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史记集解卷三十五

宋 裴骃 撰

史记三十五

管蔡世家第五

管叔鲜蔡叔度者周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冉季载最少同母兄弟十人唯发旦贤左右辅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武王已克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弟于是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二人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遗民封叔旦于鲁而相周为周公封叔振铎于曹封叔武于成封叔处于霍康叔封冉季载皆少未得封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乃挟武庚以作乱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迁之与车十乗徒七十人从而分殷余民为二其一封微子启于宋以续殷祀其一封康叔为卫君是为卫康叔封季载于冉冉季康叔皆有驯行于是周公举康叔为周司冦冉季为周司空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于天下蔡叔度既迁而死其子曰胡胡乃改行率徳驯善周公闻之而举胡以为鲁卿士鲁国治于是周公言于成王复封胡于蔡以奉蔡叔之祀是为蔡仲余五叔皆就国无为天子吏者蔡仲卒子蔡伯荒立蔡伯荒卒子宫侯立宫侯卒子厉侯立厉侯卒子武侯立武侯之时周厉王失国奔彘共和行政诸侯多叛周武侯卒子夷侯立夷侯十一年周宣王即位二十八年夷侯卒子厘侯所事立厘侯三十九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周室卑而东徙秦始得列为诸侯四十八年厘侯卒子共侯兴立共侯二年卒子戴侯立戴侯十年卒子宣侯措父立宣侯二十八年鲁公初立三十五年宣侯卒子桓侯封人立桓侯三年鲁弑其君隐公二十年桓侯卒弟哀侯献舞立哀侯十一年初哀侯娶陈息侯亦娶陈【杜预曰息国汝南新息县】息夫人将归过蔡蔡侯不敬息侯怒请楚文王来伐我我求救于蔡蔡必来楚因击之可以有功楚文王从之虏蔡哀侯以归哀侯留九岁死于楚凡立二十年卒蔡人立其子肸是为缪侯缪侯以其女弟为齐桓公夫人十八年齐桓公与蔡女戏船中夫人荡舟桓公止之不止公怒归蔡女而不絶也蔡侯怒嫁其妹齐桓公怒伐蔡蔡溃遂虏缪侯南至楚邵陵已而诸侯为蔡谢齐齐侯归蔡侯二十九年缪侯卒子庄侯甲午立庄侯三年齐桓公卒十四年晋文公败楚于城濮二十年楚太子商臣弑其父成王代立二十五年秦穆公卒三十三年楚庄王即位三十四年庄侯卒子文侯申立文侯十四年楚庄王伐陈杀夏征舒十五年楚围郑郑降楚楚复醳之二十年文侯卒子景侯同立景侯元年楚庄王卒二十九年景侯为太子般娶妇于楚而景侯通焉太子弑景侯而自立是为灵侯灵侯二年楚公子围弑其王郏敖而自立为灵王九年陈司徒招弑其君哀公楚使公子弃疾灭陈而有之十二年楚灵王以灵侯弑其父诱蔡灵侯于申伏甲饮之醉而杀之刑其士卒七十人令公子弃疾围蔡十一月灭蔡使弃疾为蔡公楚灭蔡三岁楚公子弃疾弑其君灵王代立为平王平王乃求蔡景侯少子庐立之是为平侯【宋忠曰平侯徙下蔡】是年楚亦复立陈楚平王初立欲亲诸侯故复立陈蔡后【世本曰平侯者灵侯般之孙太子友之子】平侯九年卒灵侯般之孙东国攻平侯子而自立是为悼侯悼侯父曰隐太子友隐太子友者灵侯之太子平侯立而杀隐太子故平侯卒而隐太子之子东国攻平侯子而代立是为悼侯悼侯三年卒弟昭侯申立昭侯十年朝楚昭王持美裘二献其一于昭王而自衣其一楚相子常欲之不与子常谗蔡侯留之楚三年蔡侯知之乃献其裘于子常子常受之乃言归蔡侯蔡侯归而之晋请与晋伐楚十三年春与卫灵公会邵陵蔡侯私于周苌以求长于卫【服防曰载书使蔡在卫上】卫使史防言康叔之功徳乃长卫夏为晋灭沈【杜预曰汝南平舆县有邥亭】楚怒攻蔡蔡昭侯使其子为质于吴以共伐楚冬与吴王阖闾遂破楚入郢蔡怨子常子常恐奔郑十四年吴去而楚昭王复国十六年楚令尹为其民泣以谋蔡蔡昭侯惧二十六年孔子如蔡楚昭王伐蔡蔡恐告急于吴吴为蔡逺约迁以自近易以相救昭侯私许不与大夫计吴人来救蔡因迁蔡于州来二十八年昭侯将朝于吴大夫恐其复迁乃令贼利杀昭侯已而诛贼利以解过而立昭侯子朔是为成侯【徐广曰或作景】成侯四年宋灭曹十年齐田常弑其君简公十三年楚灭陈十九年成侯卒子声侯产立声侯十五年卒子元侯立元侯六年卒子侯齐立侯齐四年楚惠王灭蔡蔡侯齐亡蔡遂絶祀后陈灭三十三年

