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宇文忻传

宇文忻,字仲乐,本是朔方人,迁居京兆。

祖父莫豆于,是北周的安平公。

父亲宇文贵,是北周的大司马、许国公。

宇文忻年幼时很聪明,儿童与小孩们玩耍时,就作打仗的游戏,前进、停止、排队,无不服从他的命令。

有认识他的人,见了游戏,感到很惊奇。

十二岁时,能骑马奔驰,左右射箭,骁勇敏捷,奔驰如飞。

他常对所亲近的人说:“自古名将,只有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成为美谈,但我考察他们的行事,不足以崇尚。

假如他们与我同时,我不会让这些小子独擅高名。”他年青时就是如此慷慨。

十八岁,他随北周齐王宇文宪讨伐突厥有功,拜授仪同三司,赐给兴固县公的爵位。

韦孝宽镇守玉壁时,因宇文忻骁勇善战,请求与他同行。

他屡有战功,升任开府、骠骑将军,增加爵位到化政郡公,食邑二千户。

跟随周武帝讨伐北齐,攻拔晋州。

北齐后主亲自统帅六军,气势很大,周武帝很害怕,想撤军。

宇文忻劝告说:“凭着陛下的圣明英武,乘着敌军的骄纵,哪里不能攻克?假如齐人另外得到好主子,君臣协力,即使是商汤、周武那样的势力,也不易平定他们了。

现在齐国主上昏暗,臣下愚笨,兵无斗志,即使有百万之众,实际上只是送给陛下罢了。”周武帝听从他的计谋,与敌交战,于是大获全胜。

等到周武帝攻陷并州时,先胜后败,武帝被齐军围逼,近臣们都被杀死了,武帝独自一人逃走,诸将大多劝武帝撤军。

宇文忻勃然大怒,进言武帝说:“自从陛下攻克晋州,打败高纬,乘胜进军,追击逃亡之敌,这才到这一步。

致使伪主齐后主到处奔波,关东响应振动,自古以来用兵打仗,没有像这次这样影响重大的。

昨日破城时,将士轻敌,只有一点小小的不利,何必挂在心上?男子汉大丈夫,应该死里求生,败中求胜。

现在破竹之势已成,为什么弃敌而去?”武帝接受他的意见,次日复战,于是攻拔晋陽。

等到平定北齐,他升任大将军,赏赐布帛上千段。

不久与乌丸轨在吕梁击破陈国将领吴明彻,他升任柱国,赏赐奴婢二百口,升任豫州总管。

隋高祖在北周为官时,与宇文忻感情很好,为丞相后,对宇文忻照顾更多。

尉迟迥作乱造反,高祖任宇文忻为行军总管,跟随韦孝宽杀敌。

当时官军屯驻河陽,诸军没有敢先前进的。

高祖令高赹前来监军,与高赹密谋进军的,只有宇文忻而已。

尉迟迥派其儿子尉..,重兵把守武陟,宇文忻为先锋,打跑了尉迟..。

进而逼近相州,尉迟迥派精甲三千埋伏于野马冈,想伏击官军。

宇文忻派五百骑兵袭击他们,差不多把他们杀死、俘虏光了。

进军到草桥,尉迟迥又拒守,宇文忻率奇兵击破他们,一直追赶到邺下。

尉迟迥背靠邺城布阵,与官军大战,官军不利。

当时邺城士兵观战的有几万人。

宇文忻与高赹、李询谋划说:“事情紧急,当用权宜之计破敌。”于是攻击那些观战的人,他们叫嚷着逃走,转而互相践踏,叫声如雷。

宇文忻于是呼叫说:“贼人败走了啊!”众将士振作起来,齐力拼命攻击,尉迟迥大败。

等到平定邺城以后,因功劳大他被封为上柱国,赏给他奴婢二百口,牛马羊数以万计。

隋高祖回头对宇文忻说:“尉迟迥倾山东之众,运百万之师,您用计没有遗漏之策,作战没有全敌之阵,实在是天下的英雄豪杰啦!”他被晋封为英国公,增加食邑三千户。

从此以后,每每参加谋划,出入于高祖卧室之中,周隋禅代之际,宇文忻大有功劳。

后来他被拜授为右领大将军,恩宠更重。

宇文忻精通兵法,治军严整,当时六军中只要有一个好办法,即使不是宇文忻所提出来的,部下也会说:“这一定是英公的办法。”他就是这样被人推重佩服。

后来改封为杞国公。

皇上曾想让他率兵攻打突厥,高赹对皇上说:“宇文忻有异志,不可委以重兵。”于是作罢。

宇文忻既是佐命功臣,常任将领,有威名于当代。

皇上因此略略有些戒惧之心,因此找了个由头让他丢了官。

