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小生同上生〕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谁言春景荣。起见叶上霜。〔小生〕鵰鹗失势病。鹪鹩假翼翔。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割伤。〔生〕飞卿。吾辈在此应试。自分可登上第。不意今早发榜。三人都落人后。怎幺样好。榜 
-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籖卷三十三明 胡震亨 撰集録四唐人诗见于金石刻及自有真迹传世者至宋尚多如宣和内府所收藏载在书谱者真迹班班可攷而金石刻收藏之富无如欧阳文忠赵明诚两家目录备在南渡后王象之碑目亦具一二当时 
-   七言  怨诗          张 汯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岁裁缝萤已飞狂客未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  李仓曹宅夜饮      王昌龄  霜天留饮故情欢银烛金炉夜不寒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㸔   
- 宋 裴骃 撰史记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管叔鲜蔡叔度者周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 
-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三三卷志二零零零零杂志第二。色服车骑器用屋舍。三三卷志二色服零零(+色服)。三三卷 
- 赵知礼字齐旦,天水陇西人。其父赵孝穆,为梁候官县令。知礼广泛涉猎典籍,擅长隶书。高祖征讨元景仲时,有人向高祖推荐知礼,便招引任记室参军。知礼写文章才思敏捷,每次口授军书,他下笔成文,全都令人满意。于是知礼常侍奉高祖身 
- 宇文忻,字仲乐,本是朔方人,迁居京兆。 祖父莫豆于,是北周的安平公。 父亲宇文贵,是北周的大司马、许国公。 宇文忻年幼时很聪明,儿童与小孩们玩耍时,就作打仗的游戏,前进、停止、排队,无不服从他的命令。 有认识他的人,见了游戏 
- 王继忠,开封人。父亲王王充,任武骑指挥使,戍守瓦桥关,去世。继忠六岁时,补为东西班殿侍。真宗在王府时,得以事奉左右,因恭谨厚道被亲信。真宗即皇帝位,继忠补为内殿崇班,累迁至殿前都虞候、掌领云州观察使,出任深州副都部署,改任 
- 廖纪,字时陈,东光人。弘治三年(1490)进士。授考功主事,逐次升迁文选郎中。正德年间,历任工部右侍郎。提督易州山厂,赋税上交后的剩余金钱未私占。迁吏部左、右侍郎。世宗继位后,封为南京吏部尚书。后调到兵部,参与辅助军机要 
- 赵贞吉,字孟静,四川内江人。早在六岁时他就每天读一卷书,等长大成人后,因知识广博、融通而扬名。他最喜欢王守仁的学说。嘉靖十四年(1535)考中进士,改选为庶吉士,初任编修。当时方术之士刚开始得到进用,贞吉请求朝廷延用真儒 
- 撰吏五帝三王传政乙第五撰,具也。吏者,为政之具也。又,撰,博也,言王者布政施令,其在博求于良吏也。贤者举之,不贤者不预,言五帝三王政道可以百代传行者。乙,次于甲,以此明政之次也。政曰:政者,法教也。此明帝王之政事,以为法教可称 
- <经部,春秋类,吕氏春秋集解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解卷二十九宋 吕本中 撰哀公【名蒋定公子敬王二十六年即位諡法恭仁短折曰哀】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左氏传春楚子围蔡报柏举也里而栽广丈高倍夫 
-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续説卷四   宋 吕祖谦 撰僖公讳国恶礼也【元年】国恶只是鲁国臣子所不忍言者所以养臣子爱君之心若公言君父之恶便有弑君之渐诸侯救邢【元年】当初狄伐邢齐已救了何故又救耶盖卫与邢相近始初去 
- 钦天监左监副邵泰衢撰檀弓孔氏疏曰檀弓善于礼故着姓名以显之此檀弓在六国之时仲梁子为六国时人此篇载仲梁子故知也是檀弓一书非礼之旧文乃六国时之纪载礼记疏意云多记变礼之由其诬圣之言及自相抵牾甚多后人谓秦汉诸儒 
- 意大利儿童文学作家科洛迪的长篇童话。1880年在《儿童日报》上连载,1883年出版单行本。老木匠杰佩托用一段木头做了一个木偶,取名为匹诺乔,意思是小松果。他长着长长的鼻子,戴着一顶尖帽。他非常顽皮,老杰佩托为了能 
- 《隋志》子部兵家类著录“《太公金匮》二卷”,即《汉志》道家类著录的《太公》一书中的子目《言》。古人云“藏之金匮”,含有保密之意,兵家言当然是秘密的,故《太公》之《言》得称《太公金匮》。《太公金匮》亦为战国后期 
- 笔记。 南宋周必大(1126—1204)撰。三卷。必大有《文忠集》已著录。另著有《省斋集》、《玉堂类稿》等八十一种。亲聆皇帝玉音之处为玉堂(或称翰林院),有所问对思考,笔录成文,得五十余条,于淳熙九年(1182)成书。以记翰林 
- (一)凡三卷。唐代元康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成书年代仅次于慧达之肇论疏。于众多肇论之注疏中,以解释忠实于本文而受重视。本书首先详细解释慧达所作之序,继之顺次阐释本文,内容为:卷上有宗本义、物不迁论、不真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