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 奉乞桃栽一百根 春前为送浣花村 河阳县里虽无树 濯锦江边未满园 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华轩蔼蔼他年到 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 
- 大陆诗草(自壬子至甲寅)至南京之翌日,登雨花台,吊太平天王,诗以侑之莫愁湖吊粤军战死者墓谒明孝陵秦淮秋风亭吊镜湖女侠苏小墓孤山西湖游罢,以书报少云,并系以诗沪上逢陈楚楠吊陈瘦云并寄南社诸子示曼君沪上逢香禅女士幼安、 
- 宋 戴复古 撰古体求先人墨迹呈表兄黄季文我翁本诗仙游戏沧海上引手掣鲸鲵失脚堕尘网身穷道则腴年髙气弥壮平生无长物饮尽千斛酿传家古锦囊自作金玉想篇章乆零落人间眇余响搜求二十年痛泪湿黄壤君家图书府墨色照青嶂 
- 						 			  ◎天文二   ○紫微垣 太微垣 天市垣   紫微垣   紫微垣东蕃八星,西蕃七星,在北斗北,左右环列,翊卫之象也。一曰大帝之坐,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东蕃近阊阖门第一星为左枢,第二星为上宰,三星曰少宰 
-   哲宗皇帝   绍述苏辙罢政附   绍圣元年二月丁未,资政殿学士、通奉大夫、守户部尚书李清臣特授正议大夫、守中书侍郎,端明殿学士、右正议大夫、守兵部尚书邓温伯特授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清臣首昌绍述,温伯和 
- 烈二王世家永王慈照,烈帝次子;定王慈炯,烈帝三子;崇祯十年封,未之国。甲申国变,闯贼入城,获二王于宫中,犹未变服。贼令行君臣礼,二王直立不肯,仅相对一揖;贼发伪将刘国能抚养。四月二十三日,贼与吴三桂战败,跄踉西走,或见挟太子暨二 
- 丧期七疏齐衰三年丧服父卒则为母【注尊得申也 疏直云父卒为母足矣而云则者欲见父卒三年之内而母卒仍服期要父服除后而母死乃得申三年故云则以差其义也案内则云女子十有五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若前遭父服未阕 
- 泰昌元年时盖万历四十八年也礼未踰年不改元而今称泰昌元年者何盖八月之诏既以明年为泰昌元年而九月之诏又以明年为天启元年于是廷臣议年号者不一  今上下其议部臣侍郎孙如游请集众论论定上<锍-釒>曰窃闻历数代更有 
- 九九二 军机大臣等奏遵旨查明《续通鉴纲目》《发明》等夹签呈览片乾隆四十八年七月三十日臣等遵旨查《续通鉴纲目》,《发明》系明余杭周礼撰,其书于弘治中进呈;《广义》系华亭张时泰撰,官秀水县训导,其书于嘉靖中进呈。彼 
- 《新唐志》史部杂史类著录柳玭《续贞陵遗事》一卷。《直斋书录解题》杂史类、《宋志》史部故事类著录卷数同。柳玭为柳公绰孙,事迹见新旧《唐书?柳公绰传》附玭传(参见周勋初《唐人笔记小说考叙录》)。书今不存。据《直 
- 天命三年戊午闰四月壬午敬天上谕贝勒诸臣曰:“人君,即天之广也;贝勒诸臣,即君之子也;民,即贝勒诸臣之子也。君以父事天,敬念不忘,克明厥德,仰承天锡丕基,则帝祚日隆。贝勒诸臣以父事君,敬念不忘,勿怀贪黩之心,勿为奸慝之事,以 
- 【七门】律条十三并疏敕条一起请条一二罪以上俱发及累并倍法有罪相容隐官户奴婢犯罪化外人相犯断罪本条别有制与例不同举重明轻杂条一部律内余条准此条二罪以上俱发及累并倍法诸二罪以上俱发以重者论谓非应累者唯具条 
- 昔佛在舍卫国。有一长老比丘字般特。新作比丘禀性闇塞。佛令五百罗汉日日教之。三年之中不得一偈。国中四辈皆知其愚冥。佛愍伤之即呼著前授与一偈。守口摄意身莫犯非。如是行者得度世。时般特感佛慈恩。欢欣心开诵偈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七卷沙门一行阿阇梨记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余经云。复次秘密主。声闻众住有缘地。识生灭除二边。极观察智得不随顺修行因。是名声闻三昧道者。如阿毗昙。明九想八念背舍胜处一切入三三昧 
- 羯磨者。乃如来金口亲宣之法也。所谓僧法。对首。心念而已。总则唯此三门。广有一百八十四种。念其力。则能浣染为净。详其功。则能成济事缘。后之行者。惟须秉白如法。即合佛制。其或颠倒错脱。便名非法也。律云。正 
- 一卷。南北朝时期陈朝虞荔撰。虞荔,字山披,谥曰德,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县)人,生卒年不详。梁朝时曾为中书舍人。陈文帝时召为太子中庶子,领大著作。因其母死于侯景之乱,由是终身布衣蔬食,不听音乐,受到文帝器重。《鼎 
- 一百卷。清徐倬(1622—1711)编。徐倬字方虎,号苹村。德清 (今属浙江)人。康熙十二年 (1673)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乞养归。后转为司业,官至侍读。以事被人弹劾,辞官归乡。康熙四十五年 (1706)奉命撰《全唐诗录》告成 
- 《明史》,记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清朝顺治二年(1645)曾敕修《明史》,未成而罢。康熙十八年(1679)再开史馆,徐元文、徐乾学、王鸿绪先后任总纂,聘万斯同审定。成书三百十卷,即今署名王鸿绪之《明史稿》。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