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七十一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一

洪武五年春正月己酉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皇后于坤宁宫,锡宴。

庚戌,并河南左、右二卫为河南卫指挥使司,以余兵二千六百七十人置陕州守御千户所。

日中有黑子。

胡兵寇汾州,大同卫指挥佥事蔡端追至葫芦口,擒获八百余人及孳畜以还。上命处其人于近地,老者赡以粮,少者俾之牧马,其孳畜尽给还之。

壬子,置亲王护卫指挥使司,每王府设三护卫,卫设左、右、前、后、中五所,所千户二人、百户十人,又设围子手二所,每所千户一人。

琐里国王卜纳的遣其臣撒马牙茶嘉儿、斡的亦剌丹八儿山奉金叶表,贡马一匹、红撒哈剌一、连红八、者蓝布四疋、红番布二疋、觊木里布四疋、白苾布四疋、珠子项串一副,并绘其土地山川以献。先是,三年六月,遣塔海帖木儿持诏谕其国,至是始与俱来。上谓中书省臣曰:“西洋琐里,世称远番,涉海而来,难计年月,其朝贡无论疏数,厚往而薄来可也。”于是赐卜纳的《大统历》及织金文绮纱罗各四疋,斡的亦剌丹八儿山等文绮纱罗各二疋,傔从高丽布各二疋。

诏今后犯罪当谪两广充军者,俱发临濠屯田。

癸丑,遣翰林待制王祎偕苏成赍诏谕云南。诏曰:“朕惟天生斯民,必立之君以抚治之。曩者,元君失政,海内鼎沸,疆宇瓜分,其盗据境土、擅生杀者,不可胜数,生民涂炭,十有七年。朕起布衣,提义师,开基江左,命将四征,西平陈友谅,东缚张士诚,南下闽粤,北清幽燕,奠安华夏,复我中国旧疆。遂为臣民推戴,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蛮夷酋长,莫不称臣入贡。惟尔梁王把都、平章叚光、都元帅叚胜,守镇云南,亦尝遣人告谕,不意蜀戴寿等凭恃险隘,扼绝中道,致使朕意不达尔土。去年,遂兴问罪之师,分命大将率马步舟师,水陆并进,直抵重庆,明昇面缚衔壁出降,继平成都,生擒戴寿,即其郡邑,设置官守。西土既宁,复遣使往谕尔等,尚恐未达,今因北平送至苏成称为尔等北使之人,故复遣赍诏往谕。朕虽不德,不及我中国古先哲王使四夷怀服,然不可不使天下周知,故兹诏谕,尔其悉之。”祎至云南,梁王久留不遣,卒遇害。祎字子充,婺之义乌人,幼嗜学,师同郡黄溍,博通群书,尝游元都,知祎者多,荐其文行,不报而归。及,上取婺州,祎来谒,遂以为掾,寻擢江南儒学提举司校理,改侍礼郎兼引进使,升同知南康府事。未几,召还,议即位礼,以事忤旨,复出为漳州府通判。及诏脩《元史》,乃召祎与宋濂俱为总裁官,擢翰林待制、承直郎兼国史院编脩官。国初为古文,祎与濂并有声于时,而祎尤号宏雅有典则。至是,奉使招吐蕃,行至陕西之兰州,复召还改使云南,遂为所害。

上谓礼部臣曰:“近代以来,举人不中程式,为有司所黜者,多不省己、自脩以图再进,往往摭拾主司细故,谤毁以逞私忿,礼让、廉耻之风不立。今后有此者,罪之。”

是日辰时,日上有背气赤色,有淡晕。

乙卯,忠建元帅府元帅墨池什用遣其子驴吾什用率所部溪洞元帅阿巨什用等来朝,贡方物,纳故元所授金虎符并银印、铜印、宣敕,诏赐文绮叚及衣服。置忠建长官司及沿边溪洞长官司,以墨池什用等为长官。

庚申,以振武、神武、凤翔、英武、宣武、广陵等十二位余军并入豹韬卫。

播南故元参政余仲方来朝,贡马。

壬戌,暹罗斛国遣其臣宝财赋等奉表,贡黑熊、白猴、苏木、胡椒及丁香等物。诏赐国王织金纱罗文绮,使者及通事李清以下各赐衣物有差。

甲子,遣杨载持诏谕琉球国。诏曰:“昔帝王之治天下,凡日月所照,无有远迩,一视同仁,故中国奠安,四夷得所,非有意于臣服之也。自元政不纲,天下兵争者,十有七年,朕起布衣,开基江左,命将四征不庭,西平汉主陈友谅,束缚吴王张士诚,南平闽越,戡定巴蜀,北清幽燕,奠安华夏,复我中国之旧疆。朕为臣民推戴,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蛮夷酋长,称臣入贡。惟尔琉球在中国东南远处海外,未及报知,兹特遣使往谕,尔其知之。”

