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卫公问对

三卷一万馀字,世传为唐代军事家李靖所著。又称《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唐李问对》。古代著名兵书。《宋史·艺文志》载李靖所著兵书有《六军镜》等七种九卷,但无《李卫公问对》。宋神宗时因“唐李靖兵法世无全书”,于熙宁二年(1069)诏令枢密院校正。元丰三年(1080)诏定《武经七书》方见有《问对》。因书名晚见,宋人始有怀疑,何薳、陈师道、邵博等认为是阮逸伪撰,《四库全书总目》承其说。今人考证《问对》在所谓“阮逸拟作”时间前十年已收入《武经七书》,故阮逸伪作不可信。其内容应为唐代旧传,熙宁二年校书时编定问世。该书记录了唐太宗与李靖就兵法的问答。所讨论的问题十分广泛,其不少论点颇有创见。全书极力强调要把握作战的主动权,“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对如何实现“致人而不致于人”,则重点从“奇正”关系着手,结合“虚实”、“主客”、“攻守”等问题进行讨论。其分析紧扣对立双方的转化这一关键,“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亦奇,奇亦正”。而用兵奇正的变化可导致兵力部署上的虚实转化,亦可导致形势上的主客转化。上述观点表明李靖对孙吴之说的继承与发展。他对攻守关系也有极精到的论述,指出“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两者目的一致,“归乎胜而已”。故不能“攻不知守,守不知攻”。书中还详细地述说了他所创制的“六花阵”法。对士卒的教战问题亦有所讨论。《李卫公问对》以丰富的内容和精辟的见解,使其能在众多兵学著作中脱颖而出,位列于《武经》,成为兵家必读之书。宋人评述曰:“兴废得失,事宜情实;兵家术法,灿然毕举。”(戴少望《将鉴论断》)它在古代兵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李卫公问对》现存有宋刊《五经七书》本、《续古逸丛书》影宋本、《四库全书》本等。

《李卫公问对》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书苑菁华·陈思
  蒋子万机论·蒋济
  家山图书·佚名
  海陵从政录·周际华
  龙龛手鉴·行均
  卫公兵法辑本·汪宗沂
  卧游录·吕祖谦
  抚黔纪略·江东之
  歙砚说·佚名
  山房随笔·蒋子正
  宝真斋法书赞·岳珂
  纂得确·石成金
  粤剑编·王临亨
  第一香笔记·朱克柔
  野老书·马国翰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万历十二年九月甲戌朔 上御皇极殿礼部进万历十三年大祀日册立受之○大学士余有丁以病乞归调理温诏留之○大学士申时行等题今日发下吏部侍郎陆光祖自陈本文书官传旨准致仕窃惟大臣进退予夺出自 宸断臣等岂敢曲为庇护

  • 第六卷 蠲赈二·缪荃孙

    清 (下)嘉庆元年,上登极,诏:嘉庆元年各直省应征地丁钱粮,照上届普免之例,统计三年,一例蠲免。《会典》又奉谕:江南丰汛六堡堤工漫溢,黄水下注,丰、沛二县田庐被淹,将最重之丰、沛二县贫民无分极、次,先行抚恤两月口粮;次重之砀山

  • 清季外交史料选辑(二)·王彦威

    直督李鸿章致枢垣曾国荃报预备五船援台电军机处奏英欲调停战事拟订办法请寄李鸿章曾纪泽核办折(附旨及条款)使英曾纪泽致总署法廷对和议情形电督办福建军务左宗棠致枢垣取道江西赴闽电全权大臣曾国荃致枢垣南洋船俟北洋

  • 世家卷第二十四 高丽史二十四·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高宗三。○(辛亥)三十八年春正月壬戌朔王在梯浦宫宴洪高伊高伊谓王曰: "国之北鄙残破已甚如家无藩篱何可复都旧京宜据江以自固我当归奏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七十一·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一 洪武五年春正月己酉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皇后于坤宁宫,锡宴。 庚戌,并河南左、右二卫为河南卫指挥使司,以余兵二千六百七十人置陕州守御千户所。 日中有黑子。 胡兵寇汾州,大同

