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范阳王高绍义传

范阳王高绍义,文宣帝的第三个儿子。他最初封为广阳王,后来又封为范阳王。历任侍中、清都尹。喜好与一群无赖小儿一起饮酒,擅自到内廷打死博士任方荣。武成帝打了他二百杖,又送给高昭信,昭信又打了他一百杖。

  后主逃向邺城,命绍义为尚书令、定州刺史。周武成帝攻克并州,任封辅相为北朔州总管。这里是北齐的重镇,很多勇士大多聚集在此处。北齐前长史赵穆、司马王当万等密谋抓捕封辅相,到瀛州迎接任城王。事情没有成功,到定州迎来了高绍义。他到达马邑。封辅相及其部属韩阿各奴等数十人都是北齐的叛臣,肆州以北二百八十多处防守的据点,都跟着封辅相一起反叛。绍义来后,又都全部投诚。他与灵州刺史袁洪猛率兵南进,想攻取并州。到达新兴,而肆州已被周军占领。前队的两个仪同,已率部降周。周军进攻显州,俘获刺史陆琼,又攻陷许多城池。绍义率兵退保北朔。周将宇文神领兵进逼马邑,他派齐将杜明达抵御,齐兵大败。他说:“只有去死,不能向敌人投降。”他逃向突厥,随行的有三千多家。他下令说“:想回去的听便。”于是,流泪辞别的有一大半。

  突厥可汗他钵认为文宣帝是一位英雄天子,因绍义长了两个脚踝骨,很像是文宣帝,因而被器重。凡是齐人在北地的,都归绍义统领。高宝宁在营州上表请求绍义称帝,绍义便即皇帝位。定年号为武平元年,命赵穆为天水王。可汗他钵听说高宝宁攻取平州,也召集各部落兵马,举兵向南进攻,说大家要共同拥立范阳王高绍义做北齐的皇帝,要为他报仇。周武帝将大量兵力集中在云阳,准备亲自向北讨伐,因患疾病突然去世。绍义听说后,认为这是上天帮助自己。卢昌期据守范阳,也上表迎接他。不久,周将宇文神举进攻范阳,灭掉卢昌期。这一天,绍义适逢到达幽州,听说北周的总管率兵外出,他想乘虚攻取蓟城。他悬挂起天子的旗帜,登上燕昭王的墓冢,向四处眺望,指挥三军。宇文神举派大将军宇文恩率四千人马飞驰救援幽州,有一半被北齐的军队杀死。

  绍义听说范阳城失陷,便穿上白色衣服哀悼,率军返回突厥。周人向他钵可汗贿买绍义,又派使者贺若谊前去劝说可汗。他钵仍不忍心,便假称与绍义到南边打猎,让贺若谊将绍义抓住。北周朝廷将绍义流放到蜀地,他的妃子是渤海封孝琬的女儿,从突厥逃回。绍义在流放地写信给她,说:“夷狄不讲信义,将我送到这里。”死在蜀地。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一·列传第六十·脱脱
  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五·赵尔巽
  ●卷一百四十五·徐梦莘
  ◎食货四·徐天麟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九·佚名
  尚史卷三十九·李锴
  一八一 谕内阁着考官曹秀先等于乡试落卷内挑取誊录备用·佚名
  世家卷第十八 高丽史十八·郑麟趾
  宋弁传·魏收
  奚传·欧阳修
  史弼传·宋濂
  熊文灿传·张廷玉
  先生王斗·佚名
  卷一百十九·雍正
  卷二百十八下·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黄遵宪诗集·黄遵宪

    1、《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2、《杂感》大块凿混沌,浑浑旋大圜;隶首不能算,知有几万年。羲轩造书契,今始岁五千;以我视后人,若居三代

  • 文及翁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文及翁(生卒年不详)字时学,号本心,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徙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宝祐元年(1253)进士,为昭庆军节度使掌书记。景定三年(1262),以太学录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正字,历校书郎、秘书郎、著作佐郎、著作郎。咸淳元年(1265)

  • 卷三十九 漢紀三十一·司马光

      起昭陽協洽(癸未),盡閼逢涒灘(甲申),凡二年。   淮陽王更始元年(癸未、二三年)   春,正月,甲子朔,漢兵與下江兵共攻甄阜、梁丘賜,斬之,殺士卒二萬餘人。王莽納言將軍嚴尤、秩宗將軍陳茂引兵欲據宛,劉縯與戰於淯陽下,大破之,遂

  • 卷第十二·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五张慎言(子履旋) 徐石麒(子尔榖) 张有誉 解学龙 练国事张慎言(子履旋)徐石麒(子尔榖)张有誉解学龙练国事张慎言字金铭,阳城人;万历庚戌(一六一○)进士。天启时,除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二·佚名