爪哇国王昔里八达剌八剌蒲遣其臣八的占必等从朝使常克敬来朝,上金叶表,贡方物,纳元所授宣敕三道。诏赐八的占必等文绮、袭衣、靴袜,其通事从人以下赐衣有差。

耀州宜君县群盗作乱,自称大王,伪署官属,焚掠县治,秦州卫指挥佥事王溥等捕斩之。

置蒙古卫亲军指挥使司,以答失里为佥事。

乙丑,上召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各赐交趾弓五十、彤弓百,因谓之曰:“古者,诸侯有四夷之功,则赐之弓矢。卿等宣力四方,克著勋劳,故有此赐。”达等谢曰:“臣等赖陛下威灵,获效微劳,岂足齿录而宠恩屡降,何以当之?”上曰:“古人有言:‘善有章,虽贱赏也;恶有衅,虽贵罚也。’况卿等开国之臣,其章大矣,故赐以此,不为过也。”

赐京卫军士钱帛。

归德侯陈理、归义侯明昇居常郁郁不乐,颇出怨言。上闻之曰:“此童孺辈,言语小过不足问,但恐为小人瞽惑,不能保始终,宜处之远方,则衅隙无自生,可始终保全矣。”于是徙之高丽,遣元枢密使延安答理护送而往,仍赐高丽国王纱罗文绮四十八疋,俾善待之。

播州宣慰使杨铿、同知罗琛、播州总管何婴、蛮夷总管郑瑚等来朝,贡方物,纳元所授金牌、银印、铜印、宣敕。诏赐铿等绮帛、衣服,仍置播州宣慰使司,铿、琛皆仍旧职,改总管为长官司,以婴等为长官司长官。

故元贵州宣慰使郑彦文及土官宣慰司霭翠叔禹党、宣慰宋蒙古歹并男思忠来朝,贡马及方物。诏赐文绮、袭衣各有差,彦文等皆仍旧职,宋蒙古歹、霭翠并世袭贵州宣慰司如故,又置贵竹等十一长官司。

普定府女总管适尔及其弟阿瓮等来朝,贡马。赐罗衣及文绮,以适尔为知府,世袭其官。

龙番安抚龙舜昌、龙世荣、方番安抚方德用、韦番安抚韦胜祖、金石番安抚石良玉父保大、新添、安抚宋亦怜真子仁贵来,朝贡马,赐舜昌、世荣、德用、胜祖文绮人二疋,保大、仁贵罗衣人一袭。

戊辰,申定武选之法。凡武官升调、袭替或因事复职及见缺官员应入选者,先审取从军履历,赍赴内府,参对贴黄归附年月、征克地方、升转卫所、及流官、世袭相同,然后引至御前,请旨除授。若奉特旨升迁者,随将钦与职名及流官、世袭升转之,由于御前升选,仍照选簿条写榜文,次日入奏,将选过官员看毕,抄榜给符,立限到任,附写内外贴黄与正黄流号合,同请宝钤记正黄,送铜匮,收贮内、外黄,亦于内府收掌。遇有升调、袭替、续附,如前袭替之例,凡武官亡故、老疾、征伤,以嫡长男承袭,嫡长男有故,则嫡长孙承袭,无嫡长子孙则嫡庶子孙俱无者,方许应继弟侄。若子孙俱幼或母老、妻女存者,并优给其家,俟子孙出幼,方令袭职;若母老妻存无子孙弟侄者,亦优给之。其总小旗有缺选,年深军士壮勇者并枪胜者为小旗,小旗胜者升总旗,皆须奏请。若总小旗亡故,子孙替袭,优给并如之。

己巳,命皇太子及秦王樉等往临濠,祭皇陵。

庚午,五色云见。

上御武楼,与诸将臣筹边事。中书右丞相魏国公徐达曰:“今天下大定,庶民已安,北虏归附者相继,惟王保保出没边境,今复遁居和林臣,愿鼓率将士,以剿绝之。”上曰:“彼朔漠一穷寇耳,终当绝灭,但今败亡之众远处绝漠,以死自卫。困兽犹斗,况穷寇乎?姑置之。”诸将曰:“王保保狡猾狙诈,使其在,终必为寇,不如取之,永清沙漠。”上曰:“卿等必欲征之,须兵几何?”达曰:“得兵十万足矣。”上曰:“兵须十五万,分三道以进。”于是命达为征虏大将军,出中路;曹国公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出东路;宋国公冯胜为征西将军,出西路。

