一意地,忠实地坚持中庸,坚守公平,做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心不作乱,天下享太平。否则,就会出现尧帝所指出的那种情况:“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天下一片混乱。民不聊生,即便是天赐的禄位也是保不住的。正是从古圣贤的这种思想出发,孔子才一再强调“中庸其至矣乎!”把中庸之道作为儒学的最高道德加以提倡。

当商汤王向上天祷告时说:“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武王分封诸侯时也说: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意思都是一样:如果物犯了什么错误,那责任在我,与部下或天下的百姓无关;如果部下或天下的百姓犯了错误,那责任都全在于我,怪我领导得不好,所以,我应该承担领导责任。这可真是高风亮节的政治领导人品德,与后世那些“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把一切错误归于别人”的政治野心家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莫说做高级的政治领导人,就是做一个单位的领导、一个部门的主管,也应该有这种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尤其是在改革探索的时代,犯错误是难免的。领导承担责任,不过是“乌纱帽”不保而已,把错误的责任归咎于中层干部甚至普通群众,那就不仅难保不失官位,而且还肯定会失去人心。其实,丢官事小,失节事大。当领导人的,一定要清醒认识到这一点,拿出古代先贤的勇气来,树立起值得群众尊重、信赖的风范。这样的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不定你丢掉了官位却会得到更多更可贵的东西哩。

本章后面三段文字都是说的周代政治,这些做法和思想,在《论语》的前十九篇其实都已有所体现。所以,实际上也是孔子的思想、儒家政治的思想。其中说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这在2O世纪7O年代的批孔运动中也被列为孔子作为“复辟狂”的一条罪证,当然是属于牵强附会,“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的了。这也是有必要在今天力。以澄清的问题罢。

猜你喜欢
  卷四十四 丧大记第二十二·郑玄
  出處第七卷·朱熹
  卷四·杂著汇·李贽
  卷一百三十一·陈祥道
  经济文衡续集卷二十二·佚名
  卷十五·孙瑴
  第十三章 17·辜鸿铭
  第七章 26·辜鸿铭
  卷十九·江永
  左传折诸卷二十五·张尚瑗
  政经·真德秀
  卷五十六(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达摩宝传下卷·悟真子
  致汉院员生书·太虚
  佛说十力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氏·唐圭璋

      李氏,西洛(今河南洛阳)人,适张浩。话本宿香亭张浩遇莺莺云,名莺莺。   极相思   赠张浩   日红疏翠密晴暄。初夏困人天。风流滋味,伤怀尽在,花下风前。   后约已知君定,这心绪、尽日悬悬。鸳鸯两处,清宵最苦,月甚先

  • 卷之五·高启

    呉郡髙啓季迪著南州徐庸用理编五言古诗呉王郊䑓周网昔●顿礼乐由诸侯呉子乏代徳居然祀圜丘燔燎升紫坛青紘暎玄裘灵明岂来歆币王空旅羞国南见遗壝萧条委山陬云和罢九奏草树鸣飕飂从来䟦扈徒几人效其●鲁郊失礼始圣笔书

  • 见毋忘我花·戴望舒

    为你开的为我开的毋忘我花,为了你的怀念,为了我的怀念,它在陌生的太阳下,陌生的树林间,谦卑地,悒郁地开着。

  • 初集目录二·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总目卷十三春冰梅凿冰放舟微雨春山花朝花朝无花之作春夜闻鴈柳色赐江南总督尹继善之任春云草色赐河南巡抚雅尔图回任春水泛舟觉生寺大钟御园仲春纸鸢诣

  • 列传第八十七 私署凉州牧张实 鲜卑乞伏国仁 鲜卑秃发乌孤 私署凉王李暠 卢水胡沮渠蒙逊·魏收

    张实,字安逊,安定乌氏人。父轨,安士彦,散骑常侍。以晋室多难,阴图保据河西,求为凉州,乃除持节、护羌校尉、凉州刺史。桓帝西略也,轨遣使贡其方物。晋加号安西将军,封安乐乡侯,邑一千户。永嘉五年,晋以轨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

