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礼记析疑卷十五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

明堂位

明堂位列戴记先儒以为诬旧矣而余尤疑是篇不知何为而作也谓周人记之则于明堂方位度数朝防礼仪宜详谓鲁人自侈大则宜先周公勲劳法则以及山川土田附庸殷民周索命诰典册而无一具焉至鲁君臣相弑三传无异辞初诵经书者皆识焉记者能详四代之服器官而独昧于此岂不异哉及读前汉书然后知此莽之意而为之者刘歆之徒耳莽之簒无事不托于周公其居摄也羣臣上奏称明堂位以定其仪故记所称莫不与莽事相应其称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朝诸侯于明堂以莽践阼背斧依南面朝羣臣也贼臣受九锡以为簒徴自莽始故傋举鲁所受服器官以为是犹行古之道耳其称鲁君臣未尝相弑又以示传闻不可尽信若将为平帝之弑设疑也其篇首曰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依南乡而立易周公以天子与当日羣臣所奏周公始摄则居天子之位非乃六年然后践阼隐相证也莽赞称假皇帝则奏称书逸嘉禾篇周公奉鬯立于阼阶延登赞曰假王涖政勤和天下书既逸矣云云者谁实为之又况漫无所稽之杂记哉或疑周公践阼倍依以朝诸侯别见史记鲁燕世家而荀卿儒效篇亦曰以枝代主疑明堂记或有所授不知古用简册秘府而外藏书甚稀太史公书宣成间始少出自向校遗书歆卒父业以序七畧东汉宗之凡后世子史之传皆歆所校録也歆既伪作明堂记独不能増窜太史公荀子之文哉诗书而外周人之书成体而不杂者莫如左氏春秋传史克之颂祝鮀之言于鲁先世事详矣无一语及此而悖乱之说皆见于歆以后始显之书则歆实伪乱増窜以文莽之奸也决矣尝考鲁世家削去成王少至摄行政当国燕世家削去成王既防至召公乃説前后文义脗合无间而周本纪所谓周公摄行政当国与尚书位冢宰正百工义正相符是则刘歆之徒所未及改更而尚存其旧者儒效篇首与中间语复按以文律如附赘县疣盖自秦昭王问孙卿以下乃其本文也昔韩子论学首在别古书之正伪取其正者以相参伍而得其防通昭昭然如分黑白矣

九夷之国东门之外西面北上八蛮之国南门之外北面东上六戎之国西门之外东面南上五狄之国北门之外南面东上九采之国应门之外北面东上四塞世告至此周公明堂之位也

据此则四面皆有门天子南乡东西面朝者尚有相向之义南面则出背后恐非所安周书康王之诰大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此正成周盛时所用之礼以此推之四裔之国虽多皆于南门外分左右以次而上无四面分布之理 列序朝位忽曰四塞世告至即承以此周公明堂之位也即以文义求之暗昧支离亦与莽传中诰令书疏相类

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

春秋传子家驹曰诸侯僭于天子大夫僭于诸侯久矣昭公曰吾何僭矣哉子家驹曰设两观乘大路朱干玉戚以舞大夏八佾以舞大武此皆天子之礼也使成王果赐而伯禽受之不当以为僭矣

纳夷蛮之乐于太庙言广鲁于天下也

按莽传羣臣始奏宜益莽封三万户此大将军霍光萧相国何继以莽女立为后有司请以新野田二万五千六百顷益莽封以应古者后父百里尊而不臣及陈崇颂莽功徳遂倡言成王之于周公度百里之限逾九锡之检开七百里之宇鲁公之外六子皆封宜勅尽伯禽之赐无遴周公之报自是吏民上书者千八百余人咸曰周公享七子之封有过上公之赏及莽将即真羣臣尚据此复奏此莽始终布置渐次上逼以革汉命之本谋也故歆作此记因纳夷蛮之乐而云广鲁于天下以隐相证焉

