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国史记卷第三十三。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

三三卷志二零零零零

杂志第二。

色服车骑器用屋舍。

三三卷志二色服零零

(+色服)。

三三卷志二色服零一

○[新罗]之初,衣服之制,不可考色。至第二十三叶[法兴王],始定六部人服色尊卑之制,犹是夷俗。至[眞德]在位二年,[金春秋]入[唐],请袭[唐]仪,[玄宗{太宗}]皇帝诏可之,兼赐衣带。遂还来施行,以夷易华。[文武王]在位四年,又革妇人之服,自此已后,衣冠同于[中国]。我[太祖]受命,凡国家法度,多因[罗]旧,则至今朝廷士女之衣裳,盖亦[春秋]请来之遗制欤。臣三奉使上国,一行衣冠,与[宋]人无异。尝入朝尙早,立[紫宸殿]门,一合门员来问:"何者是[高丽]人使?"应曰:"我是。"则笑而去。又[宋]使臣[刘逵][吴拭]来聘在馆,宴次见乡妆倡女,召来上阶,指阔袖衣色丝带大裙,汉{叹}曰:"此皆三代之服,不拟{疑}尙行。"于此,知今之妇人礼服,盖亦[唐]之旧欤。[新罗]年代绵远,文史缺落,其制不可 数,但粗记其可见云尔。

三三卷志二色服零二

○[法兴王]制:自太大角干至大阿 ,紫衣,阿 至级 ,绯衣 牙笏,大奈麻奈麻,靑衣,大舍至先沮知,黄衣。

三三卷志二色服零三

○伊   ,锦冠;波珍 大阿 衿荷,绯冠;上堂大奈麻赤位大舍,组缨。

三三卷志二色服零四

○[兴德王]卽位九年,[太和]八年,下敎曰:"人有上下,位有尊卑,名例不同,衣服亦异,俗渐 薄,民竞奢华,只尙异物之珍寄,却嫌土产之鄙野,礼数失于逼僭,风俗至于陵夷,敢率旧章,以申明命,苟或故犯,固有常刑。"

三三卷志二色服零五

○眞骨大等: 头,任意{用};表衣半臂袴, 禁 绣锦罗;腰带禁硏文白玉;靴禁紫皮;靴带禁隐文白玉;袜任用绫已下;履任用皮丝麻;布,用二十六升已下。

三三卷志二色服零六

○眞骨女:表衣,禁 绣锦罗;内衣半臂袴袜履, 禁 绣罗; ,禁 及绣用金银丝孔雀尾翡翠毛者;梳,禁瑟瑟钿玳瑁,钗,禁刻镂及缀珠;冠,禁瑟瑟钿;布,用二十八升已下。九{凡}色禁 黄。

三三卷志二色服零七

○六头品: 头,用 罗 绢布;表衣,只用绵紬紬{细}布;内衣,只用小文绫 绢布;袴,只用 绢绵紬布;带,只用乌犀鍮铁铜;袜{履},只用 绵紬布;靴,禁乌 { }皱文紫皮;靴带,用乌犀鍮铁铜;履,只用皮麻;布,用十八升已下。

三三卷志二色服零八

○六头品女:表衣,只用中小文绫 绢;内衣,禁 绣锦野草罗;半臂,禁 绣罗 罗;袴,禁 绣锦罗 罗金泥; ,禁 绣锦罗金银泥;褙 短衣, 禁 绣锦罗布纺罗野草罗金银泥;表裳,禁 绣锦罗 罗野草罗金银泥  ;  ,禁 绣;内裳,禁 绣锦罗野草罗;带,禁以金银丝孔雀尾翡翠毛为组;袜 ,禁 罗 罗;袜,禁 绣锦罗 罗野草罗;履,禁 绣锦罗 罗;梳,禁瑟瑟钿;钗,禁纯金以银刻镂及缀珠;冠,用 罗纱绢;布,用二十五升已下。色,禁 黄紫紫粉金屑红。

三三卷志二色服零九

○五头品: 头,用罗 绢布;表衣,只用布;内衣半臂,只用小文绫 绢布;袴,只用绵紬布;腰带,只用铁;袜,只用绵紬;靴,禁乌 皱文紫皮;靴带,只用鍮铁铜;履,用皮麻;布,用十五升已下。

