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五 西夏封贡

圣宗统和四年春二月癸卯,西夏李继迁叛宋来降,拜定难军节度使,都督夏州诸军事。

西夏本魏拓跋氏后,古赫连国地。远祖思恭,唐季赐姓曰李,涉五代至宋,世有其地。至继迁始大,据有夏、银、宥、绥、静五州。民俗勇悍,习战。初臣宋有年,赐姓赵,因兄继捧朝宋,诏发亲属赴阙;继迁不乐内徙,叛入地斤泽,袭据夏州,至是来附,遂复姓李。时宋太宗雍熙三年也。

冬十月,遣使来贡,自是信使不绝。

十二月丁巳,继迁引五百骑款塞,愿婚大国,永作藩辅。诏以王子帐节度使耶律襄女题木封义成公主下嫁,赐马三千匹。

六年春三月癸未,李继迁遣使来贡。

七年春三月戊戌,以王子帐耶律襄女下嫁李继迁。

八年春正月,夏遣使来谢。

三月丁丑,遣使来贡。

秋九月壬辰,遣使献宋俘。

冬十月丙午,复以败宋军来告。

十二月癸卯,克宋麟、鄜等州,来告。庚戌,遣使封李继迁为夏国王。

九年春二月丙午,夏国遣使来告侵宋捷。

秋七月已未,以复银、绥二州来告。

冬十月壬申,遣使上宋所授敕命。其兄继捧来附,授检校太师兼侍中,封西平王。

十二月,继迁潜附宋,遣招讨使韩德威持招谕之。

十年春二月乙丑朔,韩德威奏李继迁托故不出,至灵州俘掠以还。寻遣使来诉,诏抚谕之。

十二年,夏遣使来贡。

十三年春三月癸丑,夏遣使来贡。

冬十二月辛巳,以败宋师,遣使来告。

十四年春正月丙寅,夏遣使来贡。

十五年春二月丙午,夏遣使来贡。

三月己巳,以破宋兵,遣使来告。己卯,封李继迁为西平王。

夏六月壬子,遣使来谢封册。

冬十二月壬子,夏遣使来贡。

十六年春二月庚子,夏遣使来贡。

十八年冬十一月甲戌朔,授李继迁子德昭朔方节度使。

十九年春三月乙亥,夏遣李文贵来贡。

夏六月戊午,奏下宋恒、环、庆等三州,赐诏褒美。

二十年春正月甲寅,夏遣使贡马、驼。

夏六月,夏遣刘仁勖来告下灵州。

二十一年夏五月丁巳,西平王李继迁卒,其子德昭遣使来告。

六月己卯,赠尚书令。遣西上閤门使丁振吊慰。

秋九月己亥,李德昭遣使来谢。

二十二年春三月乙未,李德昭遣使上其父继迁遗留物。

秋七月甲申,封德昭为西平王。

冬十月已酉,遣使谢封册。

二十三年春二月丁巳,夏遣使告下宋青城。

二十五年秋七月壬申,李德昭母卒,遣使吊祭,起复。

二十七年冬十二月辛卯,太后崩。壬辰,遣使报哀于夏。

二十八年秋九月乙酉,册李德昭为夏国王。

开泰元年夏四月壬寅,夏遣使进良马。

冬十一月己亥,赐夏使曹文斌、吕文贵、宝珪祐、守荣、武元正等爵有差。

二年秋七月,诏李德昭:“今西伐党项,尔当束击,毋失犄角之势。”