伯邑考其后不知所封武王发其后为周有本纪言管叔鲜作乱诛死无后周公旦其后为鲁有世家言蔡叔度其后为蔡有世家言曹叔振铎其后为曹有世家言成叔武其后世无所见霍叔处其后晋献公时灭霍康叔封其后为卫有世家言冉季载其后世无所见太史公曰管蔡作乱无足载者然周武王崩成王少天下既疑赖同母之弟成叔冉季之属十人为辅拂是以诸侯卒宗周故附之世家言

曹叔世家

曹叔振铎者周武王弟也武王已克殷纣封叔振铎于曹【宋忠曰济阳定陶县】叔振铎卒子太伯脾立太伯卒子仲君平立仲君平卒子宫伯侯立宫伯侯卒子孝伯云立孝伯云卒子夷伯喜立夷伯二十三年周厉王奔于彘三十年卒弟幽伯强立幽伯九年弟蘓杀幽伯代立是为戴伯戴伯元年周宣王已立三岁三十年戴伯卒子惠伯兕立【孙检曰兕音徐子反曹惠伯或名雉或名弟或复名弟兕也】惠伯二十五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因东徙益卑诸侯畔之秦始列为诸侯三十六年惠伯卒子石甫立其弟武杀之代立是为缪公缪公三年卒子桓公终生立【孙检云一作终湦湦音生】桓公三十五年鲁隐公立四十五年鲁弑其君隐公四十六年宋华父督弑其君殇公及孔父五十五年桓公卒子庄公夕姑立庄公二十三年晋桓公始霸三十一年庄公卒子厘公夷立厘公九年卒子昭公斑立昭公六年齐桓公败蔡遂至楚召陵九年昭公卒子共公襄立共公十六年初晋公子重耳其亡过曹曹君无礼欲观其騈胁【韦昭曰骈者并干也】厘负羇谏不听私善于重耳二十一年晋文公重耳伐曹虏共公以归令军毋入厘负羁之宗族闾或説晋文公曰昔齐桓公会诸侯复异姓今君囚曹君灭同姓何以令于诸侯晋乃复归共公二十五年晋文公卒三十五年共公卒子文公寿立文公二十三年卒子宣公彊立宣公十七年卒弟成公负刍立成公三年晋厉公伐曹虏成公以归己复释之五年晋栾书中行偃使程滑弑其君厉公二十三年成公卒子武公胜立武公二十六年楚公子弃疾弑其君灵王代立二十七年武公卒子平公顷立平公四年卒子悼公年立是岁宋卫陈郑皆火悼公八年宋景公立九年悼公朝于宋宋囚之曹立其弟野是为声公悼公死于宋归葬声公五年平公弟通弑声公代立是为隐公隐公四年声公弟露弑隐公代立是为靖公靖公四年卒子伯阳立伯阳三年国人有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贾逵曰社宫社也郑众曰社宫中有室屋者】谋欲亡曹曹叔振铎止之请待公孙彊许之旦求之曹无此人梦者戒其子曰我亡尔闻公孙彊为政必去曹无罹曹祸及伯阳即位好田弋之事六年曹野人公孙彊亦好田弋获白雁而献之且言田弋之説因访政事伯阳大説之有宠使为司城以听政梦者之子乃亡去公孙彊言霸説于曹伯十四年曹伯从之乃背晋于宋【贾逵曰以小加大】宋景公伐之晋人不救十五年宋灭曹执曹伯阳及公孙彊以归而弑之曹遂絶其祀太史公曰余寻曹共公之不用僖负羁乃乗轩者三百人知唯徳之不建及振铎之梦岂不欲引曹之祀者哉如公孙彊不修厥政叔铎之祀忽诸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三 宗元饶 司马申 毛喜 蔡徵·姚思廉
  卷一百二十三·列传第二十·柯劭忞
  第三十五回 诛党奸景帝登极 却强敌于谦奏功·蔡东藩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四·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三·佚名
  ◎省长困于群小·李定夷
  ●南疆绎史勘本卷二十八·温睿临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纪昀
  绎史卷一百十·马骕
  卷八十四·司马迁
  崔腂传·刘昫
  魏纪三 烈祖明皇帝上之下太和二年(戊申、228)·司马光
  卷六十一·陆宗楷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外交和蒙藏问题·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杨慎

      ○忠简武穆诗名  宗岳二公,以忠节战功冠於南宋,戎马倥偬,笔砚想无暇也。余尝见宗忠简石刻《华阴dao》二绝云:“烟遮晃白初疑雪,日映斓斑卻是花。马渡急流行小崦,柳丝如织映人家。”又云:“菅茅作屋几家

  • 第六本·杨景贤

    万里香风下九天 仙真鹤驭尽翩翩 一诚上达祗园地 永保皇图亿万年 第二十一出贫婆心印 (唐僧一行人上,云)脱离了红孩儿,过了火焰山,于路亏杀龙天三宝。今日到得中天竺国,皆是诸佛罗汉之地。孙悟空,我与龙君、沙、猪慢行,你

