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白话文学史

通俗文学研究著作。胡适著。上海新月书店1928年出版,岳麓书社1986年重印。胡适是“五四”时期文学革命运动发起人之一,在倡导白话文与白话文学方面起过积极作用。20年代初期他在教育部举办的第三届国语讲习所开设了“国语文学史”课程,此书即为他讲课时编写的讲义经修改后的一部分,只见上册,讲到第十六章“元稹白居易”止。据胡适自述,此书虽名为“白话文学史”,其实就是“中国文学史”,不过是把白话文学放到中国文学史的中心部分,而且是文学史上“一大段最热闹、最富于创造性、最可以代表时代的文学史”。其次,他把“白话文学”的范围放得很大,他认为“白”的标准有三:1.说得出,听得懂;2.不加粉饰;3.明白晓畅。因此,《史记》《汉书》中许多作品,大部分乐府歌辞,汉译佛书,相当一部分唐人诗歌均被纳入本书范围。他还提出“一切新文学的来源都在民间”的观点、在《白话文学史》中多次给以论述。本书属于“五四”时代接受了西方先进思想的资产阶级学者,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中国白话文学进行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梳理,并为“白话文学”运动提供了历史的依据,是中国现代学术名著之一。

《白话文学史》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抚黔纪略·江东之
  中学修身教科书·蔡元培
  古刻丛钞·陶宗仪
  白田杂著·王懋竑
  困学纪闻·王应麟
  洪武正韵·宋濂
  间书·朱逢甲
  古今伪书考·姚际恒
  棠阴比事·桂万荣
  宦游日记·徐榜
  通俗编·翟灏
  皇朝经世文三编·陈忠倚
  西堂日记·杨豫孙
  平平言·方大湜
  秦鬟楼谈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御定曲谱卷四·王奕清

    【北越调商调商角调般】越调【涉调其音淘写】鬭鹌鹑【令笑与中吕】王伯成【不同】酒力禁持【散】诗魔唤起【套】紫燕喧喧【韵】黄莺呖呖【韵】红杏香中【句】绿杨影里【韵】丽日迟【句】节序催【韵】柳线摇金【韵】桃

  • 卷八百六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六十一马湘马湘字自然杭州盐官人貌丑齇鼻秃鬂大口饮酒石余醉卧即以拳入口游行处多题诗句大中十年归乡忽死明年又於梓桐县白日上昇有司奏闻勅浙西发塚视之乃一竹杖而已登杭州秦望山太乙初

  • 卷三百五十三 元豐八年(乙丑,1085)·李焘

      起神宗元豐八年三月乙未盡其月   三月乙未,大赦天下,其赦法用第二等。(兩紀並書赦天下。)   差官禱于天地、宗廟、社稷、諸陵。(新紀書遣官禱于天地、宗廟、社稷、諸陵。舊紀不書。)   丁酉,皇太后遣勾當御藥院梁

  • 卷四十三 咸平元年(戊戌,998)·李焘

      起真宗咸平元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辛酉朔,改元。   癸亥,賜近臣歲節宴于宰相呂端第。自是遂以為例。   丙寅,有司上皇太后李氏諡曰元德。   翰林學士楊礪等受詔知貢舉,請對,上召坐,語之曰:「貢舉重任,當務

  • 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顺治十七年。庚子。秋七月。甲寅朔。享太庙遣固山贝子温齐行礼。  ○遣官祭司门之神  ○命太子太保工部尚书霍达、仍以原衔管都察院左都御史事  ○兵部议覆甘肃巡抚佟延年疏言黑城堡、距洪水市口虽三十里

  • 世上人家四·胡兰成

    世上人家四玉凤出殡後过得两个月,我到广西去教书。是崔真吾介绍,除了我还有马孝安与陈海帆,真吾亦同行。行前我把俞家赠我的竹园卖了,价银一百二十元,三十元留给母亲安家,九十元我做路费。俞家庶母当然不快,却装得洒然,而我亦

  • 齐纪五 高宗明皇帝上建武元年(甲戌、494)·司马光

    齐纪五 齐明帝建武元年(甲戌,公元494) [1]春,正月,丁未,改元隆昌;大赦。 [1]春季,正月丁未(初一),郁林王萧昭业改年号为隆昌,大赦天下。 [2]雍州刺史晋安王子懋,以主幼时艰,密为自全之计,令作部造仗;征南大将军陈显达屯襄阳,子懋欲胁取

  • 宪问第十四·朱熹

     胡氏曰:“此篇疑原宪所记。”凡四十七章。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宪,原思名。谷,禄也。邦有道不能有为,邦无道不能独善,而但知食禄,皆可耻也。宪之狷介,其于邦无道谷之可耻,固知之矣;至于邦有道谷之可耻

  • 提要·梅鷟

    【臣】等谨案尚书考异五卷明梅鷟撰鷟旌徳人正徳癸酉举人官南京国子监助教终盐课司提举世传古文尚书孔安国传出扵东晋梅赜赜自言受之臧曹曹受之梁柳柳受之苏愉愉受之郑冲宋呉棫朱子元呉澄皆尝辨其伪然但据其难易以决真

  • 译文 卷四 存养·朱熹

    卷四 存养4·01 或问“圣可学乎?”濂溪先生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请问焉。”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

  • 第十一卷·佚名

    地狱品之七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焦热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彼处名为无终没入。是彼地狱第九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有人盗杀邪行饮酒妄语。乐行多作。业及果报。如前所说。复有邪见身口意

  • 十住毗婆沙论 第三卷·佚名

    十住毗婆沙论 第三卷圣者龙树造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释愿品之余愿净佛土故灭除诸杂恶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恚邪命饮酒等。有如是恶名为不净。复次国土中有地狱畜生饿鬼等诸恶道名为不净。复次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七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七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揵度智品之三◎何故祭祀饿鬼则到。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欲解佛经故。如经说生闻婆罗门。往至佛所。问佛言。沙门瞿

  • 华严五十要问答后卷·智俨

    大唐终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门智俨集三十七三世不同义。离世间品初释问。诸教世时云何。答。依小乘教三世有法。依三乘教三世之中现在有。过未无。依一乘教九世义。过未现在及现在现在三时有。过去未来及现在各有。过未六

  • 云溪友议·范摅

    唐代笔记小说集。范摅撰。《新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著录:“范摅《云溪友议》三卷(咸通时,自称五云溪人)。”《崇文总目》同。《郡斋读书志》小说家类亦著录为3卷,云:“唐·范摅撰,记唐开元以后事。摅,五云溪人,故以名其书

  • 四书因问·吕柟

    明吕柟(字仲木)撰。该书是记其门人质问《四书》之语。共六卷。其中《大学》、《中庸》各一卷,《论语》、《孟子》各二卷。然其中称柟为先生,又原本先生字或跳行,间或还附有学生之间的论辩,如《大学因问》中,就附有章诏、聂

  • 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佚名

    凡七卷。西藏译名作试一切如来身语意大密密聚大王本续。略称七卷教王经、金刚三业经、秘密大教王经。北宋施护译。系阐述瑜伽行者(梵 yogin )到达瑜伽怛特罗(梵yoga -tantra )解脱之最短过程。现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本经

  • 翼庵禅师语录·善酂

    清善酂说,序灯、序璋、力端等记录。八卷。国清语录二卷收住天台国清禅寺语录,真如语录三卷收住真如禅寺语录;卷六收通玄语录;卷七卷八为和寒山诗收序(原书有缺页)、原序、卷上、卷下。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七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