  • 表第三 宰相下·欧阳修

    表格略

  • 卷二十四 本纪二十四·赵尔巽

      ◎德宗本纪二   二十一年乙未春正月癸酉朔,停筵宴。乙亥,日兵寇威海。丁丑,我海军与战于南岸,败绩。己卯,吴大澂始出关视师。辛巳,威海陷,守将戴宗骞死之。改命聂士成统兵入关。丁亥,诏责李鸿章。庚寅,刘公岛陷,水师熸,丁

  • ◎封台戏之特色·李定夷

    北京于年底,凡各戏园皆有封台之举,封台前一日之戏,谓之封台戏,封台戏无有不佳者,此稍有北京常识者,类能详之。甲寅年底封台戏,最足以耸动一时者,为三庆园之《新茶花》饰新茶花者,为刘喜奎,有倾国倾城之貌者也。是日卖座,每位大洋

  • 何伯祥传(附何玮传)·宋濂

    何伯祥,易州易县人。自幼服役于金军中,后随张柔归附于蒙古军。太祖平定河朔,唯保定之王子昌、信安之张进坚守,蒙古军未攻下。子昌是金朝一员骁将,张柔命伯祥攻打。伯祥兵逼保定城,王子昌弃城逃走,伯祥追赶,遭子昌回箭射中。伯

  • 112.白痴皇帝·林汉达

    晋武帝和他祖父、伯父、父亲都是善于玩弄权术的人,可是他的儿子——太子司马衷偏偏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低能儿。朝廷里里外外都担心,要是晋武帝一死,让这个低能儿继承了皇位,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来。有些大臣想劝武帝另立

  • 中庸·戴圣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

  • 卷第一·马永卿

      温公之任崇福,春夏多在洛,秋冬在夏县。每日与本县从学者十许人讲书,用一大竹筒,筒中贮竹签,上书学生姓名。讲后一日,即抽签,令讲;讲不通,则公微数责之。公每五日作一暖讲,一杯、一饭、一面、一肉、一菜而已。温公先垄在鸣条

  • 卷二十一·何楷

    <经部,诗类,诗经世本古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二十一 明 何楷 撰 周庄王之世诗九篇 扬之水闵无臣也郑君子闵忽无忠臣良士终以死亡而作是诗也【出序 孔颖达云作诗之时忽实未死序以繇无忠臣竟以此死故闵之

  • 卷之六·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六仁父子之仁《宋史》:真宗大中祥符,九年五月一曰太子生,後宫李氏所出也。知开封府周起方奏事,帝曰:知朕有喜乎。起曰:不知也。帝曰:朕始生子。即入禁中,怀金钱出探以赐起。李氏,杭州人,初入宫侍刘修仪,庄重寡言,帝合为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三·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禅定波罗蜜多品第十之三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得不退转神通。或以意想或以事业。皆是所作游戏神通。复于处处广大安住。现诸所作。彼有所作。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九·澄观

    如来现相品第二(此下第二正宗分从第六经尽第十一)将释此品四门分别。一来意。二释名。三宗趣。四释文。然下诸品多用此四。若有增减至文当辩。今初来意中二。先分来后品来。今初三分之中自下正宗。由致既彰正宗宜显故

  • 漕运通志·杨宏

    明杨宏撰。十卷。作者在旧《漕运志》基础上,采摭群书,聘请学者谢纯,考证古今沿革,而成是书,包括漕渠、漕职、漕卒、漕船、漕仓、漕数以及漕例略、漕议略、漕文略。记明代漕运事较详。

  • 抚豫条教·尹会一

    四卷。清尹会一遗稿,张受长辑。尹会一 (1691—1748),字元孚,号健余,直隶博野 (今属河北)人。雍正进士,乾隆时官至河南巡抚。其时,黄河、沁水泛滥成灾,尹会一赈灾抚民,甚得人心。张受长为尹会一受业门人。乾隆初年,河南吏治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