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四书文

四十一卷。清方苞 (1668—1749)等奉敕编撰。方苞,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进士,雍正时曾充一统志馆总裁。乾隆时累官至礼部右侍郎,系桐城派创始人,与刘大櫆、姚鼐并称 “桐城三大家”,著述颇多。有 《方望溪全集》、《钦定四书文》(简称 《四书文》)。包括化治、正嘉、隆万、启祯及国朝五集。乾隆元年 (1736)清政府为了科举考试和进一步禁锢人民思想的需要,令方苞等人编撰此书,目的是“俾学者童而习之,日以义理浸灌其心,庶几学识可以渐开而心术归于正也”(《序》)。全书所选文章之主旨必在“制义”,方氏以为明时文章大体四嬗,故划为化 (成化)治 (弘治)、正 (正德)嘉(嘉靖)、隆 (隆庆) 万 (万历)、启 (天启) 祯 (崇祯)四个间断共四百八十六篇明人文章,并按四书之体例,依次编纂排列。“每篇皆抉其精要评论于后”(《序》)。书中有强烈的维护封建统治阶级政治的色彩,其分类也未必恰当,是为之弊。然其 “文章必随时而改”、“文必清真雅正”等观点则是可取的。该书最早版本是乾隆五年 (1740)刊印本,后有四十一年、四十四年重新校刊本,《四库全书》本。

《钦定四书文》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考古文集·赵撝谦
  泾皋藏稿·顾宪成
  叠山集·谢枋得
  活珠子·胡也频
  滏水集·赵秉文
  学古绪言·娄坚
  刘宾客文集·刘禹锡
  万姓统谱·凌迪知
  抑庵文集·王直
  胡仲子集·胡翰
  梁溪集·李纲
  全后魏文·严可均
  西村集·史鉴
  滹南遗老集·王若虚
  实宾录·马永易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十一·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七十一翰林院检讨朱彛尊编文震孟【二首】震孟字文起长洲人天啓壬戌赐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以言事镌级崇祯初复原官歴中允谕德掌司经局右春坊进少詹事以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卒諡文肃有药圃诗稿【

  • 卷十四 十国四·佚名

    全唐诗续补遗卷十四 十国四詹敦仁题九仙山太白歌中昔未闻,佛天高处却逢君。姓名不落人间世,何事今朝不望云?题二石将军屹然相对两将军,化石经年久卧云。待把山河还圣主,肯随方国策元勋?题佛耳山我爱佛耳山,来偷一日闲。不见

  • 列传第十一 薛渊戴僧静桓康尹略焦度曹虎·萧子显

    薛渊,河东汾阴人也。宋徐州刺史安都从子。本名道渊,避太祖偏讳改。安都以彭城降虏,亲族皆入北。太祖镇淮阴,渊遁来南,委身自结。果干有气力,太祖使领部曲,备卫帐内,从征伐。元徽末,以勋官至辅国将军,右军将军,骁骑将军、军主,封竟

  • 卷二百二十七·列传第一百十五·张廷玉

        庞尚鹏 宋仪望 张岳 李材 陆树德 萧廪 贾三近 李颐 朱鸿谟萧彦孙维城 谢杰 郭惟贤 万象春 钟化民 吴达可   庞尚鹏,字少南,南海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除江西乐平知县。擢御史。偕给事中罗嘉宾出核南

  • 卷二十七·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巻二十七雍正九年冬十月乙卯亲王丹津多尔济等大破贼于鄂登楚勒奬赏有差振武将军顺承亲王锡保奏言准噶尔贼人大策零敦多卜小策零敦多卜多尔济丹巴等于八月十一日自华额尔齐斯至索勒毕乌

  • 绎史卷一百十六 ·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齐田忌孙膑破魏战国策魏王欲攻邯郸季良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徃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