    正德六年十二月丁丑朔上视牲于南郊○己卯升浙江布政司左参政马金为本司右布政使刑部署员外郎李璋为陕西按察司佥事○升提督军务兵部左侍郎陆完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副总兵冯祯游击将军郤永为都督佥事副总兵许泰为署都督佥

  • 皇王大纪卷二十二·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康王十一年甲子宋公防子啓薨世子蚤死有孙曰腯不立以弟衍嗣是为防仲十二年君陈薨命毕公高之洛邑周书叙曰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越三日壬申王朝步自宗周至于丰以成周之

  • 九二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续进获旧板等书开单呈览折·佚名

    九二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续进获旧板等书开单呈览折乾隆三十八年七月十一日奴才李质颖谨奏,为恭进书籍事。窃奴才钦奉谕旨,采访遗书,设法搜求,今觅得旧板书十五种,仿旧板抄本书七种,敬谨装潢,恭进呈览。又觅得抄本书十六种。奴

  • 差务例·佚名

    目录 粘贴印花请归都司盖印 伴送琉球贡使赴京,应派文武员弁各一员伴送 剿办台匪备应章程 上游各县承办各项差务,现拟酌量道途远近帮贴经费章程 闽省上游各县供应琉球回贡续议增减差务经费数目 粘贴印花请归都司盖印 一

  • 卷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田赋考【臣】等谨按宋马端临作文献通考田赋考载唐虞以来至宋宁宗历代田赋之制而附以水利田屯田官田凡七卷明王圻作续考於马氏原目外复增入黄河三卷太湖三江一卷河渠三卷夫河渎江湖本以

  • 卷10·陈邦瞻

    太祖建隆元年二月乙亥,尊母杜氏为皇太后。太后定州安喜人,治家严而有法,生五子,曰匡济、匡胤、光义、光美、匡赞,匡济、匡赞早卒。陈桥之变,后闻之曰:“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矣。”及尊为皇太后,帝拜于殿上,太后愀然不乐。左右进

  • (二十七)朱子之四书学·钱穆

    以上略述朱子之经学,以下当续述朱子之四书学。在宋代理学家心中,四书学亦即是经学,而四书地位,尚尤较其他诸经为重要。首先提出四书而赋以极崇高之地位者为二程,朱子毕生,于四书用功最勤最密,即谓四书学乃朱子全部学术之中心

  • 《孟子十篇讀》敘·欧阳竟无

    生孟子後二千余年,取其書而讀之。若周穆王游化人之居,光影所照,目眩不得視,音響所來,耳亂不能聽,何物聖言,奪人神識若是﹗蓋浩然之氣,盛大流行,窮天地亙萬古而常新者也。 浩然之氣集義所生,是故孔子言仁,孟子言義。羞惡之心之謂義,

  • 为沈阳事件告台湾朝鲜日本四千万佛教民众书·太虚

    ──二十年十月作──现代欧洲国家,走上帝国主义极端而被民族革命所反抗,走上资本主义极端而被共产革命所反抗,于是欧洲文明陷入于全体崩溃之末路。吾人方期以智悲兼充、福慧双隆、自他俱利、心色交融之佛法,为亚洲各民族

  • 卷之二十八·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二十八 临济第二十一世祖 讳时蔚。嗣圣寿祖。初住兰溪嵩山。后开法万峰。 戊戌至正十八年。 临济第二十一世万峰圣恩祖嗣宗统(二十四年)。 祖开法万峰。 祖卓锡苏州邓尉山。衲子奔集。遂成丛林。上堂。

  • 隱元禪師語錄卷第十二·隐元

    嗣法門人廣徹編啟請本師和尚啟伏以獅王弗吼,祖佛困於稿灰;野干亂鳴,生靈陷乎鬼窟。客路猶然悲愴,婆心寧不怔營?恭聞和尚法戰諸方,翻卻千年骨董,機投密室,贏得一味平嘗,㲯毿破袈娑搭著,通身是眼現成鐵,楖栗拈來,活潑如龍。何妨帶水

  • 寺塔记·段成式

    唐段成式撰于会昌三年(843年)至大中七年(853年)之间。一卷。会昌三年,作者与友人张希复、郑符访长安诸寺院,想补《两京新记》和《游目记》的缺漏,后因官职离开长安,大中七年重归长安,整理旧稿,写成此书。此文收录于《

  • 四诊抉微·林之翰

    诊法著作。清林之翰撰。八卷。之翰字宪百,别号慎庵、苕东逸老,乌程 (今浙江湖州) 人。壮而习医,精求医说十载,撰有《痰证论》、《临证元机》等。是书以《内经》 色脉并重为依据,抉取历代有关四诊名著的精微而编纂,成

  • 护国经·佚名

    佛说护国经,一卷,赵宋法贤译。护国长者之子出家得道。为俱卢大王说法。与佛说赖吒和罗经同本。法华经仁王经金光明经,称为护国经之三部。