  • 161.李泌归山·林汉达

    唐肃宗刚在灵武即位的时候,身边的文武官员不满三十人,那个临时建立的朝廷,什么都乱糟糟的。一些武将,也不大肯听指挥。肃宗要想平定叛乱,多么需要有个能人来帮助他啊。这时候,他想起他当太子的时候的一个好朋友李泌(bì)就派

  • 卷五十·程公说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五十     宋 程公说 撰内鲁第四襄公襄公【諡灋因事有功曰襄】【名午成公太子定姒所生在位三十一年薨】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无传公年四歳】仲孙蔑防晋栾黡宋华

  • 提要·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读诗质疑      诗类提要【臣】等谨按读诗质疑三十一卷附録十五卷国朝严虞惇撰虞惇字宝成常熟人康熙丁丑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是编乃其孙湖南驿盐道有禧所刋乾隆十二年经进御览首为列国

  • 卷十七·刘玉汝

    <经部,诗类,诗缵绪>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缵绪卷十七     元 刘玉汝 撰 周颂 於穆清庙肃雝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於人斯 颂诗多用於字以致咏叹形容不尽之意此首言於穆犹商颂首言猗与

  • 桓公·桓公十六年·左丘明

    【经】十有六年春正月,公会宋公、蔡侯、卫侯于曹。夏四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蔡侯伐郑。秋七月,公至自伐郑。冬,城向。十有一月,卫侯朔出奔齐。【传】十六年春正月,会于曹,谋伐郑也。夏,伐郑。秋七月,公至自伐郑,以饮至之礼

  • 如来赞叹品第六·佚名

    尔时世尊举身放大光明。遍照百千万亿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出大音声普告诸佛世界一切诸菩萨摩诃萨及天龙鬼神人非人等。听吾今日称扬赞叹地藏菩萨摩诃萨。於十方世界现大不可思议威神慈悲之力。救护一切罪苦之事。吾灭度

  • 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十四·唐慧琳

        大唐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信力入印法门经五卷 慧琳  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一卷 慧琳  佛花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二卷 慧琳  大方广佛花严修慈分经一卷 慧琳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一卷 慧琳

  • 致缅僧阿底沙温沙书·太虚

    中华民国全国佛学会理事长太虚,谨致书缅甸国阿底沙温沙大德,敬启者:太虚前岁访问贵国,与诸上座晤谈甚欢,别来年余,思念殊深!屡接法舫代表函告,知大德热心中缅佛教文化之沟通,又乐教吾所派遣之留学僧,此诚现代中缅两国僧伽所应努

  • 优婆塞戒经受戒品·智旭

    明智旭笺要 清仪润标目先启求听许。若人欲受优婆塞戒增长财命。先当咨启所生父母。父母若听。次报妻子奴婢僮使。此辈若听。次白国主。国主听已。谁有出家发菩提心者。便往其所。头面作礼。輭言问讯。作如是言。大德

  • 宗镜录卷第八十六·延寿

    夫确定一心。心外无法。圣教所印。理事圆通。只如法华方便品。明十界十如。相性因缘果报本末。初后不滥。行相非虚。今唯说一心。如何合教。答。一心者。即诸法实相也。亦诸法实性也。然诸法即实相。实相即诸法。从心

  • 渚山堂词话·陈霆

    明陈霆撰,3卷,曾收入《四库全书》。《四库提要》云:“宋元明佚篇断句,颇赖以存”,“持论多确”。如该书记载王昭仪《满江红》词为其位下宫人张琼英所作,《垂杨》、《玉耳坠金环》二曲为唐宋旧谱所无等等,颇有可资参证者。此

  • 东都事略·王称

    南宋王称撰,共130卷。东都,指北宋都城河南开封府。《东都事略》记载北宋九朝的史事,起自太祖建隆,止于钦宗靖康。成书于《宋史》之前,有些史料是《宋史》中所没有的。以北宋都开封称东都而命名。其父王赏曾任实录修撰

  • 修禅要诀·佚名

    《修禅要诀》一卷,北天竺佛陀波利随问略说,慧智传译,收入日本《卍新纂续藏经》第六十三册.内容主要是论述修禅的要领及其注意事项,在我国禅宗寺院还颇有影响。《修禪要诀》是佛教的重要典籍,学者常据以研究禅宗坐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