八月壬戌,遣引进使李延弘则赐德昭及义成公主车马。

太平元年冬十一月,夏遣使来贡。

二年冬十月壬寅,遣堂后官张克恭贺李德昭生辰。

六年冬十月庚辰,遣使问夏国五月与宋父战之故。

十一年夏六月,圣宗崩,报哀于夏。李德昭遣使来进赙币。是岁,兴宗立,以兴平公主下嫁德昭子元昊,拜驸马都尉。

兴宗重熙元年冬十一月丙戌,夏遣使来贺。辛卯,李德昭卒,册其子夏国公元昊为王。

七年春三月辛亥,夏遣使来贡。

夏四月,兴平公主卒。公主生与元昊不谐,遣北院承旨耶律庶成往诘其故。

九年秋七月癸酉,宋遣郭祯以伐夏来报。

十年秋九月丙寅,夏遣使献宋俘。

十一年春正月庚戌,南院宣徽使萧特默等使宋,问兴师伐夏之由,且求关南地,寻及宋平。

冬十二月壬子,以托欢、党项多鬻马夏国,诏谨边防。

十二年春正月辛未,遣同知析津府事耶律迪里、枢密院都承旨王惟吉谕夏与宋和。

二月已酉,夏遣使贺加尊号。甲寅,迪里等还奏夏国罢兵。

秋七月庚寅,夏表请侵宋;不许。

冬十月,夏侵党项。壬子,遣延昌宫使耶律高嘉努诘让。

十三年夏四月,党项及山西部族叛入夏,诏诸道讨之。

五月壬戌朔,罗汉努奏部兵与党项战,不利,李元昊来援叛党,命诸道会西南边兵讨元昊。

六月甲午,淮布酋长乌巴遣其子执元昊所遣求援使阿雅噶来,且乞以兵助战,许之。遣延昌宫使耶律高嘉努以将伐夏告宋。

秋七月庚辰,夏遣使来朝。

八月乙未,以夏使对不以情,羁之。丁巳,复遣使来,询以事宜,又不以实对,笞之。

九月壬申,会军于九十九泉。以太弟重元、北院枢密使萧惠将先锋兵西征。

冬十月丁酉,元昊请罪。辛亥,且进方物,诏枢密副使萧格迓之。壬子,军于河曲。格言元昊亲率党项三部来,诏格诘而遣之。群臣请进讨,督战路兵掩袭,杀数千人,驸马都尉萧呼都克被执。丁巳,元昊遣使以所执王人来归,诏所留夏使亦还其国。

十一月甲子,班师。

十二月戊申,萧呼都克自夏还。

十四年春正月甲申,夏遣使进鹘。以常侍额古德战没,命其子锡为帅。

夏六月庚辰,夏遣来贡。

十七年春二月,李元昊卒,其子谅祚遣使来告。

十八年春正月戊戌,留夏国贺正使不遣。议伐之,遣枢密副使萧惟信往告宋。

夏六月壬戌朔,以韩国王萧惠为河南道行军都统,赵王萧孝友、汉王特布、副之。辛巳,夏使来贡,留之不遣。

秋七月戊戌,帝亲征。

八月辛酉,渡河,夏人遁,乃还。

九月丁未,萧惠等为夏人所败。时惠自河南进战,战舰粮船绵亘数百里。既入敌境,不设备;忽报夏师至,惠方诘妄言罪,谅祚军从阪而下,惠与麾下不及甲而走,追者射之,几不免。军士杀伤甚众。

冬十月,北道行军都统耶律达噜噶率淮布军至贺兰山,获元昊妻及官属,歼其众三千;都详衮萧慈实努、南克耶律斡里死之。

十九年春正月辛丑,遣使问罪于夏。

二月丁亥,夏将旺布、威赫、伊特凌结等来攻金肃城,南面林牙耶律高嘉努等破之。旺布被创,遁;杀威赫、伊特凌结。

三月戊戌,殿前都点检萧塔喇台与夏战于三角川,败之。擒观察使,以功授汉人行宫都部署。癸卯,命西南招讨使萧博诺、北院大王伊逊、林牙萧萨满等帅师伐夏,以行宫都部署布古德监战。遣同知北院枢密使萧格按军边城,以为声援。