百官废职服大刑而天下大服

周官王朝祭祀肆师相治小礼诛其怠慢者所云诛责让谴呵之谓耳何至遂服大刑且鲁虽受礼乐之赐并不闻有废职服刑之事而曰天下大服更不可解如谓赐礼乐时即降废职服大刑之命则天下宜恫疑骇遽而不知其何所为何以遂大服乎盖莽以穷治吕寛之狱灭衞氏及汉宗亲郡国豪杰死者数百人海内震焉故歆为此记以示共周公之祀事而废其职者即服大刑况显与安汉公为敌及隂谋变怪以相惊惧者乎虽钩党蔓诛亦未为已甚也

反坫出尊

凡爵奠于席上有坫则隆然髙出故曰出尊

崇坫康圭

康安也为面坫以安圭也

拊搏玉磬揩击大琴大瑟中琴小瑟四代之乐器也当是揩击玉磬拊搏大琴大瑟中琴小瑟文错也

猜你喜欢
  先知卷第九·扬雄
  随时第四十五·佚名
  卷六十四·陈祥道
  卷四·杨甲
  卷二十六·陈启源
  土敝则草木不长(1)·戴圣
  第25章·老子
  任法第四十五·管仲
  卷十二·姚舜牧
  ·神而明之··王守仁
  《春 秋》·佚名
  四书正误卷二 中庸·颜元
  发意三十二宝品第二·佚名
  卷第二十一·道宣
  宗镜录卷第七十一·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张元凯

    七言律诗长安春望二首芝房桂殿暮氤氲,霄汉归来鹓鹭群。月出修眉悬碧树,露擎高掌拂朱云。宫莺入柳飞难见,厩马迷花嘶不闻。尽说宸游多睿藻,远臣唯有诵横汾。幽燕今是汉西京,宫阙参差入太清。紫禁铜龙闲夕照,绿杨缇骑散春明。

  • 第一出 家门大意·王世贞

    〔西江月〕〔末上〕秋月春花易老。赏心乐事难凭。蝇头蜗角总非眞。惟有纲常一定。四友三仁作古。双忠八义齐名。龙飞嘉靖圣明君。忠义贤良可庆。且问后房子弟。今日搬演谁家故事。〔内应〕是一本同声鸣凤记。〔末〕

  • 卷一·孙默

    钦定四库全书十五家词卷一       宁孙默编吴伟业梅邨词上词者诗之余也乃诗人与词人有不相兼者如李杜皆诗人也然太白菩萨蛮忆秦娥为词开山而子美无之也温李皆诗人也然飞卿玉楼春更漏子为词擅场而义山无之也欧阳

  • 志第三十 刑法·刘昫

    古之圣人,为人父母,莫不制礼以崇敬,立刑以明威,防闲于未然 ,惧争心之将作也。故有轻重三典之异,宫墨五刑之差,度时而施宜,因事以议制。大则陈之原野,小则肆诸市朝,以御奸宄,用惩祸乱。兴邦致理,罔有弗由于此者也。暨淳朴既消,浇伪

  • 列传第九十八 裴度·欧阳修

    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贞元初,擢进士第,以宏辞补校书郎。举贤良方正异等,调河阴尉。迁监察御史,论权嬖梗切,出为河南功曹参军。武元衡帅西川,表掌节度府书记。召为起居舍人。元和六年,以司封员外郎知制诰。田弘正效魏、博六

  • 明宗纪十·薛居正

    长兴四年春正月戊寅朔,帝御明堂殿受朝贺,仗卫如式。是日雪盈尺。戊子,秦王从荣加守尚书令、兼侍中,依前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庚寅,以端明殿学士、尚书兵部侍郎刘煦为中书侍郎、平章事。甲午,正衙命使册故福庆长公主孟氏为晋

  • 第四回 追失马幸遇良朋 喜乘龙送归佳耦·蔡东藩

      却说帖木真匿身羊毛车内,被那女子一吓,险些儿魂胆飞扬,忙向女子道:“好妹子!你与我羊毛盖住,休被歹人看见,我心内一慌,连手足都麻木不仁了。”应有这般情景,但也亏作书人描摹。女子闻言,急将羊毛乱扯,扯出了一大堆,叫帖木真

