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  录 二十二调五十二体,起九十三字至九十五字 凄凉犯三体又名瑞鹤仙影
浣溪纱慢一体又名浣溪沙慢
四犯剪梅花三体又名辘轳金井、三犯锦园春、月城春、锦园春
高平探芳新一体 
- 可惜我并非画家,不能将一枝毛笔,马路旁边,靠着沟口,靠窗望见许多圆笠,——这种种平凡的真实印象,还同筑烂泥的小堰。车外整天的秋雨,赶忙着分种碧绿的稻秧。立在溪边滩上,看他背后的曲线,白的菜,紫的茄子,男的女的都在水田里,满担 
- 周序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风晨雨夕之间,时而镗镗鼓喧、时而虺虺雷轰、时而千鼎共沸、时而万马奔腾惊心动魄者,海音也。静渌渟渊,波纹不起;迭浪飞涛,忽焉以兴。其叱咤之生耶?其刺船之移我情耶?颓波欲东,中流有赖;其以之为发聋振聩 
-   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简作通鉴。  2、[元]脱脱等辽史  3、[宋]赵志忠虏廷杂记通鉴胡三省注引。  4、[宋]薛居正旧五代史  5、[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简作长编。  6、张亮采补〈辽史·交聘表〉  
-  光绪十六年。庚寅。三月。庚午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己亥皆如之。外记注  ○谕内阁、李瀚章奏、拏获着名海盗。请将出力人员奖励一摺。广东滨海等处。盗匪设立堂名。肆行劫 
- 孔奂字休文,会稽山陰人。其曾祖父孔王秀之,是齐朝左民尚书,吴兴郡太守。祖父孔至存担任过太子舍人、尚书三公郎,父亲孔稚孙,是梁宁远枝江公主簿、无锡县令。孔奂年幼丧父,由叔父孔虔孙收养。他好学,擅长写文章,经文史籍,诸子百 
-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二十五礼部仪制清吏司经筵凡经筵之礼以大学士尚书左都御史侍郎学士詹事充经筵讲官满汉各八人岁春秋仲月由部疏请得旨翰林院列讲官名具奏以满汉各二 
- 论灾异,谓古之人君为政失道,天用灾异谴告之也。灾异非一,复以寒温为之效。人君用刑非时则寒,施赏违节则温。天神谴告人君,犹人君责怒臣下也。故楚〔庄〕王曰:“天不下灾异,天其忘〔予〕乎!”灾异为谴告,故〔庄〕王惧而思之也。 
-   合于人情的思想之必要思想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种科学。中国的和西方的学问之间,最大的对比就是:西方太多专门知识,而太少近于人情的知识;至于中国则富于对生活问题的关切,而欠于专门的科学。我们眼见在西方科学思想侵入 
-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二十八史唐高祖武德九年置宏文馆少詹事【臣】沈德潜尹起莘曰太宗初政如日方升纤翳不作其清明气象至今可想纲目书置宏文馆初无美词而分注备载其君臣论治之实后之 
- △宝女品第三之一尔时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间大宝坊中师子座上。与诸大众围绕说法。尔时会中有一童女名曰宝女。即从坐起。右手执持白真珠贯。而作是言:若我真实能於十方无量世界。受持如是大集正典。读诵书写演说其义广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六四○)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此摩偷罗国。将来世当有商人子。名曰掘多。掘多有子。名优波掘多。我灭度后百岁。当作佛事。于教授师中最为第一。阿难。汝遥见彼青色丛林不。阿难白佛。唯然。已 
-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有一苾刍名曰莎底。出家未久新受近圆。学毗奈耶教为众破薪营澡浴事。有大黑蛇从朽木孔出。螫彼苾刍右足拇指。毒气遍身闷绝于地。口中吐沫两目翻上。  尔时具 
-     京大兴福寺沙门宗密述    长水沙门子璇治定  八断持说未脱苦果疑。论云。向说舍身。苦身果报故福劣。若尔依此法门持说诸菩萨行苦行。亦是苦果。云何此法不成苦果○断之文二。初明超忍以断疑二○初明忍 
-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尊者众贤造 唐 玄奘译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一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序品第一诸有遍于一切法  最极难知自共相独能悟解无邪乱  是一切智今敬礼我以顺理广博言  对破余宗显本义若经主言 
- 京师西明寺释氏撰历代众经传译所从录第一之四·宋朝·前齐·梁朝·后魏·后齐宋朝传译佛经录第十佛经创云。信为道原功德之母。智是出世解脱之基。无信不可以登轻舟。无智不可以断深惑 
- 笔记小说。清吴炽昌撰。正续集各八卷,共十六卷,一百○五篇。有些篇章各有数则,实收笔记小说一百五十多篇。炽昌号芗厈居士,浙江盐官(今海宁)人。长白山人门生,后放弃科举之途,从事游幕生活。此书自序云:“仆好闲话,与客言言,奇 
- 8卷,清王晫撰。王日卓,字丹麓,自号松溪主人,杭州人,此书撰成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是一部《世说》体的笔记,所记都是顺治、康熙两朝和作者同时的文人学士的言行,故称《今世说》。作者虽然只是生员出身,但和当时士大夫,文人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