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洞霄图志

宫观志。南宋邓牧(1247—1306)撰。六卷。 牧字牧心,号九鉴山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学者。宋亡隐居于洞霄宫,终身不仕、不娶,自号“三教外人”。著有《伯牙琴》。洞霄宫在今浙江余杭县南大涤、天柱两山间,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时牧隐居于此,受超然馆住持沈多福嘱,与本山道人孟宗宝搜讨旧籍,作此志。于大德九年(1305)成书,五万余字。分宫观、山水、洞府、古迹、人物、碑记六门。宫观门记洞霄宫、九锁山门、虚皇坛、三清殿、冲天观等宫观建筑四十七处,述其位置、历史沿革。山水门记天目山、大涤山、天柱山、白鹿山等名山多处。可为开发旅游业提供资料。五卷后附住持知宫等题名,有及大德十年事,疑为道人所增。人物门有邓牧及叶林二传,前题“续编”二字,不知续者。书名图志,然有志无图,当为传写脱佚。有《四库全书》本,《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洞霄图志》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治河奏绩书·靳辅
  澎湖续编·蒋镛
  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
  长安志图·李好文
  钦定热河志·和珅
  嘉义管内采访册·佚名
  大清一统志·佚名
  重修台湾县志·王必昌
  宋元四明六志校勘记·徐时栋
  海东札记·朱景英
  江城名迹记·陈宏绪
  清初海强图说·俞正燮
  益部谈资·何宇度
  治河图略·王喜
  庐山记·陈舜俞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490 ·佚名

    张耒 感秋呈宏父兼呈周楚望三首 浮云无停阴,急雨来清秋。 飒飒水上风,吹我千里舟。 二年客淮楚,乞米充饥喉。 空堂堆诗书,冷落妻子羞。 操舟将何之,漫浪为西游。 岂不厌奔走,贫贱无良谋。

  • 卷266 ·佚名

    欧阳修 逸老亭 上相此忘荣,怡然物外情。 池光开小幌,山翠入重城。 野鸟窥华衮,春壶劳耦耕。 枕前双鴈没,雨外一川晴。 解组金龟重,调琴赤鲤惊。 虽怀安石趣,岂不为苍生。 欧阳修 应制赏花钓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惠洪

    《天厨禁脔》三卷,宋释惠洪撰。惠洪有《冷斋夜话》,已著录。是编皆标举诗格,而举唐、宋旧作为式。然所论多强立名目,旁生支节。如首列杜甫《寒食对月诗》为偷春格,而谓黄庭坚《茶词》叠押四山字为用此法,则风马牛不相及。又

  • 宋史全文卷十·佚名

    宋英宗甲辰治平元年春正月。景灵宫使宋庠屡请老,上曰:『朕初嗣位,何可遽休大臣?』戊申,命庠知亳州。辛酉,诏以仁宗配享明堂。初,礼院奏:乞与两制同议仁宗当配何祭。翰林学士王珪等议,请循周公严父之道,以仁宗配享明堂。知制诰

  • 通志卷一百七十三·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儒林传第二晋范平 文立 陈邵 虞喜 刘兆 汜毓 徐苗 崔游 范隆 杜夷 董景道 续咸 徐邈 孔衍 范宣 韦謏 范之 王欢梁伏曼容【子暅 暅子挺挺子知命】何佟之【

  •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二·佚名

    二帝三代通论中汤武【范文正公】汤仁文王畏利【牛僧孺】商刚周柔【颍滨】唐虞三代建官【东坡】三代劝勉其民【颍滨】三代富而教之【六一】尧舜周公【李商隐】汤武范文正公曰明夷阴上明下其义病矣火入地中其光翕矣蔽贤

  • 卷一百八十六·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八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去邪宋理宗时宰相史嵩之挟边功要君植党颛国沅州教授徐霖上疏历言其奸深之状以为其先也夺陛下之心其次夺士大夫之心而

