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太公金匮

《隋志》子部兵家类著录“《太公金匮》二卷”,即《汉志》道家类著录的《太公》一书中的子目《言》。古人云“藏之金匮”,含有保密之意,兵家言当然是秘密的,故《太公》之《言》得称《太公金匮》。《太公金匮》亦为战国后期齐国稷下学者伪托姜太公所作的兵书(参阅“六韬”条和“太公阴谋”条)。唐马总摘编的《意林》有《太公金匮》二卷,摘录《太公金匮》五条。其一至三条为武王问、太公答的形式,属于政治方面的言论。另两条为哲学家言: (一) “道曰: 微而生,祸自微而成;慎终与始,完如金城。”(二) “行必履正,无怀侥幸;忍之须臾,乃全汝躯;刀利皑皑,无为汝开;源泉滑滑,连旱则绝;取事有常,赋敛有节。”此论确与老子哲学相通,此所以刘歆以之入《兵书略》,而班固将其归入道家类也。盖此书与《六韬》有所不同,既有兵家言,又有哲学家言,并有政治家言。从《意林》可知,《太公金匮》至晚唐犹存。《旧唐书·经籍志》尚于“兵家类”著录《太公金匮》二卷,不知是五代撰修《旧唐书·经籍志》者得见此书,还是照录《隋志》。清人汪宗沂辑有《太公兵法逸文》一卷,其中有注明来自《太公金匮》者。

《太公金匮》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五总志·吴坰
  山谷论书·黄庭坚
  昌言·仲长统
  兵经·揭暄
  杂纂二续·苏轼
  蚕经·黄省曾
  潜邱劄记·阎若璩
  科举论·黄淳耀
  蕉轩随录·方浚师
  女范捷录·江宁刘氏
  春风堂随笔·陆深
  雅言·连横
  后观石录·毛奇龄
  钱氏私志·钱愐
  农桑衣食撮要·鲁明善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九·丁绍仪

    【乐府古辞】【相和歌辞】〖相和。汉旧曲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本一部。魏明帝分为二。晋荀勖采旧辞施用於世。谓这清商三调歌诗。即沈约所谓因弦管金石造歌以被之者也。唐乐志云。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曲

  • 元诗选三集乙集目录·顾嗣立

    卢承旨挚(疎斋集)

  • 学徒苦·刘半农

    学徒苦! 学徒进店,为学行贾; 主翁不授书算,但曰“孺子当习勤苦!” 朝命扫地开门,暮命卧地守户; 暇当执炊,兼锄园圃! 主妇有儿,曰“孺子为我抱抚。” 呱呱儿啼,主妇震怒, 拍案顿足,辱及学徒父母! 自晨至午,东买酒浆,西买青菜豆腐。 一

  • 卷三百四十三·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三韩愈题楚昭王庙【襄州宜城县驿东北有井传是昭王井井东北数十步有昭王庙】丘坟【一作园】满目衣冠尽城阙连云草树荒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昭王宿龙宫滩

  • 山谷外集诗注卷五·黄庭坚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外集诗注卷五 宋 黄庭坚 撰 史 容 注 薄薄酒二章【并引】 苏密州为赵明叔作薄薄酒二章愤世疾邪其言甚高以予观赵君之言近乎知足不辱有马少游之余风故代作二章以终其意【东坡熙寜七年冬知密州除

  • 列传第二 后妃下·房玄龄

    元敬虞皇后 豫章君 明穆庾皇后 成恭杜皇后 章太妃 康献褚皇后 穆章何皇后 哀靖王皇后 废帝孝庾皇后 简文宣郑太后 简文顺王皇后 孝武文李太后 孝武定王皇后 安德陈太后 安僖王皇后 恭思褚皇后 元敬虞

  • 卷八 骄十六案·丁耀亢

    一、武乙得天商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人不胜,乃辱之。又为革囊盛血,仰而得之,名曰&ldquo;得天&rdquo;。田于河洛之间,迅雷震死。论曰:畏天之威,于时保之。愚哉武乙,以天为戏!有殷其雷,胡为乎来哉?二、宋康

  • 绎史卷八十二·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王子朝之乱国语灵王二十二年谷洛鬬将毁王宫王欲壅之大子晋谏曰不可晋闻古之长民者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夫山土之聚也薮物之归也川气之导也泽水之钟也夫天地成而聚于髙归物于下疏为川谷以导其气陂

  • 卷二百四十五·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四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荒政宋哲宗元佑元年门下侍郎司马光论赈济劄子曰臣窃惟乡村人户播植百谷种艺桑麻乃天下衣食之原比於余民尤宜存恤凡人

  • 兼爱上第十四·墨子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 卷八十五 礼二·黎靖德

      ◎仪礼   △总论   河间献王得古礼五十六篇,想必有可观。但当时君臣间有所不晓,遂至无传。故先儒谓圣经不亡於秦火,而坏於汉儒,其说亦好。温公论景帝太子既亡,当时若立献王为嗣,则汉之礼乐制度必有可观。又"致堂谓:'

  • 孟子精义卷二·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精义卷二 宋 朱子 撰 梁惠王章句下 庄暴见孟子章 杨曰魏文侯曰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则今乐与古乐固异矣而孟子之言如此者盖乐者天地之和也而乐以和为主人和则气和气和则天地

  • 卷四十七·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四十七昭公【公名稠襄公子母齐归在位二十五年孙于齐在外八年凡三十二年薨于干侯諡法威仪恭明曰昭】周【景王四年鲁昭公二十二年景王崩王猛立是年卒王室乱弟敬王立昭二十三年尹氏立王子朝昭

  • 卷第三十·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佛子!何者是菩萨摩诃萨真如相回向?“佛子!此菩萨摩诃萨正念明了,其心坚住,远离迷惑;专意修行,深心不动;成不坏业,趣一切智,终不退转;志求大乘,勇猛无畏;植诸德本,普安世间;生胜善根,修白净法;大悲增长,心宝成就;常

  • 佛说栴檀香身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有陀罗尼名栴檀香身。是陀罗尼有大威力。能与众生广大福聚。若复有人得此陀罗尼。发至诚心读诵受持坚固不退。是人所有极重宿业悉得消灭。当来

  • 卷十·佚名

    第八篇第一章 迦旃延品四一七 迦旃延本生谭[菩萨=帝释]序分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一善侍奉其母者所作之谈话。其人为舍卫城之一良家子,行为正直,父死之后,专心奉侍其母&mdash;&mdash;为母洗面、与扬枝剔齿牙之垢,与水

  • 孟子·孟子

    文集。战国孟轲及其弟子撰。十四卷。轲字子舆,战国邹邑(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后人子思门人。历游诸国,曾任齐宣王客卿。晚年退居讲学,与弟子著书。《孟子》所录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思想学说、个性修养。基本思

  • 春秋经解·崔子方

    十二卷。崔子方(生卒不详)撰。崔子方字彦直,又字伯直,号西畴居士,涪陵(今属四川)人,宋代着名经学家。《永乐大典》引《仪真志》之崔子方与苏轼、黄庭坚游,尝为知滁州曾子开作《茶仙亭记》,并刻石于醉翁亭侧,黄庭坚称其为“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