三三卷志二色服一零

○五头品女:表衣,只用无文独织;内衣,只用小文绫;半臂,禁 绣锦野草罗 罗;袴,禁 绣锦罗 罗野草罗金泥; ,用绫绢已下;  ,禁 绣绵野草罗布纺罗金银泥  ;短衣,禁 绣锦野草罗布纺罗 罗金银泥  ;表裳,禁 绣锦野草罗 罗金银泥  ;  ,禁 绣锦罗;内裳,禁 绣锦野草罗金银泥  ;带,禁以金银丝孔雀尾翡翠毛为组;

袜 ,禁 绣锦罗 罗;袜,禁 绣锦罗 罗野草罗;履,但用皮已下;梳,用素玳瑁已下;钗,用白银已下;无冠;布,用二十升已下;色,禁 黄紫紫粉黄屑红绯。

三三卷志二色服一一

○四头品: 头,只用纱 绢布;表衣袴,只用布;内衣半臂,只用 绢绵紬布;腰带,只用铁铜;靴,禁乌 皱文紫皮;靴带,只用铁铜;履,用牛皮麻已下;布,用十三升已下。

三三卷志二色服一二

○四头品女:表衣,只用绵紬已下;内衣,只用小文绫已下;半臂袴,只用小文绫 绢已下; 短衣,只用绢已下;褙 ,只用绫已下;表裳,只用 绢已下; 与裳同; ,用越罗;无内裳;带,禁绣组及野草罗乘天罗越罗,只用锦{绵}紬已下;袜 ,只用小文绫已下;袜,只用小文绫 绵紬布;履,用皮已下;梳,用素牙角木;钗,禁刻镂缀珠及纯金;无冠;布,用十八升;色,禁 黄紫紫粉黄屑绯红灭紫。

三三卷志二色服一三

○平人: 头,只用绢布;表衣袴,只用布;内衣,只用绢布;带,只用铜铁;靴,禁乌 皱文紫皮;靴带,只用铁铜;履,用麻已下;布,用十二升已下。

三三卷志二色服一四

○平人女:表衣,只用绵紬布;内衣,只用 绢绵紬布;袴,用 已下;表裳,用绢已下; ,只用绫已下;带,只用绫绢已下;袜{} ,用无文;袜,用 绵紬已下;梳,用素牙角已下;钗,用鍮石已下;布,用十五升已下;色,与四头品女同。

三三卷志二色服一五

○[高句丽][百济]衣服之制,不可得而考。今但记见于[中国]历代史书者。

三三卷志二色服一六

○『北史』云:"[&高丽{高句丽}]人皆头着折风,形如弁,士人加揷二鸟羽,贵者其冠曰苏骨,多用紫罗为之,饰以金银,服大柚杉{袖衫}大口袴素皮带黄革履,妇人裙 加 。"

三三卷志二色服一七

○『新唐书』云:"[高句丽]王服五采,以白罗制冠,革带皆金 。大臣靑罗冠,次绛罗,珥两鸟羽,金银杂 ,衫  ,袴大口,白韦带,黄革履。庶人衣褐,戴弁,女子首巾 。"

三三卷志二色服一八

○『册府元龟』云:"[高句丽],其公会,皆锦绣金银以自饰。大加主簿着 ,如冠 而无后,其小加着折风,形如弁。"

三三卷志二色服一九

○『北史』云:"[百济]衣服与[&高丽{高句丽}]略同。若朝拜祭祀,其冠两厢加翅,戎事则不。奈率已下{上},冠饰银花,将德紫带,施德 带,固德赤带,季德靑带,对德文督皆黄带,自武督至克虞,皆白带。"

三三卷志二色服二零

○『隋书』云:"[百济]自左平{佐平}至将德,服紫带,施德 带,固德赤带,季德靑带,对德以下,皆黄带,自文督至克虞,皆白带,冠制 同,唯奈率以上,饰以银花。"