  • 卷四十九 蜀书四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陈寿

    (刘繇传、刘基传、太史慈传、士燮传)刘繇传(附刘基传)刘繇,字正礼,东莱郡牟平人。齐孝王的小儿子被封为牟平侯,他的子孙由此在那里繁衍居住。刘繇的伯父刘宠,是汉朝的太尉。刘繇的哥哥刘岱,字公山,历任侍中、兖州刺史。刘繇十

  • 范广传·张廷玉

    范广,辽东人。正统年间,他承袭世袭职位,为宁远卫指挥佥事,后进升为指挥使。十四年(1449),他积功升至辽东都指挥佥事。范广精于骑射,骁勇绝伦。英宗被俘后,廷臣商议推举将才时,尚书于谦推荐范广。范广因此被提拔为都督佥事,充任

  • ●牧令书卷五 事上·徐栋

    安肃徐栋致初辑 能用人斯能行政矣而未也成我者惟上格我者亦惟上无亢无卑不激不随可不协于宜乎是在所以事之 袁守定 熊宏备 汤 斌 王植 陈宏谋 叶镇 陈庆门 栗毓美 汪辉祖 王凤生 周际华 何士祖

  • 卷一百四十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四十八雍正十二年十月上谕十五道初三日谕刑部江苏秋审册内情实之曹坤致和等数案乔世臣向在江苏巡抚任内并拟缓决经九卿等改正甚是从来姑息长奸为害於民生最大刑官断狱失入失出皆

  • 卷五·佚名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御选明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臣奏议卷五乞取囘中官王敬疏【成化十八年】 王 恕臣始为朝廷轸念淮扬苏松等处地方饥荒军民流亡恐臣等奉命不谨莫能区画赈贷以致失所特遣近臣齎内帑钱物远

  • 卷七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七十四工部都水清吏司河工【水利附】凡河道工程黄淮二渎为大运河次之永定河又次之及南北条诸川湖淀附流入海分流济运者咸受治焉凡职掌江南河道总督一人掌黄淮会流入海洪泽湖汕黄济运南北运

  • 卷五 贵德·刘向

    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则食之,寒者则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惟恐其不至于大也。诗曰:“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传曰:自陕以东者周公主之,自陜以西者召公主之。召公述职当桑蚕之时,不欲变民事,故不入邑中,舍于

  •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決擇分中諦品第一之二   云何集諦.謂諸煩惱及煩惱增上所生諸業俱說名集諦。然薄伽梵隨最勝說若愛若   後有愛若喜貪俱行愛若彼彼希樂愛是名集諦.言最勝者是徧行義.

  • 四阿鋡暮抄解第一(此土篇目题皆在首是故道安为斯题)卷上·佚名

    阿罗汉婆素跋陀撰符秦西域三藏鸠摩罗佛提等译阿鋡暮(秦言趣无)前礼善逝法众坏有众(礼三尊众能除结也)当说所欲。略速义说。是故三法当说。弟子问说。是有三法说。是三法何义。师答法依三门(面也向也)结句。是次第作是

  • 卷第四十一·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四十一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立秋日提纲(七月) 密庵杰禅师立秋上堂。一叶落。天下秋。风高云淡。水碧空浮。达磨不会接手句。少林空坐冷啾啾。叵耐云门垛根汉。复於头上更安头。记得僧问

  • 升庵诗话·杨慎

    诗话。明人杨慎(1488—1559)撰。十四卷。《升庵诗话》常于词章韵律的考订和诗篇诗句的品鉴中提出一些精辟的理论观点。例如,杨慎称赞王维诗“含不尽之意”、王粲诗“涵蓄蕴藉”、杜牧诗“殊有含蓄”、薛涛诗“有讽谕

  • 韩诗外传·韩婴

    汉初的一部征引《诗经》诗句以证事的著作。韩婴作。当时传授《诗经》的,有鲁、齐、韩、毛四家。《韩诗》的创始者韩婴,曾“推诗人之意而作内外传数万言”(《汉书·儒林传》)。据此则《韩诗内传》与《韩诗外传》皆为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