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三十

 

  卷130_1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一作游侠篇)】崔颢

  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

  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

  还家行且猎,弓矢速如飞。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

  腰间带两绶,转盼生光辉。顾谓今日战,何如随建威。

  卷130_2 【赠轻车】崔颢

  悠悠远行归,经春涉长道。幽冀桑始青,洛阳蚕欲老。

  忆昨戎马地,别时心草草。烽火从北来,边城闭常早。

  平生少相遇,未得展怀抱。今日杯酒间,见君交情好。

  卷130_3 【赠王威古】崔颢

  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

  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

  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相看未及饮,杂虏寇幽燕。

  烽火去不息,胡尘高际天。长驱救东北,战解城亦全。

  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

  卷130_4 【赠怀一上人】崔颢

  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削发十二年,诵经峨眉里。

  自此照群蒙,卓然为道雄。观生尽入妄,悟有皆成空。

  净体无众染,苦心归妙宗。一朝敕书至,召入承明宫。

  说法金殿里,焚香清禁中。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

  天子揖妙道,群僚趋下风。我法本无著,时来出林壑。

  因心得化城,随病皆与药。上启黄屋心,下除苍生缚。

  一从入君门,说法无朝昏。帝作转轮王,师为持戒尊。

  轩风洒甘露,佛雨生慈根。但有灭度理,而生开济恩。

  复闻江海曲,好杀成风俗。帝曰我上人,为除膻腥欲。

  是日发西秦,东南至蕲春。风将衡桂接,地与吴楚邻。

  旧少清信士,实多渔猎人。一闻吾师至,舍网江湖滨。

  作礼忏前恶,洁诚期后因。因成日既久,事济身不守。

  更出淮楚间,复来荆河口。荆河马卿岑,兹地近道林。

  入讲鸟常狎,坐禅兽不侵。都非缘未尽,曾是教所任。

  故我一来事,永承微妙音。竹房见衣钵,松宇清身心。

  早悔业至浅,晚成计可寻。善哉远公义,清净如黄金。

  卷130_5 【游天竺寺】崔颢

  晨登天竺山,山殿朝阳晓。厓泉争喷薄,江岫相萦绕。

  直上孤顶高,平看众峰小。南州十二月,地暖冰雪少。

  青翠满寒山,藤萝覆冬沼。花龛瀑布侧,青壁石林杪。

  鸣钟集人天,施饭聚猿鸟。洗意归清净,澄心悟空了。

  始知世上人,万物一何扰。

  卷130_6 【入若耶溪】崔颢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事事令人幽,停桡向馀景。

  卷130_7 【杂诗】崔颢

  可怜青铜镜,挂在白玉堂。玉堂有美女,娇弄明月光。

  罗袖拂金鹊,彩屏点红妆。妆罢含情坐,春风桃李香。

  卷130_8 【结定襄郡狱效陶体】崔颢

  我在河东时,使往定襄里。定襄诸小儿,争讼纷城市。

  长老莫敢言,太守不能理。谤书盈几案,文墨相填委。

  牵引肆中翁,追呼田家子。我来折此狱,五听辨疑似。

  小大必以情,未尝施鞭箠。是时三月暮,遍野农桑起。

  里巷鸣春鸠,田园引流水。此乡多杂俗,戎夏殊音旨。

  顾问边塞人,劳情曷云已。

  卷130_9 【长安道(一作霍将军)】崔颢

  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日晚朝回拥宾从,

  路傍揖拜何纷纷。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