  • 卷一百五·列传第二·柯劭忞

      ○烈祖诸子   △哈撒儿 也生哥 势都儿 哈准 子按只吉带 哈丹 帖木哥斡赤斤 塔察儿 乃颜 别克帖儿 别勒古台 口温不花   烈祖神元皇帝六子:宣懿皇后生太祖皇帝,次哈撒儿,次哈准,次帖木儿斡赤斤;太祖异母弟别克帖

  • 钦定滁阳王庙碑岁祀册·佚名

    敕赐滁阳王庙碑○钦定滁阳王庙碑岁祀册皇帝制谕滁阳千百户王杰等:自古豪杰之士,有大功于天地人神者,生虽不获其福,死必血食庙祀焉,所谓死而不亡,名传永世者也!惟滁阳王,定远之民,当元运将终,群雄并起,王亦乘时倡义,旋克濠城,拒守二

  • 目录·王当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七 传记类三【总录之属】 春秋臣传目录      宋 王当 撰卷一 隐公 鲁臧僖伯    郑颍考叔 卫石碏     鲁衆仲 郑祭仲 卷二 桓公 鲁臧哀伯    

  • 五八 墓碑·周作人

    上文讲到椿寿的墓碑,所以连带的说下去。椿寿小名曰春,荫轩的号也是介孚公给取的。他死时才六岁,但那碑的格式却颇阔气,下署兄樟寿立,那时鲁迅正从南京告假回家,大概是十月中到家,查旧日记这月份缺少,只记十一月初六日县考,周氏

  • 月合乃传·宋濂

    月合乃字正卿,其祖先属雍古部,后迁居临洮之狄道,金朝占据这个地方,举家又迁往辽东。曾祖帖木尔越哥,在金朝任马步军指挥使,因其官名中有马字,故以马为姓氏。月合乃好学,不肯屈居人下,父死时他年方十七岁,情绪激昂地说:“我父亲死

  • 胡诒谷·周诒春

    胡诒谷 字文甫。年四十一岁。生于浙江慈谿县。兄诒经。业商。弟诒芳。充任教员。已婚。子二。女三。永久通信岁。上海天主堂街泰和里十二号。初学于圣约翰大学。任圣约翰大学图书室管理及文案。又任南洋公学英文教员

  • 春秋大全卷二十五·胡广

    明 胡广等 撰襄公上公名午成公妾定姒之子四岁即位在位三十一年諡法因事有功曰襄辟土有德曰襄周 鲁襄公二年简王崩子灵王立襄二十八年灵王崩子景王立郑 鲁襄公二年成公卒子僖公髠顽立襄七年僖公卒简公嘉立齐 鲁襄

  • 卷九十四·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九十四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九十四宗庙时享辽史太宗本纪天显元年冬十一月壬戌即皇帝位癸亥谒太祖庙礼志谒庙仪至日昧爽南北臣僚各具朝服赴庙车驾至臣僚于门外依位

  • 卷九十三·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九十三士之孝事君忠唐姚思防隋时为代王侍读高祖定京师府僚皆奔亡独思防侍王兵将升殿思防厉声曰唐公起义兵本安王室若等不宜无礼于王众皆却布列阶下帝义之听扶王

  • 卷七·曾国藩

    卷七成败篇“成者王侯,败者贼”是否就是评论人生的盖棺定论?月中则昃,人满天概,盛衰成败岂无凭!曾国藩取法庄子“美成在久”,深得铢积寸累的功夫。刘邦败而犹胜,曹操成犹是败。曾国藩不求完美,跳出成败,信守“波平浪静处安身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二·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善財童子。漸次前行。詣婆怛那城有義聚落。至於賢勝優婆夷所。頂禮其足。遶無數匝。合掌恭敬。於一面立。白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

  •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二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二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迦叶菩萨品之二善男子。如是诤讼是佛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知。若人于是生疑心者。犹能摧坏无量烦恼如须弥山。若于是中生决定者是名执着。迦叶菩萨白佛言。世

  • 卷第七(金刚部卷上)·佚名

    佛说陀罗尼集经卷第七(金刚部卷上) 大唐天竺三藏阿地瞿多译 佛说金刚藏大威神力三昧法印咒品第一(印有五十七咒有三十二赞文有一十八印十一咒是主余者伴)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富罗山。与阿僧祇诸大菩萨摩诃萨众并及

  •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卷第五·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七子摄颂曰。外道覆认衣  作记死时施有五种亲友  得法独应行尔时佛在王舍城住竹林园。时摩揭陀主影胜大王。闻说妙法得见谛已。遂与八万诸天子众。并摩揭陀国长者居士婆罗门等过百

  •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

    论述中国隋唐两朝制度的历史著作。陈寅恪(见“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著。1945年重庆商务印书馆出版。1954年三联书店再版,此后,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先后重印。共10万余字,文言文写成。分叙论、礼仪、职官、刑律、音乐

  • 道行般若经·佚名

    亦称《般若道行经》。 与三国吴支谦译《大明度无极经》、姚秦鸠摩罗 什译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属同本异译。道安著。东汉月氏国沙门支娄迦谶译。十卷,三十品。是大乘般若学介绍进中国内地之始。从观 察色、受、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