五月癸巳,博诺等师入夏境,不遇敌,纵兵俘掠而还。丁酉,夏将旺布来降。

秋九月壬寅,夏入侵边,达噜噶遣六院军将哈里击败之。

冬十月辛未,谅祚母遣使乞依旧称藩。

十二月壬子,谅祚上表如母训。

二十年春二月甲申,遣前北院都监萧约噶使夏,索党项叛户。

夏五月癸丑,约噶使还,进李谅祚母表,乞如党项权进马、驼等物。己巳,遣使来求唐隆镇并罢所建城邑,诏答之。

六月丙戌,诏以前所获元昊妻及前后所俘夏人安置苏州。

二十一年冬十月丁亥,李谅祚遣使乞驼边备,诏谕之。嗣后朝贡如例。

二十二年春三月癸亥,夏以赐昭许降,遣使来谢。

秋九月壬辰,遣使进降表。甲午,遣南面林牙高嘉努等奉诏抚谕。

二十三年秋七月己巳,夏遣使求婚。

冬十月丙辰,遣使进誓表。

二十四年春二月甲寅,夏遣使来贺。

秋七月壬午,如秋山。次南崖之北峪,不豫。

八月已丑,帝崩。癸巳,遣使告哀于夏。

九月壬午,遣使以先帝遗物赐夏。

道宗清甯三年冬十二月己巳,太皇太后崩。

明年春正月壬申朔,遣使报哀于夏。夏寻遣使来会葬。

咸雍元年夏五月辛巳,夏遣使来贡。

三年冬十一月壬辰,夏遣使进回鹘僧、金佛、《梵觉经》。

十二月,李谅祚卒。

四年春二月壬子,李秉常遣使来告哀。

三月丙子,遣使吊祭。乙未,夏遣使来献遗留物。

冬十月戊辰,册秉常为夏国王。

十二月辛亥,夏使来贡。

五年秋七月戊辰,夏遣使来谢封册。寻乞赐印绶。

九年冬十二月壬辰,夏遣使来贡。

太康二年春三月辛酉,仁懿太后崩。遣使报哀于夏。戊寅,以太后遗物赐之。

夏六月戊子,夏遣使来吊祭。

五年冬十月戊戌,夏遣使来贡。

八年春二月己巳,夏以所获宋将张天一来献。

大安元年冬十月戊辰,李秉常遣使报其母梁氏哀。

二年冬十月,李秉常卒。丁亥,遣使诏其子乾顺知国事。

十二月己亥,夏遣使进其父遗留物。

四年秋七月丙辰,遣使册李乾顺为夏国王。

五年夏六月甲寅,夏遣使来谢封册。

八年夏六月乙丑,夏为宋侵,遣使乞援。

寿隆元年冬十一月甲辰,夏进贝多叶佛经。

二年冬十二月乙亥,夏人献宋俘。

四年夏六月戊寅朔,夏为宋攻,遣使乞援。

冬十一月乙巳朔,知右伊勒希巴事萧药师努、枢密直学士耶律俨使宋,讽与夏和。辛酉,夏复遣使求援。

五年春正月已酉,诏李乾顺伐博索摩等部。

夏五月壬戌,药师努等还,奏宋罢兵。

冬十一月乙酉,夏遣使来谢。

天祚帝乾统二年夏六月壬子,夏为宋所攻,遣李造福、田若水求援。

三年夏六月辛酉,夏遣使请尚公主。

冬十月庚申,复遣使求援。

四年夏六月甲寅,夏遣李造福、田若水求援。

五年春正月乙亥,夏遣李造福等求援,且乞侵宋。丁酉,遣枢密直学士高端礼讽宋罢兵。

三月壬申,以族女南仙为成安公主,下嫁李乾顺。

夏五月壬子,宋遣曾孝广、王戬报聘。

六月甲戌,夏遣使来谢。

冬十二月己巳,夏复乞援。宋遣林洙来议与夏约和。

六年春正月辛丑,遣知北院枢密使事萧塔喇台、知南院枢密使事牛温舒使来,劝归所侵夏地。方大燕,优人为道士装,索土泥药炉,优曰:“土少不能和。”温舒遽起,以手藉土怀之,宋帝问其故,对曰:“臣奉天子威命来和,若不从,则当卷土收去。”宋帝大惊,遂许夏和。还,加温舒中书令。

冬十月乙亥,宋与夏通好,遣刘正符、曹穆来告。

保大二年夏六月,李乾顺闻天祚播迁,率兵来援,为金人所败。

三年夏五月乙卯,李乾顺请天祚临其国。

六月,遣使册乾顺为夏国皇帝,而辽亡矣。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 历六·欧阳修
  國朝獻徵錄卷之十六·焦竑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九十五·李心传
  第九十回 济父恶曹丕篡位 接宗祧蜀汉开基·蔡东藩
  卷四·沈德符
  卷三十三·杨士奇
  卷之六百二十·佚名
  双槐岁钞卷第七·黄瑜
  ◎贺衷寒与邓文仪·恽逸群
  一一○八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历代职官表》底稿全竣协修等可否议叙折·佚名
  绎史卷一百四十六上·马骕
  结论·金毓黻
  司马彪续汉书卷五·周天游
  许绅传·张廷玉
  卷三十九·黄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阮槃溪·唐圭璋

      大江乘   郭县尹美任   东阳四载,但好事、一一为民做了。谈笑半闲风月里,管甚讼庭生草。瓯茗炉香,菜羹淡饭,此外无烦恼。问侯何苦,自饥只要民饱。   犹念甘旨相违,白云万里,不得随昏晓。暂舍苍生归定省,回首又看父

  • 窥词管见·李渔

    作词之难,难于上不似诗,下不类曲,不淄不磷,立于二者之中。大约空疏者作词,无意肖曲,而不觉彷佛乎曲。有学问人作词,尽力避诗,而究竟不离于诗。一则苦于习久难变,一则迫于舍此实无也。欲为天下词人去此二弊,当令浅者深之,高者下之

  • 卷四百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十二狐类四言古九尾狐赞        【晋】郭 璞青丘奇兽九尾之狐有道翔见出则衔书作瑞周文以标灵符五言絶句山行          【明】汪日梦涧道散寒流衡沙漫田畆妖