  莫言贫贱即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一朝天子赐颜色,

  世上悠悠应始知。

  卷130_10 【行路难】崔颢

  君不见建章宫中金明枝,万万长条拂地垂。

  二月三月花如霰,九重幽深君不见。艳彩朝含四宝宫,

  香风旦入朝云殿。汉家宫女春未阑,爱此芳香朝暮看。

  看来看去心不忘,攀折将安镜台上。双双素手剪不成,

  两两红妆笑相向。建章昨夜起春风,一花飞落长信宫。

  长信丽人见花泣,忆此珍树何嗟及。我昔初在昭阳时,

  朝攀暮折登玉墀。只言岁岁长相对,不悟今朝遥相思。

  卷130_11 【孟门行】崔颢

  黄雀衔黄花,翩翩傍檐隙。本拟报君恩,如何反弹射。

  金罍美酒满座春,平原爱才多众宾。满堂尽是忠义士,

  何意得有谗谀人。谀言反覆那可道,能令君心不自保。

  北园新栽桃李枝,根株未固何转移。成阴结实君自取,

  若问傍人那得知。

  卷130_12 【渭城少年行】崔颢

  洛阳三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扬鞭走马城南陌,

  朝逢驿使秦川客。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早来。

  棠梨宫中燕初至,葡萄馆里花正开。念此使人归更早,

  三月便达长安道。长安道上春可怜,摇风荡日曲江边。

  万户楼台临渭水,五陵花柳满秦川。秦川寒食盛繁华,

  游子春来不见家。斗鸡下杜尘初合,走马章台日半斜。

  章台帝城称贵里,青楼日晚歌钟起。贵里豪家白马骄,

  五陵年少不相饶。双双挟弹来金市,两两鸣鞭上渭桥。

  渭城桥头酒新熟,金鞍白马谁家宿。可怜锦瑟筝琵琶,

  玉壶清酒就倡家。小妇春来不解羞,娇歌一曲杨柳花。

  卷130_13 【卢姬篇】崔颢

  卢姬少小魏王家,绿鬓红唇桃李花。魏王绮楼十二重,

  水晶帘箔绣芙蓉。白玉栏干金作柱,楼上朝朝学歌舞。

  前堂后堂罗袖人,南窗北窗花发春。翠幌珠帘斗丝管,

  一弹一奏云欲断。君王日晚下朝归,鸣环佩玉生光辉。

  人生今日得娇贵,谁道卢姬身细微。

  卷130_14 【江畔老人愁】崔颢

  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口。青溪口边一老翁,

  鬓眉皓白已衰朽。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

  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叠鼓乘朱轮。父兄三叶皆尚主,

  子女四代为妃嫔。南山赐田接御苑,北宫甲第连紫宸。

  直言荣华未休歇,不觉山崩海将竭。兵戈乱入建康城,

  烟火连烧未央阙。衣冠士子陷锋刃,良将名臣尽埋没。

  山川改易失市朝,衢路纵横填白骨。老人此时尚少年,

  脱身走得投海边。罢兵岁馀未敢出,去乡三载方来旋。

  蓬蒿忘却五城宅,草木不识青谿田。虽然得归到乡土,

  零丁贫贱长辛苦。采樵屡入历阳山,刈稻常过新林浦。

  少年欲知老人岁,岂知今年一百五。君今少壮我已衰,

  我昔少年君不睹。人生贵贱各有时,莫见羸老相轻欺。

  感君相问为君说,说罢不觉令人悲。

  卷130_15 【邯郸宫人怨】崔颢

  邯郸陌上三月春,暮行逢见一妇人。自言乡里本燕赵,

  少小随家西入秦。母兄怜爱无俦侣,五岁名为阿娇女。

  七岁丰茸好颜色,八岁黠惠能言语。十三兄弟教诗书,

  十五青楼学歌舞。我家青楼临道傍,纱窗绮幔暗闻香。

  日暮笙歌君驻马,春日妆梳妾断肠。不用城南使君婿,

  本求三十侍中郎。何知汉帝好容色,玉辇携登归建章。

  建章宫殿不知数,万户千门深且长。百堵涂椒接青琐,

  九华阁道连洞房。水晶帘箔云母扇,琉璃窗牖玳瑁床。

  岁岁年年奉欢宴,娇贵荣华谁不羡。恩情莫比陈皇后,

  宠爱全胜赵飞燕。瑶房侍寝世莫知,金屋更衣人不见。

  谁言一朝复一日,君王弃世市朝变。宫车出葬茂陵田,

  贱妾独留长信殿。一朝太子升至尊,宫中人事如掌翻。

  同时侍女见谗毁,后来新人莫敢言。兄弟印绶皆被夺,

  昔年赏赐不复存。一旦放归旧乡里,乘车垂泪还入门。

  父母愍我曾富贵,嫁与西舍金王孙。念此翻覆复何道,

  百年盛衰谁能保。忆昨尚如春日花,悲今已作秋时草。