  • 汉纪五十一 孝灵皇帝下中平五年(戊辰、188)·司马光

    汉纪五十一 汉灵帝中平五年(戊辰,公元188年) [1]春,正月,丁酉,赦天下。 [1]春季,正月,丁酉(十五日),大赦天下。 [2]二月,有星孛于紫宫。 [2]二月,有异星出现于紫微星旁。 [3]黄巾余贼郭大等起于河西白波谷,寇太原、河东。 [3]黄巾军

  •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之十二·佚名

    惩恶门奸秽逼奸蔡久轩潘富为王府之仆,挟刃以逼奸主家之妾,因奸以窃盗主家之财,罪不可胜诛矣!决脊杖二十,刺配广南远恶州军,拘锁外寨,听候押遣。喜安先系和奸,庆喜后系逼奸,并偷盗主物,喜安决脊杖十五,庆喜决脊杖十二,免编管。喜安

  • 濮登靑·周诒春

    濮登靑 字卓云。年四十岁。生于上海。本籍通信处。上海西门外黄家阙路一号。已婚。子一。初学于上海汇英书馆。及天津北洋大学。光緖二十九年。自费游美。入加利佛尼大学。习铁路工程。光緖三十三年。得学士学位。是

  • 卷二十·范处义

    <经部,诗类,诗补传> 钦定四库全书 诗补传卷二十    宋 范处义 撰 变小雅 四月大夫刺幽王也在位贪残下国构祸怨乱并兴焉周室在位之人以贪而致残则下国之远因乱而生怨幽王曾不加恤欲无祸得乎四月次於大东之後盖

  • 诗经稗疏卷二·王夫之

    汉阳王夫之撰小雅苹 唐文宗问宰相苹是何草李珏曰臣按尔雅苹是藾萧文宗曰朕看毛诗疏叶圎而花正白丛生野中似非藾萧然文宗李珏要未审知其为何草也陆玑疏云青白色茎似筯抑与文宗之说又别以义考之当求之鹿食九草之中故李

  • 卷四·佚名

    △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之二善男子,尔时宝海梵志。白第四王子能伽奴言:乃至发愿亦复如是,尔时佛告阿伽那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行菩萨道时。以金刚慧破无量无边众生诸烦恼山。大作佛事然後乃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是

  • 阎浮提树荫品第十·佚名

    菩萨於是时,心怀惨然还。过到游观园,德曜犹天帝。诸仙圣之王,不以女色惑。时见农田夫,兴功耕犁作。践截蠕动虫,即起悲痛心。如亲伤赤子,恺然而长叹。去其树不远,伏藏忽出现。辟方一由旬,七宝光盈满。将从喜踊跃,取金画宝器。铭

  • 说无垢称经疏卷第一(本)·窥基

    大慈恩寺沙门基撰详夫。实际凝空。启玄枢于不二。权方孕道。演妙宝于无三。或显敞鸿猷。高谢金轮之业。或密开冲最。俯赞玉璞之绪。咸欲清炎慧雨。荡渠溺以慈津。指九有而会十空。征八解而敷七觉。至哉赫矣。难得而名

  • 卷第九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九十九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五种纳息第二之三如契经说。佛告梵志。若有沙门婆罗门等。舍恶见趣而不取者。当知此类少中复少。问此类云何少中复少。答世间有情性愚钝

  •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五·佚名

    箫齐外国三藏僧伽跋陀罗译“弃乐弃苦者。”问曰:“何谓弃乐弃苦?”答曰:“于四禅定中弃乐心苦心。又言:‘弃名乐名苦也。’”问曰:“乐心苦心于第四禅言,何时得弃?”答曰:“于第四禅定门中弃也。”问曰:“何处身苦灭尽?”答曰:“

  • 张子正蒙注·王夫之

    《正蒙》是张载最主要的著作。他的哲学思想的精粹,具体表现在这部著作里。朱熹曾经给这书做过注解,名《正蒙解》,虽然也表示推崇,大部分却把他的理论歪曲了。后来做注的,明朝有高攀龙、陈伯达,清朝有李光地、冉觐祖、张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