三三卷志二色服二一

○『唐书』云:"[百济],其王服大袖紫袍,靑锦袴,乌罗冠,金花为饰,素皮带,乌革履。官人尽绯为衣,银花饰冠。庶人不得衣绯紫。"

三三卷志二色服二二

○『通典』云:"[百济]其衣服,男子略同于[&高丽{高句丽}],妇人衣似袍而袖微大。"

三三卷志二车骑零零

车骑。[新罗]。

三三卷志二车骑零一

○眞骨:车林{材}不用紫檀沈香,不得帖玳瑁,亦不敢饰以金银玉。褥子用绫绢已下,不过二重,坐子用钿锦二色绫已下,缘用锦已下,前后 用小文绫纱 已下,色以深靑碧紫紫粉,络网用 麻,色以红绯翠碧,妆表且{但}用绢布,色以红绯靑 ,牛勒及 用 绢布,环禁金银鍮石,步摇亦禁金银鍮石。

三三卷志二车骑零二

○六头品:褥子用 绢已下。坐子用 绢布,无缘,前后 ,若随眞骨已上贵人行,则不设,但自行,则用竹帘若莞席,缘以 绢已下,络网用布,色以赤靑,牛勒及 用布,环用鍮铜铁。

三三卷志二车骑零三

○五头品:褥子只用毡若布,前后 只用竹帘莞席,缘以皮布,无勒, 用麻,环用木铁。

三三卷志二车骑零四

○眞骨:鞍桥禁紫檀沈香,鞍 禁 绣锦罗,鞍坐子禁 绣罗,障泥但用麻油染,衔 禁金鍮石镀金缀玉,靷 禁组及紫 。

三三卷志二车骑零五

○眞骨女:鞍桥禁宝钿,鞍 鞍坐子禁 罗,脊杂[一云 脊。]禁 绣罗,衔 禁 金缀玉,靷 禁杂金银丝组。

三三卷志二车骑零六

○六头品:鞍桥禁紫檀沈香黄杨槐 及金银缀玉,鞍 用皮,鞍坐子用绵紬 布皮,障泥用麻油染,衔 禁金银鍮石及镀金银缀玉,靷 用皮麻。

三三卷志二车骑零七

○六头品女:鞍桥禁紫檀沈香及 金缀玉,鞍 鞍坐子禁 绣锦罗 罗,替脊用绫 绢,衔 禁金银鍮石及镀金银缀玉,障泥用皮,靷 不用组。

三三卷志二车骑零八

○五头品:鞍桥禁紫檀沈香黄杨槐 ,亦不得用金银缀玉,鞍 用皮,障泥用麻油染,衔 禁金银鍮石,又不得镀镂金银,靷 用麻。

三三卷志二车骑零九

○五头品女:鞍桥禁紫檀沈香,又禁饰以金银玉,鞍 鞍坐子禁 绣锦绫罗虎皮,衔 禁金银鍮石,又禁饰以金银,障泥用皮,靷 禁组及紫紫粉晕 。

三三卷志二车骑一零

○四头品至百姓:鞍桥禁紫檀沈香黄杨槐 ,又禁饰以金银玉,鞍 用牛马皮,(鞍褥用皮),障泥用杨竹,衔用铁, 用木铁,靷 用筋若麻为绞。

三三卷志二车骑一一

○四头品女至百姓女:鞍桥禁紫檀沈香黄杨槐,又禁饰金银玉,鞍 鞍坐子禁 绣锦罗 罗绫虎皮,衔 禁金银鍮石{锡},又禁饰金银,障泥但用皮,靷 禁组及紫紫粉晕 。

三三卷志二器用零零

器用。

三三卷志二器用零一

○眞骨:禁金银及镀金。

三三卷志二器用零二

○六头五头品:禁金银及镀金银。又不用虎皮球   。

三三卷志二器用零三

○四头品至百姓,禁金银鍮石{锡}朱里平文物,又禁球   虎皮大[唐] 等。

三三卷志二屋舍零零

屋舍。

三三卷志二屋舍零一

○眞骨:室长广,不得过二十四尺,不覆唐瓦,不施飞 ,不雕悬鱼,不饰以金银鍮石五彩,不磨阶石,不置三重阶,垣墙不施梁栋,不涂石灰,帘缘禁锦 绣野草罗,屛风禁绣,床不饰玳瑁沈香。