  少年去去莫停鞭,人生万事由上天。非我今日独如此,

  古今歇薄皆共然。

  卷130_16 【川上女】崔颢

  川上女,晚妆鲜,日落青渚试轻楫。汀长花满正回船,

  暮来浪起风转紧。自言此去横塘近,绿江无伴夜独行,

  独行心绪愁无尽。

  卷130_17 【雁门胡人歌】崔颢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解放胡鹰逐塞鸟,

  能将代马猎秋田。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卷130_18 【代闺人答轻薄少年】崔颢

  妾家近隔凤凰池,粉壁纱窗杨柳垂。本期汉代金吾婿,

  误嫁长安游侠儿。儿家夫婿多轻薄,借客探丸重然诺。

  平明挟弹入新丰,日晚挥鞭出长乐。青丝白马冶游园,

  能使行人驻马看。自矜陌上繁华盛,不念闺中花鸟阑。

  花间陌上春将晚,走马斗鸡犹未返。三时出望无消息,

  一去那知行近远。桃李花开覆井栏,朱楼落日卷帘看。

  愁来欲奏相思曲,抱得秦筝不忍弹。

  卷130_19 【七夕】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

  天上人间不相见。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卷130_20 【长门怨】崔颢

  君王宠初歇,弃妾长门宫。紫殿青苔满,高楼明月空。

  夜愁生枕席,春意罢帘栊。泣尽无人问,容华落镜中。

  卷130_21 【王家少妇(一作古意)】崔颢

  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自矜年最少,复倚婿为郎。

  舞爱前谿绿,歌怜子夜长。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妆。

  卷130_22 【岐王席观妓(一作卢女曲)】崔颢

  二月春来半,宫中日渐长。柳垂金屋暖,花发玉楼香。

  拂匣先临镜,调笙更炙簧。还将歌舞态,只拟奉君王。

  卷130_23 【上巳】崔颢

  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

  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

  卷130_24 【赠梁州张都督】崔颢

  闻君为汉将,虏骑罢南侵。出塞清沙漠,还家拜羽林。

  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为语西河使,知余报国心。

  卷130_25 【赠卢八象】崔颢

  客从巴水渡,传尔溯行舟。是日风波霁,高堂雨半收。

  青山满蜀道,绿水向荆州。不作书相问,谁能慰别愁。

  卷130_26 【题潼关楼】崔颢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卷130_27 【题沈隐侯八咏楼】崔颢

  梁日东阳守,为楼望越中。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江静闻山狖,川长数塞鸿。登临白云晚,流恨此遗风。

  卷130_28 【晚入汴水】崔颢

  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

  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

  卷130_29 【发锦沙村】崔颢

  北上途未半,南行岁已阑。孤舟下建德,江水入新安。

  海近山常雨,谿深地早寒。行行泊不可,须及子陵滩。

  卷130_30 【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崔颢

  征马去翩翩,城秋月正圆。单于莫近塞,都护欲临边。

  汉驿通烟火,胡沙乏井泉。功成须献捷,未必去经年。

  卷130_31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卷130_32 【行经华阴】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