辛未,享太庙,遣官祭功臣于鸡笼山庙。

赐在京军士夏布。

改留守司为留守卫都指挥使司,以飞熊卫指挥使周贤为都指挥使。

壬申,赐北征将士衣袄、靴帽,仍给月粮赡其家。

广武卫军士撒牙思的言:“故元汾王所部哈剌赤海之地居民颇多,愿招集,从大将军征北。”从之。

甲戌,命祭告太岁、风云雷雨、山川、旗纛等神,遣征虏大将军魏国公徐达、左副将军曹国公李文忠、征西将军宋国公冯胜等率师征王保保。上戒之曰:“卿等立请北伐,志气甚锐,然古人有言:‘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今兵出三道,大将军由中路出鴈门,扬言趍和林而实迟,重致其来击之,必可破也;左副将军由东路自居庸出应昌,以掩其不备,必有所获;征西将军由西路出金兰,取甘肃,以疑其兵,令虏不知所为,乃善计也。卿等宜益思戒慎,不可轻敌。”达等遂受命而行。

命靖海侯吴祯率舟师运粮辽东,以给军饷。

上以古州、田州、澧州等处洞蛮常梗化作乱,命卫国公邓愈为征南将军,江夏侯周德兴、江阴侯吴良为副,将兵讨之。愈率营阳侯杨燝、宜春侯黄彬出澧州,德兴率南雄侯赵庸、指挥佥事左君弼出南宁,良率平章李伯昇靖州,三道并进。

定中都城基址:周围四十五里,街二,南曰顺城,北曰子民;坊十六,在南街者八,东曰德辅、善庆、崇德、中和,西曰顺成、新成、里仁、太和,在北街者亦八,东曰钦崇、德厚、恭让、淮阳,西曰从善、慎远、修齐、允中。

置广东卫都指挥使司。

丙子,故元知枢密院伯颜率其官属一十六人、士卒五百三十人来降,并献马八百匹、驼五十头。

置四川纳溪、白渡二盐马司,以常选官为司令,内使为司丞。

五色云见。

戊寅,故元知枢密院阿辇真巴藩、王子赤斤帖木儿等来降,贡马。各赐袭衣,令驰传诣浙江,遍观城邑山川。

改龙虎卫为燕山护卫。

置西安、太原、广西三护卫。

是月,危素卒。素字太朴,抚之金溪人,年十五,能究五经大旨,乡先辈皆推重之。其在元时,侍讲经筵,请加封徽国朱文公,以龟山杨时、豫章罗从愿、延平李侗、九峰蔡沈、西山真德秀从祀孔子庙,封谥唐刘蕡,累官至岭北行中书省右丞。元亡,以元故臣入朝,上雅重素文学。洪武二年,授侍讲学士,坐失朝免。三年四月,复其官。未几,兼弘文馆学士,赐小车,免朝谒,但时备顾问,论说经史而已。后谪居和州含山县,至是以疾卒。

猜你喜欢
  卷第二百七十九·胡三省
  评言·凌雪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八·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七·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三·佚名
  ●续吴先贤赞卷之十二·刘凤
  六十二、到青州府去·包天笑
  夏本纪第二·司马迁
  慕容俨传·李百药
  毛修之传·李延寿
  梁末帝本纪·欧阳修
  王家屏传·张廷玉
  卷六十五巡防一·冯煦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八·佚名
  沈韫石·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三集目录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总目卷八十五庚寅元旦元旦试笔元正太和殿赐宴纪事二律邹一桂岁朝图木根如意执友降旨普免天下正供诗以志事扎卜扎雅木椀题董邦逹春华集庆小册安徽太湖县民朱宪章偕妻

  • 卷三百三十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三十四木棉花类附橦花七言絶句曲池陪宴即事上窦中丞  【唐】熊孺登水自山阿绕座来瑚台上木棉开欲知举目无情罚一片花流酒一桮二月一日雨寒      【宋】杨万里姚黄魏紫

  • 水南词·陈霆

    摸鱼儿 悼鹦鹉向东风、红销翠萎,伤心成甚情绪。护寒帘幕终何用,花病早知来处。春也妬。全不管、画堂冷静人难度。高飞有路。仙梦去多时,玉绳金栅,空锁绮窗雾。鸳鸯会,惆怅佳期又误。琵琶有语谁悟。香残红稻珊瑚颗,愁与泪珠