三三卷志二屋舍零二

○六头品:室长广,不过二十一尺,不覆唐瓦,不施飞 重  牙悬鱼,不饰以金银鍮石白 五彩,不置巾{中}阶及二重阶,阶石不磨,垣墙不过八尺,又不施梁栋,不涂石灰,帘缘禁 绣绫,屛风禁绣,床不得饰玳瑁紫檀沈香黄杨,又禁锦荐,不置重门及四方门,廐容五马。

三三卷志二屋舍零三

○五头品:室长广,不过十八尺,不用山楡木,不覆唐瓦,不置兽头,不施飞 重 { }花斗牙悬鱼,不以金银鍮石铜 五彩为饰,不磨阶石,垣墙不过七尺,不架以梁,不涂石灰,帘缘禁锦 绫绢 ,不作大门四方门,廐容三马。

三三卷志二屋舍零四

○四头品至百姓:室长广,不过十五尺,不用山楡木,不施藻井,不覆唐瓦,不置兽头飞  牙悬鱼,不以金银鍮石{锡}铜 为饰,阶 不用山石,垣墙不过六尺,又不架梁,不涂石灰,不作大门四方门,廐容二马。

三三卷志二屋舍零五

○外眞村主与五品同,次村主与四品同。

三国史记卷第三十三。

三四卷零零零零零零

猜你喜欢
  志第三十一 地理五·欧阳修
  崇儒学第二十七·吴兢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七十·杨仲良
  ●卷十七·邵博
  卷第二百一十四·胡三省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十三·佚名
  第十七册 崇德元年六月·佚名
  一○三○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奉旨改刻抽换《大清通礼》事致八阿哥等函·佚名
  九二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续进获旧板等书开单呈览折·佚名
  评鉴阐要卷五·乾隆
  志卷第二十三 高丽史六十九·郑麟趾
  吕祖谦传·脱脱
  张继孟传·张廷玉
  卷二百七十二·杨士奇
  卷三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幕·老舍

    时 间 在前幕事后一二日,晚间。地 点 仍在洗宅客厅。人 物 均见前两幕。〔幕启。淑 菱 (等人等得焦心,东坐一下,西坐一下,瞪钟,没用;看表,也没用)刘妈!刘妈!刘 妈 (挽着袖子,手上还有水,似在刷洗家伙)来了,小姐!淑 菱 (指几

  • 常建诗卷三·常建

    唐 常 建 撰五言律诗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一作朗】髙林竹迳通【一作遇】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一作俱】寂但余【一作惟闻】钟磬音送李大都防单于虽不战都防事邉深君执幕中秘能

  • 五集卷七十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七十三古今体六十八首【壬子五】四题莲池书院十二景春午坡偶来停驻过墙鞭【司空图偶题诗云水榭花繁处春晴日午前兹来恰值午前情景宛合马过隔墙鞭亦其诗末句也】即

  • 卷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石仓历代诗选卷四明 曹学佺 编晋诗二陶渊明停云四章停云思亲友也罇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霭霭停云蒙蒙时雨八表同昬平路伊阻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停云霭霭时雨蒙蒙八表同昬平陆成

  • 第二十三回 宋齐梁传陈国俱都江左·黄士衡

    词曰:一片残山并剩水,年年虎斗龙争。秦宫汉苑晋家营。川原流恨血,毛发凛威灵。白发诗人闲住马,感时怀古伤情。战场田地好宽平。前人将不去,留与后人耕。诗曰:诗向会家闲讲究,话逢知己细评论。评论往事知贤否,讲究前贤说废兴。

  • 一一四六 军机大臣奏改正抽换《说铃》《酌中志》情形并将原本进呈片·佚名

    一一四六 军机大臣奏改正抽换《说铃》《酌中志》情形并将原本进呈片乾隆五十一年五月二十五日前蒙发下《说铃》七本,《酌中志》第三至二十三共七本。臣等详加阅看,将《酌中志》内违碍字句改正,抽换篇页。其《说铃》内,止