  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

  卷130_33 【相逢行】崔颢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玉户临驰道,朱门近御沟。

  使君何假问,夫婿大长秋。女弟新承宠,诸兄近拜侯。

  春生百子殿,花发五城楼。出入千门里,年年乐未休。

  卷130_34 【辽西作(一作关西行)】崔颢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

  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卷130_35 【奉和许给事夜直简诸公】崔颢

  西掖黄枢近,东曹紫禁连。地因才子拜,人用省郎迁。

  夜直千门静,河明万象悬。建章宵漏急,阊阖晓钟传。

  宠列貂蝉位,恩深侍从年。九重初起草,五夜即成篇。

  顾己无官次,循涯但自怜。远陪兰署作,空此仰神仙。

  卷130_36 【舟行入剡】崔颢

  鸣棹下东阳,回舟入剡乡。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

  地气秋仍湿,江风晚渐凉。山梅犹作雨,谿橘未知霜。

  谢客文逾盛,林公未可忘。多惭越中好,流恨阅时芳。

  卷130_37 【澄水如鉴】崔颢

  圣贤将立喻,上善贮情深。洁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

  浇浮知不挠,滥浊固难侵。方寸悬高鉴,生涯讵陆沉。

  对泉能自诫,如镜静相临。廉慎传家政,流芳合古今。

  卷130_38 【长干曲四首(一作江南曲)】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卷130_39 【维扬送友还苏州】崔颢

  长安南下几程途,得到邗沟吊绿芜。

  渚畔鲈鱼舟上钓,羡君归老向东吴。

  

猜你喜欢
  陈克·唐圭璋
  陈策·唐圭璋
  吕胜已·唐圭璋
  周格非·唐圭璋
  十八家诗抄·卷二十·曾国藩
  ◆王处士璋·顾嗣立
  第十九折 公心拒谳·冯梦龙
  老之将至·戴望舒
  荒村·闻一多
  惜香乐府卷七·赵长卿
  卷85 ·佚名
  铁匠·刘半农
  晞发集钞·吴之振
  卷三十四·乾隆
  卷三百三十·陈廷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郑廷玉

    (正末同卜儿,净扮乞僧、丑扮福僧,二旦上)(正末云)老夫张善友,离了晋州古城县,搬到了这福阳县,一住三十年光景也。自从被那贼人偷了我五个银子去,我这家私,火焰也似长将起来。婆婆当年得了大的个孩儿,唤做乞僧,年三十岁也。以

  • 卷四百五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五十防防类五言律防防          【唐】杜 牧芝茎抽绀趾清唳掷金梭日翅闲张锦风池去罥罗静眠依翆荇暖戏折高荷山阴岂无尔茧字换羣鵞七言律防防          【

  • 卷四十七·志第二十三·礼一·张廷玉

        ◎礼一   《周官》、《仪礼》尚已,然书缺简脱,因革莫详。自汉史作《礼志》,后皆因之,一代之制,始的然可考。欧阳氏云:“三代以下,治出于二,而礼乐为虚名。”要其用之郊庙朝廷,下至闾里州党者,未尝无可观也。惟

  • 读礼通考卷五十·徐乾学

    丧仪节十三小祥仪礼士虞礼记期而小祥【注小祥祭名祥吉也檀弓云归祥肉 疏自祔以后至十三月小祥故三期而小祥引檀弓者证小祥是祭故有肉也】曰荐此常事【注祝辞之异者言常者期而祭礼也 疏一期天气变易孝子思之而祭是其

  • 卷十七·六朝(陈)·蒋一葵

    【徐陵】 〔字孝穆,攡之子。母梦五色云化为凤集左肩,已而生。陵四岁,宝志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目有青睛,时人以为聪慧之相。虞世基一见奇之,谓朝士曰:“此当今潘、陆。”因妻以女。由梁入陈,历迁

  • 皇王大纪卷七十六·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赧王二年秦王欲伐齐患其与楚从亲使张仪説楚王曰王能絶齐请献商于地六百里使秦女为王箕帚妾楚王説而许之羣臣皆贺陈轸独吊曰秦重楚者为其有齐也今絶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地仪必负王王曰愿陈子

