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澎湖考略

澎湖屿,在福建泉州府东南海中;山形平衍,东西约十五里,南北约二十里。考「泉州府志」:自府城东,由海舟行三里可至。又有东、西二碇山,皆在海中;自东碇开洋,一日夜可至。其海水,号澎湖沟。水道分东西流,西达漳、泉,东达小吕宋。「海防考」:隋开皇中,尝遣虎贲将陈棱酿秫为酒,土商兴贩,以广其利。洋舶至者,岁常数十艘:固泉州之外府,亦入闽之要隘也。元末,置巡司。明初,徙其民于近郭,其地遂墟。年中倭人往来贸易,恒停泊于此以取清水。我朝特设重兵以戍守之。

《澎湖考略》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凤山县采访册·卢德嘉
  新大陆游记·梁启超
  钦定盛京通志·阿桂
  古清凉传·释慧祥
  何氏沈阳纪程·何汝霖
  晋五胡指掌·张大龄
  大元一统志·佚名
  钦定盘山志·蒋溥
  侯官县乡土志·郑祖庚
  布特哈志略·孟定恭
  殊域周咨录·严从简
  重修凤山县志·余文仪
  钵池山志·冒广生
  治河图略·王喜
  伦敦杂记·朱自清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三十·彭定求

        卷130_1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一作游侠篇)】崔颢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   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   还家行且猎,弓矢速如飞。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

  • 述古斋集·许恕

    江山县一首九日宴景星山薄宦三年近重阳半日闲得陪文翰友且上景星山时菊簮华髪天风醒醉顔不知従此防何地复跻攀五开五首思母父母劬劳日门庭喜气新承家知有后学语望成人白髪亲垂老青云志未伸谪居荒徼外有泪但沾巾忆兄瞻

  • 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七十八·赵尔巽

      海望三和 莽鹄立 杭奕禄 傅鼐 陈仪 刘师恕焦祈年 李徽王国栋许容 蔡仕舢   海望,乌雅氏,满洲正黄旗人。初授护军校。雍正元年,擢内务府主事。累迁郎中,充崇文门监督。八年,擢总管内务府大臣,兼管户部三库,赐二品顶戴。

  • 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十三)·陈寅恪

    以上论述杨陈两人同在苏州及松江地域之关系既竟,茲再续论崇祯八年秋深后两人关系。此后盖可视为别一时期,前于总论陈杨两人关系可分三期时已言及之矣。卧子于崇祯八年秋深别河东君后,是年除夕赋诗,离思犹萦怀抱。茲录之于

  • 平定两金川方略艺文五·阿桂

    平定两金川诗【五言律诗三十首】翰林院修撰【臣】黄 轩羡贶均区寓重熙景祚融舆图封濬外治象化神中帝瑟超淳古王鈇仰俊隆羣生胥在宥懐畏万邦同仁者师无敌西陲昔纪庸星归源闼户月竁辟提封沃衍南东亩宾将大小共陋他铭絶

  •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李叔同

    杭州这个地方实堪称为佛地,因为寺庙之多约有两千余所,可想见杭州佛法之盛了!最近《越风》社要出关于《西湖》的增刊,由黄居士黄居士: 即杭州《越风》杂志编辑黄萍荪。来函,要我做一篇《西湖与佛教之因缘》。我觉得这个题目

  • ·请恤沉溺官兵书·丁曰健

    卷查历年哨船、饷船失水,漂没官员弁兵之案,有详请题恤而未奉明文饬知者,有辗转查收册结而迟延未办者,有因复查生死下落久未见覆而即置之高阁者。窃思官弁及兵丁人等因公出洋,皆职分所当为。在水师不详察风云

  • 卷二十五 西夏封贡·李有棠

    圣宗统和四年春二月癸卯,西夏李继迁叛宋来降,拜定难军节度使,都督夏州诸军事。西夏本魏拓跋氏后,古赫连国地。远祖思恭,唐季赐姓曰李,涉五代至宋,世有其地。至继迁始大,据有夏、银、宥、绥、静五州。民俗勇悍,习战。初臣宋有年

  • 卷二十九 玉藻第十三·郑玄

    (陆曰:“郑云:‘以其记服冕之事也。冕之旒以藻训,贯玉为饰,因以名之。’”)[疏]正义曰:按郑《目录》云:“名曰《玉藻》者,以其记天子服冕之事也。冕之旒以藻纟川为之,贯玉为饰。此于《别录》蜀《通论》。”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

  • 非命中第三十六·墨子

    子墨子言曰:凡出言谈、由文学之为道也,则不可而不先立义法。若言而无义,譬犹立朝夕于员钧之上也,则虽有巧工,必不能得正焉。然今天下之情伪,未可得而识也。故使言有三法。三法者何也?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其本之也,考

  • 卷二十一 要略·刘安

    夫作为书论者,所以纪纲道德,经纬人事,上考之天,下揆之地,中通诸理,虽未能抽引玄妙之中才,繁然足以观终始矣。总要举凡,而语不剖判纯朴,靡散大宗,惧为人之惽々然弗能知也;故多为之辞,博为之说,又恐人之离本就末也。故言道而不言事,则

  • 大乘起信论卷下(实叉难陀译)·马鸣

    马鸣菩萨造大周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对治邪执者。一切邪执莫不皆依我见而起。若离我见则无邪执。我见有二种。一人我见。二法我见。人我见者。依诸凡夫说有五种。一者如经中说。如来法身究竟寂灭犹如虚空。凡愚闻

  •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三·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八九)秽品比丘请经第三(第二小土城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在竹林迦兰哆园。与大比丘众俱。受夏坐。尔时。尊者大目揵连告诸比丘。诸贤。若有比丘请诸比丘。诸尊。语我.教我.诃我。莫

  • 卷二十四·佚名

    △常啼菩萨品第三十之二尔时佛告须菩提,彼常啼菩萨摩诃萨。如是忧愁啼泣时忽然见有如来形像住立其前作是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诸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本行菩萨道时。求般若波罗蜜多亦如汝今。如是勤求等无有异。是故汝应

  • 卷二十九·佚名

    释初品中随喜回向等【经】“一切求声闻、辟支佛人布施时,欲以随喜心过其上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一切求声闻、辟支佛人持戒时,欲以随喜心过其上者,当学般若波罗蜜!一切求声闻、辟支佛人,三昧、智慧、解脱、解脱知见,

  • 傅与砺诗文集·傅若金

    元代诗文别集。文集11卷,诗集8卷。傅若金撰。傅若金初字汝砺,由揭傒斯改为字与砺。《四库全书》曾据江苏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文集为傅若川编,卷首有洪武十七年(1384)梁寅序。卷1为赋、诏、策、制、表,卷2—3为记,

  • 数理精蕴·佚名

    五十三卷,题清圣祖御撰。康熙五十一年下诏开蒙养斋,令梅文鼎之孙梅瑴成、陈厚耀、何国宗、明安图等修《律历渊源》。历时十年成书,计有《历象考成》四十二卷、《律吕正义》五卷、《数理精蕴》五十三卷。该书是梅瑴成等人

  • 周礼订义·王与之

    八十卷。宋王与之撰。王与之生卒年不详,字次点,南宋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人。曾从陈松溪学六官要旨。任宾州文学,泗州通判等。此书是淳祐二年(1242)行在秘书省准敕访求书籍时牒温州所得,特补一官授宾州文学,后终于通判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