  • 一一○ 谕内阁着舒赫德充国史馆四库全书处正总裁·佚名

    一一○ 谕内阁着舒赫德充国史馆四库全书处正总裁乾隆三十八年九月十七日乾隆三十八年九月十七日,内阁奉上谕:大学士舒赫德着充国史馆、四库全书处正总裁。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战国策卷三·鲍彪

    宋 鲍彪 注秦【苏张説外自农故关以西京兆扶风冯翊北地上郡西河安定天水陇西皆秦地南有巴蜀广汉犍为武都西有金城武威张掖酒泉炖煌又西南有牂柯越嶲益州皆属焉】孝公【献公子显王八年庚申立】卫鞅【卫之庻孽公子姓

  • 程日华传·刘昫

    程日华,定州安喜人,本为单名程华。父程元皓,任安禄山帐下将领,跟从安禄山攻陷东、西两京,颇以有勇力著称,史思明时任定州刺史。程日华年轻时在本军服役,为张孝忠的牙将。当初,李宝臣得授恒州节度使,吞并消灭邻近的藩镇,据有恒、

  • 卷之八十三  菽園雜記十一(明) 陸容 撰·邓士龙

    (菽園雜記,十一卷,明太倉陸容撰。容(一四三六──一四九四),字文量,號式齋。成化二年進士。陸容少有文名,學識淵博。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另著有式齋集三十八卷。傳見明史文苑傳。此書通行者為十五卷本,如明嘉靖間毛仲良刻本,清

  • 卷七十二·程公说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七十二   宋 程公说 撰燕世本姬姓伯爵其先出自周同姓功臣曰君奭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为周太保食邑于召曰召康公相成王主自陜以西诸侯封其子为北燕伯国僻且逺不通诸夏

  • 原序·李廉

    传春秋者三家左氏事详而义疎公谷义精而事略有不能相通两汉专门各守师说至唐啖赵氏始合三家所长务以通经为主陆氏纂集已为小成宋河南程夫子始以广大精防之学发明奥义真有以得笔削之心而深有取于啖赵良有以也髙宗绍兴初

  • 卷九十五·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九十五士之孝事长魏王脩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簿守高密令豪彊慑服举孝廉脩让邴原融不听时天下乱遂不行顷之郡中有反者脩闻融有难夜往奔融贼初发融谓左右曰能冒

  • 评议 原文·洪应明

    物莫大于天地日月,而子美云﹕"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事莫大于揖逊征诛,而康节云﹕"唐虞揖逊三杯酒,汤武征诛一局棋。"人能以此胸襟眼界吞吐六合,上下千古,事来如沤生大海,事去如影灭长空,自经纶万变而不动一尘矣。小人好名,便起

  • 法句譬喻经道利品第三十八·佚名

    昔有国王治行正法民慕其化无有太子以为愁忧。佛来入国便出觐尊。听经欢欣即受五戒。一心奉敬唯愿有子。昼夜精进三时不懈。有一给使其年十一常为王使。忠信奉法不失威仪。谦卑忍辱精进一心学诵经偈。知时先起已办香火

  • 卷第三十·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三十目录 大鉴下第十六世 &middot; 雪窦明禅师法嗣一人 &middot;耆山宁禅师(见录) 净慈昌禅师法嗣三人 &middot;五云悟禅师(见录) &middot;智者可升禅师 &middot;万寿正受首座(已上二人无录) 灵隐光禅师

  • 五灯会元续略卷第二上·远门净柱

    明支提山嗣祖沙门 净柱 辑临济宗南岳下十六世黄龙忠禅师法嗣袁州慈化寺普庵印肃禅师宜春余氏子。生而祥光烛天。莲产道周。长师寿隆贤公。贤授以法华。师曰。诸佛玄旨贵悟於心。数目循行何益於道。谒牧庵於沩山。问

  • 天台风俗志·陈锺琪

    《天台风俗志》一卷,记台州府天台县风物民情。天台县隶属于今台州市,因天台山而得名,位于浙江省东部、台州市区西北部。三国吴大帝黄武至黄龙三年(222-231年)之间,从会稽郡章安县分置始平县,此为天台建县之始。《小方壶斋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