  • 卷一百·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一百 【起辛卯元顺帝至正十一年○止戊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凡十八年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顺帝至正十一年以後海内纷扰天完徐夀辉宋韩林儿汉陈友谅夏明玉珍吴张士诚等乘乱窃发与汉

  • 九九 自己的工作二·周作人

    《炭画》是波阑显克微支所著的中篇小说,还是我于戊申己酉之交,在东京时所译出,原稿经鲁迅修改誊正后,一直收藏在箱子里面,没有法子出版。这回觉得小说月报社颇有希望,便于癸丑二月廿五日寄了去,到了三月一日便得覆信云:“大著

  • 马知节传·脱脱

    马知节字子元,幽州蓟人。自幼孤苦。太宗时,以荫补为供奉官,被赐给现在的名字。十八岁时,任彭州监兵,因严厉监视众兵,大家像敬畏老将那样敬畏他。他又监潭州兵,当时何承矩为守臣,很是以文雅整饬吏治,知节仰慕,因而改变平日的志向

  • 卷九十三·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九十三明 俞汝楫 编给赐备考赐赉赏有功将士格洪武三年赏平章杨璟左丞周德兴克平湖南宝庆广西靖江等处部下将士之有功者命礼部定其赏格指挥文绮帛各六匹千户

  • 卷八·崔子方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例卷八宋 崔子方 撰内大夫门例日奔闵二年九月公子庆父出奔莒【内大夫奔例日谨有罪也是时庆父与夫人同恶盖同日而出奔夫人先故不日庆父不得後日也庆父不日然後知与夫人同日奔

  • 春秋大全卷九·胡广

    明 胡广等 撰庄公下【壬僖王寅三年】十有五年【齐桓七晋缗二十六衞惠二十一蔡哀十六郑厉二十二曹庄二十三陈宣十四杞共二宋桓三秦武十九楚文十一】春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会于鄄【左传春复会焉齐始霸也谷梁传复同会

  • 卷第二十七·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二十七目录 大鉴下第十六世 &middot; 昭觉圆悟勤禅师法嗣上十六人 &middot;径山宗杲禅师 &middot;虎丘绍隆禅师 &middot;育王端裕禅师 &middot;大沩法泰禅师 &middot;护国景元禅师 &middot;玄沙僧昭禅师

  • 卷第八·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八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 【论】稽首十方清净海法界真报卢遮那六位因果诸菩萨文殊普贤大海众所说法门

  • 目次·松源崇岳

      序三则卷之上  平江府阳山澄照禅院语录  江阴军君山报恩光孝禅寺语录  无为军冶父山实际禅院语录  饶州荐福禅院语录  明州香山智度禅院语录  平江府虎丘山云岩禅院语录卷之下  临安府景德灵隐禅寺

  • 04.说地遍品·佛音

    (五)现在再来解说:&ldquo;为修习于定,舍弃不适合的精舍,而住于适合的精舍&rdquo;,这里是说若与教授业处的阿阇梨同住一寺,如果那里是安乐的,则应住其处而善净业处;假使那里不安,则应迁到一迦乌多或半由旬或一由旬以内的其他任

  • 陆子余集·陆粲

    诗文集。 明人陆粲(1494—1551)撰。八卷。粲字子余。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进士。曾官工科给事中、贵州都镇驿丞、永新知县,善治盗。以念母乞归。母没,未终丧卒。有《左传附注》、《春秋胡氏传辨疑》等。是集八万

  • 小腆纪传·徐鼒

    清徐鼒撰。六十五卷,补遗五卷。纪传体南明史。徐鼒晚年,就《小腆纪年附考》同时期的各个人物编成本书,未完稿即病死,其子承礼整理补订成书。两书虽叙写同时期的史事,但前者用编年体,后者用纪传体,一以年经,一以人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