宇文忻与梁士彦亲昵,数相往来,梁士彦当时也有些怨恨,图谋不轨。

宇文忻对梁士彦说:“帝王难道有一定吗?有人扶持他,就是帝王了。

您在蒲州造反,我肯定征讨。

两阵相对,然后相连,天下可以谋取了。”计谋外泄被杀,当时六十四岁。

家人都被籍没为奴。

宇文忻兄宇文善,忠厚而有武艺。

仕北周,做官到上柱国、许国公。

隋高祖受北周禅让后,对他很好,封他的儿子宇文颖为上仪同。

等到宇文忻被杀,宇文善家父子都被废为庶民。

宇文善不久死去。

宇文颖到大业中(605~616),任司农少卿。

等到李密逼近东都洛陽时,他背叛隋朝,投奔李密。

宇文忻弟宇文恺,另有传。

猜你喜欢
  卷三十一·本纪第三十一·明宗·宋濂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六·佚名
  皇王大纪卷四十九·胡宏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八·纪昀
  卷六十·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八·杜大珪
  史记集解卷八十九·裴骃
  史记集解卷五十二·裴骃
  甲申传信录卷一·钱士馨
  穆修传·脱脱
  卷二十八·雍正
  第三章 陆军小学的教育·李宗仁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佚名
  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白旗·徐志摩

    来,跟著我来,拿一面白旗在你们的手里——不是上面写著激动怨毒,鼓励残杀字样的白旗,也不是涂著不洁净血液的标记的白旗,也不是画著忏悔与咒语的白旗(把忏悔画在你们的心里);你们排列著,噤声的,严肃的,像送丧的行列,不容

  • 卷二百五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五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清献集杜范字成之黄岩人防孤能志励行从从祖南湖方山二先生学以承考亭朱夫子之传嘉定中举进士调金坛尉为州司法入为御史弹劾无所避与丞相郑清

  • 卷八百五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五十二司马承祯司马承祯字子徵河内人好学工篆隶居天台紫霄峰则天睿宗明皇累召见问道术後居王屋山卒赠真一先生诗一首荅宋之问时既暮兮节欲春山林寂兮怀幽人登奇峰兮望白云怅缅?兮象欲纷

  • 卷四·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玉楮集卷四       宋 岳珂 撰小墅桂花盛开与客醉树下因赋二律旧游曾赋小山篇浪蕊浮葩搃逊妍金粟同瞻黄面老玉枝争拥碧霞仙化身瑞相已百亿匝地香风更大千无量现前金世界倦翁又结醉中缘黄金涌出碧

  • 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五十九·忠义一·脱脱

        ◎忠义一   ○胡沙补 特虎 仆忽得 粘割韩奴 曹珪 温迪罕蒲睹 讹里也 纳兰绰赤 魏全 鄯阳 夹谷守中 石抹元毅 伯德梅和尚 乌古孙兀屯 高守约 和速嘉安礼 王维翰 移剌古与涅 宋扆 乌古论荣祖 乌古论仲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二十七·乾隆

      后汉  孝献皇帝  【庚辰】建安五年春正月曹操杀车骑将军董承遂击刘备破之备奔冀州  董承等谋泄曹操杀之皆夷三族操欲自击刘备诸将皆曰与公争天下者袁绍也今绍方来而弃之东绍乘人后若何操曰刘备人杰也今不击