  • 春秋战国异辞卷三十四·陈厚耀

    蔡史蔡世家蔡叔度者周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同母兄弟十人 武王已克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弟于是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二人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遗民 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乃挟武庚以作

  • 卷一百五十五·杨士奇

    永乐十二年九月辛未朔封晋恭王第三子平阳王济熿为晋王○奴儿干都司都指挥同知康旺等来朝贡貂鼠皮等物赐赍有差○夜有星如鸡子大赤色尾迹有光出房宿西南行至近浊○癸酉命故金吾左卫指挥佥事何通子清金吾右卫指挥佥事陈

  • 卷之一千三百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十二 巡抚安徽陈汝器奏销江宁织造支过俸饷文册·佚名

    康熙三十七年五月二十二日 巡抚安徽宁池太庐凤滁和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陈汝器谨奏:为册报支放江宁织造官员俸廪、粮料事。 窃照江宁织造衙门岁支俸廪、粮料等项,案经前督臣准有部文,另

  • 論衡校釋卷第六·黄晖

      福虛篇   世論行善者福至,為惡者禍來。禍福之應,皆天也,人為之,天應之。陽恩,人君賞其行;陰惠,天地報其德。   無貴賤賢愚,莫謂不然。〔不〕徒見行事有其文傳,又見善人時遇福,「徒」上當有「不」字。「又見」即承「不徒

  • 卷十·赵鹏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经筌卷十     宋 赵鹏飞 撰成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即位义见隐元年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义见桓十四年三月作丘甲周礼九夫为井三十六夫为邑四邑十六井百四十四夫为丘四丘六十四井五百七十六夫

  • 惟念品第六·佚名

    昔佛在世时。弗加沙王与瓶沙王亲友。弗加沙王未知佛道。作七宝华以遗瓶沙。瓶沙王得之转奉上佛。白佛言:弗加沙王与我为友。遗我此华今已上佛。愿令彼王心开意解见佛闻法奉敬圣众。当以何物以报所遗。佛告瓶沙。写十二

  • 为瓶沙王说法品第十四·马鸣

    意如重庆雲,欲时降甘露。以深奥流声,清净梵天音。又复以八种,柔软和调乡。以妙辞之前,降测瓶沙王。具照知王意,正直且清净。慈爱恭敬意,充盈於心怀。今王虽兴於,衰末浊乱世。以善自将御,乃逾上世王。见王诸净意,内意清净彻。犹

  •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妙法莲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 合刊序·太虚

    前叙慈宗三要,曾明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是令阎浮提人一生不退无上菩提之秘要。而上生兜率六行中,第六即为持诵大乘。故法华经普贤菩萨品云:‘若有人受持读诵,解其义趣,是人命终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堕恶趣,即生兜率天上

  • 扶乩绝非正法·印光

    扶乩,乃灵鬼作用,其言某佛、某菩萨、某仙,皆假冒其名。真仙,或偶尔应机,恐千百不得其一,况佛菩萨乎?以乩提倡佛法,虽有小益,根本已错,真学佛者,决不仗此以提倡佛法。何以故?以是鬼神作用。或有通明之灵鬼,尚可不致误事。若或来一糊

  • 目录·牧云通门

    懒斋别集目录○卷之一文部(甲)论观苦入道论序达澄昭公语偈序元白可公出山诗序盐梅鼎公游南岳序木陈忞公回粤省亲序鱼喁草序别刻古庭和尚拈颂序听云集序柴庵先生和池上来诗序宗镜节录序吕幼安诗草序永安闻慧堂世系序

  • 太上大通经注·李道纯

    太上大通经注,元李道纯撰。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经文分三章,言天道、心性及悟道修心之旨。注者解释经题曰:「太上谓无上可上,大通谓无所不通,经渭登真之径路,众所通行之道也。」注文简明,阐发全真道明心见性之说。

  • 武当异人传·还珠楼主

    《武当异人传》1946年10月由上海励力出版社出版。未完,下接《武当七女》。

  • 齐东野语·周密

    史料笔记。南宋周密撰。存明刊本、明正德胡文璧刊本、 《稗海》本、 《津逮秘书》本、《学津讨原》本、《说库》本等。有二十卷本和一卷本两类。近年排印出版的以二十卷本为底本,参以他书校勘而成,较为精湛。全书二百七

  • 书录·董史

    又名《皇帝书录》。三卷、外篇一卷。史传。宋代董史撰。史,字更良,自称闲中老叟。生平里籍不详。是书在“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中收录,署作“董更撰”。全书记宋代书家姓氏,分上、中、下三篇。与《书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