  • 卷之五百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十九卷 宋·缪荃孙

    邓道枢题名拓本高二尺二寸,广四尺三寸,行书七行,行六字,字径寸分。□□藏一山人□□一来访致□□人左绵山□邓道枢鼓琴论诗,浃日而后去。时淳祐十年庚戌三月既望。右摩崖题名,考《常熟志》:邓道枢字应叔,绵州人。端平中,从魏了

  • 一九 三一八惨案·许寿裳

    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北京发生最黑暗最凶残的事件:段祺瑞政府使卫兵用步枪大刀,在国务院门前包围虐杀了徒手请愿意在援助外交的市民和学生,死伤至三百余人之多。还要下令,诬之曰“暴徒”!女师大学生当场遇害者二

  • 卷一百七十五·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七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去邪宋仁宗至和元年殿中侍御史赵拚论道士传授符録惑衆疏曰臣窃闻有信州龙虎山道士王守和见在夀星观内寄居昨秋中曾糺

  • 卷二 梁惠王章句下·朱熹

    凡十六章。庄暴见孟子,曰:&ldquo;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rdquo;曰:&ldquo;好乐何如?&rdquo;孟子曰:&ldquo;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rdquo;见于之见,音现,下见于同。语,去声,下同。好,去声,篇内并同。庄暴,齐臣也。

  • 管子补注卷四·刘绩

      宙合第十一【古往今来曰宙也所陈之道既通往古又合来今无不包罗也】  外言二  左操五音右执五味【第一举目】懐绳与准钩多备防轴减溜大成是唯时徳之节【第二举目】春采生秋采蓏夏处隂冬处阳大贤之徳长【第三举

  • ●竹窗随笔·袾宏

    明云栖寺沙门祩宏着僧无为吴江流庆庵无为能公。齿先予。德先予。出家先予。予蚤岁游苏湖间。与同堂坐禅。及予住云栖。公来受戒。求列名弟子。予谢不允。则固请曰。昔普慧普贤二大菩萨尚求入匡庐莲社。我何人斯。自绝

  • 原序·刘敞

    春秋传原序石林叶氏谓庆厯间欧阳文忠公以文章擅天下世莫敢抗衡刘原父虽出其后以通经传学自许文忠亦以是推之作五代史新唐书凡例多问春秋于原父又曰原父为春秋知经而不废传亦不尽泥传据义攷例以折衷之经传更相明虽间

  • 译文 卷四 存养·朱熹

    卷四 存养4&middot;01 或问&ldquo;圣可学乎?&rdquo;濂溪先生曰:&ldquo;可。&rdquo;曰:&ldquo;有要乎?&rdquo;曰:&ldquo;有。&rdquo;&ldquo;请问焉。&rdquo;曰:&ldquo;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

  • 第二十八章 得大塔建造之资材·佚名

    由此,彼王用十万之黄金,行胜好大装置供养大菩提树。(一)不久[王]入都城立大塔之地位,见据有石柱,欢欣思起古昔之言:&ldquo;使我建立大塔。&rdquo;登上[宫殿之]上阶以摄夜食,卧而如下思:(二、三)&ldquo;当余征服达弥罗人等,若使此国[人

  • 交叉小径的花园·博尔赫斯

    《交叉小径的花园》是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创作的一部带有科幻色彩的小说,主人公是一个中国人。它讲述了一战期间在英国为德国当间谍的主人公俞琛在同伴被捕、自己被追杀的情况下,为了把重要情报告知德国上司,而不惜杀死汉

  • 春琴抄·谷崎润一郎

    日本著名中篇小说。谷崎润一郎著。作者试图在作品中表现为了美物、爱者甘愿忍受痛苦的精神,创造一个由于“美”痛苦变欢悦的世界。在作品中,作者使用传记记述、知情人的谈话及实地考证等方式,造成故事的真实感。特别

  • 考古编·程大昌

    十卷。南宋程大昌撰。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生平事迹详见《演繁录》。此编主要杂论经义异同及史传谬误,博洽详明,“实能正经解之乖违,订史传之阙误”(《考古编》 张海鹏后识),多有可取。如,以白居易 《乐府诗

  • 阳宅紫白赋辨正·吴师青

    师青寓港有年、端居多暇、正值文明东渐、楼宇翻新、巍峨大厦、高耸云霄、顿改旧观、已忘古朴、然而事贵因循、法宜通变、盖古今不同、岂能固执、因革是尚、自有权衡、为适应潮流、共期安乐、于是有楼宇宝鉴之着。俾相

  • 竹素山房诗集·吾丘衍

    元诗别集。3卷。吾衍撰。吾衍一作吾丘衍。《四库全书》曾据编修汪如藻家藏本编入别集类。集中的诗未按体裁分类,似是吾衍自辑。《武林往哲遗著》本《竹素山房诗集》有一些增补,并在卷末附有《补遗》及附录。附录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