  • ●原李耳载卷上·李中馥

    粮征本色 两贤异用忠臣纪烈袁公始末寻亲诚感理夺巡方不乐多金指窖止贪为师白寃袁薛相知死孝死忠义侠擒贼才德不符心许身殉怜才豪举谦吉明征三公三异论人四验家传五异青蝇不玷两公冰鉴恃才昏鉴井中心史百钱大夫有志竟

  • 卷一·王明清

    挥麈后录馀话●卷一○帝王自有真永昌陵卜吉,命司天监苗昌裔往相地西洛。既覆土,昌裔引董役内侍王继恩登山颠,周览形势,谓继恩云:“太祖之后,当再有天下。”断恩默识之。太宗大渐,继恩乃与参知

  • 第三三八禀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初九日一二二○二--一五·佚名

    北门总理郭尚茂因染病重听,禀请分府准予退办,并缴总理戳记具禀台下本城北门总理郭尚茂,为染病、重听,难以奉公,恳准退办,以免贻误事。缘茂于上年四月间,蒙恩顶充北门总理,勤慎奉公。罔料本年来,多染疾病,兼

  • 卷十·欧阳昱

    *奴婢视军机文宗第六弟恭亲王,同治初执政,其时主少国虞,赞助太后致中兴,厥功甚伟。但爱金钱,爱古玩、法帖,外官入都非此则难望升调。勒公少仲,由福建巡抚陛见,不得已购唐人真迹一通,值数千金,遗六王。而仆隶但

  • 范缜传·李延寿

    范缜字子真。父亲范氵蒙,作过奉朝请,死得早。范缜少年时孤苦贫困,侍奉母亲孝顺恭敬。二十岁以前,跟沛国刘王献学习,刘王献认为他与众不同,亲自为他行冠礼。在刘王献门下数年,总是草鞋布衣,步行于道路。刘王献门下有许多乘车跨

  • 論衡校釋卷第十·黄晖

      非韓篇   淮南氾論訓高注:「『非』猶『譏』也。」按:字本作「誹」,說文:「譏,誹也。」   韓子之術,明法尚功。賢無益於國不加賞;不肖無害於治不施罰。責功重賞,任刑用誅。禮記曲禮上鄭注:「誅,罰也。」韓非子主道篇曰:「

  • 卷首·邱濬

    ○诚意正心之要 △审几微(补) 臣按:宋儒真德秀《大学衍义》于“诚意正心之要”立为二目,曰崇敬畏、曰戒逸欲,其于诚意正心之事盖云备矣。然臣读朱熹诚意章解,窃有见于审几之一言。盖天下之理二,善与恶而已矣,善者天

  • 卷二十九·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二十九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尚书注疏第十八存旧尚书卷第十一周官二十二周书孔氏传【古本】谨按周官以下诸篇无古文尚书四字为非周官考异古本经四征弗庭弗作不篇内除不庭外不皆作弗 训迪

  • 墨子卷十二·墨子

    钦定四库全书墨子卷十二贵义第四十七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

  • 卷第三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三十七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四之五如是建立表与无表及成就已。于中律仪三种差别云何而得。颂曰。定生得定地  彼圣得道生别解脱律仪  得由他教等论曰。静虑律仪与心俱得。

  • 万病回春·龚廷贤

    综合性医书。明龚廷贤撰。八卷。廷贤字子才,号云林,江西金溪人。其父龚信曾任职于太医院。廷贤承家学曾任太医院吏目,有“医林状元”之称。撰有 《寿世保元》、《种杏仙方》、《本草炮制药性赋定衡》、《鲁府禁方》、《

  • 尚书故实·李绰

    又名《尚书谈录》。笔记。唐李绰撰。一卷。绰字肩孟,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官礼部郎中。唐末黄巢起兵入长安,绰随同河东张尚书避难于圃田(今河南中牟),寓居佛寺。是编为纂录此间张尚书与访客谈资中可引为故实者,因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