  • 法军侵台档(一)·佚名

    光绪九年(一八八三)军机处交出上谕着筹办南、北洋防务军机处交出上谕着沿海沿江各省切实筹防并保护各口外人军机处交出福州将军穆图善等奏陈筹办闽台海防及防营不足、战舰不堪折冲等情形并请饬左宗棠派勇赴台增防抄折上

  • 七十九、在商务印书馆·包天笑

      我自入新闻界以后,每日与笔墨为缘,自不必说了。但译写小说,则不是这个时候为始。第一次写小说为“迦因小传”,那时间的译作,都是文言体。在未到时报馆以前,在山东青州府中学堂的时候,上海商务印书馆便与我通信

  • 殷绍传·魏收

    殷绍,长乐人。少年时聪敏,喜爱陰陽术数,曾游学四方,通晓九章、七曜。世祖时为算生博士,在东宫西曹任事,因擅长陰陽术数而为恭宗知遇。太安四年(458)夏,向皇帝进献《四序堪舆》,奏启说:“我于姚氏时代,求学到达伊川,遇见周游讲学

  • 乙、关防·佚名

    福建浙江总督关防福建台湾巡抚关防(绘)提督军务兼巡抚福建地方关防督办台湾防务福建巡抚行营关防福建巡抚部院行营营务处之关防福建巡抚部院行营中军马之关防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总理营务处布政使衔江苏遇缺即补道斐凌

  • 卷之七十五  菽園雜記三(明) 陸容 撰·邓士龙

    (菽園雜記,十一卷,明太倉陸容撰。容(一四三六──一四九四),字文量,號式齋。成化二年進士。陸容少有文名,學識淵博。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另著有式齋集三十八卷。傳見明史文苑傳。此書通行者為十五卷本,如明嘉靖間毛仲良刻本,清

  • 卷二·佚名

    ——福建省外海战船做法(二)第二则赶缯船,二只。内淡水营「波」字二号船一只:身长五丈四尺,头起■〈乔亢〉四尺五寸、尾起■〈乔亢〉三尺二寸,船头长二丈,面匀宽一丈三寸、底匀宽八尺八寸;船中长一丈七尺,面匀宽一丈五尺七寸、

  • 卷五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五十二职官志十一职制补放领侍卫内大臣以下官员领侍卫内大臣缺出由领侍卫内大臣将内大臣散秩大臣八旗满洲蒙古都统前锋统领护军统领外省将军职名开列具奏补放领侍卫内大臣内如有出兵出差者

  • 150.请君入瓮·林汉达

    武则天在平定徐敬业叛乱之后,决心除掉那些反对她的唐朝宗室和大臣。可是,谁在暗中反对她,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呢?于是,她就下了一道命令,发动全国告密。不论大小官吏,普通百姓,只要发现有人谋反,都可以直接向她告密。地方官吏遇

  • 卷一百六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六十一工部十五织造各项织造皆隶本司诰勅亦织造之一事至於造冠服器用必有物料造斛斗秤尺各有法则皆见於诸司职掌今具列事例于後段疋诸司职掌凡供用袍服段疋及祭祀制帛等项须於内府置局如法织

  • 吴中水利全书·张国维

    水利志。又名《吴中水利书》。明张国维撰。二十八卷。国维,字九一,号玉笥。浙江东阳人。天启进士。历官江南巡抚、工部右侍郎。福王时官至吏部尚书,事败投水死。是书首列东南水利总图、苏州府全境水利图、苏州府城内

  • 文字论·张怀瓘

    一卷。书论。唐代张怀瓘撰。为作者《书断》写成后,与寅吏部侍郎苏晋、兵部员外王翰二人,欲作《书断》后序,相与讨论的记录。首论“文”、“字”、“书”三者的特点及其功用;次论书之鉴赏;又次为自评,谓真行可比虞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